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组织
- 格式:docx
- 大小:18.05 KB
- 文档页数:5
铁路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办法(试行)文章来源:铁道部更新时间:2006-12-6 10:04:50相关标签:铁路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办法,试行发布单位:铁道部发布文号:铁运(1994)119号发布日期:1994-10-01生效日期:1994-10-01失效日期:铁路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办法(试行)(铁运(1994)119号1994年10月1日)旅客计划运输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运输潜力,组织旅客均衡运输,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保证旅客安全、迅速、准确、便利地旅行。
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要从全局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始发局(站)兼顾中间局(站),大站兼顾小站;先中转、后始发,先长途、后短途及保证重点的运输原则,达到长短途列车合理分工,站、车密切配合,保证均衡运输。
第一章旅客运输计划一、旅客运输计划铁路旅客运输计划是铁路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的基础,是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确定客运设备、客运机车车辆修造计划及客运运营支出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旅客运输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但根据执行期间的不同,可分为如下3种。
1.长远计划:一般为5年、10年或更长时期的规划,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发展计划,通常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期间进行编制。
2.年度计划:是旅客运输的任务计划,根据长远计划结合年度具体情况编制。
3.日常计划:是日常旅客运输的工作计划,根据年度计划任务,结合日常和节假日客流波动而编制。
(二)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1.旅客运输量(客运量):一定时期内,车站为旅客始发和中转人数;分局、铁路局为始发、接运到达和接入通过的旅客人数;铁道部为全路各站始发的全部旅客人数和由国际联运、新线、地方铁路接运的旅客人数。
2.旅客发送量:一定时期内,车站、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始发的旅客人数,分别按直通、管内、市郊计算,然后加总。
一、总则为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安全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1. 铁路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2. 铁路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
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3. 铁路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 铁路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2. 铁路公司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 铁路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铁路公司应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5. 铁路公司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确保作业安全。
6. 铁路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事故处理1. 铁路公司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处理事故。
2. 铁路公司应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3. 铁路公司应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奖励与处罚1. 铁路公司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铁路公司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铁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铁路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列车客运加强旅客组织,确保乘降安全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加强客运组织,确保乘降安全学院: 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 1月 28 日题目:加强客运组织,确保乘降安全中文摘要每次铁路旅客列车的提速,都对加强客运组织,确保乘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客运专线组织对客运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满足广大旅客旅行的需求,铁道部实施了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
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使铁路站段在旅客运输的安全组织方面加大了难度,面临着设备、时间和人员等方面的难题。
只有及时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客运列车的安全正点,高质量的完成运输任务,适应旅客的乘车要求,提高铁路的声誉,促进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旅客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最终提出适当延长旅客列车停站时间;线路维修与站台改造同步进行;提高业务水平和设备质量;加宽站台及延长雨棚;加大对中小车站的投入等改善旅客乘降条件的措施等,满足旅客的需求,确保乘降安全。
关键词: 铁路;客运组织;成降安全;站台英文摘要Railway passenger train at a time, to strengthen the passenger organization, ensure passenger riding safe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rganization of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passenger service qua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ailway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to further meet the passenger travel demand,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carried out fifth large-scale speed-up and diagram adjus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rain speed, the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in the security organization, increas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with the equipment, time and personnel etcOnly the timely and reasonable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punctuality of passenger train, the high quality complete the transportation tasks, meet passenger travel requirements, improve the reputation of railwa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ailway undertaking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the personal safety of passengers, finally puts forward appropriate to extend the passenger train station stop time; line repair and platform transformation at thesame time; improve service levels and quality of equipment; widening platform and extend the canopy; to the small station inputs to improve passenger lifting condition measures, meet the needs of visitors to ensure safety, ride down.Keywords: Railway;Passenger organization;On and off safety;Station 目录第一章旅客的心理状态及服务需求- 11 -1.1 旅客的分类- 11 -1.2 旅客的心理需求- 15 -第二章服务营销创新理论分析- 19 -2.1 服务的定义- 19 -2.2 服务营销理论- 19 -2.3 服务创新理论- 21 -第三章国内外高速列车服务质量分析- 23 -3.1 国外高速列车服务质量分析- 23 -3.2 国内高速列车(动车组)服务质量分析 - 24 -第四章客运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8 -4.1 评价指标的建立- 28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9 -4.3 旅客问卷调查- 30 -4.4 分析调查结果- 30 -4.5 算例分析- 31 -结束语- 33 -参考文献- 34 -前言不同层次的旅客在旅行中有不同的服务需求,要想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服务需求,也就是说旅客在旅行中的需求,旅客旅行的基本需求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大类,物质是基础,它是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基于特殊情况的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铁路旅客运输是铁路运输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广大旅客出行的方便与安全。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面临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等,这些情况对铁路旅客运输的安全和运输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就基于特殊情况的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中常见的特殊情况之一,包括暴雨洪灾、地震、台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会对铁路线路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线路中断,铁路设施受损,给旅客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在遇到自然灾害时,铁路部门需要迅速响应,组织好铁路运输资源,及时清理线路,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旅客列车安全运行。
还需要加强对天气变化的监测和预警,为旅客提供及时有效的出行信息和安全提示,确保旅客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二、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中另一个常见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在铁路交叉口、车站进出口等区域容易发生事故。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对铁路运输造成重大影响,导致列车晚点、停运甚至事故发生。
铁路部门需要加强对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完善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交通安全设施的监管和维护,提高旅客出行的安全系数。
还需要加强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旅客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突发事件除了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外,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还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的挑战,如恐怖袭击、旅客集体暴乱等。
这些突发事件会对铁路安全和秩序造成重大威胁,影响旅客列车的正常运行。
铁路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安保力量,做好反恐防范工作,提高旅客列车和车站的安全防护水平。
还需要加强对旅客的管理和服务,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和正常出行。
四、综合应对针对以上特殊情况,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各方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应急能力。
铁路部门需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气象、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形势,做好应对准备。
铁路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办法(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道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10.01•【文号】铁运[1994]119号•【施行日期】1994.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铁路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办法(试行)(铁运(1994)119号1994年10月1日)旅客计划运输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运输潜力,组织旅客均衡运输,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保证旅客安全、迅速、准确、便利地旅行。
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要从全局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始发局(站)兼顾中间局(站),大站兼顾小站;先中转、后始发,先长途、后短途及保证重点的运输原则,达到长短途列车合理分工,站、车密切配合,保证均衡运输。
第一章旅客运输计划一、旅客运输计划铁路旅客运输计划是铁路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的基础,是旅客计划运输组织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确定客运设备、客运机车车辆修造计划及客运运营支出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旅客运输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但根据执行期间的不同,可分为如下3种。
1.长远计划:一般为5年、10年或更长时期的规划,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发展计划,通常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期间进行编制。
2.年度计划:是旅客运输的任务计划,根据长远计划结合年度具体情况编制。
3.日常计划:是日常旅客运输的工作计划,根据年度计划任务,结合日常和节假日客流波动而编制。
(二)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1.旅客运输量(客运量):一定时期内,车站为旅客始发和中转人数;分局、铁路局为始发、接运到达和接入通过的旅客人数;铁道部为全路各站始发的全部旅客人数和由国际联运、新线、地方铁路接运的旅客人数。
2.旅客发送量:一定时期内,车站、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始发的旅客人数,分别按直通、管内、市郊计算,然后加总。
3.旅客周转量:一定时期内,分局、铁路局或全路所完成的旅客人公里数。
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特点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是指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其特点如下:1. 多样性:旅客运输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
每种交通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需要针对不同的交通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2. 复杂性: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方,包括旅客、运输公司、航空公司、铁路公司、道路运输公司、港口、机场、车站等。
需要协调各个环节和参与方的工作,确保整个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安全性:旅客运输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需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旅客的安全。
4. 便捷性:旅客对于出行的便捷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需要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增加运输频次、提供多种购票方式等手段,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5. 灵活性: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在节假日或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运输能力以满足旅客的需求。
6. 经济性: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需要合理规划运输线路、优化运输资源的利用,以及提高运输效率。
7. 信息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运输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8. 质量控制:旅客对于服务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需要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9. 环境友好:旅客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多样化的工作,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确保旅客出行的安全、便捷和舒适。
同时,还需要关注经济性、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组织和管理。
铁路客运组织知识点总结一、铁路客运组织概述铁路客运组织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部门制度规定,对铁路客运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以保障旅客的安全、快捷、舒适的出行。
铁路客运组织包括运营计划、车辆编组、客票管理、服务质量、旅客服务等内容,是铁路客运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铁路客运组织的重要性铁路客运组织是铁路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出行体验和铁路运输效益。
科学合理的铁路客运组织可以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减少运输成本,提高客运服务水平,从而增强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同时,铁路客运组织也是实现铁路安全生产和盈利经营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铁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铁路客运组织的内容1.运营计划:运营计划是指根据旅客需求、车辆资源、线路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列车开行时刻、运行方案、停站站点等内容。
运营计划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客流状况、服务质量等因素,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
2.车辆编组:车辆编组是指根据列车的运行里程、客流量、货物运量等因素,合理安排车辆的装配和编组,以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和服务水平。
车辆编组需要考虑车厢类型、乘务员配置、安全设施等各项要素,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和旅客的舒适出行。
3.客票管理:客票管理是指对旅客进行购票、退票、改签、检票等各项服务管理。
客票管理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票价政策、优惠政策、票务系统,以保障旅客购票方便、快捷、安全,提高客票营业收入和服务质量。
4.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指对旅客的出行过程中提供的各项服务质量。
包括车站服务、列车服务、旅客接待、客运安全等各个环节。
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旅客满意度,增加旅客的再次选择和口碑宣传,提高铁路客运的市场竞争力。
5.旅客服务:旅客服务是指对旅客的出行需求进行全面满足的服务体系。
包括购票指引、车站导览、乘车指引、旅客接待、安全警示、旅客投诉等各项服务。
旅客服务的提升可以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增加旅客的满意度,推动铁路客运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4.12.08•【文号】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21号•【施行日期】2015.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21号《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11月15日经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2014年12月8日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规范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是指铁路运输企业在车站、列车对旅客及其随身携带、托运的行李物品进行危险物品检查的活动。
前款所称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和传染病病原体及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等可能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器械、物品。
禁止或者限制携带物品的种类及其数量由国家铁路局会同公安部规定并发布。
第三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车站和列车等服务场所内,通过多种方式公告禁止或者限制携带物品种类及其数量。
第四条铁路运输企业是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铁路局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工作,制定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完善作业程序,落实作业标准,保障旅客运输安全。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配备满足铁路运输安全检查需要的设备,并根据车站和列车的不同情况,制定并落实安全检查设备的配备标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安全、环保等要求的安全检查设备,并加强设备维护检修,保障其性能稳定,运行安全。
第六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配备满足铁路运输安全检查需要的人员,并加强识别和处置危险物品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从事安全检查的人员应当统一着装,佩戴安全检查标志,依法履行安全检查职责,爱惜被检查的物品。
《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提高铁路旅客运输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做到安全、准确、迅速、优质地运送旅客及行包裹(以下简称行包),特制定本规则。
第2条本规则是明确铁路旅客运输部管理的规定,不做为旅客及托运人与铁路间划分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依据。
第3条铁路旅客运输工作,应大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现代化。
第4条本规则适用于国家铁路。
本规则解释权在铁道部。
第二章分级管理第一节铁道部第5条依据国家政策、法令、制定、修改有关规章、运价、标准等。
审批公布新线(含跨局临管线)营业里程,开办或封闭营业站。
第6条收集国际铁路及国其他交通工具运送旅客的有关信息;制定铁路旅客运输经营、管理及采用新技术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培训客运领导干部。
第7条编制和调整直通旅客列车运行图、票额分配方案,临时直通旅客列车的加开、停运;编制跨三局以上列车的行包运输方案;掌握直通旅客列车的运行、客车加挂;审批路用车的跨局使用;审批特、一等站的客运站修建方案以及大型客运设备的更新改造、新技术的引进方案。
第8条组织完成国家下达的旅客运输计划,检查旅客运输中各项工作质量,仲裁跨局旅客及行包责任事故。
第二节铁路局(集团公司)第9条贯彻执行铁道部命令指示、规章制度,制定有关补充规定或细则;审批公布管临管线营业里程;审报营业站的开办和封闭,审批旅客乘降所开办和封闭。
第10条编制和调整管旅客列车运行图、票额分配,跨两局直通列车和管列车的行包运输方案;掌握管临时客车的加开、停运;掌握管旅客列车运行,客车加挂;掌握管客车配属;审批二、三等客运站的修建方案以及较大客运设备的更新改造、新技术引进方案。
第11条培训、考核客运干部。
组织完成旅客运输生产任务,检查管旅客运输各项工作质量;编写广播资料;审批旅客及行包重大事故的赔偿。
仲裁跨分局旅客、行包责任事故。
第三节铁路局(总公司)第12条贯彻部、局(含集团公司,以下同)规章制度、命令指示;组织完成旅客运输生产任务,负责管旅客运输工作质量;培训、考核班组长及主要工种。
一、总则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旅客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铁路运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铁路运输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制度1. 旅客安全管理(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旅客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旅客安全管理职责,确保旅客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旅客应遵守铁路运输规定,服从铁路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得在列车上吸烟、乱扔垃圾、私自翻越车窗等违法行为。
(3)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旅客携带物品的检查,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进站上车。
2. 列车运行安全管理(1)铁路运输企业应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严格执行列车运行图,加强列车运行监控,确保列车按时、按点、按序运行。
(2)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列车驾驶员、乘务员、安全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3. 铁路设施安全管理(1)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铁路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对铁路设施进行检查、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铁路道口、桥梁、隧道等关键设施的安全监控,确保旅客通行安全。
4. 铁路运输应急处置(1)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应急处置程序,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责任追究1. 铁路运输企业未履行安全管理制度,导致旅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旅客违反铁路运输规定,造成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组织
旅客安全运输是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衡量运输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各级领导必须坚决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严格执行逐级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运输,人人有责”的思想。
一、旅客运输组织的原则
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要从方便旅客出发,全面安排,按照长短途列车分工,换乘优先、保证重点的原则,合理、经济地使用运输能力,均衡地组织运输。
站、车间应协调、配合,发生问题应本着以站保车的原则,积极处理,站、车发生纠纷,在责任、原因不明时,站、车双方均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开车,造成列车晚点。
二、旅客运输安全
1.搞好站、车秩序,客运人员必须经常向旅客宣传铁路安全旅行常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按标准作业。
2.车站应有秩序地组织旅客进出站、上下车,随时清理站内闲杂人员,严禁旅客钻车和横越股道,除指定车站作业的小型限速(10km/h)机动车外,其他车辆严禁进入站台。
3.车站建筑物及站、车一切为旅客服务的设备,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三、车次范围
旅客列车的种类及车次范围如下:
1.特快旅客列车:T1~T998。
其中:跨局T1~T298;管内T301~T998。
2.快速旅客列车:K1~K998。
其中:跨局K1~K398;管内K401~K998。
3.普通旅客列车:1001~8998。
(1)普通旅客快车:1001~5998。
其中:跨三局及其以上1001~1998;跨两局2001~3998;管内4001~5998。
(2)普通旅客慢车6001~8998。
其中:跨局6001~6198;管内6201~8998。
4.临时旅客列车:11~1998。
其中:跨局11~1498;管内1501~1998。
5.临时旅游列车:Y1~Y998。
其中:跨局Y1~Y498;管内Y501~Y998。
6.回送客车底列车:001~00298。
7.因故折返旅客列车,原车次前冠以“0”。
四、旅客运输阻碍的种类及原因
运输阻碍是指铁路旅客运输中因意外事件使铁路运输不能正常进行。
1.种类:
(1)旅客列车撞车、颠覆、脱轨、坠河。
(2)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
(3)线路中断(含自然灾害、行车事故等)
2.原因:
(1)自然灾害。
如水灾、风灾、冰雹、地震、泥流石等。
(2)旅客责任。
如携带危险品,吸烟者乱扔烟头所引起燃烧爆炸等。
(3)铁路过失,如设备陈旧、失修,职工素质低,基础工作薄弱,劳动纪律松弛,列车严重超员等引起的意外事故。
(4)其他原因。
如人为破坏、战争等。
五、运输阻碍的处理
1.由于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线路中断、列车不能继续运行,站车工作人员应:
(1)向上级报告,按指示采取措施。
(2)要做好餐茶供应工作。
(3)线路中断不能及时通车时,事故发生局应向国务院主管部门请示命令,向各局发出停止办理到达和经过中断区段的客运业务电报,恢复时同样办理。
各局接电后立即传达站段,车站应予公告。
2.列车发生撞车、颠覆时,有关人员应:
(1)设置防护。
机车乘务人员(受伤、遇难时由其他人员)和运转车长负责迅速设置防护。
(2)报告救援。
列车长、运转车长和乘警长尽快向行车调度报告事故情况,请示救援,并应迅速向当地政府、公安
机关和驻军请求支援。
(3)抢救伤员。
抢救时,先重后轻,先伤后亡,会同乘警控制现场,为查明原因提供依据。
(4)保护现场。
通过宣传,稳定秩序和保护现场,可依靠旅客中的军、警、干部、工人,防止坏人乘乱做案。
3.列车被洪水围困:
(1)列车立即退回安全地段(高坡、后方站、线路所),退行办法按有关行车规定办理。
(2)必要时有组织地疏散旅客上高地或小山。
(3)设法报告上级,请求救援。
4.列车被塌方阻碍:
(1)立即返回安全地带或后方车站。
(2)迅速报告上级,听候处理。
(3)坚守岗位,维持好车内秩序,禁止旅客擅自下车。
(4)必要时可利用其他交通工具有组织的绕道运输旅客,防止发生混乱。
复习题
1.行车事故分哪几类?
2.发生行车事故时应通报哪些内容?
3.一般事故包括哪些后果?
4.险性事故包括哪些后果?
5.运转车长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6.旅客运输安全有哪些内容?
7.普通旅客列车的车次范围如何规定?
8.什么是旅客运输阻碍?当列车发生撞车、颠覆时,有关人员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