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010
- 格式:ppt
- 大小:10.26 MB
- 文档页数:10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 引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工程设计方案,特别适用于建筑物的大型柱子。
本文将详细介绍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设计和施工过程。
2. 基础设计2.1 地基勘查在进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地基勘查。
地基勘查内容包括土层性质、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等。
根据地基勘查的结果来确定设计参数。
2.2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形式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由基座、筏板、加劲梁和防护层组成。
基座承担着柱子的重量,筏板将荷载均匀分散到地基上,加劲梁用于加强整个基础的刚度,防护层用于防止基础受到水和腐蚀。
2.3 基础尺寸和钢筋布置设计基础尺寸的确定依赖于柱子的荷载和地基的承载力。
根据结构和地基的要求,确定基座、筏板和加劲梁的尺寸。
钢筋的布置应满足设计用荷要求和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3. 施工过程3.1 基础土方开挖根据基础尺寸,进行基础的土方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基础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并清除土方中的可燃物和可腐蚀物。
3.2 基础基座和筏板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基座和筏板。
首先铺设基座,再施工筏板,保证其水平和完整性。
3.3 加劲梁和钢筋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加劲梁和钢筋。
加劲梁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3.4 混凝土浇筑在所有的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性,同时控制浇注的速度和温度。
4. 扩展内容1. 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基础设计图纸- 地基勘查报告- 施工图纸- 混凝土质检报告2. 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地基勘查:对建筑地基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种地基工程设计方案,适用于大型柱子的基础构造形式。
- 加劲梁:用于加强基础刚度的一种构件。
一、基本资料图1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已知B 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1F ,中柱荷载设计值2F ,初选基础埋深为d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 f ,设计参数的值见表1,试设计B 轴线上条形基础JL —2。
图1.1 柱网平面布置图 表1.1 设计参数二、设计要求1. 进行基础平面布置;2. 确定基础底宽、长度、肋梁高度、翼板厚度;3. 取结构计算简图;4. 结构计算,按倒梁法计算基础内力。
5、根据内力进行配筋。
三、设计计算书1. 基础平面布置图根据题目条件及表中数据,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如图3.1.1所示图3.1.12. 基础底面尺寸(1)确定荷载合力重心位置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 的距离为c x ,根据合力距定理,以A 为参照点,有:14007.2140014.4140021.6140028.8120036181400412002ik ic ikF x x m F⨯+⨯+⨯+⨯+⨯===⨯+⨯∑∑(2)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基础梁两端外伸长度为12a a 、,取边跨的0.25倍。
取10.257.2 1.8a m =⨯=12()2(18 1.8)39.6c L x a m =+=⨯+= 239.6 1.87.25 1.8a m =--⨯=(3)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14004120021.83 1.8(20)39.6(150202)kFb m m L f d ⨯+⨯===≈-⨯-⨯∑(4)确定肋梁高度及翼板高度采用C30混凝土,21.43/t f N mm = 基底沿宽度b 方向的净反力28000112.2/1.839.6kn Fp kN m bL===⨯∑悬臂根部剪力设计值0.4 1.8()112.2(0.2)78.54/222n b V p kN m =-=⨯-=翼缘板有效高度0378.541078.560.70.71 1.43101h t V h mm f l β⨯≥==⨯⨯⨯⨯ 取0220h mm =(等厚翼板)。
第3章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和箱形基础§3-1概述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与柱下独立基础相比,具有优良的结构特征、较大的承载能力等优点,适合作为各种地质条件复杂、建设规模大、层数多、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将建筑物底部连成整体加强了建筑物整体刚度,调整和均衡传递给地基的上部结构荷载,减小荷载差异和地基不均匀造成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减小上部结构的次应力。
该类基础一般埋深较大,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增大基础抗水平滑动的稳定性,并可利用地基补偿作用减小基底附加应力,减小建筑物的沉降量。
此外,筏形和箱形基础还可在建筑物下部构成较大的地下空间,提供安置设备和公共设施的合适场所。
但是,这类基础尤其箱形基础,技术要求及造价较高,施工中需处理大基坑、深开挖所遇到的许多问题,箱形基础的地下空间利用不灵活,因此,选用时需根据具体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及应用比较确定。
如前所述的刚性及扩展基础,因建筑物较小,结构较简单,计算分析中将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简单地分割成彼此独立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设计和验算,三者之间仅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这种设计方法称为常规设计,由此引起的误差一般不致于影响结构安全或增加工程造价,但计算分析简单,工程界易于接受。
然而对于条形、筏形和箱形等规模较大、承受荷载多和上部结构较复杂的基础,上述简化分析,仅满足静力平衡条件而不考虑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常常引起较大误差。
由于基础在地基平面上一个或两个方向的尺度与其竖向截面相比较大,一般可看成是地基上的受弯构件—梁或板。
其挠曲特征、基底反力和截面内力分布都与地基、基础以及上部结构的相对刚度特征有关,故应从三者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设计。
应该指出,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尽管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尤其地基土是一种很复杂的材料,目前尚缺少一种理想的地基模型去确切模拟,因此考虑共同工作的分析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误差还较大,说明理论分析方法尚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多设计人员提出,设计这些基础宜以“构造为主,计算为辅”的原则,本章在介绍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设计计算的同时,也介绍其结构和构造要求,供设计时采用。
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三章浅基础》试题总分:183分及格: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单选题(共71题,每题1分,每题的四个备选项种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Ahref="javascript:;">< /A>(2)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3)基底压力相同时,选用()可减少基础的沉降量。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补偿性基础的是()。
(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 )结果是不正确的。
[2004年真题](6)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7)<Ahref="javascript:;"></A>(8)<Ahref="javascript:;"></A>(9)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1—2002)对季节性冻土设计冻深的规定,计算设计冻深zd值。
在已经确定标准冻深zz的情况下,比较表3-1所列四种情况,其中,()选项设计冻深zd最深。
[2005年真题](10)在均质厚层地基土中,每个方形基础的底面积和基底压力均相同,但甲基础的埋置深度比乙基础深。
则比较两个基础的沉降时(不考虑相邻基础的影响),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2005年真题](11)控制()成为地基设计的主要原则,其中地基承载力的选定是在地基土的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相应于不超过比例界限点的地基压力值(即承载力特征值)。
(12)<Ahref="javascript:;"></A>(13)独立高耸水塔基础采用正方形基础,基底平均压力值为P,偏心距e控制值为e=b/12,(b为基础底面宽度),验算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时,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第三章砌筑工程说明一、建筑物砌筑工程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划分:基础与墙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一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高度≤±300mm,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高度>±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
砖基础不分砌筑宽度及有否大放脚,均执行对应品种及规格砖的同一定额;地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砖模、舞台地龙墙套用砖基础定额。
二、本章垫层定额适用于基础垫层和地面垫层。
混凝土垫层套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相应定额。
块石基础与垫层的划分,如图纸不明确时,砌筑者为基础,铺排者为垫层。
三、本章定额中砖及砌块的用量按标准和常用规格计算的,实际规格与定额不同时,砖、砌块及砌筑(粘结)材料用量应作调整,其余用量不变;定额所列砌筑砂浆种类和强度等级、砌块专用砌筑粘结剂及砌块砂浆品种,如设计与定额不同时,应作换算。
四、砖墙及砌块墙定额中已包括立门窗框的调直用工及腰线、窗台线、挑沿等一般出线用工。
五、砖墙及砌块墙不分清水、混水和艺术形式,也不分内、外墙,均执行对应品种及规格砖和砌块的同一定额。
墙厚一砖以上的均套用一砖墙相应定额。
六、夹心保温墙(包括来两侧)按单侧墙厚套用墙相应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15,保温填充料另行套用保温隔热工程的相应定额。
七、多孔砖、空心砖及砌块砌筑有防水、防潮要求的墙体时,若以实心(普通)砖作为导墙砌筑的,导墙与上部墙身主体需分别计算,导墙不分套用零星砌体相应定额。
八、蒸压加气混凝土类砌块墙定额已包括砌块零星砌体相应定额。
九、采用砌块专用粘结砌筑的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若实际以柔性材料嵌缝连接墙端与混凝土柱或墙等侧面交接的,换算砌块单价,套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相应定额。
除自保温墙外,若实际以砌块专用砌筑粘结剂直接连接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墙端与混凝土柱或墙等侧面交接的,换算砌块单价,套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相应定额。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范本一:技术详解型】正文:一、概述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是常用的基础类型之一,其特点是适用于大型建造物的承载和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相关内容,以供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参考。
二、设计要求1.工程背景:明确基础所处的土质状况、建造物的荷载要求等。
2.基础尺寸:根据荷载计算结果确定基础的宽度和高度。
3.钢筋布置:根据承载力要求和地基土力学参数计算,进行合理的钢筋布置设计。
三、材料选用1.混凝土: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C30混凝土。
2.钢筋:选用HRB335级别的罗纹钢筋。
四、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清理地表杂物,将地基表面平整并浇注灰浆。
2.模板搭设: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搭设模板,注意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
3.钢筋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规定的布置图进行安装。
4.混凝土浇筑:采用振捣浇筑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5.养护:对浇筑完的基础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五、验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包括基础尺寸、混凝土强度、钢筋布置等方面的验收。
【范本二:操作规范型】正文:一、概述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结构,本文将介绍其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操作规范,以保证基础质量和建造物的安全稳定。
二、设计规范1.工程背景:明确基础所处的土质状况、建造物的荷载要求等。
2.基础尺寸:根据荷载计算结果确定基础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钢筋布置:根据承载力要求和地基土力学参数计算,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布置。
三、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清理地表杂物,将地基表面平整并浇注灰浆,确保地基的均匀和紧实。
2.模板搭设:按照设计要求搭设模板,注意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采用固定坚固的方法。
3.钢筋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安装,注意钢筋的位置和间距,确保钢筋与模板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
4.混凝土浇筑:采用振捣浇筑方法,保证混凝土充分密实,避免空洞和裂缝的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