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46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22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宜丰县二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①中华文明从一开场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古代的HY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HY传说其实都是有关人间英雄和氏族领袖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HY中,HY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HY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②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那么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入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③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展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明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在中华先民们看来,诗歌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非人间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个人抒情的性质。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场面。儒家思想并不轻视个体的意义,他们那么重视修身养性,正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建树。孔子深为赞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状态,正是充满抒情意味的诗意人生。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他们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根本人生思想。
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款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记?本是史传文学,但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元杂剧?西厢记?本是敷演故事的戏曲,长亭送别时崔莺莺主唱的套曲,不是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什么?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但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如宝黛爱情等无不写得优美如诗。西方的文艺理论家着意于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是艺术的辨析,而中国的艺术家却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通境界乐道。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
(摘编自莫砺锋?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
1. 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2. A.中国的HY传说折射人间现实,先民会将对现实英雄的崇拜寄托在HY人物身上。
3. B.先民对自身创造文化充满自信,因此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别人、自然的关系。
4. C."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脱离现实的诗歌是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认可的。
5. D.儒家与道家以一样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根本人生思想。
6. 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7. A.文章以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为例,阐述了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8. B.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根底,然后从古代HY入手展开阐述。
9. C.文章阐述人本精神在诗歌和在其他文学款式中的表达时,着墨多少有所不同。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10. D.文章第四段采用了比照的论证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
11.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12. A.HY传说是对英雄人物的文学表述,但蕴含历史因素,其史学价值高于文学价值。
13. B.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人本精神价值取向使得文学家注重表现情感、书写内心世界。
14. C.中国古代文学家要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就会忽略作品的现实性和教化功能。
15. D.古代每部文学作品都充满抒情意味,集合在一起使古代文学整体上有浓重的抒情性质。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4分〕
1935年的羊
徐建宏
找到,老旺看见曹教师正在巴掌大的操场上给学生们布置下午上山打柴的事.冬天的太阳光把曹教师的脸照得暖洋洋的。山里太穷,孩子们读不起书,只能隔三差五地到山上打些柴,然后到镇上卖了弄点钱,老旺看到自己的孩子狗娃也在中间。
等学生散了,老旺急忙把曹教师拉到一边,哆哆嗦嗦地从破棉袄里掏出一个布包,大概是午后的太阳光显出了力量,曹教师注意到老旺的额上微微出了点汁老旺说:“曹教师你看看这里面写的啥?〞
曹教师疑感地翻开布包,从里面露出一张缺角的纸条。由于年深月久,纸条已经清黄不堪,上面不规那么地分布着一些细洞。曹教师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借条
兹借到瓦村元富家羊20只,俟革命成功后以两倍奉还,此据。
红HY指挥员叶××
1935年10月25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曹教师抬头看看老旺,此刻老旺的眼睛像两把钳子钳住了他,曹教师说:“老旺,这东西你从哪儿找到的?〞
“俺家的一个破墙洞里。〞老旺急迫地说,“上面写了些啥?〞
曹教师莞尔一笑说:“那元富是你家什么人?〞
“俺爷爷哪〞老旺说,额上的细汗已经变成了颗粒
“老旺,恭喜你啊,〞曹教师一巴掌拍在老旺的肩上说,“你家发财了。
消息从这天午后开场像花朵一样开遍了整个瓦村,到黄昏时老旺家的院子里已挤满了人没有谁对老旺怀里的40只羊持疑心态度。整个瓦村似乎隐隐听到了从1935年传来的羊叫声瓦村虽然偏僻,但历史上也是个弹痕累累的地方。离村不到一里,马蜂窝似的弹坑足以印证瓦村昔日的荣光,应该说,这张借条对老旺确实太重要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范围,老旺一家六口人,妻子常年捧着一只酱黑的药罐,加上自己腿脚不灵便,儿子狗娃一狗娃二还是因为曹教师才读上书的,靠着几只咩咩叫的羊养家糊口,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
这天夜里,瓦村的所有家庭都在斑驳的泥墙上寻找历史的破洞1935年的羊叫声弥漫了整个瓦村。
根据曹教师的指点,老旺第二天一大早就翻山越岭到镇上去了。曹教师关于纸条的一些看法,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得到了证实。一个HY模样的人打着手势对老旺说,这张借条非同一般,我们一定要认真核查,尤其是首长的签字,需经专家鉴定老旺听了这番话,心里像冬天的风一阵松一阵的,这时候恰巧镇长进来,镇长把老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还给老旺了杯茉莉花茶,这使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
冬去春来,日子的流云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随风而逝,老旺日复一日地把羊群赶到山坡上,看处山梁上腾起的黄尘,也看曹教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老旺的心里酸了又湿,涩了又酸,据村里人说,曹教师的父亲是个烈士遗孤,战争年代被寄养在瓦村,后来曹教师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是从遥远的大城来到瓦村教书的,几十年的青春在黄尘古道中悄无声息地献给了瓦村,老旺记得,几十年间曹教师才回过五次家。
后来的消息是曹教师从镇上带回来的。那天曹教师和几个学生挑着柴火到镇上去卖,归路上顺便去了趟镇长办公室。镇长答复说,经多方鉴定,如今已经确认了那张借条,首长的答字也真实无说,再过几天县里就会派人把折合的1万块钱送到瓦村去,镇长的表达让曹教师喜出望外,以致在走出办公室时教师一脚踩空把脚崴了。
县里派人在镇长的陪同下来到瓦村是在几天以后,那是个今人难忘的日子,整个瓦村到处尘土飞扬,人们看到腿残又老实巴交的老旺从县里同志的手里接过一个大红包,那鲜艳的色彩在灿烂的阳光下让人热血沸腾,这个中午,我们的农民兄弟老旺像一颗挂在秋天树上的红柿子引人注日。1935年的羊叫声又一次回荡在瓦村的天空。
第二天,老旺找到时天刚蒙蒙亮,曹教师扶着墙壁出来开门。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曹教师开玩笑说:“老旺,你的脸是不是被钱烧了?〞
老旺站在门口,从门外进来的光线照出曾教师房间里的摆设简陋又寒酸,灶上的白烟袅袅散开。老旺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塞到曹教师手上说:“俺想了整整一宿,这2000块钱就送给吧,往后你和孩子们不要再上山打柴了。〞
曹教师张了张嘴,一时无从说起。
老旺然一笑说:“狗娃这几年全靠了你才念上书的,还有俺们家……你的恩情俺们忘不了,留下的那几干块钱,够俺们还债和添些羊啥的了。〞老旺慈厚的笑脸在逆光中灿烂而令人心动。
曹教师凝视着老旺一瘸一拐地走入晚春的早上,眼前一片模糊——他仿佛看到了有许多得意的羊簇拥在老旺身后,老旺就像站在洁白的云彩上,在他耳边,1935年的羊叫声如水而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创 作人: 历恰面 日 期: 2020年1月1日 4. 以下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5. A.小说屡次写到曹教师领着学生打柴的场景,表现了瓦村的偏僻贫穷,塑造了曹教师为了瓦村的教育和明天,几十年如一日,热心执著、无私献的形象。
6. B."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这既展现老旺这个农民淳朴仁慈的性格特征,更为了表现百姓对政府毫无保存的信任。
7. C."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这里的神态描写说明老旺一夜无眠,终于做出捐款决定,这样的处理使得老旺这个形象前后矛盾,但也表达了艺术的真实性。
8. D.小说构思精心而又巧妙,大多情况下,作者在表现老旺时用的是曹教师的视角,在表现曹教师时用的是老旺的视角,视角的变换使人物塑造更富立体感。
9. 小说中那张缺角的“借条〞对小说的叙事起到怎样的作用?结品简要分析。
10. 6.有人认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老旺,但作者却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曹教师,请结品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用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材料一:
贾家庄首届文学季,聚焦“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主题,力求通过“返乡〞和“书写〞的互动,为现实理论提供思想资源与启示。随着乡村变革日益走向城乡交融开展阶段,乡村世界在HY重焕活力和活力。与当前的炽热现实生活相比,一些“返乡体〞作品显得薄弱和狭窄,仅仅沦为无力的“一声叹息〞,或者流于“空山〞“留守〞形式的套路化、标签式描摹,缺乏处理新经历、照应HY的才能。假如不能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考量乡土经历,作家很容易就在转型期失去最正确的观察和创作视角。
(摘编自文汇网)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