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施编码标识管理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8
目的:通过对设备、设施的有效管理,确保所有生产、检验相关的设备、设施自购买、安装调试、使用直至报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均处于有效控制之中,最大程度降低设备、设施对药品生产过程发生的污染、交差污染、混淆和差错,特制定本SOP 。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设备、设施的管理。
职责:规程:1 各设备设施职责范围2 设备、设施的购买设备、设施购买时,按照《用户需求(URS)编写及管理规程》要求,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需求,明确采购需求,质量部审核,最终工厂长批准。
3.1设备、设施到公司后,由工程部会同使用部门一起开箱验收(必要时与供应商一起开箱),填写《开箱验收单》,填写时对验收发现的问题和破损件应详细记录。
3.2按合同条款与装箱单对开箱后设备、设施逐一进行清点核对,如有不符,由合同签订部门依照合同交涉。
3.3检查设备、设施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配图等原始资料和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如有缺项应负责向供应商索要。
3.4检查箱内主机、附件有无破损锈蚀情况。
4 安装调试、验收4.1设备、设施按照合同或URS要求安装就位后,原则上由供应商上门调试及培训(较简单时可电话沟通或通过学习说明书进行操作),设备、设施较简单无需确认、验证时,可在《开箱验收单》上直接注明验收结果;如设备、设施较复杂或影响产品质量时,按照《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要求,根据URS及合同制定确认或验证方案进行验收。
4.2安装或维修人员在设备安装或维修前应对紧固部件(铜螺母)进行外观检查。
目测是否有裂纹、破损。
存在裂纹破损的不予使用。
5 日常使用、点检、清洁设备、设施根据其自身SOP要求,由使用部门定期点检、清洁并记录使用情况,维修、维护保养及计量、校正等情况均记录于日常使用的台账中,每年12月底回收1-12月的台账至设备、设施档案中。
6 预防性维修6.1根据《设备、设施关键等级划分管理规程》,每年年初对A、B、C类的设备、设施分别制定《设备、设施预防性维修计划》,当设备、设施的等级发生变更时,其对应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同样需要修改。
一、目的为确保生产、工作环境的安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办公区域内的安全设施标识管理。
三、职责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更新和完善安全设施标识管理制度,并对标识的设置、维护和更换进行监督。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设施标识的设置、维护和更换,确保标识的完好、清晰。
3. 所有员工有义务遵守本制度,发现标识损坏、缺失等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四、安全设施标识的种类及设置要求1. 检测报警设施标识:包括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报警设施,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和报警设施。
标识应清晰、明显,便于员工识别。
2.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标识:包括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防护装置,电气过载保护设施,静电接地设施。
标识应标明设施名称、使用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等。
3. 防爆设施标识:包括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抑制助燃物品混入、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形成等设施。
标识应标明设施名称、使用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等。
4. 作业场所防护设施标识:包括防辐射、防静电、防噪声、能宝贝儿(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烫等设施。
标识应标明设施名称、使用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等。
5. 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
标识应标明警示内容、注意事项等。
五、安全设施标识的设置要求1. 标识应设置在醒目位置,便于员工观察和识别。
2. 标识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质,确保标识的耐用性和清晰度。
3. 标识的文字、图案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4. 标识的尺寸应根据设置位置和标识内容进行调整。
六、安全设施标识的维护与更换1. 各部门应定期检查标识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2. 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损坏、缺失的标识进行更换。
3. 标识更换后,应立即进行验收,确保标识的完好、清晰。
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管理规定一、全体的1 为加强配电设备运行管理,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水平,争创一流供电企业,统一公司配电设备永久性安全标志、设备标志,使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配电设备。
3 本规定适用于柘城县供电有限公司所辖配电设备的标识管理。
二、总则总则总则总则总则1 配电操作设备的标志应为双号,即:名称和编号。
2 设备标记应准确、明显、齐全,字体工整、清晰、文字规范。
3 同类型设备标志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一致,标志大小、字体亦应一致。
4 常设安全标志(包括遮栏和标志牌)必须安装牢固、位置合理,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安规》规定,不影响设备的巡检和维护。
警告类标示牌设置应醒目,确能起到警示作用。
5 新安装设备在投入运行前,设备标志必须配置齐全,例如,当设备因加工、制造或安装而投入运行时,不能按本规定要求完成设备标志的设置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使用临时设备标志代替,但须符合运行要求。
并在设备投运一个月后,使设备标志达到规定要求。
6 设备标志应经常保持清洁,室外设备标志牌的安装支架应定期防腐防锈。
7 配电设备防护设施标志,按省局有关规定执行。
8 建设于交通道路上的杆塔(含混凝土基础)应设置防止碰撞的标志,标志规定按照《交通标志管理规定》执行,即设置红白相间的明显标志,标志设置高度1.5米。
9 居民区交通路口设置的拉线应设置明显的红白标志,标志高度1.5米。
10 穿越道路的线路与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应设置红白相间的明显标志。
11 在城市同塔(杆)架设的输、配电线路设置两种标志:色码和极数。
12 城市、住宅区的杆塔和配电架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警告标志。
13 夜间需要醒目的配电设备应采用荧光标志。
14 配电设备的安全措施和标志由公司供电所负责管理和维护。
三、设备外部颜色规定设备外部颜色规定设备外部颜色规定设备外部颜色规定设备外部颜色规定1 设备的外部颜色应整齐一致,无剥落锈蚀现象.2 设备安装检修时,同时,必须根据本法规的要求对油漆进行涂漆。
1 目的建立设备/设施标识管理规程,正确指导设备/设施标识的使用,防止发生混淆和差错。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设施相关的标识管理。
3 职责3.1 设备管理员、工程部维修人员、设备/设施使用人员必须对工作范围内的设备/设施进行适当的标识。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工程部负责人、生产管理部负责人负责监督标识的使用。
4 程序4.1 管道标识与设备、设施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并应标识在醒目的位置,由部门相关负责人制作并由使用人员统一粘贴在区域范围内。
主要管线标识参考GB7231《工业管道的基础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知识》制定。
本公司主要管道状态标识如下:管道名称管道标识颜色水管道绿底白字或绿字热水管道黄底白字蒸汽管道红底白字线管红底白字空气管道灰底白字环氧乙烷管道黄底黑字4.2 定置标识用于区域范围的划分、警示、提示,由部门相关负责人制作并由使用人员统一粘贴在区域范围内。
主要以地贴、直角贴形式体现,定置标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4.2.1 绿色:用于合格区域的划分。
4.2.2 黄色:用于待检区域的划分。
4.2.3 红色:用于不合格区域的划分。
4.2.4 黄黑相间色:用于消防区、配电区、危险区域的警示性标记或提示。
4.2.5 白色:用于清洁用品区域、废弃物区域的划分。
4.2.6 蓝色:用于相关设备/设施、工位器具的定置、工具存放区、耗材存放区的划分。
4.3 设备/仪器标识用于标识设备/仪器信息及不同状态,增加提示、警示作用,固定在设备/仪器醒目位置或定置区域内。
4.3.1 设备/仪器标识如下:标识名称标识颜色设备/仪器标识牌(附件1)白底黑字完好(附件2)白底绿字检修中(附件3)白底红字停用(附件4)白底红字运行中(附件5)白底绿字待维修(附件6)白底黄字4.3.2 设备/仪器标识制作与使用要求4.3.2.1 所有设备/仪器标识都有工程部设备管理员统一制作,相关使用部门负责人可据实际需求到工程部申领。
标识管理标识管理是对物料、设备和产品追溯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状态标识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差错和混淆的发生,达到保障产品质量的安全和病人的用药安全,同时也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
标识管理将从厂房设施标识管理、设备标识管理、物料标识管理、清洁标识管理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标识管理模块。
一、厂房设施标识管理厂房设施区域状态标识指能准确、清楚地显示某物品、区域、房间所具有的相关信息标志,包括物品或房间、区域名称、规格、数量、所处状态(如清洁状态、性能状态、质量状态、使用状态)等。
1、建筑物的命名为了便于识别,建筑物的命名最好能够反映其功能,也可以依据其外形特征。
正如制剂大楼、QC楼、行政楼等。
每栋建筑物应有唯一编号(代码),如制剂1、提取2、仓库1等。
命名与编号既可以使用汉字,也可以使用拼音加阿拉伯数字等,不拘一格,关键是必须保证其“唯一性”。
如厂区规模较大,对其道路也应可考虑予以命名。
2、名称与编号应醒目标识对于厂区建筑物及各功能间的名称与编号,应采取适宜的方式,醒目标识。
字体颜色应符合建筑物与功能间的特点,在同一建筑物内,编号标识方式应基本一致。
3、功能间的命名与编号功能间命名应符合相关规范,注重编号(代码)的唯一性。
对功能间的编号问题,应编制一个管理文件,以便操作。
编号(代码)包含的具体内容,可以依据企业不同情况设定。
为了确保编号(代码)的唯一性以及可识别性,可以采用建筑物编号(代码)作为前缀,即建筑物编号+楼层号+功能间位置号(供参考)。
4、功能间常用状态标识(1)生产状态标识:工序/岗位/操作间编号/正在生产的产品名称、批号、数量信息、生产阶段,标明生产状态。
(2)清场/清洁状态标识:岗位或操作间的名称、上批产品名称/物料/批号、拟下批生产的产品/物料/批号、清场/清洁日期、有效期、签名等信息。
二、设备标识管理设备标识可分为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备、检验设备及这些设备所含仪表的标识。
1、生产设备状态标识生产设备状态标识包括动态标识和静态标识。
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人身安全,规范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力公司和其分支机构、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电力设备设施管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设置和管理。
第三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应当以保障人身安全为宗旨,突出警示作用,全面准确反映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情况。
第四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的设置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统一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标志的种类与设置第五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和指引标志四种类型。
第六条指示标志用于标明电力设备设施的位置、方向、功能等信息,包括设备名称标志、设备编号标志、运行指示标志等。
第七条警告标志用于标明电力设备设施的危险性,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包括高压警告标志、感应警告标志、防护警告标志等。
第八条禁止标志用于标明禁止进行的操作或进入的区域,包括禁止通行标志、禁止停车标志、禁止拆卸标志等。
第九条指引标志用于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电力设备设施,包括操作指南标志、安全出口标志、防滑标志等。
第十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设置,并采用明显的标识、清晰的文字和图形。
第三章安全标志的管理与维护第十一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的设置应当专人负责,确保位置准确、标志醒目。
第十二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的图形和文字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绘制,确保清晰可辨认。
第十三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标志无损坏、无污损、不脱落。
第十四条发现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损坏、污损、脱落等情况时,应当及时修复和更换,确保标志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第十五条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的设置和管理应当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违反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应当依法给予处罚。
第四章普及宣传与培训第十六条国家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标志的普及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1.目的建立状态标识的使用管理规程,以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质量事故,并确保对仪器、设备及设施等的正确操作。
2.范围适用于厂房、设施、设备、管道、物料、检验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等所用的状态标识。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3.2.生产运营部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3.3.综合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3.4.质量部使用相关的状态标识,监督公司内所有状态标识的实施。
4.规程4.1.定义4.1.1.状态标识:是指标明厂房、设施、设备、仪器及物料基本状态等的信息被设计成带有文字或图形的视觉展示。
4.1.2.物料:本文件中物料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及成品等。
4.2.所有使用设备、检验仪器统一编号,制作设备铭牌,将铭牌固定在设备的主体上,标明使用、清洁、维修负责人。
设备编号具体见《设备管理规程》。
4.3.设备状态标识4.3.1.设备状态标识内容及样式(见附件1)。
1)检修中:红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某部分或整体正在进行检修,禁止使用。
2)待修:黄底黑字,表示该设备出现故障,禁止使用,等待修理后才能正常使用。
3)运行中: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正处于运行状态。
4)停用完好: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但处于停用状态。
5)备用完好: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但处于备用状态。
4.3.2.设备状态标识牌为长方形透明有机玻璃,内部可插入设备状态标识;标识牌大小适中,与设备体积匹配,易于查看。
4.3.3.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不同的状态在标识牌内插入设备状态标识,若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应及时切换标识。
4.3.4.使用部门应对设备状态标识妥善保管,若有污损应及时上报设备工程部重新领取更换。
4.4.物料状态标牌4.4.1.物料状态标牌用于进厂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出来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待灭菌产品、成品的状态区分。
4.4.2.物料状态标牌为塑料三角牌,内容及样式(见附件2)。
自动化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效率,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备管理1.设备编码公司对所有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编码,以方便管理和追踪。
设备编码应包括设备类型、制造厂商、出厂日期等信息。
2.设备登记公司应建立设备档案,对每台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保修期等信息。
3.设备维护公司应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
设备维护记录应及时完善,包括维护内容、时间、负责人等信息。
4.设备更新设备更新是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应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状况,适时更新或更换设备。
第三章设备使用1.设备操作公司应制定设备操作规程,规范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应按规程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检查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调整设备。
3.设备保养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对需要特殊保养的设备,应有专门的保养人员进行保养操作。
第四章设备安全1.设备检修对需要检修的设备,应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保障检修作业的安全。
2.设备操作培训公司应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
3.设备标识公司应对设备进行统一的标识,标明设备的型号、规格、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
4.设备安全防护公司应对设备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和维护,确保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五章设备维修1.设备维修申请对需要维修的设备,应由相关人员填写维修申请表,清楚描述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维修要求。
2.维修人员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维修人员队伍,负责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工作。
3.维修记录对设备的维修过程应做详细记录,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维修内容和维修人员等信息。
第六章设备报废和更新1.设备报废对于已达到使用寿命或使用不当损坏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设备编码规程1.目的:建立设备编码管理程序,规范车间设备编码的制作。
从而确保设备编码的规范使用。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设备编码的管理。
3.职责:3.1.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编码规程的编制。
3.2.车间工艺员:严格按照该SOP对设备进行编码,对制作好的标识落实粘贴。
4.内容:4.1.公司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有编码,且各自的编号应是唯一的。
4.2.设备动力部负责公司设备编码规程的制定,使用部门根据规程对本部门的设备进行编号。
4.3.设备编码原则4.3.1.同一个编号只能用于同一地点和同一功能的设备,即该编号设备发生报废更新,升级等情况,该编号均不变,设备的具体变更信息在设备档案中做记载。
4.3.2.系统设备的附件和附属设备无需单独编码。
如需编码在设备编码后加设备类别代号和一位数字即可。
4.4.设备编码方法4.4.1.设备编码由三个单元组成:设备类别代码、设备所在区域代号、同类设备数量尾号组成。
4.4.2.设备类别代码和区域代号见表1和表2。
4.4.3.同类设备的数量尾号由两位数组成(01-99)。
4.4.4.设备编码图解如下:相同设备数量尾号(01-99)设备所在区域代号(见表2)设备类别代号(见表1)4.4.5.设备编码示例办公楼地屋顶的第1台水泵可编号为:P-A0-01一车间西区一层的第1台空压储罐可编号为:V-B2-01二车间北区一层的纯化水系统可编号为:F-C2-01二车间北区一层的纯化水系统配套原水泵可编号为:F-C2-01-P1二车间楼顶的第1台凉水塔可编号为:T-C0-01库房一层锅炉房的第1台锅炉可编号为:B-D1-015.附件(见下页)表1:设备类别代号注:具体设备的类别号可根据自己的设备灵活编制原则上不重复即可。
表2:区域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