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生活中的数学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大数篇一:三年级数学上册_生活中的大数生活中的大数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明白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可以用数来描绘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切联络。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前预备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
谁想把你调查的家中的一种家用电器的名字和价格告诉大家。
……师针对有代表性的答复相应板书。
A:(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个。
B:(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个。
千以内的,读数,说组成。
(属于复习)后面数三个只是找同学读。
教师在学生读数时板书读法。
(让学生感受一遍读法,但不要求学生会写读法。
)师:(手指后面三个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二、探究感知。
(例一)师:教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电器,谁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价钱。
(幻灯片出示第一页几幅图片。
4人每人说一种)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四位数)我们往常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
订正、教师板书完好计数单位。
)师:下边从右数第五位是什么位?(万位)(教师板书。
学生把本人的数位顺序表填完好。
)师:万位上的1表示什么?(1万)3表示什么?(3万)写几就表示几万。
师:举出一个本人家家用电器的价钱,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试着说说组成。
师:除了商品价格,生活中还有特别多地点用到大数。
观察图,试读出图中数学信息。
(课本第2页)师:目前,全世界共有8600多种鸟类,我国就占有1000多种。
出示蜂鸟图案。
师:读出信息。
三年级上册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题写出20道1、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米,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2、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
他每天跑多少米?3、小丽走一步长约5分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40步,算一算,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4、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
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5、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6、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又还回285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7、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8、三(2)班捐赠图书400本后还剩273本,现在又买来125本,现在三(2)班有图书多少本?9、冬冬想买一辆310元的滑板车,已经攒了200元。
如果他每月攒30元,再攒几个月就够了?10、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
连环画有多少本?1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1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
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15、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
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17、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18、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19、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20、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
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小数
在三年级数学中,学生开始接触到小数。
小数是一种表达方式,它用来表示分数或整数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小数随处可见,下面是一些例子:
1. 购物: 在商店里,物品的价格经常用小数来表示。
比如,一个物品售价为$美元,这表示该物品的价格是3美元加上99美分。
2. 长度: 在测量长度时,我们经常使用小数。
比如,一个人的身高是米,这表示身高是1米75厘米。
3. 重量: 在称重时,我们也会使用小数。
比如,一个物体的重量是千克,这表示它的重量是12千克500克。
4. 温度: 在表示温度时,小数也很有用。
比如,温度是摄氏度,这表示温度是27度加上80%。
5. 时间: 在时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数。
比如,一节课时长45分钟,这可以表示为45分。
这些例子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小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
学习小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数学日记】三年级学生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篇一】算工钱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
”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
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
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
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篇二】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
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
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
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
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
生活中的数学三年级【第1篇】购物中的“满减元旦那一天,妈妈听说商场的衣服在搞活动,就带我一起去商场买衣服。
一进店就看见大大的海报上,写着“购物满150元立减50元!”9个大字。
“佳怡,今天你自己来选你自己喜欢的衣服,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做到最划算!”妈妈就是这个样子的,给我买衣服也要考我!这简单,我一眼就看见一见510元的羽绒服,我在心里面计算着:一件衣服150元就能省50元了,510元里3个150元也就是能省150元,对了,510-150=360元。
“妈妈,就买这件羽绒服吧,510元里有三个150元,50X3=150元,也就是能省掉150元,510-150=360元,这件510的羽绒服我们只要付出360元就行了。
”我兴致勃勃的和妈妈说着,我本来以为妈妈会来表扬我,会夸我聪明,会夸我算得快,谁知道妈妈却摇摇头说:“这件羽绒服倒是很不错,颜色也非常好看,但是,你还是没有做到最划算啊!”妈妈看出了我的不解,提醒我:“要想做到最划算,就得做到我们买的衣服,钱数要最接近150的倍数,你可以再看看鞋子和裤子,但是,必须做到最划算!”妈妈的话提醒了我,我恍然大悟,“对呀!只有够150元才可以减50元啊!”我又选了一条灰色的运动裤,160元,160+510=670,670-150X4=70,还是不太划算,要再买一件80元左右的东西,就最划算了。
我左挑右选,又看中了一双运动鞋,86元,现在算一算,510+160+86=756元,150X5=750元,一共可以优惠50X5=250元,也就是说我们一共要花756-250=506元,就可以搞定这一套原价是756元的一身衣服鞋子了!我高兴地把计算过程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算的不错,我们快点去结账吧!”经过了这件事情,我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
【第2篇】“聪明”的路费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这不,我又因为数学在路费问题上立了一个大功。
那是去年春节期间,爸爸带着我和两位姐姐去海南旅游。
三年级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场
景编写5道应
题目:
1、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2、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000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千克?
3、商店卖出面粉200千克,卖出去的大米比面粉多400千克,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4、一袋草莓牛奶重500克,一袋菠萝牛奶重400克,一袋酸奶重600克。
(1)一袋草莓牛奶比一代菠萝牛奶重多少克?
(2)一代菠萝牛奶比一袋酸奶轻多少克?
5、一个文具盒中有3支铅笔,5个文具盒内有几支铅笔呢?
答案:
1、3000-1000+2000=4000克=4千克
答:还有4千克
2、1300-300=1000克=1千克
1000000+1000=100100克=101千克
答:还剩1千克,现在有101千克
3、200+400=600千克
答:卖出大米600千克4、500-400=100克答:重100克
600-400=200克
答:轻200克
5、3×5=15(支)答:共有15支铅笔。
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
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5-5)*120=1200 1200/(10+2)=100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8)*60=480 480/(8+2)=48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
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钱?给小红多少钱?(7+5)/3=4 8/4=2 2*(7-4)=6 8-6=219.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它们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数学:
1. 计算时间:我们每天都需要计算时间,如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下班等等。
这涉及到小时、分钟和秒的计算。
2. 购物计算:当我们购买商品时,需要计算价格、优惠、打折等信息。
这需要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3. 测量距离和面积:我们常常需要测量距离或面积,如房间大小、花园大小等等。
这需要使用长度和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4. 食物分配:在家庭聚餐或聚会时,我们需要将食物平均分配给每个人。
这需要进行分数和除法的计算。
5. 旅行计划:当我们旅行时,需要计算路程、时间和费用。
这需要使用速度和距离的计算方法。
6. 运动计算:当我们参与运动时,需要计算成绩、速度、距离等信息。
这需要使用数字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7. 算账:当我们借款或借给别人钱时,需要计算利息和还款日
期。
这需要使用百分比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综上所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年级数学日记手抄报生活中的数学
一、数学日记示例。
[日期] [星期] [天气]
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水果。
我们看到苹果每斤 5 元,香蕉每斤 3 元。
妈妈买了 3 斤苹果和 2 斤香蕉。
我在心里默默计算:3 斤苹果需要 3×5 = 15 元,2 斤香蕉需要 2×3 = 6 元,一共需要 15 + 6 = 21 元。
当我们去结账时,收银员算出的结果和我一样,我开心极了,原来数学在生活中这么有用!
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1. 购物算账:在买东西时,计算商品的价格、折扣和总价。
2. 时间计算:知道一天有 24 小时,一周有 7 天,合理安排时间。
3. 测量长度:比如用尺子测量书桌的长度、宽度。
4. 分东西:把一些糖果平均分给小伙伴,要考虑怎么分才公平。
三、数学趣味题。
1. 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 3 米,晚上滑下 2 米,井深 10 米,请问蜗牛几天能爬出井口?
答案:8 天。
因为前 7 天每天实际向上爬 1 米,共爬了 7 米,第 8 天白天爬3 米就爬出井口了。
2.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纸花,小明做了 5 朵,小红做的比小明的 3 倍少 2 朵,小红做了多少朵?
答案:13 朵。
小明做了 5 朵,小红做的是 5×3 - 2 = 13 朵。
四、数学小知识。
1.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
2. 最早使用小数的是中国。
作文一:生活中的数学(三年级/250字)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辆自行车上驼了一大堆的纸巾,妈妈问我有没有好办法能够数出一共有几包纸巾,我摸了摸脑袋想:这么多的纸巾一包包数太费力了,而且又费时间,我还没有数清楚车就会骑远了,有什么好办法呢?于是我仔细观察了车上的纸巾,纸巾上下有两层,每层横着叠了5包,竖着叠了8包,呵呵!有了!我很快的告诉妈妈:“有80包餐巾纸。
”妈妈问为什么呢?我得意洋洋的说:“我们学过了乘法,可以用乘法很快的算出5*8=40是每一层的数量,一共有两层就是40*2=80.”妈妈听了点点头同意我的想法。
数学真是不错的本领哦,那个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哦,我还要更努力得学习呀!作文二:生活中的数学(三年级/350字)快过年了,妈妈从超市买来了各种各样的饮料,有我喜欢的牛奶,可乐,雪碧等,我感到疑惑的是:牛奶的盒子是长方体的,而可乐的瓶子是圆柱体的?我查阅了一些资料。
终于明白:可乐是碳酸饮料,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容器内部有压。
圆形是同等周长下围住面积最大的形状,因此,对于柱体而言,相对体积最大,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是最稳定的形态。
最稳定的状态应该是球体,但是,制造球体包装一来造价高,而来不易陈列,所以选择了圆柱体。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
作文三:生活中的数学(三年级/500字)炎炎夏日暑气逼人,连知了都在叫:“热死了热死了!”我请求道:“爸爸带我去游泳吧!”起初爸爸不同意,但是经过我的再三请求爸爸还是同意了。
来到水上乐园,我兴冲冲地换了泳衣,“哗”的跳下了,顿时,到处是花四扬,我在水中兴高采烈地游着,我发现憋着气就能浮起来,仿佛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水葫芦的气囊,可是在家只有一点水在盆里就浮不起来,这泳池得有多少水呀?我耐不住好奇心,我怀着疑问问了管理员叔叔,管理员叔叔看见我是一个小学生,就神神秘秘地说:“你想知道这里多少水?那我现在给你出道题吧!长20米,宽15米,水深2米,你去算算看这里到底有多少水吧?”说着他用手笔画了一下。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钓鱼,回来的时候,只有三根鱼杆,这是为什么呢?师:大家看一下,这题看起来似乎告诉我们的是有几个人呢?生: 4个,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
师:是的,看起来明明就有四个呀,可是回来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三根鱼杆呢?生: ……(自由发言,都予以鼓励)师:能不能说少了呢?生: ……(可能答能或不能)师:同学们,在这里我们可不是少了哦,实际上呀,是只有三个人呢!想想明明就有四个人,怎么会变三个人呢?生: ……(自由发言,都予以鼓励)师:其实在生活当中,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身份。
比如说你爸爸,对于你他是爸爸,但是对于你爷爷呢,你爸爸就变成了什么身份了呀?生: 是爷爷的儿子。
师:对了,爸爸,可以是爸爸,还可以是儿子,可以身兼两职。
现在你知道题目中是哪三个人了吗?生: 是爷爷和爸爸和儿子。
师:为什么?生: 因为:爸爸是儿子的爸爸,爷爷是爸爸的爸爸,所以有两个爸爸。
儿子是爸爸的儿子,爸爸是爷爷的儿子,所以有两个儿子。
师:是的,太对了,现在我们知道在生活当中一个人在家里可能会有几种身份。
你还能举些别的例子吗?生: 我是爸爸的儿子,还是爷爷的孙子。
(有理即可)师:是的。
以后我们可不要再被这些家庭关系中身份的问题误导了。
大家能做到吗?生:能。
师:好了,那同学们来检验检验自己吧。
引出练习,学生上黑板,老师巡视课堂。
板书:因为只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爷爷,爸爸,儿子。
所以只有三根鱼杆。
答:因为只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爷爷,爸爸,儿子,所以只有三根鱼杆。
练习1:(6分)三个爸爸和三个儿子一起去森林公园玩,为什么他们只需要买4张门票呢?分析:只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太爷,爷爷,爸爸,儿子。
因为:太爷是爷爷的爸爸,爷爷是爸爸的爸爸,爸爸是儿子的爸爸,所以有三个爸爸。
儿子是爸爸的儿子,爸爸是爷爷的儿子,爷爷是太爷的儿子,所以有三个儿子。
所以只需买4张门票。
板书:只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太爷,爷爷,爸爸,儿子,所以只需买4张门票。
三年级与生活有关的数学在三年级的时候,数学可真是个有趣的玩意儿!想想看,咱们每天都在用数学。
去超市买零食,心里默默算着:“我有十块钱,能买多少袋薯片呢?”哈哈,这时候就得开始算了,简直像在打脑筋游戏。
你觉得一袋薯片四块钱,心里就要想着,“我最多能买几袋?”这数学真是生活的小助手。
再说说时间。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还有几分钟下课?”你得迅速瞄一眼手表,心里暗想:“剩下的时间足够我写完作业吗?”如果不够,那就得赶紧把笔飞起来,真是个紧张刺激的时刻!每次看到钟表的指针转动,心里就像在数着一场比赛,拼命想争取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谁不想争分夺秒呢?数学在玩游戏时也超有用。
打篮球的时候,想想看,投篮得算一下距离,得在三分线外投,得掌握好角度,不然球飞得远远的,根本就进不了篮筐。
我们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也要计算分数,看看自己赢了多少。
用数学来帮助自己变得更厉害,真是太酷了!说到做饭,这可是个数学大秀场!妈妈在厨房里做菜的时候,总是要量米、加水,或者算算调料的分量。
比如说,米饭要放两杯水,那就得在心里琢磨:“我做的米饭够我们全家吃吗?”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每次看到米饭煮得刚刚好的样子,心里就有种成就感,感觉自己像个小厨神。
购物的时候也是,买衣服得考虑尺寸,买了几件新衣服就得算算花了多少钱,心里有个谱。
比如说,衣服打折了,心里想着:“原价一百块,打八折,那我省了多少钱?”这样算算也不算复杂,简直像是在做一个有趣的谜题。
而且啊,跟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数学也不在话下。
比如说,五个人一起分享一块蛋糕,怎么分才公平呢?大家都想吃到一份完整的,得算一下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嘿嘿,数学的魅力就这样悄悄来了。
当我们去旅行的时候,数学更是必不可少。
想想你们要开车去哪个地方,得算算路程,还要估算油费。
比如说,从家到目的地需要几个小时,心里得想:“我们几点出发,能准时到达吗?”旅行中,数学就像个导航,带着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数学也能帮助我们做决定。
生活中的数学三年级
数学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购物、做饭还是出行,都会涉及到数学的运算和应用。
而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学习加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时间、长度、重量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购物时,孩子们会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找零的钱。
比如,如果一件衣服的价格是25元,孩子们需要用50元去购买,他们就会学会用50减去25得到剩下的钱。
而在做饭时,孩子们会学会用分数来计量食材的用量,比如一杯水等于1/2升,两杯水等于1升。
在出行时,孩子们会学会用时间来计算行程的长度,比如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以及用速度和时间来计算距离。
这些都是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除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孩子们还会学习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用图表和图形来表示数据,用尺子和秤来测量长度和重量等。
这些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数学的学习,他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数学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数学的学习,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数学,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三年级生活中的数学
在三年级的生活中,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
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比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我们也学习了如何用数字解决问题,比如算数题和数学游戏。
在数学课上,老师经常给我们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我们动动脑筋,找出答案。
有时候,我们还会分组做数学游戏,比如数学接力赛和数学竞赛。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数学,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帮助妈妈做菜,比如测量食材的重量和计算烹饪时间。
我们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计算零花钱和购物时找零的问题。
总的来说,数学在三年级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好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吧!。
第七课时(总第 7 节)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牢记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a、导入: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b、新授: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14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c、讨论: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w w w . x k b 1.c o m
d、巩固: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3题和第4题。
e、小结(或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f、拓展延伸:
练习二第5题
g、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6题
h、作业布置:
小状元一页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学
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生活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没问题。
教学后记:
通过整理,学生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五种,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知道了质量单位有三种,按从高级到低级排列是吨、千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