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咕咚》课本剧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的第五章“大自然探秘”,主要讲述了小兔子在森林里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咕咚”,好奇心驱使它去寻找声音的来源,发现是一场误会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学会生字词,如“咕咚、兔子、好奇、森林、寻找”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咕咚声音道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咕咚声音道具,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解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进行朗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咕咚声音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咕咚》2. 生字词:咕咚、兔子、好奇、森林、寻找3. 故事梗概:小兔子在森林里寻找咕咚声音的来源,最终发现是一场误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新学的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要求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
2. 答案示例: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会说话的咕咚,它们成为了好朋友,一起探索森林的奥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言,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声音,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提高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激发学生好奇心。
2. 例题讲解中生字词的解析与文章主题的引导。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六)19《咕咚》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这是一篇小朋友们喜爱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个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响声。
兔子听到响声吓了一跳,没看看是什么,拔腿就跑。
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也跟着跑起来。
狮子被它们吵醒后,和大家一起回到湖边,恰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那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真相大白。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咕”“咚““熟”“熟”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7个生字,体会汉字的智慧,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内容。
3.通过联想想象,初步懂得“遇事不能盲目跟从他人,要独立思考”的道理,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盲目跟从他人,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四、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
所以我就要想尽办法,变着法儿的把他们引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主动一些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
五、说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活动法、朗读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听过,熟透了的木瓜掉到湖里的声音吗(板书课题:30 咕咚)“咕咚”是一种声音,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由这个声音引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
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
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
先读生词,再读生字。
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提醒学生注意“熟”的声母是翘舌音;“闹”的声母是鼻音,“象”的韵母是后鼻音,“拦”的韵母是前鼻音。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的第五单元,主要围绕小兔子在森林里的奇遇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小兔子在森林里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咕咚”,好奇地寻找声音来源,发现是一只小熊在喝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手段,理解课文寓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兔子和小熊的对话,体会小兔子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咕咚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好奇心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文学习:a.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c.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兔子和小熊的情感。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解释词语用法,进行句子仿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2. 生字词:咕咚、奇怪、寻找、好奇、喝水、笑声3. 重点句型:小兔子问:“咕咚是什么声音呀?”;小熊回答:“是我喝水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小兔子和小熊的画,并配以文字说明。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咕咚》是人教版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
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跟着跑,最后野牛拦住他们,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是一篇童话,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二、说学情学习此课,我们有以下有利因素: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再有我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课外阅读,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这对他们独立认字、理解字义都有很大帮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过前几课学习,我发现由于课文较长,识字量增大,在第一课时进行集中识字,学生对生字掌握的不牢固。
脱离了文本这个载体孤立地识字,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决定采用分散识字,提高实效性。
三、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在课上,我将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体悟蕴含在汉字中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接受文化熏陶,对识字感兴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基于上述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1.认读12个生字字音,会写7个生字。
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带有“热闹”“逃、跑”字词的重点语句。
3.体验识字的乐趣,产生喜欢汉字的愿望。
四、说重难点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因此我把本课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1.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有语气地朗读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在掌握“热、闹”两字结构、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运用“热闹”说一句话。
(王紫萱)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
秋天到了,湖边的木瓜树上挂满了金黄金黄的果实。
一天早上,小兔去湖边玩。
它一边欣赏着自己的倒影,一边发出啧啧称赞:“浑身上下毛绒绒,两只长耳朵,一双圆眼睛,嗯,真美啊!”正在这时候,就听见“咕咚”一声,“啊?”小兔吓得大叫起来。
“唉呀,这是什么?噢,是咕咚,救命啊!”小兔拼命地跑起来。
跑着跑着,它撞上了小猴,“哎呀!”小猴说:“小兔子,你发疯了吗?跑这么快干嘛?”“小猴小猴不好了,湖里出了大妖怪,咕咚一声吓死我!快跑吧!”小猴一听,“啊?咕咚定是大妖怪。
”它也跟在小兔后面跑起来。
它俩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两遍)。
这时,狐狸、小鹿、山羊正在做游戏。
(拍手)听到它俩的叫喊,互相看了看,“啊!咕咚来了!”它们跟在小兔小猴后面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两遍)。
大象正在旁边吸水玩,听到动物们的叫声,大象问:“朋友们,你们怎么了?干嘛跑得这么急!”狐狸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象,你快逃命吧!咕咚来了!”“啊!咕咚来了,快跑快跑!”野牛正在吃草,看到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跑,拦住大象问:“大象站住,站住,出了什么事了?这么不要命地跑。
”大象说:“野牛,你别再吃草了,还是快逃命吧!咕咚来了!”野牛想了一下,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拉住野牛:“我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你还是快跑啊!”野牛又拦住小兔子们,问:“你们是谁看见“咕咚”了?”大伙摇摇手,说:“我没看见!”小猴说:“我是听兔子说的,兔子看见了!”野牛问兔子:“你看见咕咚了吗?”兔子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是在湖边玩的时候,听见了咕咚一声。
”“嗨,都是听说的,咱们一块去看看吧!”小兔走在前面,其它动物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议论:“这咕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它们来到湖边,正巧又听见咕咚一声,兔子吓得捂住脸,又想转身跑,:“咕咚来了!”大伙哈哈大笑起来,野牛拉住小兔说:“兔子,你看,这就是你说的咕咚!”兔子从指头缝里悄悄地瞅了瞅,“咕咚!”一个木瓜从树上掉下来!兔子难为情地说:“都怪我,糊里糊涂没弄清。
一年级课本剧----《咕咚来了》角色:小白兔、小猴、小狐狸、小山羊、小鹿、小松鼠、小象、老野牛。
背景:森林里湖边的大木瓜树下。
道具:森林场景(草地)、木瓜树、大木瓜、各角色服装。
剧本:旁白:在宁静的小湖边,有一棵高大的木瓜树,树上结满了金黄色的木瓜。
小白兔:(来到木瓜树下)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天气真热啊,让我躺下睡个午觉吧!(打呼噜)旁白:(一阵微风吹来,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吹得摇来摇去,最后,“咕咚!”从高高的树上掉到湖里!)小白兔:(惊醒,竖起两只长耳朵,睁大眼睛向四周瞧了瞧,可是什么也没有发现,吓坏了,往森林里跑)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小猴子:小猴子,乐滋滋,一天到晚照镜子,拿面镜子照一照,吓得摔了屁股墩,哎呀呀,哎呀呀,怎么会是大胖子,原来是个哈哈镜,真是要把我笑死……咕咚是什么呀?小白兔:(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咕咚是可怕的动物,身子有这么高!(举起手比划)小猴子:(害怕)啊?我们快逃命吧!(跟着跑)动物齐:(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小狐狸:我们是爱跳舞的小狐狸,一二三,一二三,跳一跳,转一转,整齐又好看……咕咚是什么呀?小白兔:咕咚是可怕的动物,身子有这么高!(举起手比比)小猴子:腿有这么粗!(用两只手比划)小狐狸:(吓坏)啊?我们快逃命吧!(跟着跑)动物齐:(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小山羊:我们是可爱的小山羊,摇头摆尾吃得香,咩儿咩儿叫啊,蹦儿蹦儿跑啊,我们乐得喜洋洋……咕咚是什么呀?小白兔:咕咚是可怕的动物,身子有这么高!(举起手比比)小猴子:腿有这么粗!(用两只手比划)小狐狸:头有这么大!(用两只手比划)小山羊:(吓坏)啊?我们快逃命吧!(跟着跑)动物齐:(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小鹿们:小鹿小鹿乐呵呵,天天都把好事做,帮小兔,拔萝卜,小兔奖给花一朵;帮山羊,帮小马,身上戴满花朵朵……咕咚是什么呀?小白兔:咕咚是可怕的动物,身子有这么高!(举起手比比)小猴子:腿有这么粗!(用两只手比划)小狐狸:头有这么大!(用两只手比划)小山羊:牙齿有这么尖!(用两只手比划)小鹿们:(吓坏)啊?我们快逃命吧!(跟着跑)动物齐:(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小松鼠:(唱)我是一只小松鼠,伊呀伊呀哟,我有一个降落伞,伊呀伊呀哟,我这样跳你那样跳,我们一起跳跳跳……咕咚是什么呀?小白兔:咕咚是可怕的动物,身子有这么高!(举起手比比)小猴子:腿有这么粗!(用两只手比划)小狐狸:头有这么大!(用两只手比划)小山羊:牙齿有这么尖!(用两只手比划)小鹿们:鼻子有这么长!(用两只手比划)小松鼠:(吓坏)啊?我们快逃命吧!(跟着跑)动物齐:((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小象们:小象小象走一走,两个鼻子勾一勾,点点头来握握手,我们是对好朋友……咕咚是什么呀?小白兔:咕咚是可怕的动物,身子有这么高!(举起手比比)小猴子:腿有这么粗!(用两只手比划)小狐狸:头有这么大!(用两只手比划)小山羊:牙齿有这么尖!(用两只手比划)小鹿们:鼻子有这么长!(用两只手比划)小松鼠:嘴巴有这么宽!(用两只手比划)大象们:真有这么可怕的动物吗?我们怎么没听说过?不过还是先保住性命再说。
《咕咚》课本剧角色分配:旁白、小白兔、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野牛、木瓜旁白:这是一个荒诞又有趣的故事。
在宁静的小湖边,有一棵高大的木瓜树,树上结满了金黄色的木瓜。
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到木瓜树下,嘴里像念儿歌一样念着)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要来到!天气真热啊,一点儿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让我躺下睡个午觉吧!(蹲下,双手合十,装作睡觉)旁白:一阵微风吹来,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吹得摇来摇去,最后,从高高的树上掉到了湖里!木瓜:(扮演木瓜的同学跳一下)咕咚!(然后转圈躲到树后)小白兔:什么人(站起,睁大眼睛向四周瞧了瞧,装作吓坏了,跑)太吓人了,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小猴子:大王派我来巡山~~我把人间转一转~~(小猴子上场,与兔子装在一起)哎呦~~!小兔子,你跑什么啊小白兔:(边拉小猴子边跑)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真是太可怕了!小猴子:(摸头)咕咚是什么呀小白兔:(害怕)咕咚是可怕的怪物!身子有两个我这么大!我们快逃命吧!小猴子:(跟着跑)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小兔子、小猴子开始绕大圈跑)狐狸:红狐狸,红狐狸,我聪明,又美丽!大大的眼睛闪着光,跑跑跳跳笑嘻嘻!(美美的摸着自己)哎呦呦!怎么了小心我的尾巴~~!兔子、猴子:(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不好了!咕咚来了!狐狸:咕咚那是什么动物怎么像我这么聪明都不知道小猴子:(夸张)咕咚是可怕的怪物!身子比我和小白兔加起来还高!狐狸:啊!(夸张的举手)不好了,快逃命啊!(兔子、猴子、狐狸跑大圈)山羊:小山羊我年纪小,可是也有胡子飘!小山羊我满山跑,吃饱了青草咩~咩~叫!(山羊上场拽住跑在最后的狐狸)咩~咩~狐狸你跑什么狐狸:(手放嘴边)可怕的怪物咕咚来了!快跑吧!小鹿:小鹿生活在林间,抬起头来四处看,可怕的咕咚是什么哎呦我可没看见!狐狸:可怕的动物叫咕咚!小猴子:身子高的像山峰!小白兔:大腿粗的像柱子!狐狸、小猴子、小白兔:专吃森林小动物!山羊:(一遍跑,一遍拉小鹿)小鹿快跑吧!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兔子、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分别站的隔几步围成大半圆,面向观众手放嘴边)旁白:这下可热闹了!小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跑了起来!大家一起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啊!大象:(上场,离其他动物稍远一点,看到大家楞了一下,做出听听大家在喊什么的动作,粗声粗气地喊起来)不好了,可怕的咕~咕~咕~咚来了!耳朵大大像蒲扇!鼻子长长像水管!牙齿尖尖像尖刀!身子有我这么大,腿比我的腰还粗!(喊完也跟着远远的开始跑)野牛:(上场,拦住大象,一脸不服气)谁是咕咚咕咚在哪里让我野牛来处理!弯弯的大角当武器,身强体壮无人敌!敢斗老虎和灰狼,保护森林有勇气!咕咚是什么你看见了大象:没看见!不过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这时小动物们跑到野牛这里停下来,按小兔、小猴、狐狸、山羊、小鹿顺序站好,小鹿离野牛最近)野牛:咕咚到底是什么你们谁看见了小鹿:没看见,是山羊说咕咚来了!山羊:我也没看见!是狐狸说咕咚是可怕的怪物!狐狸:我什么也没看见!是小猴子说咕咚来了,让大家逃命!小猴子:小白兔看见了!是她说咕咚来了!小白兔:(小声地,害羞又害怕地)是、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不信我带你们去看!(大家一起往木瓜的地方走)旁白:小白兔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第2021《咕咚》知识点教材分析:《咕咚》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
兔子听了之后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也跟着跑起来,最后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明了情况,大家一起来到湖边,看到了真相,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动物们都哈哈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我会写:吓ià(惊吓)(吓人)(吓一跳)怕ìng(生命)(命运)象iàng(大象)(象群)野yě(野生)(野人)拦lán(拦住)(阻拦)领lǐng(带领)(领导)多音字:吓:ià(惊吓)(吓人)hè(恐吓)都:dū(首都)(古都)dōu(都是)(都好)看:àn(看见)ān(看家)近义词:热闹——喧闹拦住——挡住逃命——逃生正好——恰好反义词:热闹——安静笑——苦最后——最先高——低课后习题答案:一、朗读课文,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野牛是怎么做的。
参考答案:因为动物们不思考、盲目跟从,听兔子一说“咕咚”来了,害怕极了,根本没考虑“咕咚”是什么,说得对不对,就跟着兔子跑。
野牛拦住大象,问“咕咚”在哪里,并领着大家到湖边去看。
最后揭开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这个谜底。
一课一练:学用“一边……一边……”写句子示例: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
同步练习一、读一读,连一连。
掉下 mìnɡ带领 diào逃命 lán拦住 lǐnɡ二、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成 shúsú熟逃 táo hào命小 lù nù鹿野 yěyǒu 牛三、看拼音,写字词。
dà iànɡ ià yánɡdōu1 来了,得牛跑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咕咚》课文原文及赏析
《咕咚》原文:
森林里有一片大湖,湖边长满了高大的树。
有一天,一只小兔正在湖边玩耍,突然,一个圆圆的东西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巨响。
小兔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其他动物听到后,也跟着跑起来,狐狸、猴子、大象、狮子……大家都跑得气喘吁吁。
最后,大家遇到了聪明的野牛。
野牛问:“你们为什么跑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咕咚来了!”野牛冷静地想了想,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什么是‘咕咚’吧。
”
于是,大家一起回到湖边。
这时,又有一个圆圆的东西从树上掉下来,发出“咕咚”一声。
大家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了的木瓜。
大家都笑了,原来“咕咚”就是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
从此,每当有木瓜掉进湖里,大家都会笑着说:“咕咚来了!”
《咕咚》赏析:
这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育孩子们面对未知的事物时,不应盲目恐慌,而应保持冷静,勇于探索和了解真相。
故事中的小兔和其他动物在听到“咕咚”声后,因为恐惧而盲目逃跑,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可能出现的恐慌和盲从心理。
而野牛则表现出了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它引导大家去探究“咕咚”的真相,最终揭示了“咕咚”其实是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
这个故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理解了勇敢面对未知、理性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故事也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的价值,当大家共同探究问题时,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总的来说,《咕咚》这篇课文通过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故事,为小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描述。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生字生词的认读。
2.理解课文内容,简单描述。
3.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课文印刷件,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出课文主题:“咕咚”。
2.复习前几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生字。
第三步: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四步:课文解析
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解释一些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
第五步:练习
1.学生针对课文进行问答练习。
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第六步:总结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2.强化重点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
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描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咕咚》为基础,通过朗读、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上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希朿可以对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2024年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20章《咕咚》一文,详细内容为通过讲述小熊吃“咕咚”水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理解文章内容,并能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描述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用词语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咕咚水果图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咕咚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水果名称,进而引入课文。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同时找出生字词。
3. 讲解生字词:教师针对学生找出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句子结构,讲解文章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
6.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讲解句子基本成分,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型,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填空。
六、板书设计1. 《咕咚》2. 生字词:咕咚、小熊、摘、吃、味道、喜欢、水果等。
3.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完成下列句子。
例:我喜欢吃(),因为它()。
答案:(1)略。
(2)我喜欢吃咕咚,因为它味道鲜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生字词掌握、课文理解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水果,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提高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一下20《咕咚》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拓展练习。
具体章节内容为:咕咚的出现、小猴子找咕咚、一起分享咕咚。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句子解析。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故事情节的理解,品质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述一个关于寻找神秘声音的故事,引导学生猜测声音来源。
2.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
b. 学习生字词,讲解词语用法。
c. 解析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例题讲解:a. 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 逐个解析例题,讲解答题方法。
4. 随堂练习:a.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咕咚》2. 重点词语:咕咚、小猴子、寻找、分享3. 重点句子:小猴子找到咕咚后,高兴地跳起来。
4. 课文结构图:咕咚的出现→ 小猴子找咕咚→ 一起分享咕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 课文中的咕咚是什么?2) 小猴子是如何找到咕咚的?3) 小猴子找到咕咚后,为什么要和朋友们分享?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1) 咕咚是一种神秘的声音。
2) 小猴子通过仔细寻找,最终找到了咕咚。
3) 小猴子找到咕咚后,要和朋友们分享,体现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故事。
b.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声音,学会倾听和分享。
一年级课本剧剧本——咕咚来了角色:小白兔、小公鸡、小皮猴、小奶牛、小狗、老虎、大狮子。
背景:森林里湖边的大木瓜树下。
道具:森林场景(草地)、木瓜树、大木瓜、各角色服装。
剧本:旁白:湖边有棵木瓜树,树下住着小白兔。
一天啊,小白兔正在草地上采野花,忽然,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风一吹,“咕咚!”一声掉进湖里。
小白兔:(正在草地上采野花,听到声音,吓得赶紧回头)哎呀!什么咕咚一声?一定是怪物来了!(说着撒开腿就跑,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小公鸡:(高高兴兴从后台走出来,边走边欣赏自己美丽的花衣服)喔——喔——喔,我是漂亮的小公鸡,穿着漂亮的新花衣,谁敢和我比一比!小白兔:(正在奔跑的小白兔差点撞上小公鸡)别美了!咕咚、咕咚来了!快点逃命吧!小公鸡:(急得直拍翅膀)啊?真的吗?那可怎么办?小白兔:别说了,快跑吧!小公鸡:(点点头)哎!(就跟着小白兔一起跑起来)小皮猴:(边出场边说)我是灵巧的小皮猴,人人都说我最逗!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我的肉骨头真香!小白兔、小公鸡:(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小皮猴和小狗:(东张西望,看到小白兔和小公鸡玩命跑也紧张地问)哎哎哎,我说发生了什么事了啦?你们跑什么呀?!小白兔:(跑得顾不上回答,只顾弯着腰喘气)小公鸡:(气喘吁吁地边跑边朝湖边指)不、不好了,咕咚来了!小皮猴:(急得抓耳挠腮)啊?真的吗?那可怎么办?小白兔、小公鸡:别说了,快跑吧!小皮猴和小狗:(点点头)哎!(就跟着小白兔、小公鸡一起跑起来)小奶牛:哞——侔!今天天气真正好,我要去把朋友找!众动物:(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小奶牛:(东张西望,看到小动物们玩命跑也紧张地问)哎哎哎,我说发生了什么事了啦?你们跑什么呀?!小白兔、小公鸡:(跑得顾不上回答,只顾弯着腰喘气)小皮猴和小狗:(气喘吁吁地边跑边朝湖边指)不、不好了,咕咚来了!小奶牛:(急得直跺脚)啊?真的吗?那可怎么办?小白兔、小公鸡、小皮猴、小狗:别说了,快跑吧!小奶牛:(点点头)哎!(就跟着小白兔、小公鸡、小皮猴一起跑起来)旁白:就这样,小白兔、小公鸡、小皮猴、小奶牛、动物们排成一队没命地跑起来。
《咕咚》课本剧
角色分配:旁白、小白兔、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野牛、木瓜
旁白:这是一个荒诞又有趣的故事。
在宁静的小湖边,有一棵高大的木瓜树,树上结满了金黄色的木瓜。
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到木瓜树下,嘴里像念儿歌一样念着)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要来到!
天气真热啊,一点儿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
让我躺下睡个午觉吧!
(蹲下,双手合十,装作睡觉)
旁白:一阵微风吹来,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吹得摇来摇去,最后,从高高的树上掉到了湖里!
木瓜:(扮演木瓜的同学跳一下)咕咚!(然后转圈躲到树后)
小白兔:什么人?(站起,睁大眼睛向四周瞧了瞧,装作吓坏了,跑)太吓人了,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
小猴子:大王派我来巡山~~我把人间转一转~~(小猴子上场,与兔子装在一起)哎呦~~!小兔子,你跑什么啊?
小白兔:(边拉小猴子边跑)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真是太可怕了!
小猴子:(摸头)咕咚是什么呀?
小白兔:(害怕)咕咚是可怕的怪物!身子有两个我这么大!我们快逃命吧!
小猴子:(跟着跑)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小兔子、小猴子开始绕大圈跑)
狐狸:红狐狸,红狐狸,我聪明,又美丽!大大的眼睛闪着光,跑跑跳跳笑嘻嘻!(美美的摸着自己)哎呦呦!怎么了?小心我
的尾巴~~!
兔子、猴子:(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不好了!咕咚来了!
狐狸:咕咚?那是什么动物?怎么像我这么聪明都不知道?
小猴子:(夸张)咕咚是可怕的怪物!身子比我和小白兔加起来还高!
狐狸:啊!(夸张的举手)不好了,快逃命啊!(兔子、猴子、狐狸跑大圈)
山羊:小山羊我年纪小,可是也有胡子飘!
小山羊我满山跑,吃饱了青草咩~咩~叫!
(山羊上场拽住跑在最后的狐狸)咩~咩~狐狸你跑什么?
狐狸:(手放嘴边)可怕的怪物咕咚来了!快跑吧!
小鹿:小鹿生活在林间,抬起头来四处看,
可怕的咕咚是什么?哎呦我可没看见!
狐狸:可怕的动物叫咕咚!
小猴子:身子高的像山峰!
小白兔:大腿粗的像柱子!
狐狸、小猴子、小白兔:专吃森林小动物!
山羊:(一遍跑,一遍拉小鹿)小鹿快跑吧!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兔子、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分别站的隔几步围成大半圆,面向观众手放嘴边)
旁白:这下可热闹了!小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跑了起来!
大家一起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啊!大象:(上场,离其他动物稍远一点,看到大家楞了一下,做出听听大家在喊什么的动作,粗声粗气地喊起来)
不好了,可怕的咕~咕~咕~咚来了!
耳朵大大像蒲扇!鼻子长长像水管!牙齿尖尖像尖刀!
身子有我这么大,腿比我的腰还粗!
(喊完也跟着远远的开始跑)
野牛:(上场,拦住大象,一脸不服气)
谁是咕咚?咕咚在哪里?让我野牛来处理!
弯弯的大角当武器,身强体壮无人敌!
敢斗老虎和灰狼,保护森林有勇气!
咕咚是什么?你看见了?
大象:没看见!不过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这时小动物们跑到野牛这里停下来,按小兔、小猴、狐狸、山羊、小鹿顺序站好,小鹿离野牛最近)
野牛:咕咚到底是什么?你们谁看见了?
小鹿:没看见,是山羊说咕咚来了!
山羊:我也没看见!是狐狸说咕咚是可怕的怪物!
狐狸:我什么也没看见!是小猴子说咕咚来了,让大家逃命!
小猴子:小白兔看见了!是她说咕咚来了!
小白兔:(小声地,害羞又害怕地)是、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不信我带你们去看!
(大家一起往木瓜的地方走)
旁白:小白兔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木瓜:(扮演木瓜的同学跳一下)咕咚!
野牛:(大笑)哈~哈~哈~,原来这就是你们说的咕咚啊!
这不过是一只木瓜掉进了湖里!
所有动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哈哈哈……
旁白:同学们,你们说这些小动物可笑不可笑?以后呀,如果我们也碰到一时弄不明白的事,可一定要搞清楚了再告诉大家,千万
不要像小白兔那样闹得大家虚惊一场!
(集体站队形表演表演咕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