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音乐]论音乐在动画中的运用
- 格式:docx
- 大小:16.63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音乐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作者姓名:陈波专业名称:艺术设计指导教师:杨玉权王练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艺术系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音效中的音乐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是在认真学习理解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后,保质保量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别人的内容;2.毕业设计(论文)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注释说明来源;3.毕业设计(论文)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5.若在省教育厅、学院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院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名): 2013 年月日摘要自从1940年迪士尼影业公司发行了第一部立体声动画片《幻想曲》开始,人们从此开始寻求动画音乐审美。
音乐是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
它扩大了我们的听觉范围,丰富并满足了我们的听觉享受,在现实生活中,它对影视行业的辅助以及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的画面可以再现具体逼真的现实生活,音乐则是起着解释画面,表现人的情感,揭示角色身份和烘托渲染画面,为影片细致入微的渲染创造一种整体气氛的作用。
影视是视听的艺术,从听觉元素上讲,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观众对声音的美学需求,弥补单纯的对白和环境声的不足。
同时,好的音乐不仅可以提升影片的美感,渲染主题,还能感人之所感,悟人之所悟,它能够使影片的渲染效果更加饱满,当然音乐不仅只是表现人的情感;恰当的音乐还可以为影视作品增加附加值。
2016/10动画中的联觉效应文/徐丹【摘要】动画是一种视力感官和听力感官充分链接的美学形态,在“声像感知”的动画世界中,视听知觉共同参与获得了音响声态以及视觉动态的情感共鸣,由此而产生的联觉也成了动画审美的关键。
不管是音乐化的视像还是视觉化的音乐,视听的统一最终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同情感。
【关键词】动画;联觉;动画音乐;动画音效——音乐和音响对于画面构建的探讨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动画是视听语言的艺术,是由画面和声音结合在一起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的艺术方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
”画面的美感可以直接感受,音乐的美感需要强化,需要反复听赏,只有音画同步,利用视听媒体同时呈现最为形象。
视觉和听觉是人的两个不同的感官系统,但却能产生联觉,“联觉”也称通感,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指当一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另一种感官所产生的感觉。
例如:当人听到一种声音会感觉看到了某种颜色,当人们看到某些跳动的画面会联想到欢快的声音,画面赋予声音形态和神韵,声音赋予画面活力与生命,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运用得当,相得益彰。
一、音乐和音效在动画中的重要性音画并重是美国动画的传统,自《蒸汽船威利号》起,音画同步的关系就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影片,这种早期以画面为主,音乐为辅,配合动作节奏的配乐方式将美国动画引入了一个视听双重的新领域。
中国动画自《铁扇公主》开始,很注重从民族艺术中找寻音乐灵感,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为代表的京剧打击类乐器伴奏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出场、打斗等场景,极大地保留了中国传统京剧美学的精髓,而以《山水情》《牧笛》为代表的中国学院派水墨动画则采用了笛子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描绘出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卷。
日本动画中运用音乐最为出名的当属宫崎骏的御用音乐大师久石让,其动画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人们看完电影以后对音乐也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浅析音乐在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作用作者:胡丁文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6期摘要:田晓鹏导演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上映以来,票房大卖,口碑爆棚,是一部国产动画的逆袭,片中多处配乐点燃大家的热情。
尽管该片上映以来,对于该片的影评多如牛毛,但系统的关注音乐部分的文章却所见甚少。
本文从《大圣归来》的音乐入手,分析了影片中不同的音乐形式——原创配乐、民族音乐以及引用歌曲,本文试图找到所用音乐形式完美统一于影片的原因所在,能够让大家从心理上、审美上得到满足,并且在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对民族性的刻画上下了功夫,对传承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圣归来》原创配乐引用歌曲民族化特征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159-03一、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创作背景及内容简介看了《大圣归来》这部动画,观众肯定会觉得有些熟悉,很像我们国家在60年代拍摄的一部国产动画片,名叫《大闹天宫》。
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的动画大片,至今为止,相信看过的观众都记忆犹新。
而现在这部由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是根据我们中国的传统的神话故事《西游记》改编的,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演绎,这部动画电影是一种新的思路,展示了一段新的故事,是一次将民族题材和现实题材完美结合的佳作。
影片的主角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孙悟空和唐僧,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救的故事。
只是片中的唐僧的名字是一个叫做江流儿的小和尚,在无意中解救孙悟空中,两人互相陪伴一路,互相扶持鼓励,最后完成对自我救赎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7月份是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也就是美国超级英雄退让,给国产电影挤口饭吃。
效果很明显,许诚毅导演的《捉妖记》和董成鹏的《煎饼侠》几乎瓜分了票房。
而像《少女哪吒》这样的小众文艺片,基本上就只能做影院一日游。
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如今的动画艺术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少儿群体,而是慢慢扩大受众面积,以成年人视角为基础而创作的动画也愈加增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三维动画短片一般是篇幅较短的探索性实验片,毫无疑问在强大的三维制作软件技术支持下,其无论在制作还是创意上都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维动画短片的视觉效果独特而强烈,可以制作出十分写实逼真的质感和光影效果,也可以创作出想象中抽象的感官世界,在艺术形式上别具一格。
声音作为动画艺术的灵魂,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烘托奇妙的视觉效果,极具创造性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刻的内涵,不仅为影片渲染气氛,加强剧本的情调,增强短片的情绪感染力,而且在突出动画的主题,丰富影片人物的形象感,加强动作的节奏感,引起联想,推动高潮,促进剧情的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三维动画短片;语言;音乐;音效三维动画短片强调艺术性,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独特应用,不为市场量身定做。
这类短片是传统三维动画片艺术风格上的开拓与创新,是三维动画商业片制作思路与方法的继承与再创造,是创作者寻求突破的实验性创作。
三维动画短片以软件为依托,运用夸张、神似及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等创作手段,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传达创作者的观点和想法,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形式。
三维动画短片中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全部存在,是作者主观创造出来的,而声音的加入则为这些虚拟存在的角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使观众相信它的真实性,认同它的存在,同时声音的参与,使动画短片画面的表现力得到了广泛的拓展。
一、动画艺术中声音的构成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声音由语言、音乐、音效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三维动画短片也不例外。
1、语言语言也就是短片中的配音,是角色表达思想和情绪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如对话、歌声、啼笑、感叹等。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动画电影《狮子王》的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感受《狮子王》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2. 了解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2. 通过音乐作品体会动画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狮子王》电影片段、音乐作品欣赏片段、音乐理论知识讲解PPT。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狮子王》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中的音乐元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电影中听到了哪些音乐?这些音乐有什么作用?二、欣赏音乐作品1. 教师播放《狮子王》中的音乐作品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节奏是怎样的?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分析音乐作品1. 教师讲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在电影中出现在哪个场景?它如何为电影增色?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2. 每组讨论并总结音乐作品的特点,分享给全班同学。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电影中的音乐作品?它们有哪些特点?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是否提高。
2. 学生对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是否有所了解。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发言、分享观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狮子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画融合——《美女与野兽》动画电影音乐赏析之所以选择这部影片,是因为小时候就曾经看过《美女与野兽》,在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次观看也有了新的感触和理解。
在这部动画电影中,音乐是由始至终地贯穿的。
它是历史上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动画片,在音乐上的造诣很深,我认为比较适合我们对动漫影片音乐的赏析,因为它经典而隽永。
《美女与野兽》是一部音乐浪漫作品,是音乐、创新与动画的完美融合。
从《美女与野兽》开始,迪斯尼动画史上形成了动画与音乐密不可分的传统。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百老汇的歌剧音乐这种形式和古典传统的管弦乐队相结合,并且在每一个剧中人物出现的时候都配以唱段来突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片子一开始是以一种清脆的琶音型的钢琴作为背景非常美。
在开始女主角上场,安静的早晨,曙光露出天边。
贝尔开始歌唱,人们欢快地歌唱打招呼,形成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瞬间让人感受到小镇的热闹场面,也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唯美。
而且在人们的歌声中也向我们简单地揭示了贝尔的性格,爱看书有梦想,在别人的眼中却是个古怪迷茫的姑娘,在此埋下了众人不能理解贝尔的伏笔与她的独立和自主。
我想这是在歌声中展示了主角的个性,贝尔美貌智慧,加斯顿粗鲁自大。
王子出现时是以很低沉的中音提琴和大提琴来表现的,而当他生气发怒时则是铜管乐器夹杂着一种很不谐和的乐声来突出恐怖的气氛。
不同调式转换和声的色彩来配合影片不同的情绪。
在贝尔遭遇野狼的袭击时,背景音乐马上由原来明朗的调子换到了紧张的气氛,铜管、弦乐都在演奏让人紧张的增减音程来表示一种非常紧迫的气氛,音型也非常急促来突出当时情况的危机。
当野兽救了贝尔,音乐马上舒缓下来,演奏一段很抒情的旋律。
这时候这种慢节奏的乐声让人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然这里的“无声”是相对于之前急促的旋律,纾缓同时也让人感到贝尔与野兽之间感情的流淌与互动。
而在后面野兽的转变过程中,用了不同音色的乐器来表现野兽由粗鲁无礼变为温柔与彬彬有礼。
动画片的声音元素作为电影的四大片种之一,动画片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空间环境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夸张、神似及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电影艺术。
动画片与真人演出的电影不同,它的卡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是人空绘制出来的,而声音的加入则为这些虚拟存在的卡通角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使观众相信它的真实,认同它的存在。
一、动画片中的三种声音元素在电影中的声音是有语言、音乐、音响三个基本原素构成的。
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动画片也不例外。
1语言现实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为一完善的交流工具,它包括人在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如言语、歌声、啼笑、感叹等。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来表达逻辑思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绪,并带动剧情的发展。
在动画片中,语言的主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无论是客观世界存在的,还是主观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具有语言的功能。
2音乐动画中的音乐具有音乐的一般音乐的共性:善于表现感情,必须通过听觉来感受,展示形象需要时间等,但又有其自身的特性,他的创作构思以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基础,音乐听觉形象和画面视觉形象以及语言(对白、独白、旁白、、内心独白、解说)、音响等元素相互结合,融为一体。
动画音乐在影片里有着主要的“表演”作用,观众在看影片的时候不由不把自己的视觉活动暂时让位给听觉活动。
当动画里的表演人物在沉思、动作,而没有对白的时候,这也就是要音乐作综合艺术的主要发言人的时候,音乐就能突出的发挥的艺术感染力,充分表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和环境气氛,对动画中人物的思想起着决定作用。
音乐有时被用来代替对白和音响,借以渲染气氛、强调角色动作、解释画面内容。
尤其在人物对话的时候可起到加强刻画内心活动的作用,还补充甚至代替随着对话而来的人物情绪的继续发展,使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呼应对照。
动画电影《起风了》音乐赏析作者:张纯琦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1期(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音乐在动画电影中一直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概括主题、烘托气氛,还能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心理等等,动画电影同音乐的关系要远远超过一般的电影。
观看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起风了》,发现在他的作品中,音乐更是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影片中音乐特点的分析,从而探究久石让的音乐风格,进而浅谈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动画电影;起风了;音乐;作用【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一、影片的概述动画电影《起风了》是宫崎骏的收官之作,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上半叶,零式战斗机的开发者、日本航空之父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
宫崎骏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写实的故事情节,即昭和时代的田园风光、市井乡情、关东大地震等,内容上除了表现对飞机的热爱,更是透露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讯息。
当然,该影片之所以成功离不开赏心悦目的画面,更离不开让人砰然心动的音乐,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使得该影片收视率再创新高。
二、影片中的音乐特点该影片唯美的画面、丰富的配乐,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获得听觉上的享受。
其配乐的主要特点有:(一)音乐内容丰富该影片配乐极其丰富,两小时的电影中音乐占了一个半小时还要多,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内容,成为了影片的点睛之笔。
就拿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的音乐《菜穗子》来说,六次出现长度均在1分钟左右,分别有钢琴、小提琴几个版本,简单柔美的乐器独奏、婉转动人的旋律,常常让人觉得没听过瘾便戛然而止,产生惋惜感,也印证了影片凄美的结局。
它的六次出现都为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初遇时的美好、再遇时的感动、求婚时的浪漫、分别后的忧伤、重逢时的喜悦、结婚后的温馨,不一样的场景有着不一样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除音乐外,其他艺术形式是不能够做到的。
(二)表现形式多样为了配合影片的年代,乐器的使用也很有怀旧特点。
以主题曲《旅路》为例,这支有点小清新味道的曲子与宫崎骏所描绘的头上有蓝天白云,地上有扑鼻花香的画面相得益彰。
《幻想曲2000》中的音乐与动画叙事深度融合关键字:幻想曲,幻想,2000,中的,音乐,动画,叙事,深度,融合《幻想曲2000》中的音乐与动画叙事深度融合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音画是电影艺术多元体系之中最为突出、最为关键、最不可或缺的二元要素。
音乐对于故事呈现起着重要的烘托与渲染作用,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仿佛如临其境一般被整个带入画内,画外音乐亦仿佛画内原生音乐一般沁入心脾,从而在音画的视听双重知觉方面,将人与音乐深度融合为一个艺术上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
《幻想曲2000》中的音乐与动画表达,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融情感于乐感的绝佳匹配,起到了音画双重深度融合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一、音乐对于动画的渲染烘托(一)音乐对于动画情境的唤醒性早在20世纪40年代,迪斯尼即推出了其音乐动画电影《幻想曲》――由美国著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带领着费城交响乐团以其弘恢交响,而令全世界瞬间认识了那只顽皮可爱的米老鼠,同时,动画片《幻想曲》更以音画深度融合的迷人魅力令观众欣赏到了法国作曲家杜卡斯的杰作――交响诗《魔法师的学徒》。
时隔半个多世纪,《幻想曲2000》以全新的音画创制,再一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奇幻精彩的音画魔法世界。
其中的第六个段落,即魔法��的学徒这一主题曲仍为《幻想曲》中的保留段落,而本片则是《幻想曲》的一种升级或者说升华版本――共包含了七段精彩绝伦的音画深度融合表达的叙事段落。
[1]首先登场的是被通俗地称之为命运交响曲的第五号交响曲。
这一段落中的音画一体化思维为整部动画情境带来了一种爆烈式的唤醒表达,仿佛试图以具象化的极具震撼力的音符唤醒沉睡着的世界。
(二)音乐对于动画情境的幻想性恰如巴洛克时期的诸多幻想曲一般,《幻想曲2000》亦以音画交融的情境首先即为观众建构了一种基于动画情境的幻想性表达。
这种幻想性亦恰如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以及舒曼的变奏钢琴音乐一般,由音画的交织与时空的演绎跨越了传统的仅了于听觉的界限,以视觉的引入而将观众带入到一个以音画为翅膀,以幻想为升力的飞行场景之中。
124任雨婷: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音乐美学分析“电影音乐,是专门为电影动画作品创作、编配或引用的音乐,包括器乐曲和歌唱曲两种类型。
动画音乐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它需要根据所要展示的动画内容、动画主题以及动画情节设定音乐。
”相对于一般影片,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动画画面体现着音乐,音乐反映着动画内涵。
音乐可以分散于影片的各个部分,也可以与蒙太奇相结合,通过音乐进行时空转换。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音乐风格各异,曲式多样,富有丰富的美学特征与艺术内涵,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听享受。
一、主题曲《Remember Me》对电影主题的深化主题曲是为动画电影主题服务的,起着统领动画电影情节、反映动画电影内涵或深化电影主题的作用。
《Remember Me》作为主题曲为电影的成功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其在影片中一共出现过六次,歌神德拉库斯在舞台上第一次唱起这首歌,米格尔听到后疯狂地爱上了德拉库斯,开始了不顾家人反对的追寻音乐之路,此处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为电影后半部分的反转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和第三次出现在亡灵世界音乐大赛的比赛现场,米格尔唱起这首歌,在场的参赛者不约而同跟着唱,虽然画面欢快热闹,但隐隐透露着一丝凄凉。
在场的每一个亡灵都会唱,这首歌是他们内心的真实诉说,他们不希望自己被在世的家人遗忘,因为遗忘就代表彻底的死亡,包括在亡灵世界。
只要没有被家人遗忘或在祭台上停止供奉自己的照片,每一年的亡灵节他们都可以回到家人身边陪伴家人,家人逝去后也可以一起在亡灵世界团聚。
第四次是米格尔的高祖父埃克托在亡灵世界对米格唱起这首歌,伴随着歌声,画面转向了过去的现实世界中。
埃克托为幼女可可唱起为她写的这首歌,父女俩轻声合唱,浓浓的父女亲情在这场依靠音乐的蒙太奇转场中得到了升华。
第五次出现在西班牙歌神德拉库斯名誉扫地后,德拉库斯再次唱起《Remember Me》,企图靠音乐唤起亡灵们对他的崇拜,殊不知人们对他的崇拜是基于对他音乐的热爱。
论音乐在动画中的运用
1 国内动画音乐发展
早期,我国的动画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熟的作品,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甚至是造
型和语言,连音乐都偏向于简单并且带有他国的色彩。
从 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中国制片厂就开始了对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热切建议
艺术家们从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这一决定使中国动画开始向自己独有的地方
发展,作品开始有了独特、成熟的动画语言和表现手法,动画片也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特色。
这时的动画片故事大量采用中国以线为主的画技和造型,运用民族乐器来演奏,使音乐与画
面相结合,突出民族个性。最耀眼的莫过于当时的《大闹天宫》,开篇就以锣鼓敲打乐点燃气
氛,结合中国民间喜庆乐曲,带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全篇京腔京韵的音乐和鼓
点配合剪纸式的画面产生了浓郁的民族风味,《大闹天宫》也是当时动画影片中的最高成就。
然而,十年文革,我们国家各个行业都发展缓慢,直到1979 年的《哪吒闹海》,它是一
部中华民族特色突出的、成功的动画片。其偏重哪吒痛打龙三太子的场面,音乐将其烘托得
恰到好处,激情扣人心弦,直教人拍手称快。20 世纪90 年代后,现代动画电影音乐迅速侵
占中国,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我们迎来过高峰,经历过低潮,然而最终以刻不容
缓的姿态不断前进着。近年来,中国动画片创作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现代动画更加强调了视
听与画面相结合,音乐已经是动画艺术效果自身的一部分。
2 国外动画音乐发展
2.1 美国的动画音乐
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30 年代末,美国音乐飞速发展并推动着动画的造型艺术。这一
时期的音乐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卡通形象,比如绘画、玩偶、雕塑等都获得了生命和各式各样
的性格。米老鼠系列的《蒸汽船威利号》标志着第一部有声动画的诞生。在片中就已经出现
了声画同步,即音乐与动作节奏完全同步,更是产生了米老鼠式的编曲方式。其音乐和对白
都与画面完全同步,甚至几处人发出的咿咿呀呀的声音、汽船的汽笛声都非常贴切地对应了
动画要表达的节奏。这些音乐的出现带给画面以灵动、夸张和幽默的效果。这使刚刚接触有
声动画片的观众感到不可思议。
到 20 世纪80 年代,音乐对动画的叙事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白雪公主》最引人瞩
目。白雪公主优美的声音牢牢吸引人的心弦,Im Wishing一系列更是为白雪公主量身打造的
音乐,歌词、音乐无一不是按照白雪公主心中所想而创造的,也许正是有了她甜美的声音,
王子才被吸引而来并忍不住合唱。《白雪公主》融入了很多音效元素,动物的配音很出挑,特
别是小鸟叽叽喳喳地与白雪公主互动。With Smile and the Song完美地表达了人与动物之
间的和谐友爱、纯洁无暇。最后深情缠绵的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娓娓诉说着幸
福的结局。好听的音乐太多,为《白雪公主》所创作的歌曲几乎每首都热情洋溢,充满对未
来的憧憬,即使脱离了画面单独倾听这些音乐,也无疑是让人欣赏的作品。而后的《小鹿斑
比》《仙履奇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动画影片也都让人眼花缭乱。在这期间,音乐与动画
相铺相成,伴随着动画技术的提升和艺术的多元化趋势。
2.2 日本的动画音乐
说到国外动画音乐的发展,就不得不提日本。如果说迪士尼动画音乐的节奏性强,民族
乐运用得如鱼得水,那么日本的音乐就是恢弘大气而又空灵。日本动画音乐运用好的典型就
是宫崎骏的作品。
《龙猫》是宫崎骏的早期作品,它有着宫崎骏一贯想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风声、青
草摇晃、雨水滴滴答答,都让人从听觉上仿佛身处大自然之中。配乐在一种童真十足的音乐
丰谷中显现出一种严谨的属性。《龙猫》的音乐色彩斑斓却又不失日本民间音乐的特色,自然
充满童趣,时而欢快,时而婉转,都透露出孩童般纯真的气息。
看动画的人没有不知道《天空之城》的,《天空之城》美的不仅仅是动画,更是音乐。在
音乐的创作中,久石让与宫崎骏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动画音乐带有浓浓的苏格兰风情,主题
曲更是由民歌曲调改变而成。全片音乐以电声为主,加上圆号、童声合唱、钢琴凳的配合,
主旋律舒缓又带着哀愁,传出丝丝缥缈与伤感,表现出了人物的情绪与气氛的忧伤。
日本是个音乐创作氛围浓烈的国家,他们的音乐人以更多、更宽广的视角去阐述音乐。
2010 年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可能不是他最好的动画作品,但是它的音乐被观众铭记
在心。以小提琴为主乐的柔和演奏逐渐进入群乐演奏,随着主角的出场拔高再舒缓下来,在
线条以及水彩画、蜡笔画风的秒回下,琴声悠悠,美声也加入低低吟唱,永远面带微笑。这
首曲子就如同它的名字,好似海的母亲甜美的声音在低诉着一个在海中发生的故事,处处透
着梦幻与神秘,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
3 总结
音乐现在已是动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以绝对的力量在影片中展现出亮眼的风采,
从第一部有声电影开始,它与画面的结合就开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使影片呈现更加精彩夺
目的内容。没有音乐的画面是苍白的,当视、听结合成为一种艺术,影视不断多元化,带给
我们的将是更加精彩纷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