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前言本标准代替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2760—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2007年至2010年第4号卫生部公告的食品添加剂规定;——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删除了表A.2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使用量;——调整了部分食品分类系统,并按照调整后的食品类别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调整了食品用香料的分类;——增加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调整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名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2术语和定义2.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2最大使用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2.3最大残留量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2.4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2.5国际编码系统(INS)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
2.6中国编码系统(CNS)食品添加剂的中国编码,由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类别(见附录E)代码和在本功能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3.1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b)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c)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d)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e)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3.2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a)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b)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c)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d)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过
程中添加的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增强食品营养和增加食品保质期等目的的化学物质。
但是,过量或不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规
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一、使用范围和条件
应明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即哪些食品可以添加该添加剂,添加剂的最大
使用量和最小使用量,添加剂使用的阶段,以及添加剂的保存条件等。
二、安全性评价
应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确定其在允许使用范围内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
害或危险。
安全性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1.毒理学评价:对添加剂毒性进行评价,确定其毒性和剂量关系,包括急性毒性、慢
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过敏性等。
2.代谢动力学评价:对添加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评价,确
定其在人体内的残留量和剂量分布。
3.营养学评价:对添加剂对人体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包括补充能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作用。
三、标签标识
应在食品包装上标明添加剂的名称和使用和含量,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成分和食品添
加剂的使用情况。
四、监测和监督
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监督,定期对市场上销售的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确保食
品添加剂使用符合卫生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总之,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
之一。
在制定标准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性
要求。
食品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性质、增加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保质期而添加的物质。
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在食品中的使用安全性和合理性。
一、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使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分为色素、防腐剂、抗氧剂、发酵剂、酸味剂、甜味剂、增稠剂、安定剂、膨松剂和调味剂等多个类别。
对于每个类别的食品添加剂都有相应的使用标准和限量要求,以确保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色素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规定了每种色素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以保证食品的色泽鲜艳和卫生安全。
而对于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则规定了具体的使用范围和最大允许使用量,以保证食品的保质期和微生物控制。
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安全评估在国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卫生安全评估主要由国家相关机构进行负责。
新的食品添加剂在市场中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评估程序。
这些程序要求详细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报告,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除了新添加剂的评估,现有的食品添加剂也需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某个食品添加剂被发现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相关部门将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限制使用量或者禁止使用。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除了按照使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外,食品生产企业还需要遵守其他相关规范,以确保添加剂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
首先,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添加剂的正确投入和混合,避免过量添加或者不当使用导致食品质量问题。
其次,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和检验体系,及时检测和排除食品添加剂的不合格情况,并追溯其原因,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格。
最后,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对于添加剂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色、香、味和保持食品质量稳定的各种化学物质。
在食品生产加工中,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各国家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严格规定。
首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同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包括允许使用的种类、用量、使用范围等方面的规定。
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不能超出规定范围或者使用未经允许的食品添加剂。
其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生产中的辅助物质,其卫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不得受到污染,不得对食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科学标准。
科学标准是指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的改良和保质保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根据食品的种类和生产加工工艺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者错误使用。
最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消费者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旨在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
因此,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能够使食品更加美味、更加健康,而不是对食品进行过度处理或者使用不必要的添加剂。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科学标准和消费者需求,从而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添加剂的选择:食品添加剂的选择应符合卫生标准,只能选用被确认为安全的添加剂。
国家卫生部门会对添加剂进行评估,对通过评估的添加剂发布安全使用的标准。
2. 添加剂的质量: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不能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添加剂。
在添加剂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添加剂的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3. 添加剂的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限量。
使用过量的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
4. 添加剂的标签标识:食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和用途,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分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同时,需要确保添加剂的标签标识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误导消费者。
5. 添加剂的检测监管: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添加剂使用记录,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国家相关部门也会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监督抽检,确保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卫生标准。
总之,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目的是确保添加剂的选择、质量、使用量和标识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增加食品特殊功能或改善食品品质的物质。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卫生性,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符合以下卫生标准:
1. 最大残留限量:即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
这个限量是根据科学研究和风险评估确定的,以确保人体摄入的食品添加剂不会超过安全水平。
2. 食品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包括对其毒性、过敏原性、致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
只有通过了安全性评估并被认定为安全的添加剂,才能被允许使用。
3. 生产工艺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需要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规范,确保其无菌、无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
生产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4. 标签标识要求:食品添加剂需要在食品包装上标注明确的添加剂名称和使用量,以方便消费者了解并进行选择。
标签还需要包含其他相关信息,如成分、用途、禁忌人群等,确保消费者能够合理使用和食用。
此外,一些国家还对特定食品添加剂制定了额外的卫生标准和限制,如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
这些标准将根据不同的添加剂类别和用途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卫生与安全。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前言本标准代替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8年、1989年、1990年的增补品种)》。
在修订GB 2760—86时,食品添加剂的类别是采用了GB 12493—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及GB/T 14156—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的分类及代码、编码,并增加美国香味料和萃取物制造者协会(FEMA)编号,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
原标准中许多食品名称不统一,现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及术语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于1977年首次发布,1996年12月进行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 2760—86。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鹤娟、陈瑶君、郑鹏然、戴滢、袁亦丞、周树南、戴寅。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者。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493—90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T 14156—93 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GB 14880—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3 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应符合表1规定。
*下表已经根据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第1号修改单进行了修改。
该修改单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1月15日以质技监标函[1999]189号文批准,自2000年2月1日起实施。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代替GB 2760-81Hygienic standards for food additives in use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12-09发布1987-01-01实施GB 2760-86续表GB 2760-86 续表GB 2760-86 续表GB 2760-86 续表GB 2760-86 续表GB 2760-86 续表GB 2760-86 附录 A食用香料名单(补充件)A.1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378种A.1.1 天然香料121种A.1.2合成香料(包括单离)共257种A.2 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118种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鹤娟、杨祖英、陈瑶君。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8年增补品种)B 2760─86Hygienic standars for food additives in us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本标准适用于1988 年度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以及某些现有品种的扩大使用。
本标准为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续编。
2、新增品种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8-08-15批准1988-10-01实施GB 2760-86 续表GB 2760-86 续表3、扩大使用范围品种表2GB 2760-86附录A 食用香料名单(补充件)A1允许使用香料80种A1.1天然香料2种1.布枯叶油2.核桃壳浸膏A1.2天然相同香料(包括单离与合成)78种A2 暂时允许使用香料14种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审查通过。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鹤娟、高强、王竹天。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一、使用原则与范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与范围:食品添加剂的添加应以提高食品的品质、色、香、味以及保存期为目的,不得掩盖食品的缺陷或进行掺杂、掺假、伪造。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严禁在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基于其功能需求,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
二、允许添加剂品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品种应符合国家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具体品种包括但不限于防腐剂、抗氧化剂、增味剂、着色剂、漂白剂、乳化剂、酶制剂等。
任何未在标准中列出的添加剂品种,均不得在食品中使用。
三、最大使用量每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应根据其安全性评估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不得随意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四、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确定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的重要依据。
评估应综合考虑添加剂的毒性、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使用方式以及人体的暴露量等因素。
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才能确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安全使用。
五、功能需求依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基于其功能需求。
例如,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增味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等。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明确其功能需求,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添加剂品种和使用量。
六、透明标识要求食品生产商应在产品标签或菜单上明确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含量。
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所购买食品的成分,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
同时,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七、追溯体系建立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食品生产商应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
这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能够追溯到每一批次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八、质量控制标准食品生产商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GB14884—2024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
2. 引用标准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3. 卫生管理3.1 企业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卫生、设备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等方面。
3.2 企业应制定卫生操作规程,明确各生产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操作方法。
3.3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4. 生产卫生4.1 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地面应平坦、防滑、易清洁。
4.2 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设备表面和内部无污垢、霉菌等污染物。
4.3 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添加剂被污染。
5. 设备卫生5.1 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材料,确保设备不释放有害物质。
5.2 设备的设计应便于清洗、消毒,避免死角和盲区。
5.3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环境卫生6.1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2 企业应建立健全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7. 个人卫生7.1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进入生产场所前应进行洗手、消毒等操作。
7.2 员工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防止个人污染食品添加剂。
8. 监督与检查8.1 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8.2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自检,确保卫生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8.3 相关部门应对企业的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抽查,确保企业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9. 附则9.1 本标准自2024年6月1日起实施。
9.2 本标准的解释权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所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作为示例,实际标准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如有需要,请查阅官方发布的GB14884—2024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1996
(2000年增补品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本标准适用于1999年度申请单位申报的新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以及某些现有品种的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本标准为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续篇。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2493—1990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0-03-29批准 2000-05-01实施
3 新增品种
新增品种见表1。
4 扩大使用范围品种
扩大使用范围品种见表2。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食品用香料名单A1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品种共3种,见表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