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办法的探讨高校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场所,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重要工具。
高校实验室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办法,以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仪器设备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办法的探讨。
建立清晰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定,明确使用流程、使用条件和要求、维护保养等方面的事项,确保每一台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做到责任到人,使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实验室仪器设备常常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应该建立定期的维护保养制度,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清洁、维修和更换配件等工作,及时排除故障,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
实验室的师生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需要掌握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
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师生对仪器设备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性管理,规定使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第四,加强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机制。
在高校中,不同实验室可能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仪器设备。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现实验室之间的共享和共用。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购买仪器设备,节约经费,提高实验室的科研能力。
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的监督机制。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监督和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
可以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的监督机构或者相关部门,定期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ISSN 1002-4956 CN11-2034/T实验技术与管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第37卷第丨丨期2020年丨丨月Vol.37 No.11Nov.2020DOI:10.16791/ki.sjg.2020.11.005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童华,郭平,吴雁,彭世金(西南石油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四川成都610500)摘要: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条件保障.该文阐述了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领域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介绍了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建设历程、开放共享交互式管理软件平台建设、学 科群投入机制、分级分类多元化管理,有偿使用管理模式,以及效益考评体系改革和激励机制建立等,对存在的 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探讨下一步的发展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平台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丨002-4956(2020)丨1-0020-05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opening and sharing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NG Hua, GUO Ping, WU Yan, PENG Shijin(Office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China)Abstract: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This paper expounds upon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opening and sharing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Practical 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are introduced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teractive operating software platform, disciplinary group investment mechanism, hierarchical, classified and diversified management, paid utilization management mode, reform of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 mechanism, etc.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sol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next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Key words: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opening and sharing; management system; platform construction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及创新性高水平成果产出的重要 基础,其数M与质量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 标,也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作为第一 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我校近年来根据白身学 科实力与专业特色、科研规模与设备档次体量,努力 探索既符合丨4身教学科研发展需要,又兼顾学科统筹 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切实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和管理水平,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31,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改收稿日期:2020-05-03基金项目:中国卨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2016年度实验室管理项课题(16SY005 )作者简介:童华(1979—),女,四川射洪,硕士,副研究员,主 要从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及研究丁_作_E-mail: tonghua@ 革与实践。
高校实验设备的开放与管理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随着高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实验设备作为支撑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工具在高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验设备的开放与管理问题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高校实验室通常配备着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如显微镜、实验台、化学药品等,这些设备都是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设施。
由于实验设备种类繁多、设备价值高昂,管理难度较大,往往容易出现设备被损坏、丢失或者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实验设备的开放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实验设备的共享和合理利用,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资源,并促进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有利于高校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如何开展有效的实验设备开放管理,成为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问题意识高校实验设备的开放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1. 设备管理混乱:由于各学院、实验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实验设备的管理混乱,设备易遭损坏或遗失。
2. 设备利用率低:一些高校实验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另一些设备则被过度使用,导致资源浪费。
3. 设备维护不及时:由于缺乏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或维护不到位,实验设备的维护工作经常被忽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4. 设备安全隐患:一些高校实验室存在设备操作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1.3 研究意义高校实验设备的开放与管理是当前高校科研和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校科研教学的不断深入,实验设备在科研和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校实验设备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设备资源浪费、管理不规范等。
对高校实验设备的开放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科研和教学水平,更能够促进高校科研和教学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实验设备开放管理的重要性实验设备开放管理的重要性在高校实验室中是至关重要的。
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在科研、生产、教学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仪器管理员,我有幸参与到仪器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实践,我对仪器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文将结合我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我对仪器管理的实践心得体会。
二、仪器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科研、生产、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仪器设备是科研、生产、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良好的仪器管理能够保障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
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涉及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报废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活动的进行。
2. 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例如,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设备闲置;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依据;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降低设备维护成本良好的仪器管理可以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更换频率;同时,对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可以避免因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设备损坏,降低维修费用。
4. 提升仪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仪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通过实践,仪器管理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更好地服务科研、生产、教学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三、仪器管理实践心得1. 严谨的态度仪器管理是一项严谨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准确无误。
2. 专业知识与技能仪器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如电子、机械、光学等。
为了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我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设备、处理设备故障、编写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3. 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仪器管理工作中,需要与多个部门、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
我注重加强与同事、供应商、使用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已经成为了高校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设备的管理、维护等方面。
因此,在高校管理大型精密仪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设备的合理配置高校在购置大型精密仪器时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仪器设备的配置应与学科的发展方向相匹配,避免投资浪费。
同时,设备种类和数量应与教学与科研需求相匹配,确保设备充分利用。
设备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保障设备的安全,配置相应的防盗设施和保险措施。
此外,设备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都需要及时更新和保存。
设备负责人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最后,需要建立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设备的公正使用。
三、推广设备的使用高校需要及时宣传新购设备的详细信息和使用方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尤其要加强针对新手在设备使用的操作技能培训,帮助新手适应并熟练掌握使用设备的细节,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四、加强技术交流和团队建设高校应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学科交流和团队建设,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积极发掘人才。
同时,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专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学科增长点。
五、建立共享平台建立多学科、多领域、跨学校的实验室合作共享平台,提高设备使用的效用。
共享平台可以节约购置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在设备使用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总之,高校管理大型精密仪器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从设备的购置、设备的管理与使用、设备的推广交流和团队建设、以及搭建共享平台等方面入手,实现设备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在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作用尤为突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保障,也是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支撑。
继“985工程”、“211工程”等项目实施后,国家对高校的仪器设备投入不断加大。
201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8687亿元,比2010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1]。
而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0298.4亿元,比2011年增加1611.4亿元,增长18.5%[2]。
至2011年,北京理工大学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总额达21.05亿元,近5年新增仪器设备类资产13.29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贵重仪器设备新增9.46亿元[3]。
浙江大学至2011年底,大型仪器设备有4559台件,40万以上大型仪器794台件直接用于教学科研活动[4]。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的逐年增加,提升了高校的科研水平。
但是如何发挥好投入与产出效率,处理好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建立良好的运行体系,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二、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1.仪器设备购置不合理。
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是投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使用效益发挥的源头[5]。
有些大型仪器设备购买前没有按学校要求的流程办理,未经学校论证专家小组进行严格考查,缺乏有效论证,论证工作流于形式。
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实验室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片面追求“高、精、尖”,不从实际需求出发,使用率不高,导致购买的大型仪器设备成了摆设。
重复购置情况严重,各自为政,封闭式使用,只注重课题研究的眼前需求,缺乏长远考虑,未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
不用发展眼光看问题,购买落后甚至淘汰的科研设备,达不到科研需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2.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尚待加强。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更加精密,对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受重视。
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精密仪器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活动中。
这些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性能的特点,对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和管理细节,因此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的研究和思考。
下面就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一、提高师生的仪器使用能力大型精密仪器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操作方式,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操作和维护。
高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仪器使用能力。
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实习实践等各种途径,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传授给师生,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正确使用仪器,并且能够对仪器进行基本的维护和保养。
二、合理规划和使用仪器资源高校拥有大量的大型精密仪器,但仪器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有些仪器因为使用频率低而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高校应根据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仪器的使用,提高仪器资源的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建立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实行预约制度、加强仪器使用监督等方式,促进仪器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充分利用。
三、加强仪器维护和管理大型精密仪器的维护和管理涉及到设备使用、保养、维修、更新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高校应建立健全的仪器维护和管理制度。
可以选拔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记录,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仪器的稳定运行。
四、加强安全意识和管理大型精密仪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高度灵敏的性能,一旦操作或维护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高校应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可以利用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宣传和警示标志等方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规范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行为,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加强仪器的更新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大型精密仪器的技术和性能不断更新和提高,旧的仪器设备可能已经不能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场所。
而大型精密仪器作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所必备的设备之一,在高校中的使用和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思考和研究。
在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了解,对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仪器使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应该保证公平性和合理性。
在很多高校中,由于仪器设备的数量有限,常常会出现使用不公平的现象。
一些重要的仪器设备可能会被某些实验室长期占用,而其他实验室只能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该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预约和管理系统,保证每个实验室和科研团队都能有机会使用到需要的仪器设备。
在预约和管理系统中,可以设置一定的优先级,确保重要的科研项目和教学实验能够得到优先保障,同时也要防止滥用仪器设备的现象。
高校还应该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和开放的机制,鼓励不同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共享,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率和使用率。
这样可以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促进科研交流和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
由于大型精密仪器通常价格昂贵,维护保养费用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
高校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和折旧管理,合理规划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更新周期,确保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较新的状态,保证其科研和教学效果。
高校还应该注重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养护培训,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意识,降低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仪器设备损坏。
同时也可以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鼓励人员爱护仪器设备,减少损坏和浪费。
在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使用中,安全性和环保性是非常重要的。
342021年6月总第363期ISSN1672-1438CN11-4994/T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韩晓敏 苏冠元天津商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天津 300134摘 要:通过剖析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给出解决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包括完善制度、激励人员、落实经费、建立运维机制、搭建信息化平台等。
同时,在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和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机制作者简介:韩晓敏,工学硕士,实验师;苏冠元,工学硕士,助理工程师。
高校仪器设备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载体,建设高水平大学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撑[1]。
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实施,高校仪器设备的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在新形势下如何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保障”成为仪器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2]。
提高设备仪器维修管理水平是维护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学校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抓手,是推动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助力。
1 我校仪器设备现状优质齐全的仪器设备是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物质保障,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有效工具,也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仪器设备的数量、种类和精密程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在各个高校中的储量也是与日俱增。
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2005年至2019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台件和金额都有了大大提升。
逐年增加的仪器设备强力支撑了学校的各项活动,也给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仪器设备尤其是精密贵重仪器的增加可以敦促维修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但是为有效保障剧增的仪器设备完好无损,仪器设备维修的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也要持续增长,这无疑增加了维修管理的难度。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策略,建立维修管理的体制机制,为提高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和师生的共享服务。
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及管理的几点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这些设备通常需要大量资金进行购置和维护,而且往往具有高度复杂的技术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有效地使用和管理这些设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对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思考。
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
这意味着高校需要清晰地规定设备的使用权限、维护责任、使用流程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还需要建立设备预约制度,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设备闲置的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的设备,还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操作培训和考核制度,确保使用者具有必要的技术能力和操作经验。
高校需要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大型精密仪器往往具有高度复杂的结构和精密的零部件,一旦出现故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修复。
高校需要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还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环境管理,避免受到湿度、温度、灰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高校需要优化设备的使用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很多时候,高校拥有了大量的设备,但是由于使用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
高校需要优化设备的使用流程,简化申请和审批流程,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还可以考虑建立设备共享平台,允许不同实验室、不同学科之间共享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高校还需要加强对设备使用情况的监控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合理配置。
通过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等进行定期的监控和评估,高校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
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率,为设备的更新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课题,需要高校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优化设备的使用流程,加强对设备使用情况的监控和评估,才能确保高校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支撑。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办法的探讨1. 引言1.1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办法的探讨高校实验室是科研、教学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其中的仪器设备是支撑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基础。
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使用管理不规范、安全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
加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确保实验设备的安全性,才能保障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这包括明确设备的归还、维修、更新等流程,加强设备的日常监管和维护。
提升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规范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流程也是至关重要的,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实验效率。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办法的探讨不仅关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关乎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通过不断探讨和改进管理办法,才能推动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向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设备老化和更新不及时。
由于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许多高校实验室的设备存在老化严重的问题,导致实验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科研教学的需要。
二、设备维护保养不彻底。
部分实验室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导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影响实验的进行。
三、设备管理存在漏洞。
部分实验室缺乏统一的设备管理制度,导致设备使用混乱,甚至出现设备被挪用或损坏的情况。
四、设备安全隐患存在。
部分实验室存在设备故障、电气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五、设备资源利用不均衡。
一些高校实验室存在设备资源被浪费或者闲置的情况,而另一些实验室却设备紧缺,资源利用不均衡。
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与实践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高校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大型仪器设备以方便学校的实验教学和科研的进行,但是随着仪器设备增多,导致在这方面的管理就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从现在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来看,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进行讨论,供有关人士参考。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dern university has introduced more and more larg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school, but as increased instrument equipment, cause many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eer.
关键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措施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arge-scale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management;issue;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96-02
0 引言
近年来,可以发现,大型仪器设备大量的出现在了科研院以及相关的实验室,由于国家为高校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大型的仪器设备的数量在很多高校也逐渐增多。
这些仪器都比较精密贵
重,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在2007年8月的时候,全国高校拥有4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就差不多2万多台了,其总体价值达到了230多亿元。
虽然高校中大型仪器的总数与其他设备相比不是很多,不过其所获得价值却远远超过了其他设备。
所以,大型仪器设备对高校的建设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开展科研和实验等教学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成了衡量现代高校发展水平的标志。
1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不合理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在实验室
的设置上都是按照课程以及教研室的需要进行的,设置的数量比较多,但是普遍规模较小。
某些院校在进行仪器购置时,并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以及高校经费不足的问题,通常只是单方面的考虑到本单位的需要以及使用方便,就选择购置大型的仪器设备而不购置共享仪器设备,使得不同的实验室最后配置的仪器设备却相同。
据调查,很多高校在设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时,都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
大型仪器设备通常设置在不同的院系,所以有时需要进行多机联用才会成功的很多高级功能就无法得到实现。
1.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在很早以前,国家就规定单价在2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每年的开机时数必须达到400学时及以上,可是经过多年的调查显示,达到此要求的高校仅占一半多一点,还有很多高校对这类大型仪器设备的机时利用率是不合格的。
而规定的单价在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机时数必须达到800学
时,也仅有少量的高校达到了要求,有的高校甚至将此类大型仪器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这些都说明了我国高校存在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甚至严重浪费的问题。
1.3 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的研究和开发深度不够高校所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不仅是用于本校的实验及科研工作,还要负责当地甚至整个国家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只用于学生平常简单的实验当中,或者某些专家讲授一些重要的科研课题中。
如果实验或者课题结束,仪器设备就会被闲置起来,这样仪器本来所具有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而且,我国的很多精密的大型仪器设备都是依靠外国进口而来,耗费了巨大的经费,同时也没有对这些设备的新功能进行开发和研究,在设备改进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代仪器在不断的更新,很多仪器如果在技术周期内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会使得其技术贬值,造成无形的损耗。
1.4 大型仪器设备在管理以及操作和维修方面的人员缺乏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在购置或者实验使用之后,都是交由没有仪器管理经验的教师或者学生来管理,他们在管理过程中仅仅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清洁卫生,没有更多的能力去关注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否全部得到实现以及进一步开发设备的新功能。
当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时,实验员对其维修方法并不是很精通,只能向厂家求救,可是维修的周期较长,且如果是国外的进口仪器,就只能请国外的工程师解决,费用就大幅度的增多了,所以很多时
候就会导致这种大型仪器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1.5 大型仪器设备在管理上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现在我国高校都是无偿使用国家为其购买的大型仪器设备,所以学校在对管理仪器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制定出严格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标准,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使得设备的管理与具体的单位和个人的实际利益不挂钩,使得高校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没有其他企业那样使设备创造出最大利益的意识和责任感。
2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充分论证和规划后,合理购置设备高校在进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时,应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合理的论证评估,对设备前期市场进行仔细调查,预测所购置的仪器对本校以及本地区工作的具体作用和工作量具体有哪些,制定出仪器购置的管理方式,弄清楚所要购置仪器的使用条件等。
同时,还应该了解高校教师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对仪器使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避免购置的仪器重复和闲置。
所以,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时,不能只考虑购买的数量而进行盲目购置,应该考虑仪器的使用效果和运行状况。
2.2 加强横向沟通,使大型仪器设备成为共享资源对于高校所拥有的带型设备,不仅应该对学校内部的教师和学生开放,还应该在高校之间、高校和当地社区之间,甚至是跨国间建立起设备共享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对高校的教学和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为了使大型仪器设备更好的利用起来,我国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目的就是督促
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益。
2.3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深度研究与开发高校应该根据工作的需要,给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规定在一年之内必须开发出一个及以上的新项目,将此任务纳入到考核业绩中去;对一些开发出有价值的项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其成果进行申报,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设立仪器工程开发基金,设备主管部门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委员会,设立相关制度,明确开发基金的来源、用途以及资助范围和对象等,确保基金得到合理的利用。
2.4 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校应该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重视其专业发展。
管理仪器的人员必须是对仪器机构、功能和操作技巧等多方面熟练掌握的专业人才,应该让他们对外出进行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了解设备新的发展动态,并且鼓励他们进行专业进修,开发出设备新的功能,深入挖掘仪器的内在潜能。
2.5 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高校应该明确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指标,比如:使用机时、科研成果、设备功能开发以及人才的培养等,从多方面对仪器的使用进行考察。
对仪器管理人员制定出规范的仪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管理效率低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以达到惩罚的效果。
3 结束语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资源
是否得到合理利用,还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有统一的规划,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功利.对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160-162,166.
[2]张远方,郑琦.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200-202.
[3]崔江慧,刘会玲,刘树庆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