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与辞赋..共1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5
司马相如辞赋_辞赋司马相如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
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等六篇。
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虽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内容上前后相接,故司马迁《史记》将它们视为一篇,称为《天子游猎赋》。
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概括它的主旨是用以讽谏。
司马相如的赋重铺排,重夸饰,极富于文采美和音乐美,为汉代散体大赋确立了比较成熟的形式,从而使汉赋成了一代鸿文。
明代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下面选取司马相如的几篇著名的赋得部分内容,进行简单赏析:(1)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鉴赏:《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
其序言提到西汉司马相如作于汉武帝时。
据说是受了失宠的陈皇后的百金重托写成的。
武帝读后,大为感动,陈皇后遂复得宠。
但由于序言提及武帝的谥号,司马相如不可能知道,而且历史上武帝对陈皇后也没有复幸之事。
所以有人认为《长门赋》是后人伪作。
长门赋,开骈体宫怨题材之先河,是受到历代文学称赞的成功之作。
作品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吻写成。
君主许诺朝往而暮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幸临。
她独自徘徊,对爱的期盼与失落充满心中。
她登上兰台遥望其行踪,唯见浮云四塞,天日窈冥。
司马相如与汉赋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①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②、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③之,因病免,客游梁。
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于是历吉日以斋戒,袭朝衣,乘法驾,建华旗,鸣玉鸾,游乎六艺之囿,骛乎仁义之途,览观春秋之林,射狸首,兼驺虞,弋玄鹤,建干戚,载云毕,群雅,悲伐檀,乐乐胥,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述易道,放怪兽,登明堂,坐清庙,恣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内,靡不受获。
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喟然与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乎三皇④,功羡乎五帝⑤。
若此,故猎乃可喜也。
若夫终日暴露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⑥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而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由也。
从此观之,齐楚之事,岂不哀哉!地方⑦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垦辟,而民无所食也。
夫以诸侯之细⑧,而乐万乘之所侈,仆恐百姓之被其尤也……──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解读】西汉武帝时代是辞赋最兴盛的时代,这其中又以司马相如为最成功、最有名的代表作家。
他的作品歌颂了统一帝国伟大的气魄和声威,也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无比的骄奢和荒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司马相如(?—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
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击剑,所以他的父亲就昵称他“犬子”。
因其羡慕战国时代蔺相如的为人处世,所以后来更名为相如。
汉景帝时,司马相如用钱买官,做了个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所愿意做的事情。
在当时,汉景帝不喜辞赋,就在这个时候,梁孝王来京朝见皇帝,从游的有邹阳、枚乘、吴庄忌夫子等人。
因司马相如与他们志趣相投,所以见面后就非常高兴。
于是辞官随他们同为梁孝王门客,著《子虚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