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四年级奥数-简单列举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一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3、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
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
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
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参考答案:1、896÷4÷7=32(千克)2、960÷4÷3=80(袋)3、12×9×3=324(块)4、1千克=1000克1000÷2÷20=25(克)5、60×4÷3=80千米/小时2.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二1.用一根150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2.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8米、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3.用20分米和50分米的木条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4.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是一个底角的一半,这个三角形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5.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参考答案:1.150÷3=50(厘米)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50厘米。
2.8+5+5=18(米)答:它的周长是18米。
3.20+50+50=120(分米)答: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0分米。
4.180÷(1+2+2)=36°36°×2=72°(次)答:这个三角形顶角是36°,底角是72°。
5.12×4÷3=16(厘米)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6厘米。
四年级奥数重点常考题第12讲简单列举
专题简析
有些题目.因其所求问题的答案有多种.直接列式解答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
这种根据题目的要求.通过一一列举各种情况最终达到解答整个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王牌例题1
从南通到上海有两条路可走.从上海到南京有3条路可走。
王叔叔从南通经过上海到南京去.有几种走法
【思路导航】为了帮助理解.先画一个线路示意图.并用①②③④⑤表示其中的5条路。
我们把王叔叔的各种走法一一列举如下:
根据以上列举可以发现.从南通经过?到
上海再到南京有3种方法.从南通经过?到上
海再到南京也有3种方法.共有两个3种方法.
即3×2=6(种)。
举一反三1: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从学校到少年宫有两条路.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有几种走法
根据分析可得:
3×2=6(种)。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奥数题大全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四年级上册的奥数题能够很好地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吧!一、简单推理1、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医生、教师和警察。
甲说:“我不是警察。
”乙说:“我不是教师。
”丙说:“甲是医生。
”请问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职业?2、有三个小朋友,他们分别叫小明、小红和小刚。
小明说:“我比小红高。
”小红说:“我比小刚矮。
”请问这三个小朋友谁最高?二、找规律1、观察数列 1,3,5,7,9,……,第 10 个数是多少?2、有一串数字按照“2,4,6,8,10,12,……”的规律排列,第20 个数是多少?三、和差问题1、甲乙两数的和是 36,差是 18,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2、小明和小红共有 50 本书,小明比小红多 10 本,他们各有多少本书?四、植树问题1、在一条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2、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 200 米,每隔 10 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柳树?五、年龄问题1、爸爸今年 35 岁,儿子今年 8 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2、姐姐今年 15 岁,妹妹今年 10 岁,几年前姐姐的年龄是妹妹的2 倍?六、行程问题1、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 60 米,10 分钟可以到达。
如果他每分钟走 50 米,需要多长时间到达?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80 千米的速度行驶,5 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
如果要 4 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七、平均数问题1、某次考试,小明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 90 分,语文 85 分,数学 95 分,英语多少分?2、五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140 厘米,其中四个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30 厘米、145 厘米、138 厘米、142 厘米,第五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八、盈亏问题1、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 5 颗,还多 10 颗;如果每人分 6 颗,还差 5 颗。
四年级奥数精典题及答案四年级奥数题目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兴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奥数题目以及相应的答案:题目1:数字填空在数字序列 2, 4, 6, 8, __ 中,下一个数字应该是多少?答案1: 10这个序列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
所以下一个数字是8+2=10。
题目2:逻辑推理小明、小红和小刚是三个好朋友,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
小明住在二楼,小红住在比小明高一层的楼层,小刚住在最高层。
如果小红住在三楼,那么小刚住在几楼?答案2:小刚住在四楼。
根据题目描述,小明住在二楼,小红住在三楼,所以小刚只能住在四楼,这是最高层。
题目3:图形计数在一个3x3的网格中,有多少种方式可以画出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路径,只能向下或向右移动?答案3:有8种方式。
这是一个经典的组合问题,可以通过组合数来解决。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需要向下移动2步,向右移动2步,总共4步。
选择2步向下的组合方式有C(4,2)种,即4!/(2!2!)=6种。
再加上2步向右的组合方式,总共是6*2=12种,但因为每次选择向下或向右都是独立的,所以需要除以2,得到最终答案8种。
题目4:年龄问题小华今年10岁,他的哥哥比他大5岁。
5年后,小华和他的哥哥的年龄之和是多少?答案4: 40岁。
小华的哥哥现在是10+5=15岁。
5年后,小华将是10+5=15岁,他的哥哥将是15+5=20岁。
他们的年龄之和将是15+20=35岁。
题目5:速度与时间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果它需要行驶12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答案5: 2小时。
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时间=距离/速度。
所以时间=120公里/60公里/小时=2小时。
这些题目涵盖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单列举
1、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直达公路,还有5条直达铁路,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直达公路,从乙地到丙地有5条直达铁路,那么从甲地经过乙地到达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3、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涂下面的方框,每个方框图一种颜色。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4、有黄、蓝、白、红四种信号旗,把其中的任意三面分上、中、下挂在旗杆上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做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5、小芹有3中不同颜色的上衣,2种不同颜色的裤子,2双不同款式的鞋子,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6、有3张数字卡片,分别为1、3、8。
从中任意选出两张排成一个两位数,一共可以排成多少个两位数。
7、用0、5、4、9、排成不同的三位数,共可以排成多少个?其中最小的数是多少?最大的是多少?
8、用2、0、7、6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从大到小排列,6207是第几个?
9、从1到10这十个数种,每次取2个数,要使它们的和大于10,有多少种取法。
10、在一次篮球比赛中,6个队进行循环比赛,需要多少场比赛?
11、在一次乒乓比赛中,参加比赛的队进行循环比赛,一共赛了28场,问有几个对参加比赛?
12、在“优优杯”排球比赛中,共有10个小队参加比赛。
(1)若这10支队伍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多少场?
(2)若这10中队伍进行淘汰赛,决出冠军,共需要多少场比赛?。
四年级奥数题30道简单四年级30道简单的奥数题如下:1.计算:765×213÷27+765×327÷272.计算:(9999+9997+......+9001)-(1+3+ (999)3.计算: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4.计算:(873×477-198)÷(476×874+199)5.计算: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6.计算:297+293+289+······+2097.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
求第三个数。
8.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
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9.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
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10.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
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11.四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
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
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12.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
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13.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
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
四年级奥数五题及答案1. 题目一:一个数列的前5项是1, 3, 6, 10, 15,求第6项是多少?答案:这个数列是每一项都等于前一项加上一个递增的自然数。
第1项是1,第2项是1+2=3,第3项是3+3=6,以此类推。
第6项是第5项加上6,即15+6=21。
2. 题目二: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1/3的学生喜欢数学,1/4的学生喜欢英语,剩余的学生喜欢科学。
喜欢科学的有多少名学生?答案:喜欢数学的学生有40 * 1/3 = 13.33(向下取整为13),喜欢英语的学生有40 * 1/4 = 10。
剩余的学生人数是40 - 13 - 10= 17。
所以,喜欢科学的学生有17名。
3. 题目三: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即20厘米 * 15厘米 = 300平方厘米。
4. 题目四:一个数是它自己的平方根的两倍,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x = 2 * √x。
将等式两边平方得到x^2 = 4x,即x^2 - 4x = 0。
解这个方程得到x(x - 4) = 0,所以x = 0 或 x = 4。
由于0不是题目要求的数,所以这个数是4。
5. 题目五:一个水池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
单独开进水管,需要2小时将水池注满;单独开出水管,需要3小时将水池排空。
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水池注满?答案:进水管每小时注水量为1/2水池,出水管每小时排水量为1/3水池。
同时开启时,每小时的净注水量为1/2 - 1/3 = 1/6水池。
所以,注满水池需要的时间为1 / (1/6) = 6小时。
四年级奥数题40道超级简单
1,在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
这条道路有多长?
2,在学校的走廊两边,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18盆。
这条走廊长多少米?
3,在一条20米长的绳子上挂气球,从一端起,每隔5米挂一个气球,一共可以挂多少个气球?
4,在一条长32米的公路一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5面,相邻两面旗之间距离相等,相邻两面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5,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6,有一根木头,要锯成8段,每锯开一段需要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7,一根木料,要锯成4段,每锯开一处要5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
8,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5分钟。
已知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这根圆木长多少米?9,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
小明从一楼到四楼共要走多少时间?
10,在一个周长是42米的长方形花园周围,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可放多少盆花?
11,要在一个水池周围种树,已知这个水池周长为245米,计划要栽49棵树,相邻两树之间距离相等。
相邻两树之间相距多少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一1、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解析:把4个数全加起来就是每个数都加了3遍,所以,这四个数的和等于(45+46+49+52)÷3=64。
用总数减去的三数之和,就是这四个数中的最小数,即64-52=12。
2、电车公司维修站有7辆电车需要维修,如果用一名工人维修这7辆电车的修复时间分别为12,17,8,18,23,30,14分钟。
每辆电车每停开1分钟的经济损失是11元。
现在由3名工作效率相同的维修工人各自单独工作,要是经济损失减到最小程度,那么最小的损失是多少元?答案与解析:由题可知,要使经济损失最小,3名工人的工作时间尽量均等,缤纷接每个人要先维修时间短的,故有:12+17+8+18+23+30+14=122122÷3=40余2①12+30=42②17+23=40③8+14+18=40这7辆车最少共停开的时间为:(12+12+30)+(17+17+23)+(8+8+8+14+14+18)=181(分钟)最小损失为11×181=1991(元)2.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二1、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如果只把底增加8米,或只把高增加5米,它的面积都增加40平方米。
求这块平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解析:根据只把底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40平方米,可求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
根据只把高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40平方米,可求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
再用原来的底乘以原来的高就是要求的面积。
解:(40÷5)×(40÷8)=40(平方米)答:平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是40平方米。
2、上午6时从汽车站同时发出1路和2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次,2路车每隔18分钟发一次,求下次同时发车时间。
分析:1路和2路下次同时发车时,所经过的时间必须既是12分的倍数,又是18分的倍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题(10篇)1.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题篇一1、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2、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3、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
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4、有370人去旅游,每辆汽车坐30人,要几辆汽车才能拉完?5、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最多能吃几天?参考答案:1、4×3÷6=2(小时)2、15×24÷18=20(天)3、12×(145+155)=3600(元)4、370÷30=12(辆)……10(人)需要13辆5、450÷60=7.5(天)7天半2.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题篇二1、小明的家在学校南边,小芳的家在学校北边,两家之间相距1410米,每天上学时,如果小明比小芳提前出发3分钟,两人就可以同时到校。
已知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80米,小明的家离学校多少米?2、粮库里有860吨粮食,19辆同样的汽车5次拉走380吨,照这样计算,剩下的粮食要6次拉完,需要增加几辆同样的汽车?参考答案:1、所谓同时到校,也就是两人在校门口相遇。
已知两家之间的路程是1410米,二小明每天总是提前3分钟,这3分钟小明可以走3×70=210米,剩下的路程1 410-210=1200(米)是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样可以求出相遇时间。
有了相遇时间,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列式为:小明3分钟可以走:3×70=210(米)剩下的路程:1410-210=1200(米)小芳与小明相遇时间:1200÷(70+80)=8(分钟)小明所走的时间:8+3=11(分钟)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是:11×70=770(米)答:小明的家离学校770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精选50题1. 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
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
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
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
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
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
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去解答。
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3,6,8,16,18,(),()。
答案:6=3×2,16=8×2,即偶数项是它前⾯的奇数项的2倍;⼜8=6+2,18=16+2,即从第三项起,奇数项⽐它前⾯的偶数项多2。
所以应填:36,38。
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1,6,7,12,13,18,19,(),()。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24,25。
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1,4,3,8,5,12,7,()。
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项⽐前⼀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项⽐前⼀项多4,所以应填:16。
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适当的数。
0,1,3,8,21,55,(),()。
答案:144,377。
5、A、B、C、D四⼈在⼀场⽐赛中得了前4名。
已知D的名次不是,但它⽐B、C都⾼,⽽C的名次也不⽐B⾼。
问:他们各是第⼏名? 答案:D名次不是,但⽐B、C⾼,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
C的名次不⽐B⾼,所以B是第3名,C是第4名。
2.⼩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甲、⼄、丙三⼈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丙多5岁,⼄2倍⽐丙多19岁,问:甲、⼄、丙三⼈各多⼤? 如果每个⼈的年龄都扩⼤到2倍,那么三⼈年龄的和是94×2=188。
如果甲再减少5岁,⼄再减少19岁,那么三⼈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
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两倍。
所以这时甲、⼄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不局限于这两个例子,请自行找到合适的格式来书写。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一、加减混合运算1. 将38和12相加,再减去25。
解:38 + 12 - 25 = 50答案:502. 一个篮子里有15颗橙子,小明从篮子里拿走了9颗橙子,还剩几颗橙子?解:15 - 9 = 6答案:6二、乘法运算1. 将7乘以5。
解:7 × 5 = 35答案:352. 小明有3盒巧克力,每盒有8块巧克力,他一共有几块巧克力?解:3 × 8 = 24答案:24三、除法运算1. 将24除以6。
解:24 ÷ 6 = 4答案:42. 小红一共有18颗糖果,她想把它们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拿走几颗糖果?解:18 ÷ 6 = 3答案:3四、混合运算1. 小玲有12元钱,她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还买了2本图画书,每本图画书4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解:3 × 2 + 2 × 4 = 6 + 8 = 14答案:142. 小华有16个糖果,她想把它们分给她的4个朋友,每个人可以拿到几个糖果?还剩下几个糖果?解:16 ÷ 4 = 4(每个人可以拿到4个糖果)剩下的糖果数量:16 - 4 × 4 = 16 - 16 = 0答案:每个人可以拿到4个糖果,剩下0个糖果。
总结:通过上面的五道题目,我们练习了小学四年级奥数题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孩子们提高运算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想更好地掌握这些奥数题,同学们可以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加油!。
四年级简便运算奥数题20道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相关1. 计算:23 + 56+ 77解析:利用加法交换律将23和77先相加,可得(23 + 77)+56 = 100 + 56 = 156。
2. 125+36+75+64解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25 + 75)+(36+64)=200 + 100 = 300。
二、减法的性质相关3. 156 48 52解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所以156-(48 + 52)=156 100 = 56。
4. 321-98解析:把98看作100 2,321-98 = 321-(100 2)=321 100+2 = 221+2 = 223。
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相关5. 25×13×4解析:利用乘法交换律,25×4×13 = 100×13 = 1300。
6. 125×25×8×4解析: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25×8)×(25×4)=1000×100 = 100000。
四、乘法分配律相关7. 36×99解析:把99看作100 1,36×99 = 36×(100 1)=36×100 36×1 = 3600 36 = 3564。
8. 45×102解析:把102看作100+2,45×102 = 45×(100 + 2)=45×100+45×2 = 4500 + 90 = 4590。
9. 78×56 + 78×44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78×(56 + 44)=78×100 = 7800。
10. 34×99+34解析:把34看作34×1,34×99+34 = 34×(99 + 1)=34×100 = 3400。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完整)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
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具脚球,花了40元。
买一具篮球和一具脚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差不多看了86页。
剩下的打算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4、一把椅子的价钞票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钞票是一把椅子的3倍。
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5、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
要放在一具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6、李丽和王敏并且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7、同学们参加爬山竞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
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竞赛?8、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
还卖1只羊,得160元。
(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钞票?(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钞票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
王大伯还剩多少钞票?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廉价?10、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
(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钞票?(2)用150元钞票买2套衣服,够吗?11、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
第二根长多少米?12、一具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那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
假如把它们拼成一具长方形,那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假如拼成一具正方形,那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预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15、三(2)班有44人,老师预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能够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
小学数学四年级50道奥数题——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第一部分)1. 题目:小明有20颗糖果,他每天吃3颗,那么几天后他还能剩下10颗糖果?答案:小明共需吃掉10颗糖果,每天吃3颗,所以需要4天。
因此,4天后他还能剩下10颗糖果。
2.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10+5)×2=30厘米;面积:10×5=50平方厘米。
3. 题目:小华有8个苹果,他每天吃2个,那么几天后他吃完这些苹果?答案:小华共需吃掉8个苹果,每天吃2个,所以需要4天吃完。
4. 题目:一个数加上20后是50,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30。
5. 题目: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3小时行驶多少公里?答案:60×3=180公里。
6. 题目: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20名男生,那么女生有多少名?答案:4020=20名女生。
7. 题目: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是2,十位数是5,个位数是8,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258。
8. 题目: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6×4=24厘米;面积:6×6=36平方厘米。
9. 题目:小刚有15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8元,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158=7元。
10. 题目:一个数乘以3后是12,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4。
小学数学四年级50道奥数题——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第二部分)11. 题目:小丽有25个气球,她每天送给同学5个,那么几天后她送完所有气球?答案:小丽共需送出25个气球,每天送5个,所以需要5天送完。
12. 题目: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5厘米、8厘米和10厘米,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类型的?答案: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为5²+8²=10²。
13. 题目:一个四位数,千位数是3,百位数是6,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同,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3666。
四年级奥数重点常考第十二讲简单列举分层作
业
基础卷
1、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直达公路,还有5条直达铁路,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3+5=8(种);
答: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故答案为:8.
2、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直达公路,从乙地到丙地有5条直达铁路,从甲地经过乙地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3×5=15种
答:甲地到丙地有15种走法。
3、用红、绿、黄三色去涂下面的方框,每个方框涂一种颜色。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共有6种不同的涂法
4、有黄、蓝、白、红四种信号旗,把其中任意三面分上、中下挂在旗杆上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4×3×2=24
一共可以组成24种不同的信号
5、小芹有3种不同颜色的上衣,2种不同颜色的裤子,2双不同款式的鞋子,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2×2=12(种);
答:她共有12种不同的穿法.
故答案为:12.
6、有三张数字卡片,分别为1、8、3。
从中选出两张排成一个两位数,一共可以排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3×2=6
一共可以排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
提高卷。
第十二周简单列举
专题简析:有些题目,因其所求问题的答案有多种,直接列式解答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
这种根据题目的要求,通过一一列举各种情况最终达到解答整个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例题1 从南通到上海有两条路可走,从上海到南京有3条路可走。
王叔叔从南通经过上海到南京去,有几种走法?
分析与解答:为了帮助理解,先画一个线路示意图,并用①、②、③、④、⑤表示其中的5条路。
我们把王叔叔的各种走法一一列举如下:
根据以上列举可以发现,从南通经过①到上海再到南京有3种方法,从南通经过②到上海再到南京也有3种方法,共有两个3种
方法,即3×2=6(种)。
练习一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从学校到少年宫有两条路,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有几种走法?
2,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走达铁路和4条直达公路,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3,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直达铁路,从乙地到丙地,有4条直达公路。
那么,从甲地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例2:用红、黄、蓝三种信号灯组成一种信号,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分析要使信号不同,就要求每一种信号颜色的顺序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同的信号一一列举如下:
从上面的排列中可以发现,红色信号灯排在第一位置时,有两种不同的信号,黄色信号灯排在第一位置时,也有两种不同的信号,蓝色信号灯排在第一位置时,也有两种不同的信号。
因此,共有2×3=6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二
1.甲、乙、丙三个同学排成一排,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2.小红有3种不同颜色的上衣,4种不同颜色的裙子,问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用3、4、5、6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例3:有三张数字卡片,分别为3、6、0。
从中挑出两张排成一个两位数,一共可以排成多少个两位数?
分析排成时要注意“0”不能排在最高位,下面我们进行分类考虑。
(1)十位上排6,个位上有两个数字可选,这样的数共有两个:60,63;
(2)十位上排3,个位上也有两个数字可选,这样的数也有两个:30,60。
从以上列举容易发现,一共可以排成2×2=4(个)两位数。
1,用0、2、9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2,用8、6、3、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最大的一个是多少?
3,用0、1、5、6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从小到大排列,1650是第几个?
例4:从1~~8这八个数字中,每次取出两个数字,要使它们的和大于8,有多少种取法?
分析为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统计出结果,应该按一定的顺序来分类列举,可以按“几+8、几+7、几+5、几+6、几+5”的顺序来思考。
1+8、2+8、3+8、……7+8,共7个;
2+7、3+7、4+7、……6+7,共5个;
3+6、4+6、5+6,共3个;
4+5共1个。
这样,两个数的和大于8的算式共有7+5+3+1=16(个),所以,共有16种不同的取法。
练习四
1,从1~~6这六个数中,每次取两个数,要使它们的和大于6,有多少种取法?
2,从1~~9这九个数中,每次取两个数,要使它们的和大于10,有多少种取法?
3,营业员有一个伍分币,4个贰分币,8个壹分币,他要找给顾客9分钱,有几种找法?
例5:在一次足球比赛中,4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多少场?(两个队之间比赛一次称为1场)
分析 4个队进行循环赛,也就是说4个队每两个队都要赛一场,设4个队分别为A、B、C、D,我们可以用图表示4个队进行循环赛的情况。
A队和其他3个队各比赛1次,要赛3场;
B队和其他两个队还要各比赛1次,要赛2场;
C队还要和D队比赛1次,要赛1场。
这样,一共需要比赛3+2+1=6(场)。
练习五
1,在一次羽毛球赛中,8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多少场?
2,在一次乒乓球赛中,参加比赛的队进行循环赛,一共赛了15场。
问有几个队参加比赛?
3,某学区举行“苗苗杯”小学生足球赛,共有6所学校的足球队比赛,比赛采取循环制,每个队都要和其他各队赛一场,根据积分排名次。
这些比赛分别安排在3个学校的球场上进行,平均每个学校要安排几场比赛?同义句转换
方法一
1)用同义词或同义短语替换。
①She got to China in 1950.→She___ _China in 1950.
②Be careful with your handwriting.→___ __to your handwriting.
2)用反义词或反义短语替换。
①She hardly speaks at the meeting.→She____ ___ _ __ __at the meeting.
②My watch doesn’t work well.→Something_ __ __ _ _ __my watch.
3)用短语替换从句或用从句替换短语,例:
①After we had breakfast,we went to school.→__ __,we went to school.
②We can’t finish the work without your help.→We can’t finish the work__ __you____us.
方法二---- 转换法
这种方法是用不同句型、句式、语态、引语等方法改写句子,使其意思相同。
1)句型转换(这种转换通常是用另一种句型替换原来的句型)。
如:
The Great Pyramid is the biggest of all the Pyramid(金字塔).→
The Great Pyramid is__ __any other pyramid.
2)句式转换(这种转换通常是感叹句的转换或状语从句的转换等)。
如:He went to bed after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He_ __ ___ to bed___ _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3)语态转换(这种转换通常是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或被动语态变主动语态)。
例如:
They made her work fourteen hours a day.→
She was___ _ __ __ __ __fourteen hours a day.
4)引语转换(这种转换是指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
如:
①“Don’t make faces in class!”the teacher said to the student.→
The teacher__ __the student__ __make faces in class.
②Tom asked Jack if he had ever been to China.→
“____you ever__ __to China?”Tom asked Jack.
方法三---- 合并法
(这是指用连词将两个简单句合并成一个简单句或复合句,使其意思不变)1)用并列连词both…and…,neither…nor…,either…or…,not…but…,not only…but also…等将两个简单句合并成一个新的简单句,如:
①Tom is good at English.Tom is also good at French.→
Tom is good at____ ____English____ ____F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