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劳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大班创意美劳课教案20篇大班创意美劳课教案20篇1教学目标1、能用颜色绘画各种图案对大纸箱进行装饰2、体验在大纸箱上玩颜色的乐趣重难点:有色彩绘制图案对纸箱进行装饰经验准备幼儿已过色彩装饰活动。
材料准备大纸箱、报纸、浆糊、大刷子、颜料、画笔等。
活动流程:谈话引题→学习装饰过程→设计并进行装饰→欣赏并点评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1、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客人,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想个办法,让它们变漂亮。
2、怎么让这些大纸箱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呢?二、学习装饰过程1、先要给大纸箱穿上报纸的贴身衣服,防止它们着凉。
2、加水将浆糊稀释,用大刷子在纸箱上刷上大量的稀释浆糊,再将报纸贴在纸箱表面。
3、小心将大纸箱的贴身衣服晾干。
三、设计并进行装饰。
1、请你为大纸箱设计一件漂亮的花衣服。
2、要求,先在纸箱上画一个图案,然后围绕图案进行装饰。
3、教师指导:中心图案要明显,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线条,色块装饰图案周围。
四、欣赏并点评1、说说你认为哪个大纸箱的衣服最漂亮。
2、从哪些方面认为它这件衣服漂亮。
大班创意美劳课教案20篇2材料:1.饼干、鸡蛋腰果等食品,曲别针、发卡、瓶盖等用品,胶带、彩笔等。
2.“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的想象》。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玩法与建议:1.鼓励幼儿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大胆想象,添画、塑造出不同的形象,体验借形想象的乐趣。
2.请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29页,了解借形想象画的作画方式,拓展思路。
3.提示幼儿日常注意收集小物品,大胆想象塑造出不同的形象,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借形想象的思维习惯。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大班创意美劳课教案20篇3设计意图:在看、画、做、玩中、进行造型活动。
这次活动体现出“激发或者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幼儿美劳课教案课题:雕塑小动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雕塑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发展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和构思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习使用简单的雕塑工具和材料。
3. 创作出有趣的小动物雕塑。
教学准备:1. 纸板、塑料布等可废物材料2. 颜料、颜料盘3. 雕塑工具(如小刀、剪刀、针等)4. 胶水、胶带5. 班级中幼儿的照片或画作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一些装饰物,引出雕塑的概念,让幼儿谈谈他们所了解的雕塑作品。
2. 展示一些有趣的小动物雕塑作品,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讲解(10分钟):1. 介绍雕塑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纸板、胶水、简单的雕塑刀等。
2. 展示不同的雕塑技巧,如剪刀剪纸板、卷纸板等,并解释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30分钟):1. 让幼儿选择自己钟爱的动物,或是从以上展示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动物作为参考。
2. 分发所需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构思开始雕塑。
3.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雕塑技巧和创意。
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让每位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小动物雕塑,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构思和创作过程。
2. 老师根据创作的品质、构思的独特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表扬,同时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总结(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醒幼儿将所学的雕塑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鼓励他们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进行创作和探索。
幼儿园小班美劳课教案课程背景美劳课是幼儿园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小班级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美术和手工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美术和手工活动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彩色绘画纸、水彩颜料、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2.教学环境:整洁的教室,摆放整齐的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绘画创作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或这个物品很美吗?”–通过讨论引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2.目标任务(10分钟)–为幼儿提供一幅简单的图片,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用彩色绘画纸和水彩颜料完成绘画作品。
–鼓励幼儿尽量丰富作品的内容和色彩。
3.操作指导(15分钟)–向幼儿介绍使用画笔和颜料的正确方法,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
–引导幼儿合理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4.创作实践(2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绘画创作。
–监督幼儿的绘画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展示分享(10分钟)–让幼儿依次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
–鼓励幼儿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表扬。
第二课:手工制作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简单手工制品,引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目标任务(10分钟)–为幼儿提供一些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他们制作一个折纸动物。
3.操作指导(15分钟)–教授幼儿如何正确地握剪刀和使用胶水。
–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折纸和粘贴,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4.制作实践(20分钟)–让幼儿动手制作折纸动物,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
–在制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展示分享(10分钟)–让幼儿依次将自己制作的折纸动物展示给其他同学。
–鼓励幼儿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表扬。
中班美劳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彩虹的颜色和形状,感受彩虹的美丽。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胆表现彩虹。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对美的鉴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彩虹图片或照片。
2.油画棒、绘画纸、水彩颜料、画笔、彩色纸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彩虹图片或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它有
几种颜色?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
2.教师示范用画笔和油画棒画出彩虹,并鼓励幼儿动手尝试。
“小朋友们,我们用画笔和油画棒来画一画彩虹吧。
先拿起你
们的油画棒,在画纸上画出彩虹的形状,然后再用你们的彩色
笔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
3.引导幼儿用彩色纸折出彩虹,并用水彩颜料和画笔进行装饰。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用彩色纸来折出彩虹吧。
先把它折成三
角形状,然后再把它打开,这样就像一条彩虹了。
现在我们用
油画棒给彩虹涂上颜色吧。
”
4.展示幼儿作品,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
“小朋友们,
你们的彩虹都画得真漂亮啊!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彩虹是
是怎么画出来的?”
活动延伸: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天空中的彩虹,进一步感知彩虹的美丽。
2.在美劳角投放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创作彩虹主题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彩虹图片和照片,感知彩虹的颜色和形状,并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胆表现彩虹,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进一步让幼儿感知真实天空中的彩虹,加深对彩虹的认知和感知。
幼儿园小班美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手指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升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纸飞机的制作教学目标:学习制作纸飞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绳子。
教学过程:(1)教师向幼儿展示纸飞机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纸飞机。
(3)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纸飞机,讨论飞机的飞行情况。
2. 第二课时:环保手工——废旧瓶子变身教学目标:利用废旧瓶子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废旧瓶子、彩纸、颜料、胶水。
教学过程:(1)教师向幼儿讲解废旧瓶子的变身方法,展示制作过程。
(2)幼儿动手制作,可以将瓶子涂上颜料,用彩纸装饰。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3. 第三课时:黏土制作——可爱的动物教学目标:通过黏土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黏土、工具、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教师向幼儿展示黏土制作动物的方法,讲解制作步骤。
(2)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进行上色。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动物的特点。
4. 第四课时:剪纸——雪花飘飘教学目标: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教师向幼儿展示剪纸雪花的方法,讲解剪纸技巧。
(2)幼儿动手剪纸,制作雪花。
(3)幼儿将剪纸雪花粘贴在纸上,装饰成雪花飘飘的景象。
5. 第五课时:线描——美丽的风景教学目标:学习线描绘画,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画纸、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教师向幼儿展示线描绘画的方法,讲解绘画技巧。
(2)幼儿动手绘画,描绘出美丽的风景。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过程中的快乐。
六、第六课时:手指画——快乐的小鱼教学目标:通过手指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023年大班创意美劳课教案20篇2023年大班创意美劳课教案20篇1活动名称:美术活动《我的名字创意》活动目标:1、能根据自己名字的寓意,从自己名字的笔画和结构特征出发,大胆地绘画出有创意的名字。
2、对绘画活动感兴趣,体验名字设计、创作带来的喜悦。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能准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幼儿向家长了解过自己名字的含义;2、物质准备:钩边笔、彩笔、绘画纸、写有幼儿名字的绘画纸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指导语:你还记得克丽桑斯美美这个名字吗?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会给她取这个名字?2、引导幼儿感受名字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引导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在给你取名字时是怎么想的吗?你的名字有什么意思?3、鼓励幼儿大胆、清晰、连贯地讲述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
(二)幼儿欣赏教师作品,感受名字创意画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教师出示自己名字的创意画进行介绍,幼儿认真倾听、欣赏。
2、幼儿仔细观察作品,学习根据名字的寓意进行创名字意画的方法,为创作阶段做准备。
(三)幼儿进行设计和创作1、指导语:现在让你们的名字也来个有趣的大变身吧!2、要求:我们在用不同的线条、不同的造型进行创作的时候不能破坏字形,让人家一看还能认识你的名字,而且一定你的名字要体现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哦。
3、幼儿进行创作名字创意画。
4、教师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四)幼儿作品展示、评价1、将幼儿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让幼儿欣赏。
提问语:你还认识这个名字吗?为什么?猜一猜、说一说小朋友名字的寓意吧2、分享:看到这些有意思的名字,你还想知道谁的名字的意思?3、活动自然结束。
(五)活动结束所思所悟: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都数的孩子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基本都在名字上添画出了线条和颜色,可以说基本达到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尝试对自己的名字进行装饰,并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出来”。
【导语】美是⼀切的开始,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是幼⼉表达⾃⼰的情绪、情感和维持⼼理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幼⼉⽤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
为⼤家准备了幼⼉园中班美劳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纸杯⽔母 活动⽬标: 1、在剪剪、贴贴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2、尝试通过⼀次性⽔杯装饰制作⽔母。
3、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母脚和⾝体活动准备: ⼀次性⽔杯、剪⼑、乳⽩胶、排笔、彩⾊皱纹纸、废弃彩卡纸、范例⼀个活动过程: ⼀、故事导⼊课题1、教师诉说故事:"⽣活在北美洲深海中的⽔母,格外强壮,它的触须像⼈的⼿臂那样粗,体型⼤,肌⾁有⼒,每只⽔母重达60公⽄。
⽔母们从⼩就学会了急速⽽迅捷的游动,以躲避种种凶恶的敌⼈。
这样⼀天天的锻炼,它们的⾝体更壮,游速更快,⼒量更⼤了。
在强敌⽇夜的追杀下,⽔母们仍免不了被咬伤,触须也时常被咬断。
⽔母们不⽢于任⼈欺负,更不⽢于死亡。
它们因运动⽽激发了新陈代谢的功能,因强壮⽽积聚了⽣命蓬勃的⼒量。
于是,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母,不但不会死,还会很快从这段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也会迅速愈合。
所以,⼈们从来看不到伤残的、忧愁的⽔母。
它们不停地游动着,永远展⽰着完美和快乐。
"2、师:"⼩朋友在刚才的故事⾥听见了吴⽼师说的⽔母的样⼦和特点是什么吗?"⼆、知识探讨出⽰范例1、师:"⼩朋友们看看吴⽼师⼿⾥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做的?"2、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师⼩结:今天就⽤我们都认识的材料,彩⾊卡纸、皱纹纸、乳⽩胶和⼀次性⽔杯来做⼀只⽔母。
⽤皱纹纸做它的触⾓,彩卡纸做⽔母的花⾐裳,让它们变得可爱漂亮起来。
请⼀位⼩朋友⽤⼤家讨论出来的⽅式试做⼀只⽔母,请其他⼩朋友观察。
妈$咪$爱$婴$$幼⼉园$教案频道 三、幼⼉操作,教师指导幼⼉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 1、提醒可以先将触⾓和装饰的碎⽚纸剪好再进⾏粘贴。
幼儿园美劳课教案第1篇、幼儿园美劳课教案为了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和亲子创作的快乐,培养孩子"从小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传递共建"延安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理念,结合我班特色课,制定我班庆六一"亲子美工"活动方案如下:一、亲子绘画主题:"美丽家园快乐成长"二、活动对象: 各班幼儿和家长三、活动目标: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四、活动准备:1.油画棒、水彩笔、水粉2.剪刀、胶棒3.硬卡纸、海绵纸、皱纹纸、及时贴4. 一次性纸杯、勺子、盘子、纸碗、泡面桶、瓶盖、瓶子、酸奶盒等5.各类适合活动的音乐。
五、活动细则:1、参赛画纸规格:、A4、A3纸。
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须贴上参赛卡(附表一)2、参赛作品由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蜡笔、粘贴、拓印、剪纸等3、幼儿可以凭票进入活动场地,进入时需看活动规则。
4、进入活动后幼儿可自主选择材料,但是需以"勤俭节约,变废为宝"为主。
5、进入活动场地家长把手机调为静音,不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幼儿操作。
6、由于活动室较小,家长带领幼儿时要轻走、轻拿、轻放、轻说等。
7、幼儿和家长可随时进入,但是要在四十分钟内完成作品,这样可让其他小朋友继续进入活动场地。
8、家长可在颁奖时间带领幼儿到大厅进行颁奖(按年级段分别评选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
第2篇、小班亲子美工桃花开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艺术美,体验与家长共同游戏的乐趣。
2、引导幼儿掌握用手指点画的技能。
中班美劳课教案教案标题:发现自然美——用色彩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色彩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彩色画笔、颜料盘、画纸、水杯等美术工具。
2. 色彩鲜艳的自然景物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外的色彩,并提问:- 你们能看到哪些颜色?- 不同颜色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你们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2. 激发兴趣(10分钟):展示色彩鲜艳的自然景物图片或实物,例如花朵、水果等,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颜色,提问:- 这些颜色让你们感觉怎样?- 你们想用这些颜色做些什么呢?3. 创作活动(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套美术工具和一张画纸,然后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颜色的颜料。
- 第一步:让幼儿选择一种颜色,用画笔蘸取颜料,然后在画纸上随意涂抹,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混合效果。
- 第二步: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小组的作品,发现不同颜色的组合效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 第三步:鼓励幼儿尝试将不同颜色的涂抹进行组合,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形象。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评论。
5. 总结(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色彩的重要性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美丽的色彩,可以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记录下来。
2. 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展览,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3.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使用不同材料(如彩色纸、颜料、粘土等)进行更多的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估他们对于色彩的运用和创意表达能力。
3. 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并通过创作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色彩观察力和创作能力。
美劳操作diy教案美劳操作 DIY 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劳操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4、增强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美劳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展现个性。
2、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如何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材料和技巧有机结合,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向学生展示美劳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模仿。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美劳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各种美劳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废旧物品等。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示范作品。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或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想自己动手制作出这样的作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劳操作 DIY。
2、知识讲解(10 分钟)(1)简单介绍美劳操作的定义和范畴,包括手工制作、绘画、剪纸、拼贴等多种形式。
(2)强调美劳操作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如培养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审美等。
3、技巧示范(15 分钟)(1)教师选择一种简单的美劳项目,如折纸,进行现场示范。
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邀请学生上台跟着教师一起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创意启发(10 分钟)(1)展示一些创意作品的图片或视频,鼓励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创意来源和表现手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互相启发。
5、实践操作(30 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选择一种美劳项目进行操作。
美劳教案大全标题:美劳教案大全教案一:绘画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绘画技巧的学习和练习。
2. 创意绘画主题的设定和展示。
3. 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技巧学习: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创作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确定一个创意绘画主题,如自然风景、人物形象等。
4. 创作过程:学生根据主题展开创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程度。
2. 学生绘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案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技巧和耐心。
3.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 不同材料的手工制作技巧学习和练习。
2. 创意手工制作主题的设定和展示。
3. 手工制作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手工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技巧学习:介绍不同材料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创作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确定一个创意手工制作主题,如节日装饰、礼品制作等。
4. 创作过程:学生根据主题展开手工制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程度。
2. 学生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手工制作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案三:音乐艺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
小班上期美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小班幼儿对美劳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美劳活动,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颜色和画笔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基本的颜色,学会使用画笔进行简单的绘画。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和体验不同颜色的变化,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画笔。
2. 第二课时:制作小手工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提供简单的手工材料,指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第三课时:唱歌游戏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教唱简单的儿歌,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合唱,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歌曲内容。
4. 第四课时:剪纸活动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剪纸技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提供安全的剪纸材料,指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剪纸,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剪纸作品。
5. 第五课时:美术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指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美劳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绘画和剪纸等方面的技能进步。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材料。
2.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音乐播放设备和相关儿歌教材。
4. 剪纸模板和相关剪纸材料。
五、教学步骤:1. 准备材料: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美劳活动材料。
2. 导入活动:通过故事、游戏或歌曲引起幼儿的兴趣。
3. 教学演示:教师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让幼儿观察和学习。
4. 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美劳创作。
六、教学扩展:1. 引入简单的艺术理论,如颜色理论的基础,让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概念。
幼儿中班美劳教案200篇《幼儿中班美劳教案20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班美术优秀教案《蔬菜总动员》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够选择与蔬菜相似的颜色。
2、学习蜡笔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蜡笔、图画纸、示范画、各种蔬菜。
活动过程:1、观察与演示。
(1)请幼儿观察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白的?还有些什么颜色?指导语: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菜?(2)看图片,都有哪些菜?说说这些菜新鲜不新鲜?。
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师幼总结:新鲜的菜水分多,颜色鲜艳。
教师启发幼儿,说出涂色应该有一定的力度,着色均匀。
(3)教师示范,在画好的轮廓的边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满涂浓,画上蔬菜宝宝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鲜的蔬菜。
2、提出作画的创作要求。
着色均匀、掌握一定的力度。
大胆想象丰富画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的要点。
(1)画的蔬菜要大,画的品种要多。
鼓励幼儿大胆画各种图像。
(2)画的蔬菜要新鲜,颜色涂满,涂浓。
4、幼儿自由评价同伴作品,引导说出作品的色彩是否准确,涂色是否均匀,鼓励幼儿着色均匀,有力度。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绘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然,类似的活动也应注意对孩子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
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2)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有趣的车》含反思1、体验大胆想象与设计有趣、快速的车辆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绘画活动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中班美劳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制作手工小动物。
2. 绘制彩色图画。
教学准备:1. 纸板、纸杯、彩纸、颜料、刷子、剪刀、胶水等。
2. 彩色铅笔、彩色纸、画笔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制作手工小动物1. 老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的小动物,如猫、狗、兔子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
2.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3. 指导幼儿用剪刀剪出动物的形状,然后用颜料或彩纸装饰,再用胶水粘贴在纸板上,制作成立体的小动物。
第二步:绘制彩色图画1. 老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的彩色图画,如花朵、太阳、小鸟等。
2.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的颜色和形状,并向他们解释如何运用颜色和形状表达自己心中的美。
3. 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彩色铅笔或彩色纸绘制图画,可以是他们喜欢的动物、家庭成员、朋友等。
教学延伸:1. 可以请幼儿互相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小动物,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2. 可以游戏时,让幼儿用颜色和形状描述周围的事物,锻炼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继续与幼儿一起进行多种美术活动,如涂鸦、拼贴等,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美劳教学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制作手工小动物和绘制彩色图画,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表达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对于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更多的美术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