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ppt教材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3
三下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解读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例题、习题的编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吃力。
如,例3和例2跨度太大,学生较难适应。
1.教材为什么改变了原来的编排,减少了例题?《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内容标准中规定,“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可见《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与熟练程度。
我们在整套教材“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注意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本册教材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里,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从原通用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9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加强估算。
2.例3和例2跨度较大,如何进行教学?例3从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呈现了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体现估算、笔算各自不同的特点。
这个例题里面难点比较集中,估算与笔算同时出现,要进行比较;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除不尽,有余数。
在教学例3时,可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困难,教师可增加“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能整除)”的题目,在学生突破了“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这个笔算难点之后,再呈现例3。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二、知识背景《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四、设计理念第一,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学习例题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
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表内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01课时_口算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口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口算除法的学习,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能力,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本课时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掌握计算除法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除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特别是在口算除法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口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
2.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口算除法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除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或黑板,呈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运算方法。
例如:24 ÷ 3 = 8,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除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36 ÷ 4 =,25 ÷ 5 =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01课时_口算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口算除法》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首次系统地接触除法运算,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整数运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运算的性质,学会用口算的方法进行除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对加减乘除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除法的理解和口算除法运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运算的性质,学会用口算的方法进行除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运算的性质,口算除法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性质,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同伴互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算盘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除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除法运算的性质,总结口算除法的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口算除法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除法运算的性质和口算除法的方法。
5.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霸笔记】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2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2)利用表内除法口算。
(3)想乘法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两次除的商相加。
70÷7=600÷2=90÷3=800÷4=400÷2=210÷7=330÷3=270÷9=120÷4=490÷7=500÷5=420÷2=【分析】根据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70÷7=10600÷2=30090÷3=30800÷4=200400÷2=200210÷7=30330÷3=110270÷9=30120÷4=30490÷7=70500÷5=100420÷2=2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整数除法的计算能力.70÷7=600÷2=90÷3=800÷4=400÷2=210÷7=330÷3=270÷9=【分析】这几道题都是有关整十、整百数除以整数,注意从高位算起,0前面的数能够被除数整除,因此把0写在商的最后面.据此解答.【解答】解:70÷7=10600÷2=30090÷3=30800÷4=200400÷2=200210÷7=30330÷3=110270÷9=30【点评】计算这类型的题目,关键在于数位对齐.例3.一群小蜜蜂有80只,住在两个蜂房里,平均每个蜂房住多少只?【分析】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直接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80÷2=40(只),答:平均每个蜂房住40只.【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整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例4.我会填.48÷440÷4=□□〇□=□□〇□=□【分析】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计算48÷4时,可以先算40÷4=10,8÷4=2,然后把两个商合并起来.据此解答.【解答】解:48÷4=12想:40÷4=108÷4=210+2=12故答案为:10,8,÷,4,2,10,+,2,1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口算方法及应用.例5.直接写得数.80÷4=420÷6=840÷2=400÷8=900÷9=36÷3=500÷5=0÷9=560÷7=180÷3=60÷6=150÷5=【分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求解即可.【解答】解:80÷4=20420÷6=70840÷2=420400÷8=50900÷9=10036÷3=12500÷5=1000÷9=0560÷7=80180÷3=6060÷6=10150÷5=3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除法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末尾0的个数.一.选择题(共6小题)1.408÷5,商的最高位在()A.百位B.个位C.十位2.一本书90页,已经看了30页,剩下的5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列式为()A.(90﹣30)÷5B.90﹣30÷5C.90÷53.李奶奶今年60岁,是淘气年龄的6倍。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之一1.口算除法(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
教学例11. 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divide;3能?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6divide;3=260divide;3=206. 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80divide;460divide;2(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divide;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6divide;3=2600divide;3=2003.试一试。
360divide;6640divide;8二。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divide;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divide;3=8240divide;3=80一、巩固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divide;5640divide;8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7页1.22.估算教学内容:16页例2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