设备加电测试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服务器设备加电测试记录日期:XX年XX月XX日测试人员:XXX测试设备:服务器设备(型号:XXX)测试目的:验证服务器设备的正常加电运行情况测试步骤:1.检查服务器设备的连接线是否完好,并插上对应的电源线。
2.将服务器设备连接到电源插座,并确认电源插座正常供电。
3.打开服务器设备面板上的电源开关,并观察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起。
4.观察服务器设备工作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例如硬盘灯、网络灯等。
5.连接显示器到服务器设备的图形输出接口,并打开显示器。
6.在显示器上观察服务器设备的启动界面是否正常显示。
7.使用键盘输入设备(如键盘)连接服务器设备的USB接口,并测试键盘是否正常工作。
8.检查服务器设备的风扇是否正常运转,并观察服务器设备的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9.打开服务器设备的管理软件(如戴尔服务器管理软件、惠普服务器管理软件等),验证设备是否可以被正常识别和管理。
10.运行负载测试程序,检查服务器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并观察服务器设备的稳定性及散热情况。
测试结果:1.服务器设备的连接线完好,插上电源线后无松动情况。
2.电源插座供电正常。
3.服务器设备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起,显示电源正常运行。
4.服务器设备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正常,没有异常闪烁。
5.连接显示器后,服务器设备启动界面正常显示。
6.使用键盘输入设备连接服务器设备后,键盘正常工作。
7.服务器设备的风扇正常运转,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8.服务器设备被管理软件正常识别和管理,无异常情况。
9.负载测试程序运行期间,服务器设备性能正常,稳定性良好,且散热情况良好。
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服务器设备在加电运行过程中表现正常,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并且性能稳定。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项目名称:信息化建设编号:
附件:。
电气设备测试、调试记录C7-6-001设备种类试验V记录项目检验V调试V配电箱、ZXA-1-4主要试验、检验、调试内容:1、母线连接压接牢固。
2、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分、合灵活。
3、开关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良好,接触面均匀。
4、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别压接牢固。
5、漏电开关,按试验按钮,动作灵活。
6、通电试验、检验,各种仪表、指标正常,线电压均为400V。
结论及处理意见:经检验及通电试运行开关电气完好,符合运行规范要求同意进行下一验收程序。
2022年年10月14日参加人员电气技术负责人电管人员安全员试验、检验、调试人员临时用电电气设备试验、检验、调试记录AQ-C7-6工程名称5#商品住宅楼等35项(顺义区赵全营镇镇中心区E1-03、E3-03、E3-04等地块居住、商业(配建限价商品房)(原板桥二期)项目)编号C7-6-002设备种类生活区、办公区、食堂电气安装试验V记录项目检验V调试V1、选用电器材料合格。
2、日光灯选用电子起动,开关控制相线。
3、插座与照明分开敷设,选用单相220V/20A漏电开关控制。
4、开关选用按板式控制相线,距门边水平距离合格。
5、线路敷设选用PVC塑料线槽,电线为BV塑铜线。
6、送电试运行正常,测试相电压230V。
7、选用电器材料合格。
8、插座与照明分开敷设,选用220V/20A漏电开关控制。
9、开关选用防水型、控制相线,距门边水平距离合格。
10、插座选用防水型,安装高度合格。
11、线路敷设选用PVC塑料线槽,电线为BV塑铜线。
12、电器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
13、控制开关分、合灵活,漏开动作正常。
14、送电试运行正常相电压230V。
结论及处理意见:经检验及通电试运行开关电气完好,符合运行规范要求同意进行下一验收程序。
2022年年10月20日参加人员电气技术负责人电管人员安全员试验、检验、调试人员临时用电电气设备试验、检验、调试记录AQ-C7-6工程名称5#商品住宅楼等35项(顺义区赵全营镇镇中心区E1-03、E3-03、E3-04等地块居住、商业(配建限价商品房)(原板桥二期)项目)编号C7-6-003设备种类试验V记录项目检验V调试VFXB1#8#二级电箱主要试验、检验、调试内容:1、电缆两端压接紧固,接触良好。
09UPS测试记录1.测试目的UPS(不间断电源)是一种用于提供电力备份的设备,主要用于在电力故障或停电时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UPS的工作性能、容量和稳定性,并评估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运行效果。
2.测试步骤a.准备测试环境:将UPS连接到待测试的设备,并接入电力源。
b.测试负载容量:选择不同负载容量的测试场景,例如25%、50%、75%和100%负载容量测试。
记录各个场景下UPS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
c.测试持续时间:对每个负载容量进行持续运行测试,记录UPS在不同时间点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
d.输入电力源波动测试:通过模拟不稳定的电力源环境,观察UPS对输入波动的响应和调整能力。
e.断电恢复时间测试:模拟断电情况,记录UPS启动并恢复设备供电所需的时间。
f.电池寿命测试:将UPS从电力源断开,观察电池供电情况下UPS的持续工作时间,并记录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g.高温环境测试:将UPS置于高温环境中,例如40℃,观察其在高温下的工作稳定性和保护机制效果。
3.测试结果与分析a.负载容量测试结果:UPS在不同负载容量下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符合预期值,没有明显的波动或偏差,稳定性良好。
b.持续时间测试结果:UPS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持续运行时间适中,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备份,满足设备的需求。
c.输入电力源波动测试结果:UPS对电力源波动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力,能够快速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
d.断电恢复时间测试结果:UPS启动并恢复设备供电平均时间为X秒,达到了快速恢复供电的要求。
e.电池寿命测试结果:UPS在电池供电情况下,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能够提供长达X小时的持续工作时间,能够满足一般断电恢复需要。
f.高温环境测试结果:UPS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稳定,未出现过热或异常情况,保护机制有效。
4.结论综上所述,本次对UPS的测试结果表明其工作性能、容量和稳定性均符合预期要求。
弱电系统测试记录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监理单位:
文件编制单位:
目录
一、测试计划及内容1
1.1测试计划及内容1
二、硬件设备加电功能测定记录1
2.1核心交换机加电功能测定记录1
2.2接入交换机(H3C SMB-MS4024)加电功能测定记录3
2.3其他设备功能测定记录6
2.4设备安装调试记录10
三、综合布线测试记录11
四、光纤耗损测试记录19
五、视频系统末端测试记录20
六、测试结果确认21
一、测试计划及内容
1.1测试计划及内容
根据测试内容,分设备安装上架调试阶段、设备调试完成阶段和业务迁移完成阶段四阶段完成测试,各测试阶段的测试方式、测试内容和相应的参与人员情况如下:
二、硬件设备加电功能测定记录
2.1核心交换机加电功能测定记录
核心交换机H3C MS4300-28P温度
核心交换机H3C MS4300-28P
核心交换机内存利用率
核心交换机告警信息,显示无
2.2接入交换机(H3C SMB-MS4024)加电功能测定记录
2.3其他设备功能测定记录
2.4设备安装调试记录
三、综合布线测试记录
四、光纤耗损测试记录
光纤损耗测试记录表使用仪器:OPTICAL POWER METER G&H 2024A
光源类型:850激光模块
测试时间:2019年3月
测试要求:MAX期望损耗小鱼3 dB
五、视频系统末端测试记录
执行标准: GB50200—94
测试仪表: 场强仪DS1001
六、测试结果确认
测试结果确认表。
施工用电电阻测试记录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施工用电电阻测试记录项目,主要包括对施工现场各类电气设备、线路进行电阻测试,以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工程地点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工程内容包括电气设备安装、电缆线路敷设、配电柜(盘)、配电箱及开关箱配置等。
二、用电管理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保用电安全。
2. 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严禁使用未经认证的电气产品。
3. 用电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现场用电设备的检查、维护和管理。
4. 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用电安全。
5. 用电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三、电工1. 电工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 电工应熟悉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线路的布置和运行情况,掌握各类电气设备的操作方法。
3. 电工负责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保养工作。
4. 电工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电阻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5. 电工应参加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降低电气事故风险。
四、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1.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距离标识,确保人员与电气设备、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2. 对于可能产生电磁场危害的电气设备,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
3. 外电线路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外电线路。
4. 施工现场应配备外电防护设施,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确保电工在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5. 在外电线路附近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搭设防护棚、设置警示牌等,防止外电线路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
6. 电工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私拉乱接,确保电气设备、线路安全可靠。
五、电缆线路1. 电缆线路的设计应满足施工用电需求,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电缆的选择应根据电流负荷、敷设环境及安全要求进行,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计算机启动过程目录简介总结编辑本段简介第一步: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不太稳定,主板上的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内部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但CPU在此刻不会马上执行指令。
当芯片组检测到电源已经开始稳定供电了(当然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它便撤去RESET信号(如果是手工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Reset 按钮来重启机器,那么松开该按钮时芯片组就会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 处开始执行指令,从前面的介绍可知,这个地址实际上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BIOS 还是AMI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
第二步: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OnSelfTest,加电后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例如内存和显卡等设备。
由于POST是最早进行的检测过程,此时显卡还没有初始化,如果系统BIOS在进行POST 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致命错误,例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内存有问题(此时只会检查640K常规内存),那么系统BIOS就会直接控制喇叭发声来报告错误,声音的长短和次数代表了错误的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POST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我们几乎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POST结束之后就会调用其它代码来进行更完整的硬件检测。
第三步: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卡的BIOS,前面说过,存放显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始地址通常设在C0000H处,系统BIOS在这个地方找到显卡BIOS之后就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卡BIOS来初始化显卡,此时多数显卡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初始化信息,介绍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等内容,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
系统BIOS接着会查找其它设备的BIOS程序,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相关的设备。
计算机启动过程目录简介总结编辑本段简介第一步: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不太稳定,主板上的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内部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但CPU在此刻不会马上执行指令。
当芯片组检测到电源已经开始稳定供电了(当然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它便撤去RESET信号(如果是手工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Reset按钮来重启机器,那么松开该按钮时芯片组就会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从前面的介绍可知,这个地址实际上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BIOS还是AMI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
第二步: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OnSelfTest,加电后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例如内存和显卡等设备。
由于POST是最早进行的检测过程,此时显卡还没有初始化,如果系统BIOS在进行POST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致命错误,例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内存有问题(此时只会检查640K常规内存),那么系统BIOS就会直接控制喇叭发声来报告错误,声音的长短和次数代表了错误的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POST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我们几乎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POST结束之后就会调用其它代码来进行更完整的硬件检测.第三步: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卡的BIOS,前面说过,存放显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始地址通常设在C0000H处,系统BIOS在这个地方找到显卡BIOS之后就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卡BIOS来初始化显卡,此时多数显卡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初始化信息,介绍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等内容,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系统BIOS接着会查找其它设备的BIOS程序,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相关的设备。
电气设备检查记录一、任务背景及目的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隐患,本次任务旨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
通过检查记录,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依据。
二、检查时间和地点检查时间:2022年5月10日检查地点:某工厂生产车间三、检查人员本次检查由以下人员组成:1. 张工程师:负责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路状态。
2. 李技术员:负责检查设备的开关和保护装置。
3. 王维修员:负责检查设备的绝缘电阻和接地情况。
四、检查内容及结果1. 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路状态检查:1.1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路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存在松动、磨损等问题。
1.2 检查设备的电缆线路是否正确铺设,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问题。
1.3 检查设备的接线盒、继电器等电气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1.4 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等问题。
结果:经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路状态良好,未发现异常情况。
2. 设备的开关和保护装置检查:2.1 检查设备的开关是否灵活可靠,是否存在卡死、断裂等问题。
2.2 检查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失效、误动作等问题。
2.3 检查设备的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是否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
结果:经检查,设备的开关和保护装置工作正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3. 设备的绝缘电阻和接地检查:3.1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检查设备的绝缘状况。
3.2 检查设备的接地装置是否良好接地,是否存在接地电阻过大等问题。
结果:经检查,设备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接地装置工作正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经过本次检查,未发现设备存在明显的故障和隐患。
然而,为了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定期清洁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路,防止积尘和腐蚀。
2. 加强设备的定期保养,包括检查和更换老化的电气元件。
3. 建立设备的检修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
搪瓷反应釜电火花测试记录搪瓷反应釜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用于进行各种化学反应。
为了确保搪瓷反应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火花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序。
本文将记录一次搪瓷反应釜电火花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1. 测试目的电火花测试是为了检测搪瓷反应釜的涂层是否存在缺陷,如气泡、裂纹或脱落等。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搪瓷反应釜的使用安全。
2. 测试准备2.1 器材准备:电火花测试仪、测试电极、测试夹具等。
2.2 检查搪瓷反应釜:检查搪瓷反应釜的表面是否干净、平整,并排除其他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3. 测试步骤3.1 连接测试电极:将测试电极与测试仪器连接,确保连接稳固。
3.2 准备工作:将测试夹具固定在搪瓷反应釜的涂层表面,确保与反应釜的接触紧密。
3.3 测试设置:根据搪瓷反应釜的尺寸和形状,设置适当的测试参数,如电压、时间等。
3.4 进行测试:启动测试仪器,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测试,将电火花施加在搪瓷反应釜的涂层表面。
3.5 观察测试结果:观察测试过程中是否出现电火花击穿、火花弧光或其他异常现象。
4. 测试结果分析4.1 正常结果:如果测试过程中未出现异常现象,即电火花未出现击穿或火花弧光,说明搪瓷反应釜的涂层质量良好,没有明显缺陷。
4.2 异常结果: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电火花击穿、火花弧光等异常现象,说明搪瓷反应釜的涂层存在缺陷。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修复,以确保搪瓷反应釜的使用安全。
5.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电火花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5.1 结论:本次搪瓷反应釜的电火花测试结果正常,涂层质量良好,不存在明显缺陷。
5.2 建议:定期进行电火花测试,以及其他常规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搪瓷反应釜的使用安全和稳定。
搪瓷反应釜电火花测试是确保设备安全的重要工序。
通过本文记录的测试过程和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搪瓷反应釜涂层的问题,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搪瓷反应釜的使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