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 格式:docx
- 大小:16.64 KB
- 文档页数:13
骨科病人健康宣教
《骨科病人健康指南》
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骨科病人那些事儿。
你要是不小心成了骨科病人,那可得注意啦!首先呢,就像咱盖房子得有牢固的根基一样,休息那是至关重要的。
别觉着自己能撑,该歇就得歇,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去恢复,可别逞强去干这干那的,不然骨头可不答应。
饮食方面呢,也不能马虎。
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就好比给身体这座大楼添砖加瓦。
什么牛奶呀、鸡蛋呀、瘦肉呀,别怕吃,吃好了身体才有劲儿去恢复呀。
可别整天就吃些没营养的,那怎么能行呢!
再说说这活动,不是说不能动,但得适度。
就像那琴弦,太紧了容易断,太松了又弹不出好听的音。
咱得慢慢试着活动活动,但别过度,不然万一又伤着了,那不就麻烦啦。
心情也很重要哦!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要乐观起来。
想想看,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坎儿,跨过去就好啦。
就像那下雨天,总会过去,晴天总会来的。
你要是整天不开心,身体也会跟着不开心,恢复起来就更慢啦。
我就认识一个朋友,之前不小心骨折了。
一开始他还不在意,该干啥干啥,结果恢复得特别不好。
后来听了医生的话,好好休息,注意饮食,心情也慢慢好起来了,这才恢复得越来越好。
所以呀,咱得吸取教训,可别重蹈覆辙。
还有啊,一定要听医生的话。
医生就像那引路人,知道怎么走才能最快到达健康的彼岸。
他们让吃药就吃药,让复查就复查,可别自己瞎捣鼓。
总之呢,骨科病人要好好照顾自己。
休息好,吃好,心情好,听医生的话。
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这个小困难,重新变得生龙活虎的!加油吧!。
腰痛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腰围?腰围的要求后面较宽,前面较窄。
这样既可保持腰部,又不妨碍弯腰,腰围的选择最好是其后侧上缘达肋骨下缘,下缘至臀骶部,以便起到较好的支撑整个腰部的作用,腰带后侧不宜过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为宜。
必须注意,腰围只能是工作,劳动和长途旅行时使用,在家休息时应把他卸下来,不要整天戴着,患有慢性腰痛的病人,戴腰围也应仅限于腰痛急性发作时佩戴,不要在症状消失或缓解后还戴着。
长久戴下去,不仅影响腰部的活动,而且造成腰背部肌肉产生废用性萎缩。
颈椎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护?①睡眠时,枕头高低要适宜,一般应保持颈部轻度过伸位,以利恢复脊柱的生理曲线。
②避免感受风寒,防止外邪乘虚侵入而并发风湿痹痛。
③加强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使无力的颈肌得以强壮,僵硬的关节恢复灵活。
④中老年和长期低头工作的人要做到劳逸结合,多做颈部的活动。
⑤颈部的外伤与颈椎病有密切的关系。
要注意防止外伤,做到有病早治,头颈部轻微的扭伤,落枕均可诱发颈椎病。
因此应迟早治疗,不可轻视。
⑥矫正不良的看书姿势,桌椅的高度要适当,以防桌椅的高度差过小,颈椎处于长期的过屈位。
落枕病人如何进行自我防护?主要表现为睡眠醒后出现颈部疼痛,头常歪向患斜侧,转头不利。
为减少落枕应注意:①多做颈部的功能锻炼,增强颈部的肌力,防止其发作;②夜晚睡眠时应防止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③对短期内多次发作的病人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以防其发展为颈椎病;④睡眠时,颈部不宜暴露于外,避免感受风寒;⑤进行颈部温热疗法,增加颈部血流量,缓解颈部痉挛;踝关节扭伤后怎么办?当身体运动不协调,或受外力的损伤作用后,踝关节的韧带常是最易受损的组织,踝关节扭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日后将给足部的活动带来诸多的障碍。
踝关节扭伤后怎么办呢?①早期切记按摩和推拿,因为按摩和推拿均可使韧带撕裂加重,按摩也会使毛细血管损伤加重;②在踝关节扭伤24小时以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将毛巾放置在冰块上,然后踝放在毛巾上,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
骨科科普宣教小知识骨科是医学领域中专门研究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学科,包括骨折、关节炎、脊柱问题等。
为了提高广大人们对骨科健康的认知和了解,本文将介绍一些骨科科普宣教小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身的骨骼健康。
骨骼是人体的支撑结构,具有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的重要功能。
因此,骨科问题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科问题以及预防方法:1. 骨折与骨折的治疗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破裂,常见的类型包括发生在手腕、脚踝和肋骨的骨折。
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石膏固定、手术修复等。
避免发生骨折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骨密度和预防意外伤害。
2. 关节问题与保护关节问题常见的有关节炎、关节疼痛等症状。
保持适当的体重、规律运动和健康的饮食是关节健康的重要因素。
此外,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适当的休息和热敷也有助于减轻关节问题的症状。
3. 脊柱健康与疾病脊柱问题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是维持脊柱健康的基本要求。
另外,适度的运动、合理的劳逸结合以及避免扭伤等行为也是预防脊柱疾病的重要措施。
4. 骨质疏松与营养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特点是骨骼变薄、易折断。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是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并保持适度的阳光暴露和多样化的运动方式。
5. 年龄相关性关节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问题如风湿性关节炎会越来越常见。
锻炼、保持适度的体重和定期体检是预防和管理年龄相关性关节疾病的基本方法。
科普小知识如上所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身骨骼健康。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加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并及时就医检查。
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合理的运动锻炼,我们可以预防和减轻许多骨科问题的发生。
骨科健康是我们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骨科健康的认知,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骨骼系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获得有用的骨科宣教知识,促进人们更加重视和关注自身骨骼健康。
骨科健康宣教八大内容
哎呀呀,那咱就来说说这骨科健康宣教的八大内容哈!
第一点,饮食那可太重要啦!就好像汽车得加好油才能跑得快,咱的骨头也得靠合适的饮食来养呢!你想想,要是一直吃些没啥营养的,骨头能好吗?好比小李,天天吃快餐,结果骨头就不太好呢!咱得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像牛奶呀、豆制品啥的。
第二点,适当运动不能少哇!你瞧运动员们的身体多棒呀,那就是运动的功劳呀!可别老坐着不动,那骨头都要“生锈”啦!隔壁王大爷每天坚持散步,现在腿脚可利索了。
第三点,姿势得正确呀!弯腰驼背像啥样嘛,时间久了骨头能不出问题?你看看那些站姿挺拔的人,多精神呀!就像咱小区的小张,总是站得直直的,多帅!
第四点,别太累着自己呀!身体又不是铁打的,该休息就得休息。
整天忙得团团转,骨头也受不了哇!小红前段时间工作太累,结果就把腰给伤着了。
第五点,注意安全那是必须的呀!别老是那么粗心大意的,万一摔着碰着了,骨头不得遭罪嘛!就像那次小明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多疼呀!
第六点,保暖很关键哟!天气冷的时候,不保暖骨头能舒服吗?大冷天不穿厚点,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嘛!冬天的时候要多穿点,别像小周一样,爱臭美穿得少,结果关节疼。
第七点,定期检查别不当回事呀!车还得定期保养呢,咱骨头就不用啦?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嘛,等到严重了可就麻烦了。
第八点,保持好心情也很重要哇!心情好了啥都好,骨头也开心呀!整天愁眉苦脸的,对骨头能有好处?就像小芳,每天开开心心的,身体一直都很棒呢!总之,大家可得把这些当回事呀,不然到时候吃苦头的可是自己哟!。
骨科疾病科普宣教小知识骨科疾病是指影响骨骼系统的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脊柱疾病等。
在骨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科普宣教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骨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些疾病。
一、骨折骨折是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它是指骨骼的破裂或断裂,通常由于剧烈外力作用于骨骼而引起。
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护、复位、固定、康复等。
骨折后应及时就医,避免不当的处理方法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二、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的炎症,常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常见的关节炎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要预防关节炎的发生,可以注意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运动、遵循正确的体位并定期进行关节的锻炼。
三、脊柱疾病脊柱疾病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突出或突破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脊柱侧弯(脊柱侧弯症)是指脊柱在冠状面上出现侧弯,常见于青少年。
预防和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包括规范用腰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合理安排日常活动时间,适时就医。
四、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系统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低和骨质疏松。
这种疾病对骨骼的强度和韧性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容易引发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烟酒过量。
五、颈椎病颈椎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部位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预防颈椎病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进行颈椎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合适的枕头和床垫,注意避免颈部受凉,也能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六、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因外力作用或运动不当引起的软组织或骨骼结构的损伤。
只要注意运动时的安全措施,并进行必要的热身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大部分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运动时要选择适当的运动鞋和运动装备,遵守比赛规则,并避免过度运动。
以上是骨科疾病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预防治疗方法。
骨科健康宣教外一科健康宣教(骨外、显微外、五官科)精品文档宣教程序一、入院宣教1、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介绍负责医生及护士进行卫生宣教,以帮助病人为尽快适应环境,使病人及陪护产生依赖及安全感。
2、说明减少探视及陪护的意义(1)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2)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减少污染疾病机会,并为病人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
二、疾病基本知识的宣教1、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调整病人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为病人及陪护介绍病情的基本常识。
3、用药的基本情况及有关药物的副作用。
4、输液的有关常识及注意事项。
5、饮食与休息(具体的饮食类型,休息方式)。
6、功能锻炼(各疾病功能锻炼具体方法)。
三、出院指导1、按期复查(多长时间)。
2、功能锻炼(各疾病功能锻炼具体方法)。
3、饮食与休息(具体的饮食类型,休息方式)。
4、用药及有关注意事项(作用、副作用、服药剂量时间、方法等)。
.精品文档断指(肢)再植的健康宣教计划一、心理护理:意外的伤残对患者的心理上是一种严重的进攻,对术后结果、功能恢复及雅观的担心,及对当前工作、生活、婚姻的忧虑,易使患者显露出悲观失落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仔细分析患者心理,及时相识病人的需求,根据不同个体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可介绍同类病人预后结果,通过以往成功病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说服和引导患者,增强其克服疾病的信心,主动共同治疗和护理。
二、环境: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2-25℃,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0-4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或达不到温热作用,湿度60%-70%,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三、体位:术后需绝对卧床7-10天,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肢应垫软枕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局部应制动,保持功能位。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肩周炎健康教育1,经摄片检查未发现肩周其她病变得前提下,可采取体育锻炼,持之以恒、为防止引起剧烈疼痛,可逐步增加关节得活动幅度,这对于分离粘连功能有良好效果。
2,开展肩部摆动活动;即患肩得手前后左右画圈摆动,一日多次。
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循序渐近,防操之过急。
3,开展爬墙活动;即患肩得手顺墙壁向上移动,一日多次,以恢复肩部伸展。
4,双手交叉在头后,做向后掰肩得动作或浴巾擦背式动作。
5,将手臂上举,前臂曲至手触摸到对侧耳部。
6,可用局部按摩,热敷或其她理辽法。
并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凉。
7,参加生产劳动时,应注意肩关节得承受能力,避免用力过猛与过大强度。
骨质疏松得健康教育1,骨质疏松症就是老年人常见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更易发病。
2,本症得症状有周身骨痛,身材变矮驼背,腰肌痉挛,易骨折。
3,骨质疏松症,易发生于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营养不均衡与吸烟及少活动得人。
女性停经年龄越早,越易发病。
4,本症尤应重视早期预防。
(1),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得吸收、(2),坚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得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并可增加与保持肌力,维持躯体关节得稳定性、(3),多吃含钙及蛋白质得食物,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肉禽蛋则蛋白质含量丰富。
(4),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就是跌跤容易造成前臂及股骨等处得骨折。
下肢骨折病人得健康教育1,说明饮食及多饮水得重要性,多吃富有维生素得食物,可防止便秘,多喝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与结实、2,说明骨牵引得目得及注意点,维持骨折复位,为了使牵引有效,使骨折早日康复,不可随意调试装置。
3,上石膏肢体要垫高至合适得位置、如髌骨骨折维持伸展180度,防止石膏折断,并及时报告石膏处感觉,如压迫,剧痛,脚,下肢颜色就是否变紫,变黑。
4,讲明卧床得意义,手术病人卧床2-6周,过早下床活动会因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髓内针折弯,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严重后果。
骨科健康教育流程及工作要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入院前健康教育→住院中健康教育→出院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点入院前健康教育住院中健康教育出院后健康教育1.介绍科室环境、治疗时间及注意事项。
2.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社会状况,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3.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给患者必要的生活协助,鼓励家属参与。
5.有情绪障碍者,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医师治疗。
1.了解患者的情绪,使用言语开导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绪平和、神气清净。
2.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4.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5.告知患者特色中医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加强对患者康复保健知识教育,告知患者不良习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调理、坐立行的方法、腰部保健、预防不良姿势等相关护理知识。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到因人施护,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法,积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4.定期随访,调查患者依从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重点人群介绍治疗环境、治疗时间及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告知治疗的重要性,腰托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住院1-7天时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指导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卧、坐、立行和劳动姿势,减少急、慢性损伤的发生机会住院8-9天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巩固治疗教会患者康复锻炼的方式,并进行指导住院12天时进行巩固治疗,并记录治疗效果随访。
骨科疾病科普宣教小知识骨科疾病是指与骨骼相关的各种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脊柱疾病等。
这些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普及骨科疾病的知识,提高大众对骨科健康的认知和防护意识,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骨科疾病的科普宣教小知识。
一、骨折的分类和治疗骨折是指骨骼断裂,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
根据骨折的不同特点和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骨折。
闭合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后没有穿破皮肤,而开放骨折则是伴随皮肤破裂的骨折。
对于闭合骨折,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骨折较为稳定、未移位或位移不大的情况,主要包括固定、石膏、功能锻炼等方法。
而对于骨折严重、移位较大或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情况,需要通过手术复位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开放骨折因为伴随着皮肤的破损,容易导致感染,所以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清创,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通常采用内固定或外固定的方法。
二、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一种影响骨骼健康的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
它是由于骨骼组织的破坏超过再生导致骨骼变脆而引起的。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和锻炼。
饮食方面,建议增加钙的摄入,如食用奶制品、豆制品、鱼类、海产品等。
此外,维生素D对于骨骼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可通过日晒或补充口服维生素D来增加其含量。
锻炼方面,以有氧运动和负重运动为主,如散步、跑步、跳绳、爬楼梯等。
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心肺功能,又能增加骨骼的负荷,有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和增加骨密度。
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增强肌肉的力量,进而减轻骨骼的负担,预防骨质疏松。
三、关节炎的症状和治疗关节炎是指关节的慢性炎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
药物治疗可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疼痛药缓解疼痛和炎症。
骨科科普宣教小知识骨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治疗与骨头、关节、肌肉、神经等方面相关的疾病。
由于骨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而且很多人对骨科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骨科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骨骼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骨科科普宣教小知识。
一、骨折的分类及处理骨折是常见的骨科问题之一,一般根据骨折的形式和严重程度,可以将骨折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
对于闭合骨折,一般通过复位后固定进行治疗;而对于开放性骨折,则需要及时清创、止血、消毒,并进行外科手术修复。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骨折时,我们首先要保持患处局部固定,尽快就医。
二、关节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关节疾病是指各种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关节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合理饮食等方式来预防关节疾病的发生。
一旦出现关节疼痛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三、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问题,由于骨密度减少、骨质变薄导致骨骼变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症,我们需要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骨骼健康。
发现骨质疏松症,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四、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腰椎间盘突出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问题,由于久坐不动、劳累过度等原因引起。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坐姿和站姿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保持腰部肌肉的力量。
一旦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骨骼健康,预防各种骨科疾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骨科问题,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希望通过以上骨科科普宣教小知识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骨科知识的了解,更好地保护好自己的骨骼健康。
骨科外科常用健康宣教
引言
骨科外科是医学中需要复杂技能和知识的一种专业,涉及到治疗和预防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损伤和畸形,例如骨折、脱位、弯曲及肿瘤等。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迅速,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或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
因此,提高人们对于骨科外科相关常识和注意事项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宣教内容
1. 预防意外损伤: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意外风险,例如穿鞋前检查鞋底是否平整,穿高跟鞋时要注意稳定身体平衡,避免在楼梯、水泥路面跑步或玩耍的场所。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装备,例如头盔、护肘、护膝等,以及维护自己的安全与健康关系密切的环境。
2. 保持良好的饮食惯:人们需要充分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以帮助骨骼系统保持稳定健康。
此外,对烟草和酒精等有害物质要远离,以避免破坏人体健康。
3. 运动健身:适当的锻炼和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强
度和柔软度,使人们更加健康、活力十足。
但是一些较剧烈的运动,例如滑雪、足球、橄榄球等需要特别注意防护措施。
此外,对于年
纪较大、生病或有其他身体状况的人,需要进行医学咨询和指导后
才能决定适合的活动方式。
4. 日常护理:骨科外科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良好的伤口护理、定期复查并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运动能力。
结论
对于人们来说,保护骨骼系统健康的方式有很多,需要从饮食、运动、护理等方面综合提高自身注意事项,同时也需要做好应急准备,例如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
骨科外科常用健康宣教内容的传播,可以提高大众对于自身健康的认知,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和处理,保护健康、预防意外伤害。
一、术前健康知识宣教:1、病人收住院后,医生将对您的全身进行系统检查,如抽血化验、拍X片、心电图等,对您的全身情况和手术耐受程度进行全面评估。
(抽血一般在第二天清晨空腹进行)2、手术前一天,医生将根据您的检查、评估情况及手术方案向您或家属做全面的交待,并签署术前各种同意书。
3、手术的病人,手术前一周须戒烟。
女性手术避开月经期。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最好停药一周后手术。
4、手术前一天根据您自身情况可以沐浴,但应注意避免受凉感冒。
5、进手术前,您需要更换宽松易更换的服装,摘掉所有饰品及贵重物品,摘去口腔内假牙,由手术前接送人员在术前接病人到手术室。
6、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禁饮。
以防止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7、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二、输液知识的宣教:1、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等有过敏史的病人,住院时必须告知医师,禁止做皮试,不能隐瞒。
输前必须做皮试,皮试期间不能擅自离开。
2、极个别病人皮试阴性,但在输液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这与特异体质有关,请立即向护士反映。
3、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请不要自行调节加快输液滴速;输液期间不可离开科室。
4、任何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由于体质和耐受性的差异,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一旦出现,请立即向护士反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
5、外院或外购药品本院一律不宜使用。
三、烟、酒的危害:1、吸烟可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影响患者血液循环、伤口愈合、静脉血栓等共20多种疾病。
2、饮酒可影响药物的吸收、药物疗效。
术后健康知识宣教一、体位:1、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可酌情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2、四肢骨折患者患肢抬高,高于心脏10-20cm,不能随意拆除外固定。
3、脊柱手术患者绝对卧床,床上大小便。
平卧8小时后轴线翻身,根据医嘱决定卧床时间。
骨科健康宣教工作总结一、引言近年来,骨科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提升大众对骨科健康的认知和增加相关预防知识,我院积极开展骨科健康宣教工作。
本文对我院的骨科健康宣教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二、宣教内容及形式1. 宣教内容我院的骨科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骨科疾病介绍:例如骨折、骨质疏松等常见骨科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 预防骨科疾病的方法:包括饮食指导、适当运动、生活习惯改善等; - 骨科健康常识:介绍正确认识骨骼的重要性,年龄相关的骨质损失,如何保护关节和骨骼等。
2. 宣教形式我院的骨科健康宣教工作主要以以下形式进行: - 专题讲座:邀请资深骨科医生和专家为公众讲解骨科健康知识; - 小组讨论:组织小范围的讨论活动,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手册、海报等,向公众提供骨科健康相关的知识; - 社区活动:组织骨科健康义诊、走进社区开展宣教等。
三、宣教效果评估为了评估骨科健康宣教的效果,我院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 宣教活动参与人数统计:记录每次宣教活动的参与人数,以此评估受众的覆盖程度; 2. 反馈问卷收集:制作宣教活动的反馈问卷,收集大众对宣教内容和形式的评价和建议; 3. 临床数据分析:分析骨科相关疾病的就诊人数和治疗效果,以判断宣教工作对疾病防治的影响。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经过对骨科健康宣教工作的总结,我们认识到以下问题: 1. 宣教范围有限:目前的宣教工作主要集中在医院、社区等特定场所,还未形成面向广大群众的长效机制; 2. 宣教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根据大众的需求和意见,适时更新宣教内容,提高可参与性和实用性; 3. 宣教效果评估的科学性有待提高:需建立更系统的评估机制,采集更全面的数据,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未来,我们将努力改进骨科健康宣教工作,提升其质量和覆盖面,以更好地促进大众骨科健康意识的提高。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肩周炎健康教育1,经摄片检查未发现肩周其他病变的前提下,可采取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为防止引起剧烈疼痛,可逐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这对于分离粘连功能有良好效果。
2,开展肩部摆动活动;即患肩的手前后左右画圈摆动,一日多次。
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循序渐近,防操之过急。
3,开展爬墙活动;即患肩的手顺墙壁向上移动,一日多次,以恢复肩部伸展。
4,双手交叉在头后,做向后掰肩的动作或浴巾擦背式动作。
5,将手臂上举,前臂曲至手触摸到对侧耳部。
6,可用局部按摩,热敷或其他理辽法。
并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凉。
7,参加生产劳动时,应注意肩关节的承受能力,避免用力过猛和过大强度。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更易发病。
2,本症的症状有周身骨痛,身材变矮驼背,腰肌痉挛,易骨折。
3,骨质疏松症,易发生于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营养不均衡和吸烟及少活动的人。
女性停经年龄越早,越易发病。
4,本症尤应重视早期预防。
(1),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2),坚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并可增加和保持肌力,维持躯体关节的稳定性。
(3),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肉禽蛋则蛋白质含量丰富。
(4),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跤容易造成前臂及股骨等处的骨折。
下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1,说明饮食及多饮水的重要性,多吃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多喝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实。
2,说明骨牵引的目的及注意点,维持骨折复位,为了使牵引有效,使骨折早日康复,不可随意调试装置。
3,上石膏肢体要垫高至合适的位置。
如髌骨骨折维持伸展180度,防止石膏折断,并及时报告石膏处感觉,如压迫,剧痛,脚,下肢颜色是否变紫,变黑。
4,讲明卧床的意义,手术病人卧床2-6周,过早下床活动会因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髓内针折弯,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严重后果。
骨科疾病是一类涉及骨骼、关节、肌肉、神经等部位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骨科疾病的科普宣教小知识:
1.骨折: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
通常,骨折会导致剧烈疼痛、肿胀、淤血、畸形等症状。
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石膏固定、手术、药物治疗等。
2.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部椎体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病变,导致颈部疼痛、僵硬、麻木等症状的疾病。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颈椎牵引、手术等。
3.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
4.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指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导致骨骼易脆、骨折风险增加的疾病。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健康饮食、运动等。
5.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类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置换等。
6.骨折后康复:骨折康复是指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通过正确的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力量、协调性等功能。
骨折康复包括早期被动活动、中期主动活动和后期
功能性活动等。
了解这些骨科疾病的科普宣教小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科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骨科健康宣教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骨科健康宣教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促进骨科健康知识的宣教和普及,增强患者对骨科健康的关注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培训内容1.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骨折的种类及处理方法(2)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3)骨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4)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2. 骨科常见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护理(1)骨折手术的注意事项(2)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3)骨肿瘤手术后的康复和护理3. 骨科康复治疗(1)理疗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2)运动疗法在骨科康复中的作用(3)药物治疗与康复的结合应用4. 骨科健康宣教(1)骨科健康知识的普及(2)骨科健康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骨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5. 骨科护理技能培训(1)骨科患者的情绪护理(2)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3)骨科患者的营养保健三、培训对象1. 医务人员:骨科医生、护士、理疗师、营养师等2. 患者及家属:骨科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或看护人员四、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定期举办骨科健康宣教讲座、病例讨论会、康复体验活动等2. 线上培训: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骨科健康知识的视频宣教和在线交流3. 实践培训:向医务人员提供骨科临床实践指导和患者护理技能培训五、培训时间骨科健康宣教培训计划将持续进行,每年至少进行1-2次大型培训活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不定期组织小型培训和讲座。
六、培训效果评估1. 通过培训后的学习考试和实操考核,检测医务人员对骨科健康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2.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复诊率等指标,评估患者对骨科健康宣教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效果七、培训资源1. 专业医师和学者:邀请骨科专家和知名学者进行骨科健康宣教和专业培训2. 互联网平台:利用医学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骨科健康知识3. 医疗设施和设备:提供实验室、康复设施等资源进行实践培训4. 宣教资料:准备骨科健康宣教手册、视频资料、海报宣传材料等进行宣教活动八、培训方案实施1. 制定骨科健康宣教培训计划,并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2. 集中资源,举办大型骨科健康宣教讲座和训练班3. 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实践培训,提高临床技能和护理效果4. 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多种宣教方式,使骨科健康知识广泛传播5. 定期组织培训效果评估,调整和优化培训方案九、培训方案预期效果1. 提高医务人员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提高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2. 增强患者对骨科健康的关注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 推动骨科健康知识的宣教和普及,提高全民骨科健康意识十、结语骨科健康宣教培训计划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培训方案,旨在提高骨科健康知识宣教效果和医务人员的临床技能和护理水平。
骨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肩周炎健康教育1,经摄片检查未发现肩周其他病变的前提下,可采取体育锻炼,持之以恒;为防止引起剧烈疼痛,可逐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这对于分离粘连功能有良好效果; 2,开展肩部摆动活动;即患肩的手前后左右画圈摆动,一日多次;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循序渐近,防操之过急;3,开展爬墙活动;即患肩的手顺墙壁向上移动,一日多次,以恢复肩部伸展;4,双手交叉在头后,做向后掰肩的动作或浴巾擦背式动作;5,将手臂上举,前臂曲至手触摸到对侧耳部;6,可用局部按摩,热敷或其他理辽法;并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受凉;7,参加生产劳动时,应注意肩关节的承受能力,避免用力过猛和过大强度;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更易发病;2,本症的症状有周身骨痛,身材变矮驼背,腰肌痉挛,易骨折;3,骨质疏松症,易发生于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营养不均衡和吸烟及少活动的人;女性停经年龄越早,越易发病;4,本症尤应重视早期预防; 1,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2,坚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并可增加和保持肌力,维持躯体关节的稳定性;3,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肉禽蛋则蛋白质含量丰富;4,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跤容易造成前臂及股骨等处的骨折;下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1,说明饮食及多饮水的重要性,多吃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多喝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实;2,说明骨牵引的目的及注意点,维持骨折复位,为了使牵引有效,使骨折早日康复,不可随意调试装置;3,上石膏肢体要垫高至合适的位置;如髌骨骨折维持伸展180度,防止石膏折断,并及时报告石膏处感觉,如压迫,剧痛,脚,下肢颜色是否变紫,变黑;4,讲明卧床的意义,手术病人卧床2-6周,过早下床活动会因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髓内针折弯,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严重后果;5,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肌肉舒缩活动,每日不少于1000次,预防深静脉的发生;去除固定后1-2周,下床进行适当功能锻炼,髌骨骨折的病人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功能训练和小幅度的膝功能活动,4-6周后开始活动膝关节,其幅度应逐渐增加,但负重需要等骨折愈合后;上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1,多吃高营养的食物,蔬菜,水果,等以防止发生便秘;2,了解夹板或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肢体抬高于心脏水平15CM-20CM逾越或下床时,上肢用三角巾悬吊;3,上石膏后如发生以下症状及时报告:肿胀、发凉、皮肤颜色发紫、伤口渗血、剧痛;4,说明石膏的保洁工作,避免石膏与硬物撞击,脏时可用布沾洗涤剂擦洗,清洁后立即擦干;5,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教导病人运动石膏的上下关节,每一小时一次;手指的屈伸及握拳动作,肩部活动抬高石膏的手臂,使指头高过头部要注意;拆除外固定后,练习肘关节的伸直屈曲、旋后、旋前等活动;6,出院后在2-3月内仍要注意保护受伤的肢体,不可提重物,防止骨折间隙增大,引起骨不连;定期门诊复查;石膏固定病人健康教育1,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2,注意石膏固定肢体的肢端血液循环,如发现皮肤发绀,发冷,肿胀,麻木或疼痛,应及时报告医生;3,石膏未干时应用手掌托,禁用手捏,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形成局限性压疮;4,若石膏固定处有疼痛感或异味,应及时汇报医生;5,鼓励病人作石膏内肌肉运动,病情允许时适当下床活动;6,禁止用硬物抓石膏内皮肤,以防皮肤损伤;7,保持石膏的整洁,避免污染,石膏拆除时可做肌肉按摩,并加强功能锻炼;牵引病人健康教育教育1,注意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及皮肤感觉,有异常及时报告;2,保持牵引有效,根据牵引的部位抬高床头或床尾,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和患者肢长平衡,牵引绳上不能放置物品,需悬空,防止影响牵引效果;3,保持正确的牵引体位;,患者需外展中立位,股骨上段骨折时应尽量外展,胫腓骨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内翻,有利于骨折复位;4牵引的重量不可随意改变,由医生决定;5保持牵引孔处的清洁干燥,有痂皮时不可以随意去除;6练习深呼吸,咳嗽;每两小时改变一次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多饮水,多进粗纤维食物;7,进行肌从关节活动;病情允许可练习全身活动,如扩胸,抬起上身等;截瘫病人健康教育一.健康指导1,卧硬板床,床铺保持干净、清洁、柔软;2,四肢保持功能,防止各个关节过伸或过展,定时被活动及按摩,鼓励主动活动; 3,为了预防足下垂,可在足下及足底放置软枕,保持足关节90度,每日数次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4,加强营养少量多餐,多进食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以利于大便通畅;少吃甜食和易产气食物,以免腹胀;二.功能锻炼指导:1,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有利于肢体的功能的逐渐恢复;2,进行四肢主动和被动活动,如上肢外展、扩胸运动、两手捏橡皮球或毛巾,鼓励病人自己进餐或在别人协助进餐;三.预防各种并发症:1,预防压疮: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邹折;2将骨隆突受压部位垫以软枕、海绵等,以减轻局部组织受压;3勤翻身,每一小时翻身一次,可用气床垫;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汗、尿等浸渍,每日用温水擦身2-3次,避免托、拉等动作;2,预防肺部并发症:1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2鼓励病人自己刷牙;3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指导病人深呼吸,在呼气一半时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而咳出,4每次翻身拍背时配合拍背部,通过叩击震动背部,使痰液易于咳出;3,预防泌尿素感染及结石:1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温水清洗;2保留导尿的病人,导尿管每2-4小时开放一次,并鼓励多饮水;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做好饮食指导是避免早期腹胀和卧床便秘的有效措施;早期腹胀是由于受伤引起腹胀后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发生腹胀;所以,教育患者早期进食易消化食物,待有解第一次大便后或受伤5天后逐渐加强营养;特别是老年人患者,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每日晨起饮用淡盐水一杯,防便秘;2, 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指导早期锻炼可以促进血肿吸收,预防肌肉萎缩,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操作后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通过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达到复位及治疗目的;正确指导和督促患者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指导时要根据患者个体体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教育,嘱咐要循序渐进地加强锻炼;一般伤后2d-3d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卧硬床板,骨折部垫枕起固定作用,锻炼时要配带腰围, 同时教会家属一切功能锻炼的方法,以帮助督促患者完成训练;3,预防并发症的指导因为治疗较长时间卧床,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教育患者进行床上运动的方法,如;鼓励患者进行四肢主动,被动,活动加强足踝,足趾运动,做膝关节屈伸运动;按摩下肢肌肉,多做双上肢外展扩胸运动;经常更换体位,做有效咳嗽,深呼吸,进行力所能及的事,增加饮水量,保持尿液通常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出院指导如还没到期起床,继续预防前述并发症,继续功能锻炼8周-12周后可下床活动,但不可作弯腰动作,3个月后方可练习弯腰活动,4个月-6个月后可适当参加劳动,腰背肌锻炼应坚持半月到一个月以上;腰段损伤和腹式呼吸训练颈段损伤及体位排痰训练等;胸廓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适度压迫胸骨使肋骨活动,防止肋椎关节或肋横突关节粘连,但有肋骨骨折等胸部损伤者禁用;5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主要是纠正逼尿肌和括约肌的活动异常,恢复协同活动;保持膀胱容量达到300~400 ml避免尿失禁和尿潴留;可采取间歇导尿的方法建立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残余尿少于80~100ml时停止导尿;还可应用药物、理疗和针灸的方法改善排尿问题;6排便障碍的康复脊髓损伤患者的排便障碍主要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少见;可以改变饮食结构,尽量采用粗纤维饮食,避免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保证合理的身体水平衡,从而使粪团保持柔软;此外肛门牵张训练、药物治疗、腹部按摩等也有助于排便;3,从卧床到坐位的适应性训练进行坐起训练时,可以先将床头抬起,以后逐渐增加抬起的角度,使患者慢慢适应;进行站立训练的初期,应避免将起立台调整到过大的角度,并随时观察和询问患者的状况,遇到情况做到能够及时调节直立的角度;每次的训练时间需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逐渐增加,最初以30min一次为宜,每天有规律地进行1~2次;4,翻身训练脊髓损伤患者翻身的方法有两种;不用辅助具:双上肢伸直,头、躯干协同向两侧摇摆,摆动幅度足够大时,向希望翻转的一侧再用力摆动,即可达到翻身的目的;借助辅助用具:可借助床栏扶手等,一侧上肢勾住同侧的床栏,另一上肢向同侧摆动,头、躯干协同摆动即可达到目的;双上肢及手功能正常患者亦可用上述方法翻身;5,坐位平衡练习患者能直腿坐在床上后,即可训练其坐位稳定性,首先从双手支撑开始,然后过渡到不用手支撑保持坐位,逐步过渡到能抵抗一定的破坏力又能保持平衡;患者坐了一定的时间,一定要进行臀部减压,以防止压疮的发生;通常每30min进行一次,每次30秒,可采用双手支撑在扶手上进行臀部减压;6,轮椅到床的转移训练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应注意把脚放在地板上,让脚与地面垂直,这样在转移中可最大限度地让脚负重;首先刹住轮椅,之后,患者头向下,向床的方向摆动,一手撑床,一手撑住轮椅扶手,提起臀部向床移动,臀部对准床后坐下;7,从坐位站起的训练患者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从坐位站起的情况,如从轮椅、坐便器、汽车或家居椅上站起;这里以从轮椅上站起为例,患者一手扶住轮椅的扶手,另一手扶住拐杖,先将臀部挪到坐垫前缘,然后双手同时用力,患者从轮椅中站起,调整姿势,抓住另一根拐杖站好;8,从站位坐下的训练患者面对轮椅:患者一只手撒开拐杖撑于轮椅扶手上,然后另一只手同样撑于扶手上,双手支撑身体向一侧旋转,之后松开一只手继续向支撑侧旋转,直到臀部对准轮椅,降低身体坐在座垫上;患者背对轮椅:将拐杖重新向后放置在适当的位置,降低身体坐下即可;9,步行训练一般来说,步行方式可采用四点步态、摆至步或摆过步;四点步态:一般先将左侧拐杖向前摆动, 然后向前迈右侧下肢,之后右侧拐杖向前摆动,最后向前迈左侧下肢;重复此动作即完成步行动作;此种方法速度慢但稳定;摆至步:双拐同时摆动向前,然后双上肢支撑,双腿同时向前摆动,双脚落地的位置不超过双拐的连线;此种方法摔倒的危险相对小些;摆过步:双拐同时摆动向前,然后双上肢支撑,双腿同时向前摆动,双脚落地的位置超过双拐的连线;此种方法不稳定但速度快;10,减重步行训练减重步行训练是运用电动升降及吊带控制,减轻患者腿部的重量,从而使患者有能力支持自己余下部分的体重,这样患者就可以进行站立和步行功能的训练了;对于一些脊髓不完全损伤的患者,随着患者双腿的功能不断提高,减去的重量也越来越少,最终患者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安全地站立和步行;对于其他患者也有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信心,改善心理状况,预防并发症的作用;11,并发症的处理1压疮压疮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其形成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局部所受的压力过大,二是受压的时间过长;此外由于剪力或摩擦力产生的压力也可造成压疮,最常出现在缺乏肌肉或脂肪缓冲的骨骼突起部位;压疮的防治包括定时翻身,减压;注意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烫伤、擦伤的皮肤损伤;发生压疮后原则上保守治疗,如果长期不愈,应采用手术治疗;2直立性低血压是脊髓损伤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到直立位时发生血压的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脸色苍白、视物不清,甚至一过性神志丧失;为了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在早期或脊柱稳定后就开始进行逐步抬高床头的训练;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可立即改变体位或头低位;应用腹带和高质量长筒袜,减少血液在下肢和腹部的灌注,也可改善低血压的症状;此外,还可应用药物治疗,盐酸米多君可提高血管肌的正常张力,预防末梢血管的血液蓄积而改善低血压的症状;3痉挛痉挛几乎是全部脊髓损伤患者的并发症;痉挛的模式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都会有变化,通常在头6个月升高,伤后约一年达到稳定状态;痉挛的防治包括:a去除加重痉挛的因素,如压疮等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等等;b进行适当的日常关节活动和牵张训练;c理疗,如热疗、生物反馈、外周性肌肉或神经电刺激;d被动运动与按摩;e佩带适当的支具和矫形器;f应用抗痉挛的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如巴氯酚、妙纳以及替扎尼定等,神经的化学阻滞治疗,巴氯酚鞘内注射治疗;g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健康教育伤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一血容量不足1、出血的来源:松质骨骨折,盆壁静脉丛无静脉瓣阻流盆腔内小血管损伤;2表现:血压下降、脉搏快、面色苍白、腹部盆腔膨出触痛;3、处理:1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输血、补液;3观察血压脉搏变化;4吸氧保暖;5留置导尿记尿量;二排尿障碍原因:1尿道损伤; 2骨盆骨折疼痛 ;3卧位不习惯 ;处理:1有尿道损伤给予留置尿管 ;2疼痛引起,先止痛;三皮肤完整性受损原因:1卧床,皮肤长期受压 ;2骨折疼痛,不便翻身;预防:1勤按摩,把两手放入臀部底下轻轻按摩每1-2时一次,每次20-30分钟;2把两膝屈起足底踩在床面上,这样能减轻骶尾部的受压力;3骨突出部位垫气圈、海棉4保持床单平整、干燥;5温水擦洗每日两次;四疼痛原因:骨折所致处理:1体位平卧、固定减少搬动避免损伤血管神经;2牵引维持有效,复位可以减轻疼痛;3分散注意力;看书、听音乐、聊天等可以转移疼痛信息;4必要时给予止痛剂五训练病人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咳痰目的:预防肺部感染,利于痰液咳出;六康复训练1,经常与病人谈心,安慰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满足其生理需要;2,床上做股四头肌舒缩、膝踝关节的屈伸练习,上肢做拉撑,扩胸练习,每日不少于160次;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1,手术要防止感冒,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暂行皮牵引或牵引着,保持患肢外展内旋位,有异常感觉及时汇报医师;2,术前给予饮食指导;进食高营养的普食,手术前2日进不含纤维素的流质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3,术后指导;1平卧2-4周2禁止盘坐动作即;健侧肢体压在患侧肢体上3保持下肢外展30度,内旋15度;4,2个月内避免两腿交叉,尤其勿将患侧肢体放在健侧肢体上;5,髋部屈曲不超过90度,术后一周不可超过60度,避免髋部旋转;6术后3周逐渐活动关节,配合理疗和按摩股骨颈骨折的健康教育1,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可睡普通床,患肢做直腿皮牵引,稍外展,限制患肢不外旋;注意盖被不要压在脚上,以免导致患肢外旋;患者应仰卧,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锻炼,患肢要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牵引3~4周后,即可去掉牵引在床上自由活动患肢,练习抬腿,并继续锻炼股四头肌活动;练1周左右,如果下肢肌力好,即可用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一般3个月左右可去拐活动;2,股骨颈骨折行三翼钉内固定的患者睡普通床,患肢放在外展、中立位,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在床上坐起;术后第二天一般即可扶助患者坐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几天内即可坐轮椅下床活动;当伤口疼痛消失后,应开始做髋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及两下肢的股四头肌锻炼;根据患者体质情况,术后3~4周可指导并帮助患者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至少需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患肢负重;在术后恢复期间须要特别注意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因为这样的动作是重复受伤机制,可以使钉子脱出;患者患肢不要做盘腿动作,而内收和外旋患肢;睡觉时还要平卧,不要侧卧;必要时还要穿用防外旋的鞋;也可在患者的两大腿之间放一个枕头以防内收;3,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内固定,如不用内固定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10一12周;石膏固定期间须注意锻炼两下肢的股四头肌;鼓励患者深呼吸、多喝水,预防肺部及泌尿系统的并发症;石膏干后,每日给患者翻身俯卧2~3次,这对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全身的代谢和循环都有好处;俯卧易累,故最多不能超过2 h,以免使患者过度疲劳;4,卧床治疗较长时间患者,应保持愉快心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寒湿,定期到医院复查脊髓损伤的健康教育1,向患者宣教脊髓损伤康复锻炼的意义和原则;一般情况下,脊髓完全损伤且不可逆的患者其康复治疗应是以强化残存功能、预防继发病变以及对生活环境、生活用具进行调整和改造为主;而脊髓不全损伤或能够恢复部分功能的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都具有功能改善的可能性,但通常开始恢复的时间越长,恢复的可能性越小;所以,康复治疗的重点早期放在促进功能的恢复,同时针对残存功能进行开发、强化、应用方面的训练上;早期卧床期间的康复锻炼1、第一阶段——卧床阶段1体位和体位变换卧床时的正确体位对预防压疮,预防肢体挛缩和畸形,减少痉挛和保持关节活动度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注意体位变换,一般每2h更换体位一次,即使使用各种间断充气的减压床垫,也不能代替变换体位;此外,翻身时也应2~3人进行轴向翻身,并检查患者的皮肤有无压红;2关节活动度ROM的训练 ROM练习将有助于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畸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短缩和挛缩;同时可预防因挛缩引起的关节疼痛、异常体位、压疮和生活自理困难等;对于完全损伤的患者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对于不完全损伤的患者应鼓励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3肌力维持、强化训练对完全性截瘫者应着重训练肩带、背部和上肢的肌肉,尤其降肩胛肌如斜方肌,背阔肌和伸肘肌,如损伤平面较低,也应多训练腹肌和腰背肌,为将来移动身体、使用轮椅以及持拐步行做准备;出现自主运动的患者,可行徒手辅助的自主运动和自主运动;在确保脊椎稳定的前提下,要尽早利用哑铃、弹簧拉力器等进行抗阻力自主运动;4呼吸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胸式呼吸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