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酚酸B盐对人肝星状细胞内肌细胞增强因子2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30.88 KB
- 文档页数:6
丹参酚酸B对过氧化氢引起的黑素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丹参酚酸B是丹参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丹参酚酸B对过氧化氢引起的黑素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对丹参酚酸B在这方面的保护作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1. 引言黑素细胞是一种具有色素合成能力的细胞,可在体内合成黑色素,对皮肤色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细胞氧化应激剂,会引起黑素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从而影响皮肤的健康和美观。
寻找一种对过氧化氢引起的黑素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的药物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我们需要准备丹参酚酸B的纯品,以及黑素细胞系细胞株,过氧化氢溶液等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将黑素细胞系细胞株培养在含有丹参酚酸B的培养基中,随后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存活情况。
可以通过检测黑素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凋亡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来评估丹参酚酸B对过氧化氢引起的黑素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实验和分析,我们发现在丹参酚酸B的作用下,黑素细胞对过氧化氢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弱,细胞形态保持完整,存活率明显提高。
丹参酚酸B还能够抑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的凋亡率。
这表明丹参酚酸B对过氧化氢引起的黑素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 结论与展望通过对丹参酚酸B在黑素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丹参酚酸B能够有效保护黑素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的损伤,降低凋亡率,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形态。
丹参酚酸B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和凋亡信号通路来发挥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美容护肤潜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丹参酚酸B的作用机制,探索其在抗氧化和抗衰老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美容护肤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丹参酚酸B在过氧化氢引起的黑素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为丹参酚酸B在美容护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丹酚酸B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HUVECs CD54表达和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的影响。
方法:以H2O2为损伤剂,观察丹酚酸B对HUVECs培养上清中LDH、NO、MDA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显微计数法观察该药对H2O2存在下CD54表达和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的影响。
结果:丹酚酸B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H2O2所致内皮细胞LDH外漏和MDA生成,并提高NO释放,还能有效抑制H2O2存在下CD54表达和增加中性粒细胞黏附率。
结论:丹酚酸B具有减轻H2O2所致内皮细胞的氧化性损伤,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丹酚酸B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丹酚酸B 内皮细胞 CD54 中性粒细胞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
丹参归心、肝经,药性微寒,味苦、无毒,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效。
近年研究显示,丹参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尤其受到关注,并已有相关药物在临床使用[14]。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其水溶性有效成分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而丹酚酸B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成分之一。
目前关于丹酚酸B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氧/复氧损伤,而关于丹酚酸B对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鉴于血管内皮细胞所处的特殊位置(血液与间质组织间的一层半透性的屏障)及其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影响,我们研究了丹酚酸B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的影响,以期为更全面了解丹酚酸B的药理作用提供相关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药品、试剂和仪器丹参注射液,生药1.5 g·ml-1,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5202。
肝素钠注射液,常州生物千红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212。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TGF-β1信号转导的影响姓名:李春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消化内科学指导教师:戴立里20070501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group‘+.P<O.01,comparedbetweenDanshensu-treatedgroups.图1TpRn在HSC-T6细胞及其各处理组中表达的OD值.Picture1TheexpressionsofTpRIIinHSC-T6anditst件afinggroups2.2半定量检测HSC-T6细胞株中Smad2mRNA和Smad4mRNA的表达结果2.2.1总RNA抽提结果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图2各处理组IISC-T6细胞的总RNA抽提结果picture2theextractionofHSC-T6’stotalRNAinallthetreatinggroupsAtheextraetionofHSC-T6’stotalRNAineontrolgroupsBtheextractionofHSC—T6’stotalRNAinTGFq31・treatinggroupsCtheextractionofHSC—T6’stotalRNAindanshensu1.0mg/I-treatinggroupsDtheextractionofHSC・T6’stotalRNAindanshensu0.5mg/I-treatinggroupsOD比值及电泳结果均已证实已抽提到高纯化的总RNA。
1)RNA样本的0D260/oD280在1.7—2.2之间。
2)总RNA电泳图谱有较清晰的28s,18s条带。
2.2.2RT-PCR检测药物作用前后Smad2ndⅢA和Smad4mgNA在细胞中的的表达提取的HSC-T6细胞总RNA在1%琼脂糖中电泳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的RNA都基本完整,没有降解(见图1)。
测定PCR产物Smad条带和p-actin内参照条带的光密度值的比值作为smad2和Smad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丹参茎叶总酚酸组分对糖尿病多脏器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随着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中药资源性成本大量消耗,植物根系、地上茎叶等“非药用部位”,以及在药材产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及破碎组织被大量废弃。
不仅成为中药行业发展的棘手问题,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限制了资源经济产业链发展。
中药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状茎,为传统大宗药材,应用极广,但在丹参传统药用部位采收过程中,大量丹参茎叶被丢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丹参茎叶含有酚酸类、黄酮及其苷类、三萜类、多糖及其苷类、甾体类、香豆素类、氨基酸类、蛋白质及挥发性成分等多种成分,其中丹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是根部的1倍左右,总黄酮含量是根部的4倍余。
因此,充分利用丹参茎叶丰富的资源性成分是丹参茎叶资源价值开发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丹参茎叶中总酚酸组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糖尿病多脏器损害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为实现丹参茎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对实现丹参茎叶资源的产业化、延伸丹参资源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分为四章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一、文献研究本章较为系统地对丹参非传统药用部位地上茎叶、花序中的资源性化学成分以及资源价值发现现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依据课题组创建的“三大利用策略”和“三类资源化模式”体系对丹参茎叶进行多途径、多层次资源价值发现与资源化利用模式探讨,为实现丹参茎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提升丹参资源利用率提供依据。
本章研究为论文的设计和系统研究提供基础。
二、实验研究(一)丹参茎叶总酚酸保护糖尿病多脏器损害的资源价值评价1.丹参茎叶各化学部位样品制备以工业化生产为背景,选用工业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综合考虑丹参茎叶酚酸类、黄酮类和三萜类这三类资源性成分的含量来考察丹参茎叶的最佳提取工艺。
丹酚酸B的心血管药理研究进展肖玲芳;张卫芳;龚志成【摘要】丹酚酸B是传统中药丹参水溶性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丹酚酸B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血栓等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本文对丹酚酸B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丹酚酸B及其相关丹参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90-94)【关键词】丹酚酸B;心血管药理;药代动力学【作者】肖玲芳;张卫芳;龚志成【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部,湖南长沙410008; 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部,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丹参(Radix Salvia Miltiorrhiza)属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中应用最早和最广的药物之一。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其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被广泛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缺血再灌和高血压等)的临床治疗。
丹参主要含有七种活性成分,根据其溶解特性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
水溶性成分中以丹酚酸B含量最高,通常占50%以上。
丹酚酸B又称丹参酚酸乙(salvianolic acid B,Sal B)或紫草酸B(lithospermic acid B,LSB),由三分子丹参素和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图1),具有大量酚羟基结构,不稳定,常以金属镁盐的形式存在。
研究发现丹酚酸B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肝纤维化、减少肾脏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神经系统等,其中以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最为突出。
丹参酚酸B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粘附和迁移功能的影
响
蒋宇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3(022)001
【摘要】丹参酚酸B是中药丹参(Saviamiltiorrhiza)中分离提取的一种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
多用于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憋闷,心绞痛。
研究表明丹参酚酸B可保护损伤的内皮细胞,促进梗死区冠脉侧支循环的形成。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蒋宇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迁移、粘附功能的影响
2.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VSMCs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的影响
3.丹参多酚酸盐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4.丹参酮ⅡA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粘附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5.脑钠肽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与黏附能力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 44卷第5期2023 年9月Vol.44 No.5September 2023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丁香酚增强MSCs对肝星状细胞炎性活化的抑制作用吴逐宇1,汪显耀1,陈艳2,何志旭3(1. 遵义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贵州遵义 563099; 2. 贵州省儿童医院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内科,贵州遵义 563099; 3. 遵义医科大学 // 教育部组织损伤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贵州遵义 563099)摘要:【目的】 研究丁香酚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炎性活化以及巨噬细胞促炎表型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并鉴定HUC-MSCs,并采用MTT法评估丁香酚对HUC-MSCs的毒力作用;体外划痕实验探究丁香酚对HUC-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丁香酚处理HUC-MSCs后的旁分泌产物(EU-MSCs-CM)、HUC-MSCs旁分泌产物(MSCs-CM)处理经TGF-β1处理活化的LX-2细胞,WB实验检测LX-2的α-SMA、COL1A1、Smad2/3、p-Smad2/3表达的变化。
EU-MSCs-CM、MSCs-CM处理经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11b、CD86、CD206的表达情况,qPCR检测THP-1巨噬细胞促炎基因TNF-α、IL-1β、IL-6的表达情况。
【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在0、7.5、15 µg/mL浓度处理细胞24 h、48 h 后,细胞活力保持在90%以上;体外划痕显示,丁香酚处理可以增强HUC-MSCs迁移能力。
WB结果显示,与MSCs-CM处理相比,EU-MSCs-CM处理对活化状态的HSCs的α-SMA、COL1A1、Smad2/3、p-Smad2/3表达抑制作用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