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望远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92
zemax望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zemax望远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学生能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建立望远系统模型、设置光学参数和执行光线追迹。
3. 学生能解释望远系统的像差类型,并了解其产生原因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zemax软件设计简单的望远系统,包括透镜组和反射镜组合。
2. 学生能运用zemax进行光学系统的优化,改善成像质量,降低像差。
3. 学生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望远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光学工程的兴趣,激发探究光学领域的热情。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方法,勇于面对挑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zemax软件为工具,结合光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光学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光学理论基础,对光学设计和软件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望远系统原理回顾:包括几何光学基本原理、透镜和反射镜成像特性、像差理论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Zemax软件基本操作:介绍Zemax软件界面、基本功能、建立光学模型流程,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望远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透镜和反射镜组合设计方法,包括初级光学系统设计、光线追迹和像差分析,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望远系统优化:教授光学系统优化方法,包括调整光学参数、降低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望远系统设计案例,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报告日期:南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第一章绪论 (1)1.1课程设计题目 (1)1.2 设计要求 (1)第二章望远物镜的设计与相关参数 (2)2.1 望远物镜的主要参数 (2)2.2 望远物镜结构类型 (3)2.3 物镜的光学特性 (5)2.3 卡塞格林光学系统 (5)2.4 ZEMAX中的像质评价方法 (6)第三章设计与优化 (10)3.1设计过程 (10)3.2优化过程 (14)第四章运用Solid works对镜片进行绘制 (19)第五章新得与体会 (23)主要参考文献 (24)摘要由薄透镜组的初级像差理论入手,根据初级像差参量PW与透镜折射率n、孔径半径r、厚度d等关系,求出了满足初始设计的结构参数的透镜折射率n、孔径半径r、厚度d、形状系数Q、曲率p。
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所求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
光学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光学系统设计和光学结构设计。
所谓光学设计就是根据系统所提出的使用要求,来决定满足各种使用要求的数据,即设计出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各光组的结构等。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仪器总体的要求,从仪器的总体出发,拟定出光学系统原理图,并初步计算系统的外形尺寸,以及系统中各部分要求的光学特性等。
第二阶段是根据初步计算结果,确定每个透镜组的具体结构参数,以保证满足系统光学特性和成像要求。
这一阶段的设计成为“相差设计”,一般简称光学设计。
评价一个光学系统的好坏,一方面要看它的性能和成像质量,另一方面要系统的复杂度。
一个系统设计的好坏应该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结构设计最简单的系统。
第一章绪论1.1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卡塞格林的望远物镜设计1.2 设计要求(1)入瞳直径:D=20mm;(2)相对孔径D/f’=1/6.15;(3)视场角2ω=7°;(4)在可见光波段设计(取d、F、C三种色光。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一、设计题目:光学课程设计二、设计目的: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
了解光学设计中的PW法基本原理。
三、设计原理:光学望远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仪器,常被组合在其它光学仪器中。
为了观察远处的物体,所用的光学仪器就是望远镜,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简称望远系统.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其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当观察远处物体时,物镜的像方焦距和目镜的物方焦距重合,光学间距为零.在观察有限远的物体时,其光学间距是一个不为零的小数量,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望远镜是由光学间距为零的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无焦系统.常见望远镜按结构可简单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望远镜。
常见的望远镜大多是开普勒结构,既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组),这种望远镜结构导致成像是倒立的,所以在中间还有正像系统。
物镜组(入瞳)目镜组视场光阑出瞳1'1ω2'2'ω3 'f物—f目'l z'3上图为开普勒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
物镜组也为凸透镜形式,但目镜组是凸透镜形式。
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稜镜系统。
此外,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为开普勒式。
伽利略望远镜是以会聚透镜作为物镜、发散透镜作为目镜的望远镜(会聚透镜的焦距要大于发散透镜的焦距),当远处的物体通远物镜(u>2f )在物镜后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这个象一个要让它成现在发散透镜(目镜)的后面即靠近眼睛这一边,当光线通过发散透镜时,人就能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虚象。
望远光学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前言望远光学系统是一种用于观测远距离物体的光学系统。
它可以通过放大远处物体的细节,使其在视觉上更加清晰可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望远光学系统的原理以及其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
1. 望远光学系统的原理望远光学系统主要由物镜、目镜和透镜组成。
物镜是位于望远光学系统前方的镜头,用于聚焦光线并形成物像。
目镜是位于望远光学系统后方的镜头,用于调节焦距和放大物像。
透镜则用于调整光线的路径和方向。
望远光学系统的原理基于光线的折射和放大。
当光线经过物镜时,会发生折射并聚焦到焦点上。
然后,这些光线会通过透镜并放大,最后由目镜观察到。
这种光学系统的设计使得远处物体的细节可以更清晰地被我们眼睛所观察到。
2. 望远光学系统的应用望远光学系统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2.1 天文观测望远光学系统在天文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望远镜,天文学家们可以观察到远离地球的天体,如行星、星系和恒星。
望远光学系统的高放大倍率和清晰度使得天文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
2.2 地质勘探在地质勘探中,望远光学系统也被广泛应用。
地质学家们使用望远镜来观察地质样本、地表特征和矿产资源等。
通过使用望远光学系统,他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地质结构,进而探索地下资源和地球的演变过程。
2.3 航天探索望远光学系统在航天探索中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员和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来观察宇宙中的行星、恒星和其他天体。
这有助于研究太阳系和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性质。
望远光学系统的高分辨率和清晰度为航天探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4 军事侦察望远光学系统在军事侦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军事人员使用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目标,如敌方军队、设施和地形。
望远光学系统的高放大倍率和清晰度使得军事人员能够更好地监视和评估战场情况。
2.5 野生动物观察望远光学系统在野生动物观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和生态学家使用望远镜来观察和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
zemax望远物镜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运用其进行望远物镜的设计。
2. 学生能掌握望远物镜的光学原理,包括成像公式、焦距计算、视场角等关键概念。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望远物镜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性能要求和设计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使用zemax软件,完成望远物镜的初始设计和优化。
2. 学生能够分析望远物镜的仿真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望远物镜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光学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3. 学生通过学习望远物镜设计,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光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光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践、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望远物镜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安排如下:1. 光学基础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光学成像原理、高斯光学等基本概念,为后续望远物镜设计奠定基础。
(对应教材第2章)2. zemax软件操作:详细介绍zemax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界面认识、基本命令使用、参数设置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操作。
(对应教材第3章)3. 望远物镜设计原理:讲解望远物镜的光学原理,如成像公式、焦距计算、视场角等,并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性能要求。
(对应教材第4章)4. 望远物镜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zemax软件进行望远物镜的初始设计,包括搭建模型、设置参数、仿真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介绍所有望远光学系统设计特点公告:光学人生恭贺您新年快乐!至今没有一个光学系统是完美的。
为了平坦且清晰的成像,往往必须把光学系统设计的十分复杂。
如此一来,不但透光度变差,还得付出很高的制造成本。
因此简单的镜片组而且能保有高品质成像的光学系统是光学设计的努力目标。
一个好的光学系统都出自设计者的巧思。
它能在最简单的镜片组合下产生最佳的成像品质。
不过在许多设计中,往往会遇到球面像差与彗形像差难以取舍的窘境(天文望远镜光学与机械)。
当你能同时处理这些像差的时候,系统却又发生严重的色差。
最後好不容易解决了所有的色像差,却又发生成像的变形。
因此光学系统的设计在在考验设计者的经验与智力。
希望透过以下的天文望远镜的演进,让你了解前人的成果。
折射式望远镜系统由於白光经过透镜会有色散的现象(Dipersion),因此使得光学系统除了球面像差与彗形像差之外又多了影像不清晰的光源。
由上图可知,蓝光的折射率较大,其次为绿光,最後为红光,因此不同颜色的入射光产生,却有不同的聚焦点。
好的光学系统除了成像品质之外,还必须考虑消色差的效果。
基本上,我们在处理可见光的光路分析时,是?用蓝色的F line(486.13nm)、红色的 C line(656.27nm)与绿色的 e line(546.07nm) ?作为分析的主要光源。
要查看镜片的色差情形,可以用色散数值 V( Dispersion Number or Abbe number )。
V越大表示镜片的色散的情?越小。
V=( ne-1 ) / ( nF-nC )对於一个 D= 5公分, f=20公分的两片镜片组合,我们可以由下图的光路分析了解他们各自聚焦的一致性。
其实这就是球面像差的检测工作!D=5公分 f=20公分第一片镜片 R1=18公分 R2=-19公分中心厚度=0.84公分间隙 0.1公分第二片镜片 R3=-19公分 R4=-22公分中心厚度=0.98公分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我们藉由(上右图)了解不同三种色光随著入射的高度(离中心的光轴),误差越?越大。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简单望远物镜设计系别:年级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光学仪器基础课程设计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 (1)第二章设计方法和ZEMAX软件 (1)2.1设计方法 (1)2.2 ZEMAX软件介绍 (2)第三章设计过程 (3)3.1 P、W法计算初始结构 (3)3.2 ZEMAX软件优化曲率半径 (7)第四章像差分析 (15)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8)绪论在薄透镜组中,应用最多的是双胶合透镜,因为它是能够满足一定的P、W、C的最简单的结构形式。
它是一种把低分散的冕牌玻璃正透镜和高分散的火石玻璃负透镜粘接而成的透镜。
设计时,在蓝色(486.1nm),绿色(546.1nm)和红色(656.3nm)三个波长,对分散的不同值和透镜形状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最小色差。
因此,此类透镜可在整个可见光区域使用。
其球差在设计时也进行了优化,和单个透镜相比,双胶合透镜的球差要小的多。
使用于无限远共轭状态时,其球差最小。
摘要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即代数法(解析法)和缩放法。
代数法是根据初级相差理论来求解满足成像质量要求的初始结构的方法,又称PW法; 而缩放法是根据已有光学技术资源和专利文献,选择其光学特性与所要求的相接近的结构作为初始结构的方法。
ZEMAX是美国Focus Software Inc.所发展出的光学设计软件,可做光学组件设计与照明系统的照度分析,也可建立反射,折射,绕射等光学模型,并结合优化,公差等分析功能,是套可以运算Seqential及Non-Seqential的软件。
第一章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焦距为500mm,相对孔径为1:10的望远物镜,要求物镜本身校正球差、慧差、轴向色差。
入瞳位置在物镜上。
第二章设计方法和ZEMAX软件2.1设计方法:任何光学系统或光组的像差参量表达式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部参数,是指光组各个折射面的曲率半径r、折射面间的间隔d和折射面间介质折射率n;另一部分参数称为外部参数,是指物距l、焦距f'、半视场角w和相对孔径D/f'等。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一、设计题目:光学课程设计二、设计目的: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
了解光学设计中的PW法基本原理。
三、设计原理:光学望远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仪器,常被组合在其它光学仪器中。
为了观察远处的物体,所用的光学仪器就是望远镜,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简称望远系统.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其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当观察远处物体时,物镜的像方焦距和目镜的物方焦距重合,光学间距为零.在观察有限远的物体时,其光学间距是一个不为零的小数量,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望远镜是由光学间距为零的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无焦系统.常见望远镜按结构可简单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望远镜。
常见的望远镜大多是开普勒结构,既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组),这种望远镜结构导致成像是倒立的,所以在中间还有正像系统。
物镜组(入瞳)目镜组视场光阑出瞳1'1ω2'2'ω3 'f物—f目'l z'3上图为开普勒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
物镜组也为凸透镜形式,但目镜组是凸透镜形式。
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稜镜系统。
此外,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为开普勒式。
伽利略望远镜是以会聚透镜作为物镜、发散透镜作为目镜的望远镜(会聚透镜的焦距要大于发散透镜的焦距),当远处的物体通远物镜(u>2f )在物镜后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这个象一个要让它成现在发散透镜(目镜)的后面即靠近眼睛这一边,当光线通过发散透镜时,人就能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虚象。
1. 设计一个望远镜(焦距100mm,全视场角8度)2. 设计一个显微镜(放大倍率10倍,NA=0.2,共轭距离210mm)3. 设计一个照相物镜(焦距50mm,相对孔径1/2,全视场角50度)内容:(1)通过给定的参数,计算出其他参数值。
(2)分析系统需要校正的象差类型。
(3)通过手册查询初始结构,并回答所属类型,然后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给出输入结果的二维图。
(4)采用上机学到的知识进行全部优化。
给出MTF结果。
(5)采用上机学习的知识进行对样板和公差分析,给出操作步骤的图片和结果。
(6)绘制出光学系统图。
望远物镜设计(1)f’=100, D/f’=1/4, D=25mm, 2w=8(2)系统需校正的像差:球差、慧差、色差、场曲(3)查手册选初始结构,f’=109.81, D/f’=1/2.2,2w=12,l’f=99.12 .属于双胶合、双分离摄远物镜二维输出结果:(4)(5)采用上机学习的知识进行对样板和公差分析,给出操作步骤的图片和结果。
步骤:一. 设定Tolerance Data1. 一般情况我们可以利用Zemax 的Default Tolerances 进行设置,在Tolerance Data Editor 中Tools 菜单下有Default Tolerances 选项。
弹出如下对话框:在此对话框可以对各面的R值,TC,偏心(Decenter),倾斜(Titlt),不规则度(Irregularity)及材质的公差进行设定。
各项意义如下:Surface Tolerances 一列Radius.(半径公差),它可以使用一个具体的量(Millmeters 此为Lens Unit)作为限制,也可使用干涉条纹数(Fringes)做为限制。
Thickness(中心厚度),它以当前ZemaxFile 中的Lens Unit 做为单位。
Decenter X/Decenter Y 偏心公差差Tilt X/Tilt Y 面的倾角S + A Irreg Spherical and Astigmatism 不规则度(仅对于Standard Surface Type)Zern Irreg 泽尔尼克不规则度(Zernike Irregularity)Index 玻璃材质折射率Abbe 玻璃材质色散系数Element Tolerances 一列只有Decenter 及Tilt 的设定,其意义同上,但与Surface Tolerances 的区别是它将应用一个元件而不是一个光学表面。
目录一、前言 (1)二、设计技术参数 (1)三、外形尺寸计算 (2)四、初始结构的选型和计算 (6)五、利用zemax优化及评价 (8)六、设计心得体会 (12)七、参考文献 (13)内调焦望远物镜的设计一、前言内调焦望远镜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使用方便的光学检调仪器,它可以作为自准直仪和可调焦望远镜使用。
因此它广泛地应用于光学实验室、光学加工车间和光学装校车间作为检验和调校工具。
例如,作为内调焦望远镜使用时:可以用来检验导轨、平面或直尺的“直线性”,基面之间的“垂直性”,平面之间的“平行性”以及不同直径孔径之间的“同轴性”;作为自准直仪使用时:可检测平面间的角度,光学平行平板两表面的楔角以及观测星点等等。
内调焦是针对外调焦而言的,外调焦是指通过直接移动目镜或者物镜进行调焦,内调焦是指移动镜头组之间的一组镜片来调焦.内调焦广泛运用在某类结构的防水产品上,优点是密封性好一些,但是若设计不当视野会相对窄。
二、设计技术参数技术条件如下:相对孔径D/f’=1/6.58合成焦距f’=250mm物镜筒长L=165mm(薄透镜筒长)物方半视场角w=-2°三、外形尺寸计算根据上图进行光路计算2'(101)12012/'l f d d L f Q ϕϕϕϕϕϕ=-=+-=式中,L ,f ’已知,当假设d0后便可由上述三式求得φ1、φ2、和l2’。
相应地,φ1、φ2可按下述二式求得11/1'1/0/0'1/'21/2'(')/0(0)f d L d f f f f L d d L ϕϕ==-+==--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d0/mm 25 50 75 82.5 100 125 150 165 f1’/mm56.81892.595117.18123.13135.14148.81159.57165f2’/mm-41.17-67.65-79.41-80.10-76.47-58.82-26.47由上表知,当Q 给定后,f1’随d0的增加而增加,-f2’开始随d 的增加而增加,到L/2时随d0的增大而减小。
双目视差测距望远光学系统设计叶伟彦;向阳;吴爽;白玉【摘要】Binocular parallax ranging telescope is mainly us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dynamic objects, especially the measurement of aircraft flying distance. Binocular stereo ranging telescope system needn't send signal, which is only a kind of passive range finder, so i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passive receiving type and non-contact type, and measurement500~5000m in wide range. The main optical principle of binocular parallax of telescope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binocular parallax of telescope optical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optimized by using ZEMAX optical design software, and analyze the error of the optical system. Using CMOS auto focusing technology, the imaging quality of binocular telescope is improved.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binocular parallax ranging telescope was less than 0.91%, which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ange error less than 1%.%双目视差测距望远镜主要应用于对动态目标的测量,特别是飞机飞行距离的测量.双目视差测距望远系统,不对外发射信号,属于被动式测距仪,因此具有被动接收式和非接触式的特点,可测量500~5000m大范围距离.主要探讨了双目视差望远系统的主要光学原理,并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双目视差望远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并对本光学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使用CMOS 自动调焦技术,提高了双目望远镜的成像质量.双目视差测距望远系统的测距理论误差在0.91%以下,满足测距理论误差小于1%的要求.【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0)001【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双目视差;光学设计;CMOS自调焦【作者】叶伟彦;向阳;吴爽;白玉【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4本论文所研究的基于双目视差测距望远镜具有非主动式、不接触测距的特点,并且具有快速、自动测量功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