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流派代表
- 格式:pptx
- 大小:580.42 KB
- 文档页数:18
京剧流派及创始人
京剧的流派习惯上以创始人的姓来命名,各行当被公认的主要流派大致如下:
老生:潭派——谭鑫培;汪派——汪桂芬;孙派——孙菊仙;汪派——汪笑侬;王派——王鸿寿;刘派——刘鸿声;余派——余叔岩;言派——言菊朋;高派——高庆奎;马派——马连良;麒派——周信芳;新谭派—谭富英;杨派——杨宝森;奚派——奚啸伯;唐派——唐韵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来;黄派——黄月山;杨派——杨小楼;盖派——盖叫天。
小生:程派——程继先;德派——德珺如;姜派——姜妙香;叶派——叶盛兰。
旦角:陈派——陈德霖;王派——王瑶卿;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筱派——筱翠花;黄派——黄桂秋;张派——张君秋。
老旦:龚派——龚云甫;李派——李多奎;孙派——孙甫亭
花脸: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寿臣;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
丑角:萧派——萧长华;傅派——傅小山;叶派——叶盛章
有部分人主张京剧的流派应从程长庚时代开始,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当时京剧属于初创阶段,譬如人之婴幼儿时期,尚无流派可言,尽管他们都是京剧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京剧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应是老生行的谭鑫培派无疑。
因此,包括老生行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小生行的徐小香;旦行的余紫云、梅巧玲;丑行的刘赶山、王长林等在内的著名演员,都未列入。
京剧的主要流派介绍
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风格、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这种表演风格通过师徒间相传得到了传承和有序发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目。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京剧的主要流派介绍,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旦
王派:以王瑶卿为代表,代表剧目有《辛安驿》、《十三妹》。
梅派(花衫):以梅兰芳为代表,主要传人:言慧珠、梅葆玖、杜
近芳等。
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惊梦》、《穆柯寨·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
程派(青衣):以程砚秋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新艳秋、王吟秋、
李世济、赵荣琛、李蔷华,再传弟子有张火丁、刘桂娟等。
代表剧目有《锁麟囊》、《荒山泪》、《六月雪》、《亡蜀鉴》、《马昭仪》、《女儿冢》、《青霜剑》、《碧玉簪》、《春闺梦》等。
尚派(刀马旦):以尚小云为代表,主要传人:尚长麟、吴素秋、
杨荣环等。
代表剧目有双阳公主、三娘教子、祭塔、昭君出塞、南天门、秋胡戏妻、二进宫、花蕊夫人、峨嵋剑等。
张派:以张君秋为代表,代表剧目有《望江亭》、《诗文会》、《楚
宫恨》、《秦香莲》等。
花旦(小旦)
荀派:以荀慧生为代表,主要传人有:童芷苓、孙毓敏、宋长荣等。
代表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花田错》、《辛安驿》、《十三妹》等。
筱派:以筱翠花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毛世来、陈永玲、崔熹。
浅析京剧的旦行流派摘要:“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都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分别创立了梅、尚、程、荀四大流派。
梅兰芳在“四大名旦”中成名最早,程砚秋最年轻去世最早。
“四大名旦”排列顺序随着时间推移和个人艺术成就而有所变化,因此有了梅、尚、程、荀之说。
本文分别就旦行四大流派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京剧;“四大名旦”;流派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从“四大名旦”的艺术特色看,他们学艺都十分刻苦,事业上执着追求,积极进取,艺术上努力继承,并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大胆创新,经过多年苦心钻研探索,终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梅、尚、程、荀四大流派各具特色,早年戏剧评论家曾以四季花名为喻,赞颂梅如春兰,有王者之香;尚如鞭蓉,映日鲜红;程如秋菊,霜于挺秀;荀如牡丹,占尽春光。
王瑶卿则概括为:“梅兰芳”的‘相’(艺术形象好),程硕秋的‘唱’(唱腔好),尚小云的‘棒’(武功好),荀慧生的浪(浪漫)等等。
“四大名旦”都是文武昆乱不挡,一专多能,戏路很宽,而且各有一批能体现自己独特风格的剧目,他们所上演的许多剧目都有进步意义,具有人民性。
一、典雅大方的梅派梅兰芳是京剧大师。
梅派艺术博大精深。
从艺术风格来看,梅派艺术典雅大方,平中见奇,刚柔相济。
梅兰芳在几十年舞台生涯中,塑造了为数众多的善良、温柔、端庄、娴雅、含蓄的中国古代妇女形象,如赵艳容、西施、韩玉娘、虞姬、杨玉环、白娘子、梁红玉、林黛玉、花木兰、洛神、穆桂英等。
这些艺术形象性格鲜明、姿态各异,有端庄秀丽的大家闺秀,雍容华贵的宫廷贵妇,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舍身救国的古代美人,情操高尚、坚贞刚烈的相府千金,芳洁弱质、多愁善感的绝代才女,饱受战乱之苦、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爱国女子,为追求爱情自由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下凡女子,还有忠于爱情、心如秋水的虞美人等等,都体现了东方艺术的古典美。
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曾称赞梅兰芳是“伟大的群众演员、美的化身”。
∙1、谭派。
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
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
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
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
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
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
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
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
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
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
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
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
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08-12-31 | 添加评论∙0nk0219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昆内阁程克四大金刚.1927年6月20日,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新剧夺魁"[“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
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
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
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
京剧的主要流派介绍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流派,这些流派不仅展现了演员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传承和发展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的主要流派,领略它们的魅力。
首先要提到的是“梅派”。
梅兰芳先生创立的梅派,以其端庄典雅、大气优美的风格著称。
梅派在唱腔上注重旋律的优美、平稳和流畅,音色圆润、甜美,给人以清新、典雅之感。
在表演上,梅派强调动作的规范、优美和细腻,注重眼神的运用和面部表情的传达。
梅先生的代表剧目众多,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他通过精湛的表演,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程派”也是京剧流派中的重要一支。
程砚秋先生所创的程派,唱腔别具一格。
其特点是幽咽婉转、若断若续,在节奏和力度的变化上非常丰富,给人一种深沉、哀怨的感觉。
程派的表演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通过细腻的身段和含蓄的表情,将人物的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
程派的代表剧目有《锁麟囊》《春闺梦》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程先生的演绎下,充满了悲剧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荀派”则以活泼灵动、俏丽多姿为特色。
荀慧生先生创立的荀派,唱腔甜媚、清脆,善于运用小腔和装饰音,使旋律更加活泼动人。
表演上,荀派注重展现女性的娇憨、活泼和妩媚,动作轻盈、灵活,眼神灵动、传神。
荀先生的代表剧目有《红娘》《荀灌娘》等,他所塑造的角色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喜剧色彩。
“尚派”由尚小云先生创立。
尚派在唱腔上刚劲挺拔、高亢明亮,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表演上,尚派注重武功和身段的结合,动作刚健、洒脱,展现出一种英姿飒爽的气质。
尚先生的代表剧目有《昭君出塞》《双阳公主》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他的演绎下,充满了英雄气概和豪迈之情。
除了以上四大名旦所创立的流派,京剧还有其他著名的流派。
“谭派”是老生流派中的重要代表。
谭鑫培先生所创的谭派,唱腔韵味醇厚、苍劲有力。
在演唱时,注重运用气口和擞音,使唱腔更加富有变化和韵味。
京剧老生各流派代表作北方老生最出名的自然是前后“四大须生”共七人,如余叔岩(余派)、言菊朋(言派)、高庆奎(高派)、马连良(马派)、谭富英(新谭派)、杨宝森(杨派,脱胎于余派)、奚啸伯(奚派)等。
余派剧目基本同于老谭派,代表作有《搜孤救孤》、《王佐断臂》、《战太平》、《审头刺汤》、《清官册》、《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盗宗卷》、《南阳关》、《宁武关》、《镇谭州》、《定军山》、《战宛城》、《战樊城》、《长亭会》、《摘缨会》、《黄金台》、《太平桥》、《上天台》、《捉放宿店》、《击鼓骂曹》、《阳平关》、《连营寨》、《空城计》、《武家坡》、《汾河湾》、《卖马当锏》、《珠帘寨》、《桑园寄子》、《托兆碰碑》、《洪羊洞》、《四郎探母》、《打鱼杀家》、《御碑亭》、《打侄上坟》、《天雷报》、《二进宫》、《失印救火》、《乌龙院》、《乌盆记》、《翠屏山》、《打严嵩》《琼林宴》《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
亲授弟子仅七人,即所谓“三小四少”:孟小冬、杨宝忠、谭富英、李少春、王少楼、吴彦衡,陈少霖,票友中则以张伯驹实得亲传余派名家:耿其昌、王佩瑜、由奇等言派代表剧目:建立言派演唱艺术后的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上天台》《白蟒台》《法场换子》《贺后骂殿》《除三害》《宫门带》等剧。
言除演出唱工戏外,以念白、做工吃重的《审头刺汤》《失印救火》《天雷报》《琼林宴》和以武功动作吃重的《定军山》《镇潭州》等戏,言派名家:直接受教者有(按时间先后):汤志朋、李家载、宋湛清、张少楼。
后世传人有:毕英琦、刘勉宗等。
其孙言兴朋,亦承继祖业。
高派代表剧目:《逍遥津》、《斩黄袍》、《辕门斩子》、《哭秦庭》、《赠绨袍》、《胭粉计》、:《斩马谡》、《碰碑》、《浔阳楼》、《七擒孟获》、《信陵君》、《史可法》、《独木关》等高派名家:有白家麟、王斌芬、虞仲衡、马少襄、王仲亭、范钧宏、李和曾及大女婿李盛藻等,再传弟子有辛宝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