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12.28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经静脉输入的方

法。常用溶液种类有:①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②胶体溶液:右旋糖肝、代血浆、血液制品等;③静脉高营养液。常用静脉输液途径有:①经外周静脉输液;②经中心静脉输液。

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二)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口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现有输液,更换输液器具并保留有效静脉通道,对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封存以备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并发症二:急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二)预防与处理

1•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输液滴速,对心、肺疾患、老年、儿童等病人应严格控制,一般

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2.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捆扎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lO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最好用20%〜30%酒精湿化,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遵医嘱予以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

5.加强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并发症三:静脉炎

(一)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至静脉回流不畅,战至阻塞。

(二)预防与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避免患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33%硫酸镁进行湿敷。

3.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喜疗妥外涂。

并发症四:空气栓塞

(一)临床表现

病人感到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纟比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二)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应将输液导管内空气排尽。

2.输液中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病人活动时防止导管折叠,注意滴斗勿倒置;输液完毕及时抜针,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

3.拔除较粗、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密闭穿刺点。

4.发现空气栓塞症状,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头低足高卧位,使空气漂移到右心室,避开了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收缩,空气被震荡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同时可避免空气栓子进入脑部。

5.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6.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处理。

并发症五:液体外渗

(一)临床表现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二)预防与处理

1•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2.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和针头重新穿刺。

3.抬高患肢并适当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24小时内严禁热敷)。

4.特殊药物外渗时,根据医嘱做相应处理。

二、静脉输血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血(bloodtransfusion)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随着输血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即节省了大量血源,也减少了由输注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静脉输血的目的有:①补充血容量;②纠正贫血;③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④输入抗体、补体;⑤增加白蛋白;⑥排除有害物质。

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

39°C,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于数小时内缓解,一般不超过24小时;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其至昏迷。

(二)预防与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输血查对制度,做好“三查十对”,使用一次性输血器。

2.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填写《医院临床输血观察单》,如出现发热反应,

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白行缓解;严重考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4.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及时送检。

并发症二:过敏反应

(一)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也可在输血刚开始时发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红斑、尊麻疹和瘙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严重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二)预防与处理

1.正确评估病人,询问有无过敏史。

2.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在输血前半小时根据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

3.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皮下注射0. 1%肾上腺素0. 5〜lml。

并发症三:溶血反应

(一)临床表现

1.血管内溶血反应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症状。中间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