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的动画片几部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迪士尼的动画音乐我对迪士尼动画的了解是从《米老鼠和唐老鸭》开始的,当时米老鼠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我又看了很多迪士尼的动画,感觉很有意思。
迪士尼动画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音乐和动画配合得很好。
40年代初问世的电影史上第一部立体声动画片《幻想曲》中音乐的重要性达到了极致。
这部由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奏的经典作品中,古典音乐不仅与动画紧密结合,甚至成为整部影片的基石和灵魂。
迪士尼动画片深受百老汇歌舞片的影响,音乐夸张而富有喜剧性。
在与画面的结合上,讲求精确的同步。
大家熟悉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音乐的节奏和滑稽的表演完美配合,成功的产生令人兴奋的欢乐的效果。
另一方面,迪士尼动画音乐特别追求热烈的气氛效果,强烈明快的节奏配合华丽壮观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
《白雪公主》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长动画片,《白雪公主》的诞生标志着动画片由短片发展成为独立的大型作品,采用多层式动画摄影机则赋予画面鲜明的透视关系、景深感和构思层次。
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和造型设计使外貌相似的七个小矮人都各不相同,从而为动画史增添了七个崭新的艺术形象。
《白雪公主》的音乐听起来有点音乐剧的味道,可能是受美国歌剧的影响。
刚开始的时候,当白雪公主遇到白马王子的时候,白雪公主就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情歌,接着那位白马王子也跟着唱起来了。
在后面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欢快地在一起的时候,白雪公主又通过歌唱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喜悦。
这是在动画中使用歌曲音乐,剧中人物通过合唱、重唱、对唱、独唱等形式,演唱独白或旁白,其歌曲既具有重要的叙事意义,又烘托气氛,帮助塑造人物内心。
迪士尼的其它一些动画也采用了这种歌曲音乐形式。
迪士尼公司的影片《花木兰》中,在木兰去见媒婆的前夕一段,影片以独唱、重唱、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紧密的配合人物的动作节奏,表达木兰惴惴不安的心情。
相亲失败后,木兰的内心独自同样以歌声表现,歌曲带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同时也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浅谈好莱坞动画片的音乐创作引言电影音乐是所有声音中最早进入电影的。
它的创作构思以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基础,音乐听觉形象与画面视觉形象以及语言音响等元素互相融合,形成整体。
与所有电影一样,音乐始终都是好莱坞动画片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好莱坞第一部(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艇威利》中,最著名的场景是米老鼠弹着猫尾巴就象弹着弦乐器。
这时的声音还并不是主要用于对白,而是更多的作为情节的配乐。
由此可见音乐在好莱坞动画片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自《白雪公主》的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的提名后,动画片音乐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部又一部的动画音乐频频占领了奥斯卡最佳音乐或最佳歌曲的奖项和提名。
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听觉上的享受,优美的动画音乐广为流传。
好莱坞动画片深受百老汇歌舞片的影响,音乐夸张而富有喜剧性,在与画面结合上,讲求精确的同步。
大家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滑稽的表演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从而产生出令人兴奋的欢乐效果。
另一方面,好莱坞动画音乐也特别注重一呼百应的热烈气氛效果,强烈明快的节奏配合华丽壮观的场景,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
一、好莱坞动画音乐的分类好莱坞动画音乐可分为背景音乐、伴奏音乐、主题音乐及商业音乐四大类。
1、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指为了更好的表达画面的意境而用来感染观众情绪或渲染气氛效果的音乐。
它又可以分为情绪音乐和效果音乐两种。
在《狮子王》中,辛巴与娜娜在溪水边相互爱慕、共浴爱河的一场戏里,人物没有一句对白,而温馨浪漫的配乐却很好的烘托了人物情绪,表达了人物的心理,使观众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效果音乐是用来渲染紧张、激烈、恐怖等等气氛效果的。
《猫和老鼠》中常见的追跑、打斗场面就多用这种音乐手法。
激烈的节奏与画面配合,给人以紧张刺激而又兴奋的心理感受。
如果没有这种效果音乐而单从画面上看,感觉一定不如加上音乐来得激烈过瘾。
2、伴奏音乐伴奏音乐是好莱坞动画片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一段舞曲、一首歌曲,都能构成伴奏音乐。
我很喜欢日本的卡通片,虽然我不是很喜欢日本这个国家,但是又不得不承认日本在音乐教育方面确实非常的出众。
据我一位曾居日本的学生家长所说,日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对音乐教育都很重视。
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会在放学以后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者去专门的音乐学校学习音乐。
音乐对他们来说不是压力,不是功利,更不是升学的筹码。
华人的孩子很多都学习钢琴,而且相当努力与刻苦,大概这是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教育密切相关。
在我小的时候,老师是不允许弹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的,更别说流行歌曲。
可是我真正喜欢上钢琴却是从流行歌曲开始。
而现在,我很鼓励我的小学生们弹流行歌曲,而且还鼓励他们多唱多弹,只要他们喜欢。
我一直主张,只要喜欢音乐的目的达到了,教学的方法可以有很多。
现在的孩子见识都很广,与其去约束他们,不如放开思想。
音乐是用来培养创造力的,如果只是勤恳地学习,而缺少了天马行空的感觉,那么就无法真正理解音乐,懂得艺术。
我的小学生中有几位非常喜欢宫崎骏的卡通电影,更加喜欢久石让的配乐。
我也很喜欢,所以经常改谱让他们练习。
我不太乐意让孩子们去弹改编过简易版的古典乐,我宁愿等上一段时间让他们弹一些完整的小品。
让孩子们去接受喜欢又熟悉的卡通片,比强迫他们去弹奏无法理解的古典乐容易多了。
日本的卡通片确实很棒,我只是从配乐和剧情的角度而言。
我看过几部涉及艺术领域的卡通片都很好,既可以让孩子看,也非常适合成人看,剧情或是主人公与我们这些从小学艺术的人特别有共鸣。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日本总是能拍出让人十分满意的儿童电影或者卡通电影。
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大多以青少年为主人公,而这些孩子都是个性乐观,勇敢坚强的,每部电影都体现着积极向上的主题。
相比较我们国内的卡通片的水准而言自然是无法企及的。
在动漫制作方面我是一个外行,我只会关注剧情和配乐。
我鼓励和推荐孩子们去看,我觉得看这样的动画片不但会对学琴有利,对他们的成长也会有益。
我一直强调学钢琴的人,不能把琴学死了,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或多或少都要懂一些,文学,绘画,戏曲,舞蹈,这些姐妹学科的知识都是一脉相承的,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如果可以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去了解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让他们学会触类旁通,那么我想这对于扩充他们的知识面是很有帮助的。
浅析音乐在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作用作者:胡丁文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6期摘要:田晓鹏导演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上映以来,票房大卖,口碑爆棚,是一部国产动画的逆袭,片中多处配乐点燃大家的热情。
尽管该片上映以来,对于该片的影评多如牛毛,但系统的关注音乐部分的文章却所见甚少。
本文从《大圣归来》的音乐入手,分析了影片中不同的音乐形式——原创配乐、民族音乐以及引用歌曲,本文试图找到所用音乐形式完美统一于影片的原因所在,能够让大家从心理上、审美上得到满足,并且在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对民族性的刻画上下了功夫,对传承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圣归来》原创配乐引用歌曲民族化特征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159-03一、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创作背景及内容简介看了《大圣归来》这部动画,观众肯定会觉得有些熟悉,很像我们国家在60年代拍摄的一部国产动画片,名叫《大闹天宫》。
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的动画大片,至今为止,相信看过的观众都记忆犹新。
而现在这部由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是根据我们中国的传统的神话故事《西游记》改编的,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演绎,这部动画电影是一种新的思路,展示了一段新的故事,是一次将民族题材和现实题材完美结合的佳作。
影片的主角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孙悟空和唐僧,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救的故事。
只是片中的唐僧的名字是一个叫做江流儿的小和尚,在无意中解救孙悟空中,两人互相陪伴一路,互相扶持鼓励,最后完成对自我救赎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7月份是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也就是美国超级英雄退让,给国产电影挤口饭吃。
效果很明显,许诚毅导演的《捉妖记》和董成鹏的《煎饼侠》几乎瓜分了票房。
而像《少女哪吒》这样的小众文艺片,基本上就只能做影院一日游。
幻想曲《幻想曲》(Fantasia)是华特迪士尼公司1940年拍摄的一部音乐动画片,这部影片主要由七部古典音乐组成,演奏的乐团是费城交响乐团,指挥是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
配合音乐的动画的内容有的是抽象性的图像,有的是故事性的。
影片中还包括了乐团和斯托科夫斯基的实像图面。
迪姆斯·泰勒在影片中充当主持人。
《幻想曲》是迪士尼的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杰出贡献特别奖。
幻想曲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动画影片,它是影坛首次尝试将音乐和美术所作的一次伟大的结合,以美术来诠译音乐。
沃特·迪斯尼于1940年完成这部旷世巨作,50年来这部影片成为收藏家及儿童和大人们最喜爱的影片,它的艺术成就至今尚无任何一部音乐片可超越!本片获第14届奥斯卡特别成就(音乐和录音术)2项金像奖、纽约影评人协会特别奖。
该片由八段不同曲目的音乐配上动画师根据音乐想象出的故事合成,曲目包括一众音乐大师的杰作,如巴赫的《托卡塔和D小调赋格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蓬基耶利的《时间舞蹈》、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舒伯特的《玛丽亚大街》以及最令人难忘的杜卡斯的《魔法师的学徒》。
为创作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曲'段落,沃尔特·迪斯尼听取了古生物专家的意见,买来了一群蜥蜴和一只小鳄鱼,以便卡通画家们研究它们的动作。
而恐龙的形象则被迪斯尼视为得意之作,它不仅出现在这部影片中,还被制成模型在1964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并被收进迪斯尼乐园。
据说,恐龙的动作是模仿斯特拉文斯基指挥的动作设计出来的。
电影的7个段落是:1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斯托科夫斯基将它改写为交响乐团演奏,动画内容是抽象图片)2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动画内容是仙子、蘑菇、鱼等的舞蹈)3保罗·杜卡——魔术师的学徒(L'apprenti sorcier,动画内容是米老鼠作为魔术师的学徒)4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动画内容是地球早期,恐龙及其灭绝)5路德维希·范·贝多芬——F大调田园交响曲(动画内容是人马等希腊神话中的神鬼的故事)6阿米尔凯尔·庞契埃利——时辰之舞(动画内容是象、鸵鸟、河马、鳄鱼等跳芭蕾舞)影片的最后一部分由两个作品连接而成:7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魔鬼在夜晚狂欢,直到黎明的到来)8弗朗茨·舒伯特——圣母颂(僧侣在黎明中游行)影片中使用的音乐大多数是标题音乐。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中的音乐。
2、动画人物联欢会教学目标:通过动画中的音乐吸引学生,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大风车》,请学生们拍手做律动。
2、播放一组音乐,请同学们分辨出是哪部动画片里的音乐,并回答动画片里的主要人物是谁?二、欣赏1、分别播放《人们叫我唐老鸭》和《米老鼠之歌》,学生猜是什么音乐,主人公是谁?2、小结: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美国迪斯尼乐园里的代表动画人物,现在我们来观看一下他们的精彩表演。
(插播一段动画,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3、再播放几首动画片的音乐,看看大家还能不能猜的出来。
(播放《啊哈!黑猫警长》、《小小葫芦娃》、《天地在我心》)4、学生听音乐拍手做动作,并回答三、创作表演同学们可以准备一首动画片里的歌曲、故事或舞蹈,也可以画画你喜欢的动画人物装饰我们的联欢会,大家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联合演出,咱们开始行动吧!播放《蓝猫三千问》主题曲《天有多高》。
(学生随音乐演唱并做表演)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参与表演。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动画城》教学目标:1、学唱《动画城》歌曲,用歌声来感受小朋友对动画城的赞美和向往。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节拍,自编动作,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3、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教学过程一、感受“动画城”1、11观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中的卡通片段,观赏完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
2、请你们模仿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动作。
3、贴一贴、画一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请进动画城里来。
二、学唱歌曲《动画城》1、谈话。
2、听赏《动画城》歌曲。
3、唱一唱、认一认,(p书26页音阶图,认唱7I音高及手势的位子)4、把学过的音符按音高低顺序填一填、唱一唱(书P27页城墙图)5、找一找在歌曲中7音出现了几次?跟琴哼唱旋律。
十首好听的动画歌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动画歌曲是动漫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能为故事情节增添色彩,还能为观众带来愉悦的听觉享受。
在动画领域,有许多优秀的动画歌曲,它们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以下就是我整理的十首好听的动画歌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东京喰种》-《Unravel》《Unravel》是动画《东京喰种》的片头曲,由日本歌手TK从负责演唱。
这首歌曲深情而悲伤的旋律,配上歌词中充满对于孤独、挣扎和探寻的描写,让人听后心生共鸣。
这首歌曲不仅在动画中成为了经典之作,也在音乐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2.《火影忍者》-《青鸟》《青鸟》是动画《火影忍者》的片尾曲,由日本组合Takahashi 组合演唱。
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歌词中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给人以勇敢向前的力量。
这首歌曲成为了《火影忍者》系列作品的经典之作,广受观众喜爱。
3.《网球王子》-《Dream Believer》《Dream Believer》是动画《网球王子》的片头曲,由日本歌手斋藤典彦演唱。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旋律清新动听,歌词表达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让人听后充满正能量。
这首歌曲在动画《网球王子》中曾引起轰动,成为了众多粉丝心中的经典之作。
4.《死神》-《Alones》5.《一拳超人》-《THE HERO!! ~怒れる拳に火をつけろ~》《THE HERO!! ~怒れる拳に火をつけろ~》是动画《一拳超人》的片头曲,由日本组合JAM Project演唱。
这首歌曲节奏强劲,旋律燃情,歌词中表达了对于勇气和力量的向往,让人听后充满斗志。
这首歌曲在动画中成为了经典之作,受到广大粉丝的喜爱。
7.《海贼王》-《We Are! 》8.《命运石之门》-《Hacking to the Gate》《Hacking to the Gate》是动画《命运石之门》的片头曲,由日本组合Kanako Ito演唱。
这首歌曲旋律独特,节奏跌宕起伏,歌词中融入了对于时空和命运的探讨,让人听后感悟颇深。
动画音乐的多元化发展)))5狮子王6浅析张琼5狮子王6(The Lion K ing)是迪斯尼第32部经典动画长片,取材于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名作5哈姆雷特6,被称为/动物界中-哈姆雷特.0。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生命力旺盛的非洲草原,以小狮子辛巴(S m i ba)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完美地诠释了生命、爱、成长、责任、自我救赎这一有深远意义的感性主题。
影片于1994年6月16日公映,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青睐。
影片中磅礴的非洲影像,逼真的角色塑造,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手工绘画动画电影的顶峰,而由好莱坞配乐大师汉斯#季默(H ans Zm i-m er)和英国著名流行音乐家和摇滚乐艺术家艾尔顿#约翰(E lton John)联手创作的史诗般的精彩音乐,更是夺取了奥斯卡等多项学院大奖,成为了迪斯尼的巅峰之作。
5狮子王6的音乐是西方流行音乐和非洲民族音乐的完美结合,他成功地把握了观众的审美标准与需求,符合了观众的欣赏心理,并运用了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
动画音乐的多元化包括音乐风格的多元化、演唱形式的多元化、表现手段的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多元化等。
一、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影片5狮子王6中的音乐包括古典、摇滚、爵士音乐以及非洲民族音乐,不同风格的音乐的自然完美的融合,使人耳目一新。
开场曲5生生不息6(Circle Of Li fe),艾尔顿#约翰创作,电子数码技术制作,运用了一支庞大、气势恢弘的合唱队,歌词是影片的故事概括,由卡门#特维利演唱的这首震撼人心的歌曲,获得了/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歌曲奖0的提名。
非洲土语的和声伴唱引出了充满激情与节奏感的轮唱,饱满而厚重,非洲土著乐器及其典型节奏充分展示了非洲的民族音乐特点,歌曲配合着非洲大地自然雄浑的生命气势,表现了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的磅礴生机,昭示着生命轮回、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和生命意义,为影片奠定了史诗般大气雄浑的基调。
刀疤为了达到自己篡夺王位的目的,以勇敢之名引诱侄子辛巴去大象墓地探险,然后指派三只贪婪凶残的土狼等候杀害辛巴,千钧一发之际,狮王木法沙出现了,他用愤怒的咆哮喝走了三只愚蠢的土狼,成功的解救了危在旦夕的辛巴和娜娜,粉碎了刀疤的毒辣用心,由于辛巴被救,刀疤杀害侄子未遂,于是阴险地做出决定要杀死自己的哥哥木法沙,歌曲5快准备6(BeP re pare d)唱出了刀疤迫不及待地想统领森林的王者之梦。
迪士尼动画中的音乐研究作者:徐姗来源:《大观》2024年第01期摘要:迪士尼公司自成立以来,给全世界的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动画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迪士尼动画作品中的音乐在渲染作品氛围、引发观众共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时间为主线,从不同的发展阶段入手,分析迪士尼动畫中的音乐,以期为中国的动画创作与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迪士尼动画;音乐教学;音乐创作;动画创作一、迪士尼动画音乐案例(一)崭新的开始——《蒸汽船威利》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简称迪士尼(DISNEY),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动画作品的制作与发行、动漫衍生品的设计、主题公园、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等。
公司创始人是华特·迪士尼。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问世,华特·迪士尼预言有声电影将成为主流,动画片也应该实现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
1928年11月18日,动画《蒸汽船威利》诞生,这是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同时,一个崭新的动画电影明星——米老鼠诞生了。
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形象,结合欢快且富有节奏的音乐,以及趣味性的口哨声,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在当时经济并不景气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仿佛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被轻松的音乐,以及可爱的米老鼠所吸引。
随着《蒸汽船威利》的成功,迪士尼公司逐渐被大众所熟知,走进了动画电影艺术的殿堂,从此,有声动画开始发展。
1929年,迪士尼听取《蒸汽船威利》作曲家的建议,开始注重音乐与动画的结合,以音乐代替部分角色对话,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与国际影响力。
(二)高瞻远瞩的创作——《幻想曲》1940年11月13日,动画电影《幻想曲》在美国首映,该作品体现了动画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领先于时代的创作,是迪士尼公司发展早期,在动画与音乐领域的积极探索。
首先,迪士尼公司根据古典音乐《魔术师的徒弟》,制作了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短片,在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家斯特科夫斯基的建议下,将其制作为一个作品集锦。
这六部享誉全球的⾳乐动画⽚,才是给孩⼦做⾳乐启蒙的最佳素材!热门⾳乐节⽬《乐队的夏天》,可不是只有想要回忆青春的热⾎中青年才会喜欢。
连三四岁的⼩朋友,在听到新裤⼦乐队的魔性神曲《艾瑞巴蒂》之后,也忍不住反复唱诵“Everybody ishere now……”,还不停地学着Cindy⼿舞⾜蹈!眼瞅着⼩朋友对⾳乐这么狂热,索性找来涉及各类⾳乐类型的英⽂动画⽚,在做英语启蒙的同时,也先做个⾳乐启蒙。
提前发掘孩⼦到底对哪类⾳乐更感兴趣,待到学乐器的时候,也能针对兴趣理性选择乐器,不⽤浪费时间⼀个个去试了!下⽂罗列的影⽚,根据⽚⼦的时长,做了分龄推荐,2-10岁孩⼦,在以下的清单⾥,都能找到适合⾃⼰的。
1Small Potatoes爱唱的⼩⼟⾖适合年龄:2-6岁⽚长:3分钟/集共26集爱唱的⼩⼟⾖第⼀集这是由BBC出品的⾳乐题材动画⽚,超级萌,涉及多类型⾳乐。
这是英国⼩朋友的最爱,国内的视频⽹站都能找到播放资源。
这部⾼⼝碑⾳乐动画⽚,是曾经创作过《神奇宠物救援队 Wonder Pets》和《⼩鸟3号 3rd &Bird》的编剧兼导演Josh Selig,倾情打造的⼜⼀部⼒作。
主⾓4个⼩⼟⾖演唱的⾳乐,从⿊⼈⾳乐到摇滚乐再到说唱乐,每⼀⾸⾳乐都会让⼈感觉到不同年代的风格。
四个⾓⾊的造型⾮常可爱,简直萌翻天,再配上超萌的童声,让你听了就会不⾃觉得扬起嘴⾓。
推荐理由:标准的英式发⾳,语速缓慢,发⾳清晰,⾳乐节奏轻快,每集3分钟左右,特别适合少⼉英语启蒙。
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乐,完美融⼊,让低龄宝宝不知不觉中就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乐。
2Beat Bugs摇滚⾍⾍适合年龄:2-6岁⽚长:15分钟受披头⼠乐队⾳乐启发,每集的故事均衍⽣⾃⼀⾸经典Beatles歌曲,由数位国际⾳乐艺术家,重新诠释的摇滚经典。
故事主⾓是⼀群可爱的⾍⾍,他们⽣活在⼈类的后院⾥,这⾥虽然杂草丛⽣、毫不起眼,却是⾍⾍们⾃⼰的欢乐⼩世界。
人教版《音乐》三上第五单元《动画城》教案教学内容:(1)唱歌《动画城》《机器猫》(2)欣赏《哪吒再生》(3)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单元目标:1、本单元进一步将儿童对动画片的兴趣引向音乐,通过演唱、表演、绘画等手段,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发展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了解国内外优秀的卡通文化,感受视觉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具体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动画城》和《机器猫》,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
2、通过乐器伴奏,进一步熟悉乐器的奏法,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
3、通过欣赏《哪吒再生》,感受管弦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声音的感受力。
4、模拟不同的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材料分析:1、《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这是本单元的开篇,教材中列举了五部动画片的歌曲,既不是教学内容,也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借助动画片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
2、《动画城》《动画城》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动画城堡”的主题歌。
在这套节目中,孩子们了解了许多优秀的动画片,认识了许多动画人物。
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六个乐句组成,前四个乐句结构方整,一、二与三、四乐句基本重复,旋律级进为主,且较多地使用了八分音符,节奏明快,情绪活泼。
3、《哪吒再生》乐曲选自动画故事片《哪吒闹海》音乐片段。
四段音乐不间断演奏。
(1)金光洞里乐曲开始,扬琴奏出轻轻的震音,接着乐队奏出优美、动听的主题,随着主题多次反复,葫芦里喷洒出金水,荷花也放射出灿烂的金光。
(2)哪吒苏醒木琴奏出一连串固定音型,和弦和调性的频繁变化,节奏逐步的紧缩。
(3)师徒相见音乐出现了悠长、高亢的主题,大跳起伏的旋律。
(4)出发报仇音乐转入急板,随着短促强烈的节奏,以三连音层层推进。
4、《机器猫》《机器猫》是日本动画片《机器猫》的主题歌,机器猫是动画片中的主要人物,名字叫阿蒙,他聪明伶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0部适合儿童的音乐电影推荐观看1.《音乐之声》:首选!《音乐之声》是一部充满爱的电影——对国家的爱,对家人的爱,对恋人的爱,对音乐的爱,对正义的爱。
这部贯穿着爱的主题的电影会给孩子带来最纯净最真诚的爱的教育。
爱国爱家的大道理天衣无缝地融入影片之中,以简单形象的方式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在充满情趣的电影故事中学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从这个角度讲,《音乐之声》可谓是儿童教育的首选影片。
同时,《音乐之声》还是很多孩子最初的音乐启蒙课,不管是节奏轻快可爱的《多来米》《孤独的牧羊人》还是优扬婉转的《雪绒花》《音乐之声》,都为人熟知。
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构成了孩子们童年的回忆,让人感到亲切温暖。
更为重要的是,影片至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在无形中会影响孩子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尤其是影片的结局,让人充满向往和希望。
故事虽然以战争为背景,片中的一家要逃亡国外,但是基调却并不阴暗,他们在最恶劣的时候也不放弃希望——纵然生活再黑暗,只要有音乐有爱有家人,就可以微笑地面对。
这世间有夜,但也必有天明。
只要还有信念还有爱,人生就总会有奇迹发生。
2.《欢乐糖果屋》:这部1971年老版《欢乐糖果屋》(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却也不乏自身不可复制的迷人魅力。
也许老电影太过朴素,反而能给人带来真挚的感觉。
深刻到位的表演,富含人生哲理的故事情节,充满教育意义却有不失情趣,《欢乐糖果屋》不仅仅是一部儿童电影而已,它是一部启蒙人生的教科书。
3.《夏洛特的网》:友谊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美国作家E.B.怀特的童话《夏洛特的网》(CHARLOTTE'S WEB)就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美好的故事,小猪威尔伯(Wilbur)和蜘蛛夏洛特(Charlotte)之间让人感动的真挚友谊,净化了所有人的心——为了自己的朋友,耗尽自己的最后一丝力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守候在朋友身边,相信这样真挚的情感记忆也会陪伴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们创造了许多经典动画,今天是迪士尼影业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的生日,相信没有他和他创造的米老鼠等经典动画会少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此我们一起来回顾迪士尼的10部经典动画长片,无论是在中国上映过并赚足观众眼泪的《狮子王》还是至今流传甚广的名曲《美女与野兽》,都给了几代观众营造了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
(文/长十郎)关键词:迪士尼经典史诗动画大片,传统手绘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全球赚足眼泪拍了近50年动画电影,直到《狮子王》迪士尼影业才推出第一部没有根据现成故事改编的动画片。
《狮子王》的灵感来源除了《圣经故事》中摩西与约瑟夫的故事外,还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过故事角色全都换成了动物,而背景则是非洲大陆。
这片讲述狮王的儿子辛巴经历了父亲被杀王朝被叔叔篡位等重大挫折之后,避走远方消沉度日,最后在一众朋友的鼓励下战胜怯懦,回到故土拨乱反正,成为一代狮王。
《美女与野兽》中运用了电脑技术获得巨大成功,但《狮子王》反其道而行,完全采用手绘形式制作出来。
片中壮丽的非洲大陆、动物群舞等场景场面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是相当华丽。
再搭配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整部动画电影顿时变成了一部史诗般的大片。
这片代表着老牌动画制作公司迪士尼影业传统工艺的最高水准。
该片上映后,当年全球票房超过7.8亿美元,成为年度最卖座电影。
而该片当了很长时间“票房最高动画电影”,直到《海底总动员》的出现,《狮子王》才退位让贤,但该片在“票房最高动画电影排行榜”中,如今仍排在第6名,而在传统手绘动画电影票房榜中,《狮子王》依然是票房王。
这片故事、画面都备受赞赏,另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是,该片找来埃尔顿·约翰和蒂姆·赖斯负责创作音乐,汉斯·辛默负责配乐,使得该片的音乐更加具有流行乐的风格,流传更广,埃尔顿·约翰演唱的主题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也算是经典了。
另外,《狮子王》的衍生品也很多,1997年还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上演。
【作品名称】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中文翻译】白雪公主【在美推出】1937年12月21日【片长时间】约84分钟【作品类别】迪士尼第1部经典动画,长篇剧情动画片【特殊记录】世界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原声带为世界第一片电影原声带﹙以唱片型式发行﹚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世界第一部有隆重首映的动画电影【原着取材】改编自《格林童话》【内容介绍】华特迪士尼1928年推出世界第一部有声卡通【蒸汽船威利】﹙Steamboat Willie﹚,又於1932年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花与树】﹙Flowersand Trees﹚,之后华特迪士尼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他想拍一部完全是动画的电影,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於是诞生!《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华特迪士尼选上这个故事来当他的开天辟地之作!这部迪士尼首部动画片当初可是华特迪士尼费尽一切心力才完成的,在本片拍摄时期,由於华特迪士尼对於每个画面都求好心切、要求完美,因此制作预算节节上攀,拍摄此片时捉襟见肘、到处举债借款,最后甚至连片场都抵押给银行来贷款!当然,说服银行接受抵押也花了不小的心力!【白雪公主】的成功与否将是华特迪士尼生命中的一大豪赌!这样的豪赌可真是前所未有,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因为如此,华特迪士尼拍摄本片的整个过程还被当时的美国媒体戏谑称作是〝迪士尼的傻劲〞(Disney's Folly)。
许多美国影评还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人会愿意花钱看一部都是卡通的电影,幸好本片上映获得空前成功,在好莱坞Cathay Circle 戏院演出时获得名人观众﹙包括卓别林、卡莱葛伦、雪莉坦普…等﹚起立鼓掌,片中歌曲“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 、“Heigh-Ho”…等等也都风靡一时,成为人们琅琅上口的旋律。
【白雪公主】成功开启了动画史的新页,从此卡通不再只是卡通,而成为动画!【白雪公主】从此改写了影史,它不但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其原声带更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原声带!迪士尼的动画王国从此奠下龙头地位!本片在1998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本世纪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我很喜欢日本的卡通片,虽然我不就是很喜欢日本这个国家,但就是又不得不承认日本在音乐教育方面确实非常的出众。
据我一位曾居日本的学生家长所说,日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对音乐教育都很重视。
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会在放学以后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者去专门的音乐学校学习音乐。
音乐对她们来说不就是压力,不就是功利,更不就是升学的筹码。
华人的孩子很多都学习钢琴,而且相当努力与刻苦,大概这就是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教育密切相关。
在我小的时候,老师就是不允许弹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的,更别说流行歌曲。
可就是我真正喜欢上钢琴却就是从流行歌曲开始。
而现在,我很鼓励我的小学生们弹流行歌曲,而且还鼓励她们多唱多弹,只要她们喜欢。
我一直主张,只要喜欢音乐的目的达到了,教学的方法可以有很多。
现在的孩子见识都很广,与其去约束她们,不如放开思想。
音乐就是用来培养创造力的,如果只就是勤恳地学习,而缺少了天马行空的感觉,那么就无法真正理解音乐,懂得艺术。
我的小学生中有几位非常喜欢宫崎骏的卡通电影,更加喜欢久石让的配乐。
我也很喜欢,所以经常改谱让她们练习。
我不太乐意让孩子们去弹改编过简易版的古典乐,我宁愿等上一段时间让她们弹一些完整的小品。
让孩子们去接受喜欢又熟悉的卡通片,比强迫她们去弹奏无法理解的古典乐容易多了。
日本的卡通片确实很棒,我只就是从配乐与剧情的角度而言。
我瞧过几部涉及艺术领域的卡通片都很好,既可以让孩子瞧,也非常适合成人瞧,剧情或就是主人公与我们这些从小学艺术的人特别有共鸣。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日本总就是能拍出让人十分满意的儿童电影或者卡通电影。
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大多以青少年为主人公,而这些孩子都就是个性乐观,勇敢坚强的,每部电影都体现着积极向上的主题。
相比较我们国内的卡通片的水准而言自然就是无法企及的。
在动漫制作方面我就是一个外行,我只会关注剧情与配乐。
我鼓励与推荐孩子们去瞧,我觉得瞧这样的动画片不但会对学琴有利,对她们的成长也会有益。
我一直强调学钢琴的人,不能把琴学死了,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或多或少都要懂一些,文学,绘画,戏曲,舞蹈,这些姐妹学科的知识都就是一脉相承的,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如果可以从一开始就让她们去了解一些其她领域的知识,让她们学会触类旁通,那么我想这对于扩充她们的知识面就是很有帮助的。
日本的卡通片最大优势在于不但适合孩子瞧,也适合成人瞧。
虽然人物造型与画面氛围比较雷同,剧情也趋于千篇一律,但剧中人物的性格都就是乐观勇敢,影片风格都就是轻松活泼,主题都就是积极向上的。
在日本众多的卡通电影中,
宫崎骏的卡通片就是最为人熟知的,再加上久石让的配乐便更显得出类拔萃。
除了耳熟能详的《天空之城》、《千与千寻》中的主题曲与插曲外,也包括久石让与北野武合作的几部电影,如《菊次郎之夏》、《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的旋律也都非常悦耳动听。
虽然久石让的音乐作品不就是所谓的正统音乐,但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又以卡通片的形式来传达,无论就是对孩子抑或对成人而言,都就是最喜于接受的。
优秀的电影配乐可以为整部影片锦上添花,甚至会超越电影本身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日本卡通片的主题曲或就是插曲都非常好听,比如《水果篮子》的主题曲《秘密》,《蜂蜜与四叶草》的片尾曲《波光》,还有《灌篮高手的》片尾曲之一《直到世界的尽头》都很出色。
虽然我不明白,为何中国的动漫产业总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依我来瞧,至少在配乐上就是无法与日本相比的。
而下面我要介绍的,并不就是日本卡通片中的配乐,而就是以音乐为题材的卡通片,且其中的音乐都就是西方古典音乐。
其实在港产系列片《麦兜的故事》中,就曾以舒伯特的《音乐瞬间》作为背景音乐出现。
事实上,若单纯去听古典乐,未必会有人愿意去听,但如果配合动画的场景与剧情那就大不相同了。
我所推荐的卡通剧集《金色琴弦》与《交响情人梦》正满足了这种需要,这两部以音乐为主要题材的卡通片,既适合学音乐的孩子瞧,也非常适合喜欢音乐的成人瞧。
《金色琴弦》中,出现了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小号,黑管,长笛等多种乐器,并在剧中主人公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一一亮相,而演奏的乐曲又都就是十分经典之作,比如小提琴独奏曲帕海贝尔的《D大调卡农》,大提琴独奏曲圣桑的《天鹅》,还有钢琴与小号合奏的乔普林的《街头艺人》,这些名曲都非常耳熟,整部剧集瞧下来,既欣赏了优美的古典乐,也恶补了西洋乐器的知识。
尤其就是对于孩子来说,以卡通的形式去聆听古典乐,会更容易记得住,也会更加有兴趣。
《交响情人梦》亦就是如此。
交响乐并不为常人所知,关于乐团中的指挥、首席、声部等知识都可以通过此剧集有所了解。
而对于学钢琴的人来说,《交响情人梦》中的钢琴独奏曲也很多,李斯特的练习曲《鬼火》,莫扎特第8号钢琴协奏曲《A小调双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镜子》都就是不同时期的钢琴曲代表,无论就是从技术难度以及演奏技巧上来说,都可以有个很直观的感受。
《金色琴弦》中各种乐器的独奏或就是合奏,既可以让孩子们熟悉作品,也可以训练她们辨别乐器的种类。
而在《交响情人梦》里,则可以进一步用耳朵去感觉交响乐中每种乐器所扮演的角色,并尝试辨别各声部的音高的区别。
一言概之,这种以古典乐为背景的卡通片对于学音乐的孩子来说就是非常有益的,她们会对剧中出现的古典乐记忆更深刻,也会对各种乐器及其声音更加了解。
另一部专以钢琴为题材的《钢琴之森》,则直接触及到了钢琴学习中的诸多问题。
出身贫寒的一之濑海有着超出常人的音乐天赋,而出身名门的雨宫修平则立志成为最出色的钢琴家。
一个就是无师自通的天才少年,一个就是勤学苦练的优秀学生,隐退的钢琴家阿宇野老师却选择了毫无钢琴基础的海成为自己的学生。
作为老师,自然会更加喜欢富有灵气,悟性较高的学生,但这样的孩子毕竟就是少数。
对于大多数资质平平的孩子来说,老师应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挖掘孩子的潜力就是老师的责任,但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更就是老师的责任。
片中,唯有海才可以奏响森林中的钢琴,这与她与钢琴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密切相关。
任何事物都就是有灵性的,一旦您与其有了亲近感就会从内心深处喜欢她,只有与钢琴成为朋友才会用心感受她。
当然,除了天赋以外,刻苦练习也就是必须的,世上没有一挥而就的高塔,弹钢琴也就是一项技术活,即便就是天才少年海,也因为缺少手指技巧,而无法弹奏肖邦的乐曲,最后不得不求教于阿宇野老师从头开始学琴。
这部励志动画电影,不但在音乐上给予我们享受,而且也给诸多与钢琴有关的人很好的启迪。
我一直认为,只要有利于钢琴学习的方式或形式都应选择接受。
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与时俱进则就是客观的要求。
若想学好钢琴,就首须热爱音乐,喜欢钢琴,天份虽然重要,但兴趣的培养,能力的训练,还有刻苦的练习更就是必不可少。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如何挖掘且最大程度的挖掘,则取决与老师与家长的努力。
我从不敢奢求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音乐专才,但至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让她们喜欢音乐,并希望音乐可以伴随她们一生并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