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网络管理(SNMP)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67
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协议简介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提到网络管理协议是网络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其它一些组织为了解决Internet管理解决方案,而制定了一系列基于网络协议的网络管理标准。
CMIS/CMIP是OSI提供的网络管理协议簇。
CMIS定义了每个网络组成部分所提供的网络管理服务,而CMIP则是实现CMIS服务的协议。
ISO的宗旨是为所有设备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每一层提供一个公共的网络结构,而CMIS/CMIP正是这样一个适用于所有网络设备的完整网络管理协议簇。
CMIS/CMIP的整体结构是建立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基础上,网络管理应用进程使用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七层,即应用层。
在此,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单元(CMISE)提供了应用程序使用CMIP协议的接口。
同时该层还包括了两个应用协议,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其中ACSE的作用是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和关闭连接,而ROSE 则处理应用程序间的请求/响应交互。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它的前身是简单网管控制协议(SGMP)。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对此协议做详细的讲解。
CMOT是指在TCP/IP协议上实现CMIS服务,它是一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案,CMOT依赖于CMISE、ACSE和ROSE协议,这点和CMIS/CMIP是一样的。
但是,CMOT并没有在OSI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实现,而是在表示层中使用另外一个协议,轻量表示协议(LPP),该协议提供了传输层的两种协议接口,即TCP和UDP的接口。
因为CMOT仅仅是一个过渡性的方案,导致没有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短期方案上。
而同时,许多重要厂商都加入了SNMP的潮流并在其中投入了大量资源。
事实上,虽然存在CMOT的定义,但该协议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发展。
实验十四 SNMP协议与网络管理【实验目的】1、理解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2、理解SNMP协议的工作过程;3、了解SNMP的报文格式;4、了解MIB的基本概念。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环境】本实验中需要有一台安装网络管理系统的主机和一台被管设备。
使用锐捷RG-S3750-24交换机作为被管设备,在捕获端的主机上事先安装网络管理系统,作为SNMP管理设备(本实验中使用第三方的网络管理软件SolarWinds,版本为Solarwinds Engineer’s Toolset v9.1.0,)。
实验拓扑图如图5- 55所示:图5- 55 实验拓扑图【实验内容】1、通过捕获和仿真SNMP数据包,学习SNMP协议的格式;2、通过捕获SNMP数据包,学习SNMP的工作过程;3、学习如何使用协议分析仪的SNMP连接工具;4、学习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5、了解SNMP与UDP的关系;6、学习在交换机上启用SNMP。
153【实验流程】Step2Step1:N Step6:SNMPStep3Step4Step5图5- 56 实验流程图【实验原理】SNMP 是Simple Network Manger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缩写,最早由Internet 工程任务组织(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的研究小组为了解决Internet 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
到目前,因众多厂家对该协议的支持,SNMP 已成为事实上的网管标准,适合于在多厂家系统的互连环境中使用。
利用SNMP 协议,网络管理员可以对网络上的节点进行信息查询、网络配置、故障定位、容量规划,网络监控和管理是SNMP 的基本功能。
SNMP 是一个应用层协议,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它事实上指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包括协议本身,数据结构的定义和一些相关概念等。
SNMP 的工作体系包括三个部分:z SNMP 网络管理器z SNMP 代理z MIB 管理信息库154SNMP网络管理器,是采用SNMP来对网络进行控制和监控的系统,也称为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名词解释SNMP的来由SNMP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计算机网络由最初的只是小范围内的几台计算机相互连接逐步发展成大规模的网络。
随着网络跳跃式的发展,对网络进行的监控和维护等管理操作也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对开发出能够满足网络管理需要的协议提出了迫切要求。
第一个开始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就是SNMP。
当时,人们只是把SNMP当作一种应急措施,等到日后有更加成功,更加成熟的新协议出现时将会被自然淘汰。
然而,虽然不断有新的协议推出,但是SNMP凭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一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使用。
SNMP协议的工作机制非常简单,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消息,即PDU(协议数据单位)实现网络信息的交换。
PDU实际上就是一种变量对象,其中每一个变量都是由标题和变量值两部分组成。
SNMP主要使用5种类型的PDU对网络实施监控,两种用于读取终端信息,两种可以设置终端数据,最后一种被用来监视各种终端事件,如终端的启动和关闭等。
这样,如果用户希望了解是否某一台终端已经被接入到网络,可以使用SNMP向该终端发送一个具有信息读取功能的PDU。
如果终端已经被连接到网络,用户将会得到返回的确认信息。
当有终端被关闭时,可以通过事件变量(trap)发出数据包,通知用户终端系统已经被关闭。
SNMP协议的优势SNMP协议的最大优势就是设计简单,既不需要复杂的实现过程,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网络资源,非常便于使用。
一般来说,SNMP协议所使用的各种变量主要包含以下信息:1.变量标题;2.变量数据类型,如整数,字串等;3.变量是否具有信息读取或读写功能;4.变量值SNMP协议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网络管理人员都喜欢使用简单的SNMP来完成工作操作。
这就促使各大网络硬件产品商在设计和生产网桥、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时都加入了对SNMP 协议的支持。
良好的可扩展性是SNMP协议的另外一个可取之处。
因为协议本身非常简单,所以对协议的任何升级或扩展也非常方便,从而能够满足今后网络的发展需求。
snmp的名词解释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协议。
它允许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
本文将对SNMP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协议。
1. 管理站(Manager):管理站是指拥有SNMP管理系统的主机,它负责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配置和管理。
管理站通过SNMP协议与被管理设备进行通信,并获取设备的状态信息、执行操作指令等。
2. 代理(Agent):代理是网络设备上运行的SNMP软件,它负责收集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以统一的格式发送给管理站。
代理还可以接收来自管理站的配置命令,并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3. 管理信息库(MIB):MIB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文件,用于描述网络设备的各种属性和状态信息。
MIB中的对象(Object)以唯一的标识符OID(Object Identifier)来进行区分。
管理站通过查询MIB中的对象来获取设备的信息。
4. OID(Object Identifier):OID是用于唯一标识MIB中的对象的一串数字。
每个MIB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OID,其格式为一系列由点号分隔的整数。
OID的结构类似于文件系统中的路径,用于引导管理站定位到MIB中的具体对象。
5. PDU(Protocol Data Unit):PDU是SNMP协议中的数据单元,用于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传输信息。
常见的PDU类型包括GET、SET、GETNEXT、GETBULK等,分别用于获取单个对象的值、修改对象的值、获取下一个对象的值以及批量获取对象的值。
6. SNMP版本:SNMP协议有多个版本,常见的包括SNMPv1、SNMPv2c和SNMPv3。
不同版本的协议在功能和安全性方面有所差异。
SNMPv1是最早的版本,功能相对简单,安全性较低;SNMPv2c在SNMPv1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支持更多的操作类型;SNMPv3是最新的版本,增强了安全性,支持加密和认证机制。
SNMP协议全称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该协议能够被广泛使用,不受协议的限制,如IP、IPX 、AppleTalk、OSI及其它传输协议均能使用。
互联网络开始规模很小,网络结构简单,因此谈不上网络监控和管理问题。
仅使用ICMP 的Ping 程序就能解决问题。
但随着互联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使用Ping 已无法掌握网络运行情况。
此时,SNMP协议就产生了,它可通过提供有限的信息类型、简单的请求/响应机制来实现对被管理对象的操作。
同时可将管理信息模型和被管理对象分成两个模块,两个模块间通过信令交互协同工作。
目前SNMP协议已在TCP/IP 网络中广泛使用,并已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事实标准。
下面简单介绍下SNMP协议的基本概念、管理模型及版本号:一SNMP协议基本概念1 NMS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是运行在网管端工作站上的网络管理软件。
网络管理员通过操作NMS,向被管理设备发出请求,从而监控和配置网络设备。
2 Agent运行在被管理设备上的代理进程。
被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网管设备侧NMS 发出的请求后,由Agent 作出响应操作。
主要功能包括: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实现NMS 对设备的远程操作、向网管端发出告警消息。
3 MIBMIB 是一个虚拟的数据库,是在被管理设备端维护的设备状态信息集。
Agent 通过查找MIB 来收集设备状态信息。
MIB 按照层次式树形结构组织被管理对象,使用ASN.1格式进行描述。
4 ASN.1抽象语法表示,使用独立于物理传输的方法定义协议标准中的数据类型。
ASN.1 描述传输过程的中的语法,但不涉及具体数据含义的表示。
5 BER基本编码规则,按照ASN.1 的语法结构,描述了在传送过程中数据内容是如何表示的。
6 SMISMI(Structor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为命名和定义管理对象指定了一套规则。
SNMP的工作原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网络管理的协议,它允许网络管理员监控和管理网络中的设备和系统。
SNM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NMS)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的。
SNMP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三个关键组件:管理站点(Management Station)、被管理设备(Managed Devices)和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1. 管理站点(Management Station):管理站点是网络管理员使用的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网络中的设备和系统。
它通常是一台运行网络管理软件的计算机或者服务器。
管理站点负责发送请求给被管理设备,并接收和处理来自被管理设备的响应和通知。
2. 被管理设备(Managed Devices):被管理设备是指需要被监控和管理的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
这些设备通常内置了SNMP代理(SNMP Agent),它负责采集和存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管理站点。
3. 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网络管理协议定义了管理站点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
SNMP是最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之一,它使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作为传输层协议,通过使用SNMP消息来进行管理站点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
SNMP的工作过程如下:1. 管理站点向被管理设备发送请求:管理站点通过SNMP消息向被管理设备发送请求,请求的内容可以是获取设备的某个参数值、修改设备的配置或者执行某个操作等。
请求消息包括了管理站点的身份信息、请求类型、请求的OID(Object Identifier)和其他必要的参数。
2. 被管理设备接收并处理请求:被管理设备的SNMP代理接收到管理站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后,会根据请求的类型和OID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实验报告
1、在本地主机上安装和配置SNMP服务。
2、在本机安装MG-SOFT MIB浏览器。
3、启动MG-SOFT MIB浏览器,在Remote SNMP agent文本框输入被监测主机的IP地址,回车。
观察MIB Tree窗口和Query results窗口显示的内容;单击MIB Tree窗口中iso节点前方的“+”展开MIB树,观察MIB树图结构。
4、访问MIB对象。
右击MIB Tree窗口中要访问的MIB对象,选择快捷菜单中的get或getNext命令。
观察Query results窗口显示的信息。
5、访问表格。
右击.dod.internet.mgmt.mib-2.ip.ipRouteTable节点,选择Table View,观察路由表信息。
6、使用tracert命令查看本机到学校网站所经过的路由器IP地址并记录下来。
7、用MIB浏览器查看并记录各个路由器sysName、ifTable和ipRouteTable的信息。
8、查询任一路由器,记录MIB-2树图(到组),记录UDP子树(到基本被管对象);依次访问system组的各个对象,考察各个被管对象的物理意义,并写出被管对象sysDescr的值。
网络管理术语解析:一切你需要知道的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和高效地管理、监控和维护的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管理术语也越来越多,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了解这些术语并不容易。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网络管理术语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管理的概念和工作。
1. 网络拓扑(Network Topology)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或者逻辑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理解网络拓扑对于网络管理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拓扑结构会对网络性能和可用性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网络拓扑,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
2.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网络中可以传输数据的能力,通常以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bps)来表示。
带宽决定了网络的传输速度,较大的带宽意味着网络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而较小的带宽会造成数据传输的延迟和拥堵。
网络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网络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来配置带宽,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满意度。
3. 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其中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和干扰的技术和措施。
网络安全是网络管理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安装防火墙、加密通信等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网络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4. IP地址(IP Address)IP地址是互联网上用来标识和定位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其中IPv4地址由点分十进制表示,如;IPv6地址由八组四位十六进制数表示,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网络管理人员需要了解IP地址的作用和分配方式,以便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
5.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上用于将域名转换为对应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DNS通过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实现了人类可读的域名和计算机可识别的IP地址之间的转换。
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目标网络管理需求: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②网络普及;③网络组成越来越复杂;④多厂家设备不兼容网络管理的目标:①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②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③减少/消灭网络瓶颈;④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⑤使网络更容易使用;⑥安全。
2)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协议支持、网络管理框架、网络管理应用 (1)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NME (网络管理实体):每个网络节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 §NMA (网络管理应用):管理站中的一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应用 §代理模块:NME 模块叫做代理模块。
(2)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①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②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③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视图功能,例如GUI 和管理信息浏览器;④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配置设备参数等操作过程。
(3)集中式与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定义→集中式管理:网络中任何被管理的设备(主机、网桥、路由器、或集线器)都必须实现代理模块,所有代理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
叫做集中式管理。
其特点是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根据需要平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
→分布式管理: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与一组网络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功能。
叫做分布式管理。
(4)为何采用委托代理(第二章1、 3)也用此题答案)有的老设备可能不支持当前网络管理标准;小的系统可能无法完整实现NME 的全部功能;甚至还有一些设备(moderm 和多路器等)根本不能运行附加的软件,我们把这些设备叫做非标准设备。
通常采用委托代理的设备(Proxy )来管理一个或多个非标准设备。
委托代理和非标准设备之间运行制造商专用的协议,而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间运行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
SNMP协议概念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用的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该协议是基于TCP/IP的网管标准,它包括协议本身、数据库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可管理对象包括主句、打印机、交换机等。
SNMP此协议管理被管理设备和服务之间的通信,它被设计成一个轮询协议,使用一组简单的命令,设置和检索管理信息库(MIB)中的对象值。
管理器发送的SNMP信息保存在UDP(无连接协议)数据报中,并且通过IP路由,因而,使得该代理和管理器驻留在不同的子网上,彼此之间也能通信。
SNMP安装和配置(win 10 为例)1、安装组件1)在本地主机上启动SNMP服务并配置共同体:开始(右击)—》控制面板—》程序—》启动或关闭windows 功能2)查看SNMP组件是否安装成功:开始(右击)—》控制面板—》系统与安全—》管理工具—》服务,服务列表中会出现“SNMP Service”服务2、配置SNMP服务1)设置SNMP Service属性打开“服务”,选择“SNMP Service”,查看“属性”页面,选择“安全”标签页,添加“public”只读团体,并且选择“接收来自任何主机的SNMP数据包”。
2)重新启动SNMP服务3、查看端口是否开启选择“开始”——“运行”——输入“netstat -a -n”,按下回车出现结果,UDP 161 snmp UDP 162 snmptrap 两个snmp端口等,注意SNMP使用的是UDP 协议SNMP报文Snmp定义了5种数据协议单元(PDU,也就是5种报文):1)get - request操作:从代理进程处提取一个或多个参数值。
2)get - next - request 操作:从代理进程处提取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下一个参数值。
3)Set-request 操作:设置代理进程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值。
4)Get - response 操作:由代理进程发出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值。
5)Trap操作:代理进程主动发出的报文,通知管理进程有事情发生。
计算机snmp的名词解释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监控和管理。
在网络世界中,各种设备和系统能够互联互通,需要一种有效的协议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监控和管理,而SNMP就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协议。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SNMP的基本概念。
SNMP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它定义了管理站点和被管理站点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
管理站点(通常为网络管理员所在的主机)通过SNMP协议向被管理站点(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发送管理请求,并接收被管理站点返回的响应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被管理设备的状态、性能指标、配置参数等。
SNM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其中管理站点充当客户端,被管理站点则充当服务器。
SNMP的核心组件包括管理站点、被管理站点和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管理站点是指负责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的主机或服务器。
管理站点通过SNMP协议向被管理站点发送一些特定的管理请求,例如获取设备状态、设置配置参数等。
管理站点通过收集和分析SNMP信息,可以及时发现网络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被管理站点则是指需要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
这些设备通常都配备了SNMP代理程序,负责处理来自管理站点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的管理响应。
被管理站点通过SNMP协议与管理站点进行通信,将设备的状态、性能指标等信息传递给管理站点。
MIB是SNMP协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指对被管理设备的描述和定义。
MIB以层次结构的方式组织设备的各种信息,采用对象标识符(OID)来唯一标识每个设备信息。
MIB定义了各种管理信息的类型、格式以及获取和设置的方式。
在SNMP中,常用的MIB有MIB-II、RMON、IF-MIB等。
除了上述的核心概念外,SNMP还定义了几种重要的消息类型和协议版本。
实验一安装、配置和管理SNMP服务网络10-2班XXX 08103635一、实验目的1、学习SNMP服务在主机上的启动与配置;2、用MIB浏览器访问SNMP MIB对象的值,并通过直观的MIB-2树图加深对MIB被管对象的了解。
3、在交换机或路由器上配置SNMP代理程序4、利用有关软件监管被管设备的状况二、实验内容1、安装SNMP代理“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 “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将“管理和监视工具”打勾,单击下一步进行安装.在“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中查看是否有两项“SNMPService”和“SNMP Trap Service”。
2、下载并在另一台计算机上MIB浏览器,并进行配置。
3、利用MIB浏览器查看安装了SNMP代理的计算机上的信息。
三、实验工具1、AdventNet公司的MIB浏览器2、Pease MIB Browser3、微软公司的snmputil.exe四、实验结果1、根据软件左侧MIB导航图,画出MIB-2树图(到组),并画出UDP子树(到基本被管对象)。
2、依次访问system组的各个对象,考察各个被管对象的物理意义,并写出被管对象sysDescr 的值。
sysDescr包含所用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的名称和版本等完整的信息,只读字符串。
sysObjectID设备厂商的授权标识符。
sysUpTime定义自最近一次重新初始化网络管理软件以来所经过的时间。
sysContact给出负责这一节点的代理的名字和地址。
sysName设备名字,可能是官方的主机名或者分配的管理名字。
sysLocation系统安装的物理地址。
sysServices系统提供的服务。
被管对象sysDescr的值是:1.3.6.1.2.1.1.1.03、访问对象ipRouteTable,观察对象值,同时参照工具栏中的SNMP data table记录表中其中一行,分析ipRouteDesk、ipRouteNextHop和ipRouteType的含义。
SNMP网络管理协议的配置与使用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网络管理协议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协议,它可以用来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收集性能数据等。
本文将介绍SNMP协议的基本原理、配置和使用。
SNMP协议的基本原理SNMP协议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协议,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管理站、代理和网络设备。
其中,管理站是一个用来管理网络设备的计算机,代理则是安装在网络设备上的软件,它们可以帮助管理站收集和汇总设备的状态和性能数据。
网络设备则是指需要被管理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在SNMP协议中,管理站将会发出一些命令,代理则可以根据这些命令来获取设备的状态和性能数据,并将其返回给管理站。
这些命令主要包括GET(获取指定的对象)、SET(设置指定的对象)、GETNEXT(获取下一个对象)和GETBULK(获取一组对象)等。
SNMP协议的配置在SNMP协议中,需要完成两个配置:管理站的配置和网络设备的配置。
管理站的配置管理站通常会安装一些SNMP客户端软件,用于连接代理并获取设备的状态和性能数据。
在配置管理站时,需要指定下列信息:1.代理的IP地址和端口号2.团体名或密码团体名或密码是SNMP协议用来进行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重要参数。
在SNMP中,可以有多个团体名,每个团体名都对应了不同的安全级别。
例如,public团体名表示最低安全级别,它允许管理站只读地查看设备上的某些对象,而private则表示一种更高的安全级别,它允许管理站对设备上的某些对象进行读写操作。
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设备上也需要安装SNMP代理程序,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在配置网络设备时,需要指定下列信息:1.代理的IP地址和端口号2.团体名或密码3.管理站允许访问的对象列表管理站通常只需要访问设备的一些对象,如设备的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等,而不需要访问全部对象。
因此,网络设备需要配置一个允许管理站访问的对象列表,以免管理站访问过多的对象,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用的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该协议是基于TCP/IP的网管标准,它包括协议本身、数据库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可管理对象包括主句、打印机、交换机等。
SNMP此协议管理被管理设备和服务之间的通信,它被设计成一个轮询协议,使用一组简单的命令,设置和检索管理信息库(MIB)中的对象值。
管理器发送的SNMP信息保存在UDP(无连接协议)数据报中,并且通过IP路由,因而,使得该代理和管理器驻留在不同的子网上,彼此之间也能通信。
SNMP使用161 UDP端口,用于获取打印机设备状态(如可以查看是否缺纸,缺墨等设备运行情况),服务器主动接受打印机发送的SNMP信息,产生相关的耗材预警信息。
客户端的打印驱动也通过SNMP协议检查打印机是否在线。
如果基于公司安全理由必须关闭也不会影响正常文印,但是会影响耗材和故障实时监控功能。
在打印机上以管理员登录,可以关闭SNMP端口或者更改SNMP连接用的密码
更改密码(团体名称)要求打印机和服务器两端都要同时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