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12.88 KB
- 文档页数:2
英语广告语翻译中修辞的使用-最新年文档英语广告语翻译中修辞的使用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广告宣传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广告语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英语学习爱好者以及专业翻译人员的重视。
中国的外来广告语翻译,同样受到了足够的关注。
由于语言学上的差异,加上广告语短小精炼的特点,英汉翻译也渐渐改变以往直译的方式,修辞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在比较英语和汉语本身语言与修辞的同时,研究广告语这种及其精炼,含义深远的语句的翻译,讨论不同翻译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以及如何做到最合适准确的翻译。
二、广告的语言特点(一)广告的特点什么是广告?我们都知道,广告就是产品宣传,企业宣传,吸引消费者眼球。
美国市场联合会(AMA)给出它的定义是:广告就是由生产厂家或者赞助商花钱,通过不同传媒方式,对产品,理念,服务做出的一种为了吸引注意力的一种非私人交流。
也就是说,广告是公开的,以吸引公众选择趋向和购买意向的,介绍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商业行为。
(二)广告语的特点广告语一定是简短的,含义丰富或者引人遐想的口号或者妙语。
无论使用的词汇和语句多么特殊,有吸引力,有创造力,有说服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最重要的。
尤其对于英语这种引申含义非常丰富,本身在日常用语方面就有很多双关、隐喻之类修辞的语言。
有一则笑话,就是说明有些英文广告语是没有办法直接翻译的,某快餐品牌的广告语“We do chichen right.”如果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就会闹笑话。
三、什么是修辞修辞,关系到语句的结构,发源的历史,语气的表达,目的的指向等等。
简单的说,修辞就是如何让语言有说服力,发挥表达的最大功效。
广告语的翻译,如果没有好的修辞,仅仅依靠直接翻译,是不能达到英文广告本身的效果的。
四、英语广告语主要的修辞方式(一)双关语1.指代。
用表面出现的简单词语,指代广告本身要表达的含义。
比如说摩尔香烟的广告:Ask for more.看起来是多要点什么东西的意思,而More恰恰是品牌名称。
翻译中常见的修辞格由于我们精通汉语,所以英语写作中有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今天,我将向你介绍20种最常见的英语修辞格。
仔细体验它们,并尝试在您的作文中使用它们:1、Simile 明喻明喻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事物的比较,共同特征存在于人的内心而非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 等。
举个例子1. I wandered lonely as astay dog.我像一只流浪狗一样孤独地四处漂泊。
2. Einstein likes to put a cloak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爱因斯坦喜欢披着斗篷,就好像刚刚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
2、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举个例子1. 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希望是顿美好的早餐,但却是一顿糟糕的晚餐。
2.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一些书需要被“浅尝辄止”地阅读,另一些需要被“狼吞虎咽”般地阅读;很少一部分需要被“细嚼慢咽”地阅读。
3、metaphor 隐喻,暗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举个例子1. 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1)The kettle boils.水开了。
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
2. 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
3. 以代替作品,例如:a 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4. 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
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英汉翻译是以源语和译文语言间消息的传递为目的的外语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修辞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中渗透到每一处,翻译者必须确保自己在翻译过程中能够保持有效的修辞。
修辞技巧可以极大地影响译文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了解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修辞是通过特定的修辞形式来表达意义的一种方式,可以使翻译更有效、更具可读性。
修辞包括句法、词汇、形象、修饰性言辞等。
句法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传达翻译的概念。
句法结构的添加可以帮助翻译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图。
句法的结构也可以帮助翻译变得更简洁,使译文更容易理解。
词汇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者应注意源语和译语在词汇使用方面的差异,以避免词汇不当或理解错误引起的误解。
此外,翻译者在所使用的词汇中也应该承担责任,应注意符合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以及正确处理源语和译语中拼写、发音、意义等问题。
词汇的选择也可以极大地改变译文的内容和形式,并影响译者的个性发挥。
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可以极大地提高语言效果,以更よく传达源文的意义。
翻译时,尤其要注意源文和译文中形象的对应,以求在传达意义时尽可能接近原文,选择形象比较适合的词语和句子,使译文更具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此外,修饰性言辞也是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给原文添加了一种艺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结构,使表达的原意更加清楚。
修饰性言辞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源文的内容表达得更加通顺,使译文的可理解性更强。
修辞在翻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中结合句法、词汇、形象、修饰性言辞等修辞手法,以更好地传达意图,使源文的意义更加清晰,使译文更有趣、更具可读性,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英语专八翻译中常用修辞手法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一直受到院校、教师和学生们的高度重视。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由听力、改错、阅读理解、人文知识、翻译、写作等题型构成,旨在全面考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只有研究专业八级考试各部分题型内容,探索出应对的适当策略,才能指导学生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英语专八翻译中常用修辞手法1.Simile 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 等.例如: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him crow.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2.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例如: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3.Metonymy 借喻,转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I.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1>.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II.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III.以作者代替作品,例如:a com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VI.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4.Synecdoche 提喻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例如:1>.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部分代整体)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2>.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特殊代一般)他是本世纪的牛顿.3>.The fox goes very well with your cap.(整体代部分)这狐皮围脖与你的帽子很相配.5.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这种修辞法是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直接描写事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汉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且,当需要一种艺术形式来充分诠释句子信息时,修辞手法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正确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更好地准确地传达消息,而且能完美地诠释句子的含义。
首先,为了有效地传达消息,在英汉翻译中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手法。
如果在英语中涉及到一些抽象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用比喻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以便于更好地传达信息。
同样,如果想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情绪,可以利用比喻来更好地描述出来。
比如,在英文中,“She was his rock”意思是他的支柱,我们可以翻译为“他有她就像有了坚如磐石”,形象把相关的情绪表达出来。
其次,要想准确地表达一句话的含义,在英汉翻译中我们可以利用夸张手法,即将原先的信息进行放大以表达出更多的强烈的感情。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传达“时光飞逝”的感觉,则可以翻译为“时光飞逝得迅疾得可怕”,从而更好地表达了这种感觉。
再者,关于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一些技巧可以用来诠释句子的含义,如对照手法和反复手法。
对比一个概念可以让更多的读者理解句子的含义,而反复地出现多个字可以加强句子的力度,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如,可以将英文“He had no peace, no rest”翻译为“他没有安宁,没有休息”,以加强其结构的深刻性和准确性。
最后,还有要注意的是,在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要恰当,只有立足于源语的结构,才能确保消息的准确性。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除了注意保留原句的语义,同时还要注意翻译出原句的修辞效果,才能使翻译出的句子更加地地道行。
总而言之,修辞手法在英汉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更好地准确地传达消息,而且能完美地诠释句子的含义。
正确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使其翻译更加准确,地道行和生动。
修辞格的翻译方法修辞格的翻译方法修辞格一般都具有形式独特新颖、内容丰富、功能生动鲜明等特点。
翻译英语修辞格力求译文能有效地再现原文的精神和风格。
英译汉中常见的修辞格,包括音韵修辞格、词义修辞格、句法修辞格等,本文着重介绍了修辞格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加注、意译法、替换法、归化、切分等,并通过一些实例来阐述。
一般说来,修辞格的翻译原则是形似不如神似重要,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手法修辞格的翻译上存在许多差异,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
总的来说,英语修辞格的译法主要有直译、加注、意译、归化、切分、数种译法并用等。
(一)直译法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手法和比喻形象无甚差异的情况下,就可采用直译。
直译既可传达原文的意义,又可保持原文的修辞风格,丰富译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His present hunger awoke and gnawed at him.这会儿,他肚子里的饥饿又苏醒过来撕咬着他。
(二)加注法加注也是丰富译文语言表达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既能传达原文的意思和神韵,又能扩展读者的知识面,尤其原文所用的典故在上下文中起比较重要的作用时,使用加注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Christ,to hear some of th ose sailor’s myths,you’dthink bloody Fort know was on every ship that sailed.天哪,要是听信有些水手的胡说八道,你会以为每条出海的船上都有该死的诺克斯堡哩。
(注:诺克斯堡是美国一个军事保留地,是美国黄金仓库的所在地。
)(三)意译法由于许多英语修辞手法或比喻形象本身是特有的,如保留其形象就会危害其义。
如英语的头韵法,其搭配可以千变万化,很难碰巧找到这样的汉语搭配,即使勉强凑韵,也不一定能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首先保证译文能正确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然后尽一切可能去表现原文的节奏和旋律。
safe and sound安然无恙now and never机不可失(1)He is the mouth of the House in its relations with the crown.他是议会对王室的发言人。
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使用外语,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则是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一环。
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使译文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富有表现力。
首先,对于英汉翻译中的修辞手法,最常见的莫过于比喻和拟人了,尤其是在叙事文体中。
比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主题,而拟人则可以辅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所表达的意思。
在比喻和拟人之外,比较、对比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帮助读者一眼看出文章中两个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再需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分析上,以此加强文章的可读性。
此外,另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是疑问、抒情和总结等。
疑问可以增加文章的张力,引起读者的兴趣,而抒情可以调动读者的情绪,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题。
总结可以帮助读者对文章中所讨论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此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最后,一篇文章如何才能称之为运用了修辞手法?留意以上所列出的修辞手法,把它们运用到文章中,不仅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有说服力,还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耐读,有助于把文章的主题表达的更加清晰。
因此,对于英汉翻译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修辞手法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是重要的。
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使文章变得更加言简意赅、生动传神,从而让文章有更大的说服力。
简述英语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简述英语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简述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摘要使用修辞格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从正确运用英语修辞格及对比分析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的异同入手,浅谈如何在忠实表达原文的基础上,正确翻译和理解英语的修辞格,并介绍英语修辞格在翻译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英语修辞格翻译运用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使用修辞格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或者使语言更加整齐匀称,音调铿锵,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效果。
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的历史,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修辞方式。
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显然存在着既相一致又有区别的特点。
认识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修辞格式的异同,找出二者各自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英汉语言转换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修辞手法,并在译文中正确使用,从而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
以下举例浅谈英语修辞格在翻译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一、直译法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相类似的常用修辞格,~I1:simile(明喻),metaphor(隐喻),metonym(借代),personification(拟人),hyperbole(夸张),irony(反语),pun(双关),rhetoricquestion(设问)等。
在翻译中当然应当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即在用词和修辞结构上都与原文保持一致,做到形神皆似。
举例如下:In his dream he saw the tiny figure fall as a fly(simile)在他的梦中他看见那小小的人影像苍蝇一般地落了下来。
Life is an isthmus between two eternities.(Metaphor)是永恒的生死两端之间的峡道。
Sometimes the pen may be mightier than the sword.(Metonymy)有时文人比武士更有力量。
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分析摘要:移就修辞格是英语修辞格之一,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其中形容词是最常见的转移修饰语。
主要特点就是通过移就这种超常规搭配,创造生动形象、言简意丰、情景交融的表达形式。
然而,译者要想准确与生动地翻译其语义却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
关键词:英汉翻译对应法复原法拆分法重构法状语法在英语修饰格中,移就修辞格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翻译的修饰格之一。
移就修辞格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应用。
它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语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过多的笔墨就可以言简意赅地将要表达的意思生动而形象的表现出来,而且语言更加富于变化、饶有情趣。
尽管该种修饰格具有众多优点,倘若译者不能准确地理解英语原文中的移就修辞手法,就会很难表达清楚英语原文的意义。
因此,有必要分析与论述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
1 对应法虽然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不可否认两者语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
这就说明译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可以采用对应法,直接对应着英语原文将汉语表述出来。
但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英语原文与汉语翻译在语义和功能上能够形成对等。
这样才能保证汉语翻译的简洁性与生动性,避免为阅读者造成理解障碍。
例子1:英语原文:I was surprised to find him living in such drab and cheerless surroundings.汉语翻译:我意外地发现他住在如此单调而阴郁的环境中。
在这里,就采用了直接对应的翻译策略将英语原文中“drab and cheerless surroundings”直译为“单调而阴郁的环境”,既简单又生动。
2 复原法上述内容中已经论述过移就修辞格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是一种词语搭配的创造性应用。
因而,其主要特点就是修饰语经常处于一个非常规的位置,经常出现修饰语置于逻辑中心语后面。
英语常用语义修辞格的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方面都有大量的修辞方式。
这两种语言中经常运用形象性手段来加强语言效果,从而达到修辞目的。
而这种比喻性手段在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上与形象性的比喻上,有的相同,有的不尽相同。
有的形象性用法能为一种语言的读者有所了解、接受,而对另一种语言的读者则显得陌生或不能接受。
因此,在翻译英语语义修辞格时,不仅要注意形式上的对应,更应注意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本文拟讨论英语常用的语义修辞格的翻译。
一、明喻(simile)在翻译英语的明喻时,一般采用直译法,将其译成汉语的明喻。
但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和美学观念也有所差异,有的英语明喻和汉语明喻的比喻形象不尽相同。
因此,有时也用意译法、变通法和注释法。
如: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risen for him to crow. 他这人就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以为太阳升起是为了它的啼叫。
( simile →明喻。
直译法)Tom was as sober as a judge. 他十分清醒。
(simile →非修辞格。
意译法)He is 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他像狐狸一样狡猾。
(simile →明喻。
但不是“像死猪一样狡猾”。
变通法)Falstaff : I am as poor as Job , my lord , but not sopatient . 福斯塔夫: 我是像约伯(注) 一样穷的,大人,可是却没有他那样的好耐性。
(注:约伯(Job)《圣经》中的人物, 以忍耐贫穷而著称的圣徒。
)(simile →明喻。
但译文意义不清楚,故加了注释。
注释法)二、隐喻(metaphor)英语隐喻的翻译,一般采用修辞格转换法或直译法,将其译成汉语的明喻或隐喻。
但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有时需要转换表达或修辞方式、或改变喻体以符合汉语的习惯。
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中国文化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久负盛名。
其中,翻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无论是翻译技术的发展还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影响翻译效果的关键。
而修辞是翻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传达文化时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就翻译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展开探讨。
首先,在翻译中,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在多种语言之间传达信息时,这些手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英文中,“snow is white as a sheep”采用的是比喻,“it is as difficult as climbing the mountain”是拟人,“refreshing in the morning, cool in the evening”是排比,“the wind is roaring like a lion”是夸张。
比喻是把不同的事物相互比拟,使话语更贴切形象;拟人是把人和非人物比做;排比是一种语气强烈的修辞,能够使语句更加富有诗意;夸张是对人或物的特点进行放大说明,从而触动读者的情感。
此外,在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能够使译文更具有文化特色。
英汉语言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往往会出现语意的失误。
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文化差异,使译文更加真实、感人。
例如,“the flower suddenly blooms in the cold winter”英文版中采用了比喻,而翻译成汉语时则可以采用“坚持不懈,即使在寒冬也能花开”的拟人手法,从而在汉语中表达出中国人对坚持不懈的赞美。
另外,翻译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能够使原文和译文更具语言特色。
例如,英文中“peace and harmony”表达的意思可以翻译成“和谐
安宁”,也可以用“息争谋和”的排比手法。
而排比的使用会更好地诠释了中国人和平相处的文化传统,也为原文添加了一种紧凑的语言特色。
综上所述,修辞是翻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法丰富多彩,合理使用可以让原文与译文更加贴切,富有感染力。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修辞手法的使用,以此来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和文化内涵,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