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储存期分类表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危险品的贮存安排取决于化学危险品分类、分项、容器类型、贮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
根据危险品的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化学危险品分类腐蚀性物品遇水小类小类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然物品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性物品酸性碱性放射性化学危险品分类点火器材起爆器材爆炸及爆炸性药品其他爆炸品一级无机一级有机二级无机二级有机剧毒易燃助燃不燃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剧毒无机剧毒有机有有毒毒无有无有无有机机机机机机物品点火器材○爆炸性起爆器材○○物品爆炸及爆炸性药品○×○其他爆炸品○××○一级无机××××①一级有机×××××○氧化剂二级无机××××○×②二级有机×××××○×○压缩气剧毒(液氨和液氯有抵触)××××××××○体和液易燃×××××××××○化气体助燃××××××分×○×○不燃××××分消分分○○○○自然物一级××××××××××××○品二级×××××××××××××○遇水燃一级××××××××××××××○烧物品二级××××××××消××消×消×○易燃液一级××××××××××××××××○体二级××××××××××××××××○○易燃固一级××××××××××××××××消消○体二级××××××××××××××××消消○○剧毒无机××××分×分分分分分分×分消消消消分分○毒害性剧毒有机××××××××××××××××××××○○物品有毒无机××××分×分分分分分分×分消消消消分分○○○有毒有机××××××××××××××××分分消消○○○○酸无机××××××××××××××××××××××××○腐蚀性性有机××××××××××××××××消消×××××××○物品碱无机××××分消分消分分分分分分消消消消分分××××××○性有机××××××××××××××××消消消消××××××○○放射性物品××××××××××××××××××××××××××××○说明:“○”符号表示可以混存;“×”符号表示不可以混存;“分”指应按化学危险晶的分类进行分区分类贮存。
《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储存制度》一、物料储存1.物料储存管理1.1物料的储存1.2储存区域和环境管理①库房地面干净无积水,墙壁完好无脱落,库房内应有必要的通风、照明、防虫、防鼠,避日光直射等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②对储存无特殊要求的产品可存放在一般库,根据产品特性设定合适的温湿度范围,一般温度控制在35℃以下,湿度控在85%以下;③有特殊储存条件的产品,划分独立区域和设定符合产品特性的储存条件,定期记录监测数据。
1.3摆放管理产品存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保管、编号定位,并应离墙离地摆放,具体数值无明确的法规要求,但一般遵循墙距≥30cm、地距≥10cm、跺距≥30cm、顶距≥30cm的原则。
2物料的有效期管理:建立物料台账和定期盘点,应对近效期物料提前响应,如提前三个月通知生产计划人员及时安排生产。
有条件者,建立电子系统进行物料进出帐管理和有效期预警机制。
2.1《物料储存识别表》2.2《物料储存环境监控记录》2.3《物料进出台账表》二、中间产品储存条件1. 目的为规范中间产品仓储条件及有效期,制定该文件。
2. 内容2.1中间品的识别:已完成配料工序待分装的产品称为中间品或半成品,根据中间品或半成品的属性进行命名或制定代码。
2.2存储周期的规定:根据生产工序的实际情况和中间品的属性指定其存放的周期、其储存的条件,存放的环境,存放过程中应选用已消毒的容器具,以避免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
3.相关记录3.1中间品储存规定注:上述储存条件“A”表示:物料在常温(按实际温度)干燥密闭储存;“B”表示:物料在≤℃干燥密闭储存。
“C”表示:物料在≤℃干燥冷藏储存。
三、成品储存1.目的规范产品储存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2.工作程序2.1产品的接收所有接收入库的产品,须确认贴有对应的标签说明(参考3.5标签牌),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名称、数量、批号、有效期、操作人等相关信息,并记录于出入库台账中。
2.1.1产品的储存2.1.2储存区域和环境管理1)库房地面干净无积水,墙壁完好无脱落,库房内应有必要的通风、照明、防虫、防鼠,避日光直射等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2)对储存无特殊要求的产品可存放在一般库,根据产品特性设定合适的温湿度范围,一般温度控制在35℃以下,湿度控在85%以下;3)有特殊储存条件的产品,划分独立区域和设定符合产品特性的储存条件,定期记录监测数据。
呆滞物料呆滞就是不流动,呆滞物流的标准可谓不同,说法各异,有的认为物料的最后异动日至盘查时,其时间间隔超过180天者,称为呆滞物料。
展开有的说超过3个月不流动就算呆滞,也有的说超过1年不流动才算呆滞。
总之,物料存量过多,耗用量极少,而库存周转率极低的物料就是呆滞物料。
每个公司划分标准不同,例如笔者公司就规定:对质量(规格、材质)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存储超过1个月,已无使用机会,或虽有使用机会但用料极少的;对良好状态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存储超过3个月,在以后的生产中没有机会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对成品、半成品,凡因质量不符合标准、在制或制成后客户取消订单、过多库存等因素影响,储存超过1年以上的,都算作呆滞物料。
产生的原因呆滞物料产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家里长期搁置不用的物品,当初它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有很多原因呢?产生呆滞物料的原因总的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比如客户更改或取消订单,供应商送货质量问题,客户退货等,内部问题就是工厂自身问题,主要有工程变更,过量采购或错误采购,试验或生产材料剩余等。
有时,产生呆滞物料不能简单地划清是外部还是内部原因,很可能先是一种原因,又导致的另一种原因才最终产生的呆滞。
呆滞物料产生的原因,是我们采取相应措施的依据。
有的说超过3个月不流动就算呆滞,也有的说超过1年不流动才算呆滞。
总之,物料存量过多,耗用量极少,而库存周转率极低的物料就是呆滞物料。
呆滞物料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而不是仅仅“买多了或者生产多了” 这么简单。
不仅仅是电子组装行业,其他制造业,如服装行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地波动,而采购/生产是有提前期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计划(采购/生产)不如(客户订单)变化快的矛盾。
一个是材料工程变更(客户要求/企业技术革新)第二项是由于产品市场淘汰造成第三项就是由于实施安全库存管理的物料由于接单结构变化造成物料长期的积压第四种就是物料本身由于质量问题直接判定为不良品其长期的积压造成还有一块就是物料需求计划方面(非定订单采购或企业物料订单管理)造成的因为行业差异过、其他方面的原因说不好应是指长期积压闲置的物料系统毕较明细的话应是这样的一个流程(辅料/原材料/部件/成品→呆滞物料/待外理→报废)可利用↓处理策略工艺更改、设计变更产生的呆滞物料电呆滞物料处理策略子原器件更新换代很快,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也可能是政策的变化,如ROHS指令的推出,使很多不符合标准的物料立刻被取代。
物料管理制度物料管理制度「篇一」1.目的:使物料储存、保管、搬运有序进行,以达到维护品质之功效。
2.范围:公司所有物料3.储存期限规定。
3.1电子元器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3.2塑胶件的有效储存期为4个月。
3.3五金件的有效储存期为6个月。
3.4包装材料的有效期为6个月。
3.5成品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3.6化工及危险品的储存期按供应商提供的期限为准。
4.储存区域及环境。
4.1储存区分为:待处理区、良品区和不良品区。
4.2储存条件:仓储场地须通风、通气、通光、干净,白天保持空气流畅,下雨天应关好门窗,以保证物料干燥,防止受潮。
4.3仓库内物料以常湿常温(5―35°c,相对湿度为45%―85%)环境储存。
4.4易变质物料在仓储期,要采取封保鲜纸、消毒等适当措措,防止产品变质。
5.储存规定。
5.1储存应遵循三原则:防火、防水、防压;定点、定位、定量;先进先出。
5.2物料上下叠放时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中间常用”。
5.3易受潮物料,严禁直接摆放于地上,应放货架或卡板上进行隔离。
5.4呆料废料必须分开储存。
5.5不允许有火种进仓,晚上下班前应关好门窗及电源。
6.安全6.1对危险化学物品的保管,须遵守“三远离,四严禁”的'原则,即“远离火源,远离水源、远离电源,严禁混合堆放、严禁阻塞通道、严禁阻塞灭火器、严禁超高”。
6.2危险化学物品和易燃物品要进入指定区域,并有专人保管。
6.3认真执行货仓管理的“十二防”安全工作,即:防火、防水、防锈、防腐、防蛀、防磨、防爆、防电、防盗、防晒、防倒塌、防变形。
6.4仓内严禁烟火、严禁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6.5定期检查电线绝缘是否良好。
6.6消防设施齐全,按消防部门颁布的标准配备,每季度定期检查一次,确保其使用功能。
7.保管。
7.1仓管员应将仓库内储存区域与料架分布情形绘制《物料储位图》挂于仓库明显处,当物料存放区域有变更之时,储位图应做相应变更。
仓库物料储存期限管理规范(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规范仓储物料的管理,确保物料品质,使物料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储存。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存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包装材料的储存期限以及超期物料的管理。
3.0定义无4.0职责品管部:负责制定物料储存期限标准。
仓储课:负责执行物料的储存标准及仓库所有物料的保管及储存。
5.0作业程序5.1品管部根据物料的特性制定物料储存期限标准(以供应商生产日期为准),(标准包括一次检验及二次检验期限)见附录1表格。
5.1.1电子类:电解电容、PCB等有效储存期限为6个月,其它陶瓷电容,二三极管,电阻,电感,IC,稳压管,继电器,电流保险丝,绝缘材料,套管类,胶带,美纹纸等有效储存期限为12个月。
5.1.2化工类:天那水,助焊剂,工业酒精,锡条,锡丝,胶水等以产品包装有效期限为准,焊锡膏保存期限为:已开封的锡膏保存期限为1个月,已搅拌调制锡膏保存期限为12H。
5.1.3线材类:防水线,DC线,AC电源线,漆包线类等有效储存期限为12个月。
5.1.4包材辅材类:纸箱,PE袋,纸盒等有效期为12个月,标签类为6个月,其中周期性标签保存期限为1个月。
5.1.5五金类:磁性材料类如磁环,端子,插针,螺丝等有效期限为12个月,电镀品为3个月。
5.1.6铜线铜材类:铜包钢,镀锡铜等有效期限为3个月,裸铜,铜包铝镁等为2个月。
5.1.7胶料类:黑色胶料有效期为12个月,其它颜色的胶料为6个月。
5.1.8成品类:连接器类/连接线类储存期限为6个月。
以上都为第一次期限标准要求,第二次期限标准依“附录1表格”执行。
5.2物料储存条件和要求5.2.1电子料/铜线铜材类仓库环境温湿度标准范围为15~25度,相对湿度不大于70%,当温湿度超出标准范围时立即开启除湿机或加湿机和空调,使温湿度达到标准范围内,IC,PCB,电阻,电容,二三极管等物料必须放于恒温恒湿电子仓内,所有电子料必须存放于静电胶箱内,每天安排专人进行点检一次并做记录,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物料拿取时必须戴防静电手套或静电环。
物料分类账分析物料分类帐我将分为3块来讲,分别为:背景分析&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前台操作、后台配置。
背景分析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例如标准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应当在月末结算成本差异,或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了满足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传统的手工帐时代,人们更倾向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即在物料发生业务时会计不做账,原因是不了解物料当时的实际成本,当月末收到发票后,才进行计算并补齐整月的凭证。
先不谈这种方式工作量如何,单从它的效果来看,个人认为,这种结算方式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财务管理的思想,只是机械的迎合会计准则的需要及自身条件的约束。
管理学认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应当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而单一的事后核算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毫无帮助。
所以,采用标准成本法对物料进行管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
在SAP系统中,如果物料的价格控制方式为标准价,当采购价与标准价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生产材料采购差异,这部分差异通常我们会在月末时,将其分摊至销售成本或库存中。
但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够知道每种物料的实际成本,因为分摊至库存的那部分差异并没有与物料相对应。
如何满足企业精益生产(JIT)的需求?如何在SAP中计算出库存物料的实际成本?如何才能将材料采购差异,分摊至每一种物料?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阶段的讲述。
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对于采购差异的处理,SAP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将对比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明确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采购进行发票校验时产生的会计凭证:当采购发票价与标准价的不一致,产生了材料采购差异,这部分差异在月末订单结算时,会根据产成品的销售情况,分别计入销售成本及库存商品中,我们可能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结转至本年利润如果差异较小并且相对平稳,我们可以将所有差异直接通过手工帐的方式,转移至销售成本中,再通过资产负债表直接将差异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物料保质期分类表
1.物料的贮存期:
1.1所有的物料必须按规定的使用期限贮存与使用,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贮存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1.2超过期限的物料要停止发放、使用;
2.储存期限规定
2.1电子器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2.2塑胶件的有效储存期为4个月;
2.3五金件的有效储存期为6个月;
2.4包装材料的有效储存期为6个月;
2.5木质材料的有效储存期为3个月;
2.6成品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3.储存规定
3.1储存应遵循三原则:防火、防水、防压;定点、定位、定量;先进先出。
3.2物料上下叠放时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3.3易受潮物料,严禁直接摆放于地上,应放货架或卡板上进行隔离;
3.4呆废料必须分开储存。
4储存区域及环境
4.1储存区分为:待处理区、良品区和不良品区
4.2储存条件,仓储场地必须通风、通气、通光、干净、保持空气流畅,保证物料干燥,防止受潮;
4.3仓库内物料以常温(5℃-30℃,相对湿度30%-80%)环境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