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小麦旱高粱”引种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4.57 KB
- 文档页数:3
在天津生态条件下甜高粱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摘要:以沈农甜杂2号和辽甜3号为材料,研究了在天津生态条件下,甜高粱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
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天津不同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平均生育期分别为130.8,132.4 d,与品种原产地差异不大。
沈农甜杂2号和辽甜3号同时具备生长势强、生物产量高(94 335.5,9 4081.2 kg·hm-2)、茎秆锤度高(16.36%,18.15%)及适应性强等优点。
甜高粱品种在不同地区性状表现各异,在宁河地区综合表现最好。
在天津的生态条件下,适合引进并推广沈农甜杂2号和辽甜3号。
关键词:甜高粱;引种;适应性中图分类号:s566.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3.020甜高粱[sorghum bicolor(moench)l.]是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具有生物学产量高、含糖量高、抗性优良、适口性好、乙醇转化率高等特点,可用于制糖、饲用、生产生物燃料、酿酒、造纸等,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饲用作物和能源作物[1-5]。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为17. 8%~40. 3%,锤度为12%~18%,经加工转化,可获得大量酒精,每公顷甜高粱每天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可生产48 l酒精,是玉米的2~3倍。
因此,甜高粱被认为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有希望的生物能源作物[6]。
天津市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
年平均气温约为14 ℃,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 mm,无霜期为196~246 d,年日照时数为2 500~2 900h。
天津地区温度适宜,降水充沛,日照丰富,为甜高粱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充分利用天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饲料不足问题,促进甜高粱制乙醇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天津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关于不同地区甜高粱引进及筛选试验研究得较多[7-11],但关于甜高粱品种在天津生态条件下的引种及适应性试验目前尚为空白,因此,本研究引进了饲用、能源用甜高粱品种,在天津不同地区进行了丰产性和适应性试验,旨在为甜高粱品种在天津的引种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高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用于制作酒精、饮料、食品等,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高粱的生长环境与管理技术对于高粱的生产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从高粱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高粱的生长环境1.土壤要求高粱适应性强,对土壤的适应性也广泛,但是对于土壤的类型和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高粱宜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保水性强、肥力适中、PH值为5.5~8.5,有机质含量大于1%的土壤。
土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采用各种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比如施用有机肥料等。
2.气候条件高粱的生长适温范围为15℃~35℃,以20℃~25℃为宜;最低温度在-3℃~0℃左右。
高粱对光照要求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顶部结实和粒重增加。
高温、干旱和风吹都会影响高粱的生长。
因此,在高温、干旱和风大的地区,应加强灌溉和防风工作,确保高粱的正常生长。
3.水分要求高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高粱生长期水分需求量大,缺水会导致生长受阻、花序形成不好、粒重轻等问题。
因此,高粱生长期要注重保水,选择土壤保水能力强的地区进行种植。
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人工灌溉方式,确保高粱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二、高粱的管理技术1.选择良种高粱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效果也不同。
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高粱品种。
同时,应选择耐旱、耐病、高产、高质的良种进行种植。
2.合理施肥高粱在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支持,故应根据高粱生长期不同阶段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适量的肥料。
高粱苗期施氮肥,促进高粱的生长;开花期施钾肥,提高粒饱度与质量;结实期施磷肥,促进籽粒生长发育。
3.合理密植高粱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高粱产量的大小。
因此,在决定种植密度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品种特点和种植目的等,科学、合理地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密度以22 500~30 000株/亩为宜。
4.深耕细作由于高粱根系生长迅速,土层深入,而且较为粗壮,土壤松软度较差,则耕作应加强,耕深度达到20~30厘米。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是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一种小麦新品种。
它是在长期的选育实践和研究基础上培育而成,具有很好的抗旱性能和高产潜力。
下面我们将对其选育及特性进行详细分析。
烟农836的选育从1997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多个世代的筛选和杂交育种,经过长期的选优和鉴定,最终确定烟农836为新品种。
在选育过程中,科研人员以提高品种适应干旱环境和提高产量为目标,通过选择抗旱性较强和高产量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并结合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方法,对多个性状进行联合遗传改良,最终获得了优质高产、抗旱性好的烟农836。
烟农836具有以下特性:1.抗旱性强:烟农836对干旱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
这得益于其根系发达、抗旱酶活性高以及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等特点。
2.高产潜力:烟农836是一种高产小麦品种,其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传统品种提高了相当多。
这主要归功于其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和对养分的有效利用能力。
3.病虫害抗性较好:烟农836对常见的小麦病害和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优质特性:烟农836的籽粒具有良好的品质特性,如蛋白质含量高、面筋性好等,适合于加工和制作面食产品。
烟农836是一种具有抗旱性强、高产潜力大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它的选育经历了多个世代的筛选和杂交,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和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方法,最终获得了具备抗旱性、高产量和优质特性的烟农836。
这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加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高产抗旱小麦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烟农836是我国农业科学院农艺学研究所于近年选育成功的一种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本文将对其选育过程和特性进行分析。
选育过程方面,烟农836的选育主要包括亲本筛选、杂交组配、后代选择等几个重要环节。
在亲本筛选中,选育者根据小麦抗旱性相关的形态指标进行材料的初筛,挑选出抗旱性较强的亲本进行后续繁殖与杂交育种。
在杂交组配中,选育者根据亲本杂交规律和配套需求,采用恰当的组配方式进行人工杂交,以增加后代的抗旱性状携带频率。
在后代选择中,选育者通过对大量后代进行筛选、鉴定和评价,去除抗旱性能差、病虫害感病重等不良性状的个体,逐步筛选出抗旱性较强、产量较高的优良品种,最终选育成功了烟农836这一小麦新品种。
烟农836的特性方面,主要表现在高产和抗旱两个方面。
烟农836的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小麦品种。
经过大面积的试种和生产实践,烟农836的单产可达到传统小麦的1.2到1.5倍,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可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烟农836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由于新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抗旱性能,烟农836在干旱缺水条件下仍能维持较高的产量水平,大大减轻了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烟农836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烟农836的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应性较强。
它的生育期大约在110到120天左右,种植者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的特点进行适时种植,方便管理和生产安排。
烟农836的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面筋质量,适合进行面粉加工和食用。
烟农836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对环境友好。
烟农836是我国农业科学院农艺学研究所近年成功选育出的一种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旱、适应性强等特点。
它的问世填补了我国高产抗旱小麦品种的空白,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冬小麦新品种齐民8号的选育与适应性分析齐民8号是由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山农17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
201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11)。
2020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黄淮旱肥地初审。
1选育过程齐民8号的基础材料来源:以山东农业大学的山农17作母本与河南科技学院的矮抗58作父本杂交,运用改良系谱法结合早代测产,系统选育而成。
其选育系谱见附图。
2特征特性2.1植物学特性齐民8号冬性、全生育期230.5d,比对照洛旱7号早0.8d。
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
株高72.8cm,株型较松散,抗倒性强。
整齐度好,穗层较整齐,熟相好。
穗型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
每公顷穗数625.5万穗,分蘖成穗率39.3%;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2.4g。
株型松散,叶色深绿,叶片中宽较长,抗倒伏性较好,熟相好。
2.2抗性鉴定齐民8号接种鉴定结果,高感纹枯病、黄矮病、赤霉病、叶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中抗秆锈病。
越冬抗寒性好,抗旱性强。
2.3品质分析国家区域试验统一取样检测,籽粒容重808g/L,蛋白质含量14.47%,湿面筋含量33.2%,稳定时间3.4min,吸水率62%,属于优质中筋麦。
3适应性分析3.1试验设计2016-2017、2017-2018、2018-2019年度分别将齐民8号小麦种子分别安排布置在山东省的泰安、临沂、河北省的沧州、河南省的洛阳、汝州、灵宝、山西省的泽州、陕西省富平等8个地区的试验基地上种植鉴定其适应性,8个试验点均属于黄淮旱肥地麦区。
各试点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在当地具有代表性。
播期选择当地最适播期。
小区面积13.2m2, 3次重复,四周不少于2个小区的保护行。
每亩基本苗按照18万播种,播前造墒或播后浇跟种水,保证出苗,出苗后、收获前不再浇水。
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选育研究作者:裴磊,刘新月,刘莉,卫云宗来源:《农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摘要:针对山西省干旱缺雨,旱寒交迫和倒春寒严重的生态环境,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以抗旱节水、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经系谱杂交育种法,通过水旱交叉生态选择、多环境多点鉴定等手段,并且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技术,最终选育出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98 号’。
该品种含有10 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7 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
2013—2014 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 年区试平均产量4562.3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 号’增产9.6%,株高75 cm左右,有效穗数525 万/hm2,穗粒数30~35 粒,千粒重44 g,该品种为冬性、早熟、抗寒、抗旱、抗倒伏、抗干热风,高产、稳产、成熟落黄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
‘晋麦98 号’于2014 年11 月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适宜于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麦田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晋麦98号’;品种选育;特征;栽培技术;旱地小麦中图分类号S33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60600070 引言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全球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玉米,是世界约40%人口的主食,是人类的第一大主粮。
小麦在中国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谷物,近年种植面积在2400万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其中旱地小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30%以上[1]。
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约73.3 万hm2,规模较大,但是小麦单产水平低下,归其原因是山西省气候条件特殊、干旱少雨、旱地面积大,旱地小麦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0%左右[2],其旱情危害比周边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省份更为突出[3],由于旱灾、冻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导致小麦供需矛盾日益加剧[4],成为影响山西省小麦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5]。
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土壤干旱、缺水、肥力不足等,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
小麦探墒沟播技术是指在小麦种植前挖探墒沟,提前为种子提供充足水分和气体,促进种子发芽生长。
适水管理技术是指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灌溉,保证小麦生长需要的水分。
减肥技术是指科学施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抗旱栽培技术是指利用抗旱品种、改良土壤和改进栽培措施,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
通过对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小麦种植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小麦栽培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2 问题提出在小麦种植中,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现代农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在干旱地区。
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农业化肥的大规模使用,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小麦的品质,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干旱频发、气温波动等极端天气现象加剧了小麦的抗旱能力的考验。
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确保稳定的产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品质、增强抗旱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2. 正文2.1 小麦探墒沟播技术小麦探墒沟播技术是一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2023 ,43(1) : 011J.SHANXI AGRIC, UNIV . ( N atural Science Edition )学报(自然科学版)04162春播早熟酿造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分析王艳秋1,张飞1,王佳旭1,朱凯1,郭晓雷2,邹剑秋1*(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高粱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2.辽宁省种业发展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摘要:[目的]通过春播早熟区酿造高粱生态适应性评价,鉴选出适宜我国春播早熟区的高产高效品种,并建立酿造高粱品质评价标准,促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方法]本研究以春播早熟区广泛应用的25个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赤峰、公主岭、通辽、白城4个试点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品质、生育期、株高等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开展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结果]参试的25个品种在4个生态区的产量总体表现为:白城>赤峰>通辽>公主岭,凤杂32、吉杂224、辽糯11三个品种在春播早熟各生态区产量、品质、生育期等参数综合表现优异,为鉴选出的高效品种;通过2020和2021两年籽粒品质分析,建立了春播早熟区酿造高粱品质评价标准:淀粉含量≥70%、单宁含量0.8%~2.0%、脂肪含量≤5.0%、蛋白质含7.0%~12.0%;所有参试品种平均生育期115.3 d ,产量排名前5位品种生育期为118.5~121.8 d ,平均株高分别为161.2~174.1 cm 。
[结论]春播早熟区选择丰产稳产性高、品质符合酿造标准、生育期和株高适中的品种是实现该区域高粱高效、持续生产的关键。
关键词:高粱; 早熟; 产量; 品质; 生态适应性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51(2023)01-0011-09高粱是我国传统酿酒原料,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点。
高粱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作物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边际土地利用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1-3]。
7个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的报告,600字小麦是全球粮食作物中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因此,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十分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7个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并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是雷尔氏小麦。
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在旱季依然保持较好的抗旱性。
它可以在低水分下生长,而且也不太容易受病虫害的影响。
然而,它的萌发能力的回报较弱,这一点可能会影响它的整体产量。
其次是红杉小麦。
它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可以适应低水分环境,还具有良好的抗病虫能力。
他还特别能够有效应对干旱病害,但它的萌发率似乎比雷尔氏小麦稍微弱一点。
第三种小麦是融合小麦。
它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以在60%左右的水分下正常生长。
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它能够抵抗多种不同的病虫害,比如褐飞虱和叶斑病。
同时,它的萌发能力也较高。
接下来是大红雅小麦。
它的抗旱性良好,可以在低水分下正常生长,而且有一定的抗病虫能力。
不过它的萌发能力较弱,可能会影响整体产量。
接下来是海棠小麦。
它的抗旱性较好,可以在60%左右的水分下正常生长,而且抗病虫能力也较高。
另外,它的萌发能力也很强,可以提高小麦的整体产量。
第六是威鲁小麦。
它的抗旱性良好,可以在低水分下正常生长,并且抗病虫能力也较强。
另外,它的萌发能力也很强,可以提高小麦的整体产量。
最后一种小麦是茂盛小麦。
它的抗旱性较强,可以在70%左右的水分下正常生长。
它也具有良好的抗病虫能力,而且萌发能力也很强,可以提高小麦的整体产量。
总之,以上7种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表明,大部分小麦品种在低水分下均可以正常生长,而茂盛小麦可在最低水分的情况下正常生长,且抗病虫能力最佳,是理想的抗旱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