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排序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4
⾦属活动顺序表⾦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指⾦属在溶液或化学反应中的活泼程度,不是⾦属性的排序。
表中某⾦属可以把它后⾯的⾦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中)钾钡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K Ba Ca Na Mg Al Mn Zn Cr Fe Ni Sn Pb (H) Cu Hg Ag Pt Au⾦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失去电⼦的能⼒。
失电⼦能⼒越强的原⼦其⾦属性就越强;失电⼦能⼒越弱的⾦属性也就越弱,⽽其⾮⾦属性就越强。
⾦属活动顺序表常有如下应⽤:1、判断⾦属与酸反应情况:(1)在氢以前的⾦属(K→Pb)能置换出⾮氧化性酸中的氢⽣成氢⽓,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K→Na会爆炸。
(2)氢以前的⾦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2SO4、HNO3)反应,但⽆氢⽓⽣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① Fe、Al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钝化,但加热可充分反应。
和冷的稀HNO3可充分反应。
② Zn与HNO3反应时, HNO3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成NO2、NO、N2O、N2、NH4NO3。
③氢以后的⾦属(Cu→Ag)与⾮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硝酸反应时,浓硝酸⼀般⽣成NO2,稀硝酸⽣成NO。
④氢以后的Pt→Au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
2、判断⾦属与⽔反应情况:(1)K→Na(K、Ba 、Ca、Na),遇冷⽔剧烈反应,且易发⽣爆炸。
2K + 2H2O = 2KOH + H2↑Ba﹢2H2O == Ba(OH)2﹢H2↑Ca + 2H2O = Ca(OH)2+ H2↑2Na + 2H2O = 2NaOH + H2↑(2)Mg、Al在冷⽔中反应很慢,在沸⽔中可反应。
Mg + 2H2O =沸⽔= Mg(OH)2 + H2↑2Al + 6H2O =沸⽔= 2Al(OH)3 + 3H2↑(3)Zn→Pb在冷⽔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蒸⽓反应。
实现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的算法顺序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线性结构,支持随机访问,具有较好的存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实现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包括插入、删除、查找、遍历、排序等操作。
下面介绍一些实现顺序表基本运算的算法。
1.插入算法顺序表插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插入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一位,然后将待插入元素放入插入位置。
具体实现如下:```void Insert(SqList &L, int pos, int data){if (pos < 1 || pos > L.length + 1) // 插入位置非法return;if (L.length == L.MAXSIZE) // 顺序表已满return;for (int i = L.length; i >= pos; i--) // 将pos以后的元素依次后移,腾出pos位置L.data[i] = L.data[i - 1];L.data[pos - 1] = data; // 将新元素插入pos位置L.length++; // 顺序表长度+1}```2.删除算法顺序表删除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待删除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前移动一位,然后将顺序表长度减1。
具体实现如下:```void Delete(SqList &L, int pos){if (pos < 1 || pos > L.length) // 删除位置非法return;for (int i = pos; i < L.length; i++) // 将pos以后的元素依次前移,覆盖pos位置L.data[i - 1] = L.data[i];L.length--; // 顺序表长度-1}```3.查找算法顺序表查找算法的基本思路是:从表头开始逐个比较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搜索到表尾。
具体实现如下:```int Search(SqList L, int data){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if (L.data[i] == data) // 找到目标元素,返回其下标return i;}return -1; // 未找到目标元素,返回-1}```4.遍历算法顺序表遍历算法的基本思路是:从表头开始依次输出元素。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年代排序表图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年代排序表图首先,让我们从夏朝开始。
夏朝(约前 2070 年约前 1600 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延续约 471 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
接着是商朝(约前 1600 年约前 1046 年)。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在商朝时期,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是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
东周(前 770 年前 256 年)则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出现了“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和激烈。
秦朝(前 221 年前 2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但秦朝因暴政而短暂,只存在了 14 年。
随后是汉朝。
汉朝分为西汉(前 202 年 8 年)和东汉(25 年 220 年)。
西汉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鼎盛,东汉则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蔡伦改进造纸术。
三国时期(220 年 280 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乱频繁,但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和著名战役。
西晋(266 年 316 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很快陷入内乱。
东晋(317 年 420 年)时期,北方则陷入了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南北朝(420 年 589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隋朝(581 年 618 年)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
隋文帝杨坚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隋朝同样短暂,二世而亡。
唐朝(618 年 9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唐诗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c语言中优先级顺序表
C语言中优先级顺序:
1、括号(( ) ):在C语言中,括号具有最高优先级,符号前后的优先级也是一样的;
2、先乘法/除法(*,/):先乘法再除法的优先级高于+-,留意乘除的关系;
3、加法/减法(+,-):加法减法的优先级就相对低一些,但是对于负数来说先计算会更明晰些;
4、左移位(<<)右移位(>>):C语言中左移位右移位的优先级是和乘除/加减平级的,且比其低;
5、关系运算符(>,<,>=,<=,==,!=):C语言中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还比较高,且等于号的优先级比最高;
6、位运算符(&,|,^):在C语言中位运算符的优先级位于关系运算符之下,就比上面的低一个级别;
7、逻辑与(&&)及逻辑或(||):C语言中逻辑与及逻辑或的优先级最低,且优先级大小一样。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数是指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数,它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以点号(.)为分隔符,整数部分位于小数点的左侧,小数部分位于小数点的右侧。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即小数点后的数字排列顺序表。
在数学和科学的计算中,小数的精度和小数点后的位数都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是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点后一位:十分位
小数点后两位:百分位
小数点后三位:千分位
小数点后四位:万分位
小数点后五位:十万分位
小数点后六位:百万分位
小数点后七位:千万分位
小数点后八位:亿分位
小数点后九位:十亿分位
小数点后十位:百亿分位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顺序表来读取和写出任何小数。
例如,小数 3.14159,它的小数点后五位的顺序是:十万分位、万分位、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
同样的道理,小数 0.0032,它的小数点后两位的顺序是:千分位、百分位。
当我们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必须根据小数点后的位数对小数进行对齐。
对于小数相加或相减,将小数点后的
位数对齐后,从低位开始按位相加或相减,并注意进位和借位的问题。
对于小数相乘,先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左移,使乘积中的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为两个小数小数点后面位数之和,再对乘积进行通常的乘法运算。
对于小数相除,先将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右移,将除法变为整除,然后再将商的小数部分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总之,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数学和科学计算的重要工具,掌握了它可以更加方便和准确地进行数学和科学计算。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年代排序表图以下是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和年表的完整版。
其中包括了朝代的起讫年代、都城和现在的地理位置、统治者、民族和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时代,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
夏朝夏朝的起始年代约为公元前2146年,终止于公元前1675年。
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统治民族为华夏族。
夏朝的开国皇帝是XXX。
商朝商朝的起始年代约为公元前1675年,终止于公元前1029年。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统治民族为华夏族。
商朝的开国皇帝是汤。
西周西周的起始年代约为公元前1029年,终止于公元前771年。
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统治民族为华夏族。
周朝的开国皇帝是XXXXXX和XXXXXX。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起始年代约为公元前770年,终止于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的民族仍然是华夏族。
秦朝秦朝的起始年代为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公元前207年。
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统治民族为华夏族。
西汉西汉的起始年代为公元前206年,终止于公元8年。
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统治民族为汉族。
新朝新朝的起始年代为公元9年,终止于公元23年。
都城在XXX(今陕西西安),统治民族为汉族。
东汉东汉的起始年代为公元25年,终止于公元220年。
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统治民族为汉族。
三国三国时期包括了蜀汉、XXX和魏国。
这个时期的起始年代为公元220年,终止于公元280年。
都城分别是成都、建业和洛阳,统治民族为汉族。
西晋西晋的起始年代为公元265年,终止于公元316年。
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统治民族为汉族。
东晋东晋的起始年代为公元317年,终止于公元420年。
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民族为汉族。
十六国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包括了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XXX、北燕、冉魏、西燕和西蜀。
这个时期的起始年代为公元304年,终止于公元439年。
古代年龄顺序表0~1岁——孩提;襁褓
2~3岁——孩提
7岁(女)——髫年
8岁——童龀;髫龀;总角
8岁(男)——龆年
9岁——九龄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幼学
童年——总角;垂髫;始龀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男)——舞勺之年
14岁(女)——二七年华
15岁(男)——成童;束发;志学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20岁(男)——舞象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18岁(女)——二九年华
女子成年待嫁——待年,又称“待字”
女子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
20岁(男)——冠;加冠;始冠;及冠;弱冠;冠岁;七尺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男)——始室;壮室;而立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及艾;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1岁——开六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下寿
61岁——开七;华甲
64岁——破瓜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中寿71岁——开八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望八;伞寿
88岁——米寿
80~9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望九;上寿
99岁——白寿
100岁——期颐,又称“人瑞”
108岁——茶寿
老年——皓首,又称“白首”。
一、笔画数由少到多的原则。
按照姓的笔画多少,少的排在前,多的排在后,如王和李,王四画,李七画,王在前,李在后。
二、笔画数相同的,按姓氏起次笔排序的原则。
按“一(横)、丨(竖)、丿(撇)、丶(捺、点)、冖(折)”的顺序排列。
如“干”字第一笔为一,即在三画[一]类,“莫”字第一、二笔为一丨,即在十画[一丨]类。
三、同姓一般以姓名的第二个字的笔画多少为序。
例如,王大宁和王胜利,“大”的笔画少,排在前;“胜”的笔画多,排在后。
如果姓名是两个字,第二个字的位置可按零画对待。
例如,王盛和王大宁,王盛是两个字,而王大宁是三个字,王盛排在前,王大宁排在后。
复姓按单姓对待。
两个名的第一个字笔画数相同,再看两个名的第二个字的笔画多少。
四、姓氏的笔画数相同、起次笔顺序一致的,按姓氏的字形结构排序的原则。
先左右形字,再上下形字,后整体形字。
如,同是八画[丨冖]的字,“明”在先,“昌”次之,“国”在后。
五、对于姓氏的笔画数相同、起次笔顺序一致,且字形结构相同的,左右形汉字的排序要遵循——按“左偏旁”笔画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定之原则;例如:7画“丽贡志芙吾”的排列。
上下形汉字的排序要遵循——按“上偏旁”笔画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定之原则;例如:7画“丽贡志芙吾”的排列。
杂合形汉字的排序要遵循——按“杂合偏旁”重心所在点位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先后次序排定之原则;例如:9画“风逃飐勉匍”的排列。
常用姓氏笔画表一画:乙二画:丁、七、卜、刁、刀、乜三画:干、于、寸、万、弋、上、山、广、门、弓、卫、也、习、马、子、幺四画:支、云、亓、元、木、王、车、丰、韦、尤、戈、区、仇、从、公、毛、午、牛、长孙、风、凤、计、卞、文、方、亢、斗、邓、孔、尹、巴、水五画:艾、玉、古、东、布、石、左、龙、归、帅、叶、卢、田、申、史、冉、付、印、仝、丛、丘、白、句、包、乐、冯、邝、召、台、皮、司、边六画:邢、戎、巩、权、吉、西、成、毕、过、匡、师、吕、曲、乔、年、朱、伍、伏、仲、任、伊、伉、华、向、后、全、邬、危、刘、齐、庄、江、池、汤、宇、安、关、羊、米、许、祁、农、那、阮、阳、阴、孙、纪七画:麦、杜、杨、邴、芮、花、芦、苏、劳、李、吾、严、巫、酉、甫、励、邳、抗、轩、连、芈、邺、肖、岐、时、旷、吴、岑、何、但、佟、邱、佘、余、谷、犹、狄、邹、言、辛、库、闵、冷、汪、沐、沙、沃、沈、宋、张、陆、阿、陈、妫、姒、邵、邰八画:青、武、林、杭、苗、英、苟、范、昔、郁、欧、卓、尚、呼、明、易、罗、国、和、邾、季、竺、佴、郈、侬、岳、儿、郄、郐、念、金、鱼、周、於、庞、冼、郎、房、屈、练九画:贰、项、柯、相、柏、柳、胡、荆、郝、郦、南、荀、荣、革、查、赵、哈、思、钟、钮、郜、侯、段、皇、禹、郗、俞、独、昝、逄、施、闻、洪、宦、宫、姜、娄、祖、祝、费、胥、姚、贺、绕、骆十画:班、敖、秦、桂、耿、索、袁、莫、聂、晋、栗、贾、顾、夏、原、柴、党、晁、晏、钱、铁、俸、倪、徐、殷、翁、奚、卿、馀、郭、高、栾、席、唐、凌、浦、海、涂、容、诸、谈、展、陶、姬、桑十一画:梅、梓、菅、萧、萨、黄、曹、奢、龚、盛、戚、常、崔、符、瘐、康、麻、阎、渔、盖、寇、梁、扈、尉、屠、隗、隆、巢十二画:琮、韩、彭、葛、董、蒋、壹、覃、粟、惠、辜、斐、喻、嵇、程、税、智、傅、储、焦、舒、鲁、童、温、滑、游、曾、谢、禄、缗十三画:槐、楼、赖、靳、甄、蒯、鄢、蓝、蓟、蓬、蒲、蒙、楚、雷、零、裘、肆、訾、虞、睢、路、锡、简、解、鲍、詹、雍、满、窦、谬、褚十四画:慕、蔡、蔺、蔚、臧、管、鲜、端、韶、廖、阚、赛、谭、熊、翟、缪十五画:耦、横、撒、墨、稷、黎、樊、滕、颜、潘、豫十六画:融、薛、薄、燕、霍、冀、黔、穆、衡、嬴、澹台十七画:璩、檀、懋、鞠、戴、赡、镡、魏、繇、襄、糜、麋、濮、蹇十八画:瞿十九画:酆、矍、籍、灌二十画:露、夔二十一画: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