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 设计分析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88 MB
- 文档页数:24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分析提要:一、结构特点(1)并置的空间结构体系(2)形态学上的严谨性(3)封闭与开放的融合二、路径的重要性——人的活动三、空间元的魅力在安藤忠雄为我们熟知的主要建筑作品中不外乎小住宅、教堂、美术馆。
因此,本案通过在三个建筑类型中均选取1-2个作品(水之教堂、芝加哥住宅、成羽町美术馆、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加以分析研究,希望在对比综合研究的过程中能更深层次地领会安藤忠雄的创作手法和空间构造理念。
一、结构特点安藤忠雄在完成自己的建筑作品时经常使用这样的结构——纯几何形式的并置,表面上看起来静态且独立,实际上却在连接点和纵横交接处暗藏玄机。
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十分向往最单纯的几何形体,最纯粹的美,然而,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建筑在最初的失败在于其单调性。
因此,安藤在追求单纯几何形体的同时,十分注重空间与空间的结构以及空间内部的结构。
安藤自己所喜欢的两位画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艾伯斯的《正方形礼赞》和皮拉尼西的《奇趣》也正好能够表明安藤对于空间结构的追求。
1. 并置的空间结构体系正方形礼赞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并不只是存在单纯的一套空间体系。
而是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空间体系。
有时是两个建筑结构体系并存,有时是建筑结构体系和外部空间体系并存。
而安藤在处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魅力也在于此,将外部空间与建筑空间放至同等的地位。
而在自然元素的处理上,安藤将自然空间几何化,采用抽象处理的手法。
2. 形态学上的严谨性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对于几何形体之间的数理关系有着执着的追求。
当我们去分析每一个作品时,对于作者设计的初衷已经无法考证。
然而,当我们面对他的平面图、立面图,当我们凝视它那美妙的比例,无法不被有时清晰可见,有时若隐若现的美感而打动。
或许,这是作者未曾想过的,但是,我希望通过作品的分析赋予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创作的杰作以逻辑和严谨的美以及新的生命力。
3. 封闭与开放的融合在处理空间的开放与封闭、建筑与自然、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上,安藤并没有执着于建筑空间以至于忽视外部空间,没有将自然空间当成是建筑空间的附属品,更没有让建筑的开放和封闭成为功能主义的牺牲品,而是将开放和封闭,建筑与自然放在同样的位置加以有序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