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皮带伤害事故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6
分析建筑施工行业机械伤害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机械伤害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类型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等,一旦操作不当或防护措施不到位,就容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同时也会影响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深入分析建筑施工行业中的机械伤害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行业机械伤害的类型建筑施工行业中的机械伤害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卷入和绞伤这是较为常见的机械伤害类型。
当施工人员的身体部位,如衣物、头发、手臂等接触到旋转的机械设备部件,如皮带轮、齿轮、传动轴等,就容易被卷入或绞伤。
例如,在操作搅拌机时,如果施工人员的手臂靠近正在运转的搅拌轴,就可能被卷入其中,造成严重的伤害。
2、碰撞和挤压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在运行或移动过程中,可能会与施工人员发生碰撞,或者将施工人员挤压在设备与固定物体之间。
比如,起重机吊运物料时,如果操作失误,可能会撞到下方的施工人员;挖掘机在作业时,如果回转半径内有施工人员,可能会将其挤压受伤。
3、切割和刺伤一些机械设备配备有锋利的切割部件或突出的尖锐物,如电锯、切割机、钻床等,如果施工人员在操作时不慎接触到这些部件,就容易被切割或刺伤。
4、飞出物打击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零部件可能会因松动、断裂等原因飞出,对附近的施工人员造成打击伤害。
例如,砂轮片在高速旋转时破裂飞出,可能会击中施工人员的身体。
二、建筑施工行业机械伤害的原因导致建筑施工行业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不安全行为(1)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违规操作机械设备。
例如,未经培训就上岗操作,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盲目蛮干等。
(2)施工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注意力不集中,疲劳作业,或者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保养等危险行为。
(3)施工人员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导致在发生机械伤害时无法有效保护身体。
机械伤害(皮带)应急处置一、事故危害分析绞伤二、事故部位:高炉槽下皮带三、事故危害程度确定:一般事故,作业区内部处理。
四、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汇报当发生皮带运输机机械伤害事故时,发现事故人员在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刻拉紧急停机拉绳停机、停止作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将伤者从设备中解救出来,并将事故的情况上报当班班长。
2、处置当班班长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携带急救药品、急救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同时将事故的情况上报作业区作业长。
救援人员通过判断伤者的伤害程度,采取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伤势稳定后送往医务室或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若伤者受伤情况较严重时应迅速联系120派救护车赶赴现场抢救。
五、现场急救1、伤情判断:检查伤员的心跳,其次是呼吸和瞳孔,然后区分是危重伤员、重伤员,还是轻伤员。
危重伤员:外伤性窒息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呼吸困难、深度昏迷、严重休克、大出血等类伤员,此类伤员须立即抢救,并在严密观察下迅速护送医院。
重伤员:骨折、脱位、严重挤伤、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内脏等,此类伤员多需手术治疗,不能马上手术时,要注意防止休克。
轻伤员:软组织伤,如擦伤、挤伤、裂伤和一般挫伤等,此类伤员可现场处理后回住地休息。
2、伤口处理:伤口的处理步骤: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用手帕、布带包扎、止血。
骨折处用木辐、木板当夹板临时固定。
脊柱骨折时,不需要做任何固定,但搬运方法十分重要。
3、搬运方法(1)担架搬运,用担架搬运时,伤员的头部向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随时观察其变化。
(2)单人搬运法:可让伤者伏在救护者的背上,也可使伤者的腹部在救护者的右肩上,右手抱其双腿,左手握住伤员右手。
(3)双人搬运法:一人抱住伤员的肩腰部,另一人抱住伤员的臀部、腿部,或让伤员坐在两个急救者,互相交叉形成的井字手上,伤员双手扶在急救者的肩部。
六、注意事项1、救援工作时,救援人员必须使用防护工具,防止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2、在救援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事故现场原样,确需移动的要画出原样图或进行拍照录像,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以便事故调查。
一起皮带输送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2006年8月31日22时,某热电厂3#锅炉在上煤过程中操作工王某发现6#皮带输送机皮带走偏,向下漏煤,随即通知另一上煤操作工某将煤改进5#锅炉,并告知某6#皮带走偏,3#锅炉煤没上满,待维修工调整后再改进3#锅炉,维修工宋某赶到后由于没带扳手无法对6#皮带输送机高处导向轮进行调整,又返回维修班取来套管扳手,就在皮带西边进行调整,而操作工王某则在皮带东面观察3#锅炉上煤情况,突听宋某大叫:“哎呀,我的胳膊”王某立即喊上某及另一操作工艾某一起将宋某送到市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医院全力抢救,宋某虽无生命危险,但终因其右上臂大骨粉碎性骨折被迫切除。
原因分析:1、一起典型的习惯性违章,维修工宋某安全意识淡薄,无视操作规程,违规对转动着的皮带输送机进行调整作业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机械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规程明确要求:“任何机械在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得进行任何维修保养工作”;“运行中的皮带输送机,严禁进行检修、清理、打扫、注油等作业,严禁用手摸托辊,首尾轮等部位”。
2、宣传教育培训不够,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对转动的皮带轮进行维修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知识匮乏,安全素质低下,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无人监护,单人作业,,使之在处理皮带输送机故障时动作不准确,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客观原因。
预防措施及教训:1、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水平。
2、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提升整个企业管理水平。
3、加大日常安全检查力度,尤其是对所有运行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安全管理人员寄语: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过关的安全硬件设施、过硬的员工安全素质是企业安全无事故的基础。
一期期血淋淋的、发人深省的事故案例,目的是唤起领导和员工对“我要安全”的共鸣,也是加强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途径,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从这里边汲取经验与教训,才不失我们开展事故案例教育的目的。
机械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危险源、预防措施+12条机械伤害预防铁律(顺口溜)一、常见产生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各种起重吊装设备及其配套吊索具;各类旋转切割打磨设备、钻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可自行行走的自动焊机,卷板机,剪板机,压缩机;以及手锤、手锯、撬杠、钳子等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注意就会发生机械伤害,且发生频率较高,有的会对人身造成严重伤害。
二、机械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误入危险区域两大原因。
人员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地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
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误入危险区域的原因主要有: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误入危险区。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险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险区,或没有表示危险区,操作人员误入。
4.单调、枯燥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险区。
5.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险区。
6.错误的思维和记忆,尤其是对机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容易误入危险区。
What we are most proud of is not that we never fall, but that we can get up every time we fall.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皮带输送机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2007年1月24日1 1时20分左右,安徽某化工集团公司煤焦车间l7 皮带机岗位上发生一起皮带机机尾大辊筒伤害事故,造成操作工章某右臂肱骨骨折,右侧三根肋骨骨折。
一、事故经过1月24日11时20分左右,l7 皮带机操作工章某在l7皮带运行时进行巡检,发现皮带上无煤,皮带机跑偏。
章某于是到机尾查看,看到正在运行的l7 皮带机机尾大辊筒上粘有原煤,就用戴着手套的右手去清除大辊筒上的原煤。
手套、衣袖被卷入正在运行的大辊筒内,造成右臂肱骨骨折,身体右侧三根肋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1.章某安全意识淡薄,违反《煤焦车间技术操作规程》第四节安全技术制度第10条,皮带运行时严禁清扫设备、地面;第1 1条,调整皮带时要注意安全,不得在转动辊筒上清理焦、煤等杂物,以免发生人身事故的规定。
章某抱着侥幸心理,用戴着手套的手去刮辊筒上的原煤,严重违反了煤焦车间技术操作规程,是导致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2.车间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方面,虽然有要求、有检查、有教育、有考试,但考核的少,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3.部分设备防护设施不全,也是导致这一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4.皮带超负荷运行,岗位分散,每条皮带只有1名操作工,处于无人监护情况下操作,一但发生安全事故处于无人救护状态,很容易导致恶性事故。
三、防范措施1.在全车间内利用调度会、白班早会、交接班会的各种会议,通报124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在职工中广泛进行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护能力的安全教育。
2.在职工中开展一日一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落到实处。
3.完善安全网络,分别在皮带机焦系统、2O1 系统、德士古系统和629 系统设安全负责人,确保安全工作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一起皮带输送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2006年8月31日22时,河南南阳某热电厂3#锅炉在上煤过程中操作工王某发现6#皮带输送机皮带走偏,向下漏煤,随即通知另一上煤操作工李某将煤改进5#锅炉,并告知李某6#皮带走偏,3#锅炉煤没上满,待维修工调整后再改进3#锅炉,维修工宋某赶到后由于没带扳手无法对6#皮带输送机高处导向轮进行调整,又返回维修班取来套管扳手,就在皮带西边进行调整,而操作工王某则在皮带东面观察3#锅炉上煤情况,突听宋某大叫:“哎呀,我的胳膊”王某立即喊上李某及另一操作工艾某一起将宋某送到市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医院全力抢救,宋某虽无生命危险,但终因其右上臂大骨粉碎性骨折被迫切除。
原因分析:1、一起典型的习惯性违章,维修工宋某安全意识淡薄,无视操作规程,违规对转动着的皮带输送机进行调整作业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机械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规程明确要求:“任何机械在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得进行任何维修保养工作”;“运行中的皮带输送机,严禁进行检修、清理、打扫、注油等作业,严禁用手摸托辊,首尾轮等部位”。
2、宣传教育培训不够,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对转动的皮带轮进行维修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知识匮乏,安全素质低下,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无人监护,单人作业,,使之在处理皮带输送机故障时动作不准确,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客观原因。
预防措施及教训:1、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水平。
2、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提升整个企业管理水平。
3、加大日常安全检查力度,尤其是对所有运行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安全管理人员寄语: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过关的安全硬件设施、过硬的员工安全素质是企业安全无事故的基础。
一期期血淋淋的、发人深省的事故案例,目的是唤起领导和员工对“我要安全”的共鸣,也是加强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途径,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从这里边汲取经验与教训,才不失我们开展事故案例教育的目的。
选矿厂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4年6月19日,某选矿厂皮带工曹某在2号粗碎机输送皮带岗位上班,2号输送皮带出现打滑、跑偏现象,曹某向班长进行了汇报,班长找来皮带油让曹某往主滚筒上擦油。
过了大约十分钟,曹某在不通知停止皮带运转的情况下,擅自向主滚筒上擦油,被皮带卷下右臂,幸被赶来查看皮带运转情况的丁某发现,打了工伤停车铃,与赶来的工友将曹某送往医院,因伤势严重无法救治,做了截肢手术。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曹某在皮带运输机未停的情况下向主滚筒擦油,被皮带卷入右臂造成事故。
2、间接原因:
①班长违章指挥,曹某违章操作,作业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②设备带病运行。
皮带主滚筒橡胶包层损坏,没有及时更换,皮带超负荷运行,造成皮带打滑。
③从违章作业可知,该企业安全管理不严,从业人员不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④此次事故反应出该厂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教育部到位。
三、防范措施
①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安全管理,监督从业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②定期对各类设备检修,消除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安全有效。
③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组织职工认真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深刻教训。
④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减少和消除事故的最根本的
方法。
弧光短路起大火 26人入黄泉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1年11月22日,原皖北矿务局刘桥一矿,因低压侧接线端子的压接处紧固程度不够而产生电弧火花着火,燃及运输带和其他可燃物,致使井下作业人员26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
人民法院对机电队工人孙某某、电管队副队长苏某某、机械化队队长周某某分别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刘桥一矿掘进一区大班班前会上,机电队长布置孙某某当日下井65采区皮带机卷JD—25内齿轮绞车的80N开关,以待使用。
该队副队长告知孙该开关有一相漏电。
孙检修了80N开关,更换了该开关的零部件,但没有查明和排除故障的情况下,就让65采区变电所送电,孙按动按钮试车,由于检漏继电器未动作,导致开关短路,加之65采区下部变压所变压器未跳闸,短路电流冲击到变压器低压侧,因低压侧接线端子的压接处紧固程度不够而产生电弧火花,引起该处弧光短路,产生强大电流和高温,将低压侧绝缘瓷头炸碎,继而造成炸脱瓷头的低压侧接线柱接触变压器外壳,再次短路,使变压器油温和压力急骤上升、着火,燃及运输带和其他可燃物,形成猛烈火势,致使井下作业人员2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擅自撤掉井下变电所主管人员。
1991年8月,被告人周某某擅自撤掉并下看管人员,机电科领导得知后,要求周重新派人看管,到事故发生时也没有派人看管。
2.违章作业。
副队长告知孙某某80N开关有一相漏电,孙没有按照电工寻找漏电故障的规定(用摇表摇测的方法)进行检查、没有查明和排除故障,只是更换一下开关便让送电是导致弧光的主要原因。
3.苏某某违反停产检修计划,对65采区下部变电所没有检修,留下重大隐患。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党和政府对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多。
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根据煤矿的作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
规章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人人、时时、处处按规章制度办事,防患于未然。
煤矿皮带事故反思总结煤矿皮带事故反思总结通过学习近期两起皮带机械伤害事故,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煤矿皮带事故反思总结,希望能帮到你。
煤矿皮带事故反思总结篇一第一、吸取事故教训,必须把强化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作为遏制事故的有效手段。
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麻痹侥幸心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造成这些事故的很重要的原因。
事故警示着我们,安全工作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举一反三,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使“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入脑入心,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防范能力,增强职工自我防范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思想认识重视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吸取事故教训,必须让人人都要深刻反思、让人人都受教育,人人都在行动见到实效。
要从强化责任入手,确保责任落实不衰减、执行不走样,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的自觉行动上。
从强化入手,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让每个员工都能掌握规章制度,熟悉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到实处,把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上。
从强化防范入手,把安全防范技能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上。
我区领导对安全工作作了比较细致、全面、具体的安排。
各岗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
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的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作为每一个职工,应当树立起“安全为了自己”的主动安全观,从个人的幸福、家庭幸福这个角度,主动地想着安全,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第二、要坚决杜绝违章行为。
事故的发生,绝大多数都是人为造成的,说到底就是违章造成的。
违章是安全的大敌,是事故的源泉,只要我们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遵章作业,规范操作,事故就会远离我们。
第三、要学习掌握好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以案为例、警钟长鸣。
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研究分析,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今后预防事故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下是安全管理部搜集的,近年来发生的机械伤害典型事故案例,并对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预防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希望各部门负责人和广大员工,结合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认真研究,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一、XXX“12.28”机械伤害事故1、事故经过2012年12月28日零时左右,XXX成品车间二班正常接班,打包岗位的XXX、XXX、XXX(女)等3人启动H1801B打包机进行打包作业。
在启动打包机过程中,排料门发堵塞,机器出现故障报警。
班长XXX赶到现场指挥处理故障,XXX安排XXX在操作盘,自己到打包机的二层位置处理故障。
故障排除后,XXX指示XXX进行预压操作,在预压头下降过程中堵塞卡死,打包机再次停机。
零时30分左右,班长XXX联系的XXX推着手推电瓶车到达现场并将监视窗打开,XXX与XXX二人交替站在高为1.7米的手推电瓶车上进行清理堵塞物的作业,由另一名打包工XXX负责监护操作盘。
4时10分左右,预压头上部积存的短纤维基本清除,班长XXX在操作盘上进行开机操作,但未能升起预压头,此时XXX站在监视窗前方的叉车上观察,XXX告诉XXX不要动,他去打包机二层关闭风线阀门,切断打包机动力源,就在他转身上楼时,突然听到XXX的喊声,回头看XXX已经被升起的预压头带入打包机内,班长XXX马上返回到操作盘前,急忙按下“预压启动”按钮,将预压头降下来,在闻声赶来的班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将XXX从监视窗中救出,XXX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2001年6月14日,山西省太原某焦化厂发生了一起皮带机伤害事故,导致1名操作工死亡。
(1)事故经过6月14日15时,该厂备煤车间3号皮带输送机岗位操作工郝某从操作室进入3号皮带输送机进行交接班前检查清理,约15时10分,捅煤工刘某发现3号皮带断煤,于是到受煤斗处检查,捅煤后发现皮带机皮带跑偏,就地调整无效,即向3号皮带机尾轮部位走去,离机尾约5—6m处,看到有折断的铁锹把在尾轮北侧,未见郝某本人,意识到情况严重,随即将皮带机停下,并报告有关人员。
有关人员到现场后,发现郝某面朝下趴在3号皮带机尾轮下,头部伤势严重,立即将其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现场勘察,皮带向南跑偏150mm,尾轮北部无沾煤,南部有大约10mm厚的沾煤,铁锹在机尾北侧断为3截,人头朝东略偏南,脚朝西略偏北,趴在皮带机尾轮下方,距头部约200mm处有血迹,手套、帽子掉落在皮带下从现场勘察情况推断,郝某是在清理皮带机尾上沾煤时,铁锹被运行中的皮带卷住,又被皮带甩出,碰到机尾附近硬物折断,郝某本人未迅速将铁锹脱手,被惯性推向前,头部撞击硬物后致死的。
(2)事故原因a. 操作工郝某在未停车的情况下处理机尾轮沾煤,违反了该厂“运行中的机器设备不许擦试、检修或进行故障处理”的规定,是导致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b. 皮带机没有紧急停车装置,在机尾没有防护栏杆,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c. 该厂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忽视转岗安全教育右臂卷入皮带机事故经过:2006年10月16日13:40左右,酒钢宏达建材公司新型墙体材料厂职工曲XX (男,23岁,大学本科学历,1983年9月出生,2006年8月参加工作,接受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带领劳务工胡XX在新型墙体材料厂烧结砖A线可逆皮带机尾部检查设备,由胡XX清理皮带机中部平台上的积料。
13:50左右胡XX发现曲XX夹在皮带机尾部滚筒与皮带中,此时皮带机已经停止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