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数学第五章5.4-平移
- 格式:ppt
- 大小:1010.00 KB
- 文档页数:14
5.4平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思考图片中拉抽屉、开窗户这一运动有何特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选几名先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预设:抽屉和窗户只会向着某一方向来回移动.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平移的相关概念探究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雪人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绘图(用事先准备好的半透明纸,盖在课本的图案上先描出一个雪人,如何安同一方向抽动这张纸,描出第二个第三个...),完成后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几个雪人的位置关系,顺势总结定义.定义总结: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例1请欣赏埃舍尔的作品,并举例生活中平移的运用.师生活动:学生精进观察欣赏,感受平移的特征与美感;教师选几名学生回答问题.练习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 滑雪运动员在平坦的雪地上滑雪B. 火车在一段笔直的铁轨上行驶C. 高楼的电梯在上上下下D. 时针的旋转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知识点二:平移的性质探究2把画出的这些雪人和第一个雪人相比较,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改变?设计意图:感受数学在绘画方面的艺术美,体会平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设计意图: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平移的概念的理解.设计意图:培养观察、总结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发展发散性思维和交流能力.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定义总结:平移的性质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直线方向的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探究3分组探究位置不同的具体原因以及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顺势补充:A和A′叫做对应点);师生根据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定义.预设1:AA′= BB′= CC′预设2:AA′∥BB′∥CC′定义总结:平移的性质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追问平移方向不同,结论是否仍成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共同作答——成立.例2 (1) 如图,图中哪条线段可以由线段b经过平移得到?如何进行平移?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观察中总结定义,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平移的性质和内容相对都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掘.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推理意识与能力.设计意图:通过该例题,进一步掌握平移的性质,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选学生回答第1问,其他同学判断正误;选学生板书第2问,教师巡视.(2) 如下图,在网格中有△ABC,将点A平移到点P,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①将点A向___平移_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得到点P;②点B,C与点A平移的____一样,得到B′,C′;③连接____,得到△ABC平移后的三角形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并根据填空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问题你能总结出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回顾例2中图形的画法,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找出平移轨迹,再根据轨迹画出其他平移后的点,最后描图.练习2. 如图,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顶点A 移到了点D处,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选一名学生板书作图,教师指点作图步骤.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本节课体现了平行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用平移把几何和数。
5.4.1平移的概念及性质教学设计教材章节新人教版第五章5.4平移课题 5.4.1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内容解析在本章,平移是作为平行的一个应用引入的。
平移是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水平方向的平移展开讨论。
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从数量和位置两个角度研究平移前后图形的变化,从而归纳得出平移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平移的概念,并说明平移的基本性质对于其他方向的平移也是适用的。
平移是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图形运动变化的内容。
对于平移的学习,在研究方法上,也为今后研究轴对称、旋转等提供了参照。
学情分析虽然在小学的学习,学生对于平移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并能从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但是对于平移的基本性质的探讨,需要在具体图形中,通过研究对应点的关系进行归纳。
对于这一点,学生没有可借鉴的相关的学习经验。
所以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找到归纳性质的线索,并逐步构建起的探究的思路。
这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引导和渗透,学生不断感悟领会,才能逐步养成。
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观察、分析图形的过程,理解平移的概念,探索平移的性质。
2、经历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性质解题。
3、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在欣赏和操作中获得数学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平移的基本性质及其归纳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平移性质解决问题教学支持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半透明纸,直尺或者三角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1观察下面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人本身是不动的,但最终人的位置却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平移;思考:平移的过程中,哪些关系是不变的,哪些又是发生变化的?选用生活常见的情景,主要是勾起学生的回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用具体生活案例更具有教育意义,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平移的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大小均不会发生改变;知识点一:平移的概念新课讲授问题2: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呢?问题3:雪人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师:PPT演示一个雪人平移过程,并请学生在观察后进行思考。
5.4平移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若△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后得到,已知A,D之间的距离为1,CE=2,则EF是()A.1 B.2 C.3 D.42.如图图形中,把△ABC平移后能得到△DEF的是()A.B.C.D.3.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4.同桌读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后,兴高采烈地利用电脑画出了几幅鱼的图案,请问: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A.B.C.D.5.通过平移,可将如图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A.B.C.D.6.下列图形中,哪个可以通过如图平移得到()A.B.C.D.7.如图,△A1B1C1是由△ABC沿BC方向平移了BC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的面积为20cm2,则四边形A1DCC1的面积为()A.10cm2B.12cm2C.15cm2D.17cm28.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荡秋千B.地球绕着太阳转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9.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①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电梯的上下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转动的门,⑤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⑤10.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电风扇扇叶的转动B.石头从山顶滚到山脚的运动C.缆车沿索道从山顶运动到山脚D.足球被踢飞后的运动11.如图所示,共有3个方格块,现在要把上面的方格块与下面的两个方格块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则应将上面的方格块()A.向右平移1格,向下3格B.向右平移1格,向下4格C.向右平移2格,向下4格D.向右平移2格,向下3格12.如图所示,将图中阴影三角形由甲处平移至乙处,下面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A.先向上移动1格,再向右移动1格B.先向上移动3格,再向右移动1格C.先向上移动1格,再向右移动3格D.先向上移动3格,再向右移动3格二.填空题(共8小题)13.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14.如图,将边长为3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15.如图,将△ABC沿射线AC平移得到△DEF,若AF=17,DC=7,则AD=.16.小明把自己的左手手印和右手手印按在同一张白纸上,左手手印(填“能”或“不能”)通过平移与右手手印完全重合.17.如图,四边形ABCD平移到四边形A′B′C′D′的位置,这时可把四边形A′B′C′D′看作先将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格,再向下平移2格.18.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19.将线段AB平移1cm,得到线段A′B′,则点A到点A′的距离是cm.20.如图,△ABC沿射线AC方向平移2cm得到△A′B′C′,若AC=3cm,则A′C=cm.5.4平移同步基础习题解析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若△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后得到,已知A,D之间的距离为1,CE=2,则EF是()A.1 B.2 C.3 D.4【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可直接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DEF是由△ABC沿BC向右移动BE的长度后得到的,根据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得BE=AD=1.∴EF=BC=BE+EC=1+2=3,故选:C.2.如图图形中,把△ABC平移后能得到△DEF的是()A.B.C.D.【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DEF由△ABC平移而成,故本选项正确;B、△DEF由△ABC对称而成,故本选项错误;C、△DEF由△ABC旋转而成,故本选项错误;D、△DEF由△ABC对称而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3.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小题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只有B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B.4.同桌读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后,兴高采烈地利用电脑画出了几幅鱼的图案,请问: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A.B.C.D.【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旋转而成,故本选项错误;B、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翻折而成,故本选项错误C、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旋转而成,故本选项错误;D、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而成,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5.通过平移,可将如图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A.B.C.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答】解:A、属于图形旋转所得到,故错误;B、属于图形旋转所得到,故错误;C、图形形状大小没有改变,符合平移性质,故正确;D、属于图形旋转所得到,故错误.故选:C.6.下列图形中,哪个可以通过如图平移得到()A.B.C.D.【分析】看哪个图形相对于所给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没有改变,并且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即可.【解答】解:A、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符合题意,故此选项正确;B、对应线段不平行,不符合平移的定义,不符合题意,故此选项错误;C、对应线段不平行,不符合平移的定义,不符合题意,故此选项错误;D、对应线段不平行,不符合平移的定义,不符合题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7.如图,△A1B1C1是由△ABC沿BC方向平移了BC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的面积为20cm2,则四边形A1DCC1的面积为()A.10cm2B.12cm2C.15cm2D.17cm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1B1C1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再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B1C=BC,CD=AC,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A1B1C1,∴△A1B1C1的面积=20cm2,B1C=BC,CD=AC,∵CD∥A1C1,∴△B1CD∽△B1C1A1,∴:=1:4,∴=×20=5,∴四边形A1DCC1的面积=20﹣5=15cm2.故选:C.8.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荡秋千B.地球绕着太阳转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解答】解:A、荡秋千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属于平移,故本选项错误;B、地球绕着太阳转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属于平移,故本选项错误;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不符合平移的性质,故本选项错误;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符合平移的性质,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9.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①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电梯的上下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转动的门,⑤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⑤【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①②⑤都是平移现象;③④是旋转.故选:D.10.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电风扇扇叶的转动B.石头从山顶滚到山脚的运动C.缆车沿索道从山顶运动到山脚D.足球被踢飞后的运动【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解答】解:A、B、D中,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旋转,不是平移;C、缆车沿索道从山顶运动到山脚符合平移的性质,是平移.故选:C.11.如图所示,共有3个方格块,现在要把上面的方格块与下面的两个方格块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则应将上面的方格块()A.向右平移1格,向下3格B.向右平移1格,向下4格C.向右平移2格,向下4格D.向右平移2格,向下3格【分析】找到两个图案的最右边移动到一条直线,最下边移动到一条直线上的距离即可.【解答】解:上面的图案的最右边需向右平移2格才能与下面图案的最右边在一条直线上,最下边需向下平移4格才能与下面图案的最下面重合,故选C.12.如图所示,将图中阴影三角形由甲处平移至乙处,下面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A.先向上移动1格,再向右移动1格B.先向上移动3格,再向右移动1格C.先向上移动1格,再向右移动3格D.先向上移动3格,再向右移动3格【分析】根据图形,对比图甲与图乙中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要将图中阴影三角形由甲处平移至乙处,可选用先向上移动3格,再向右移动1格或先向右移动1格,再向上移动3格,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13.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110 °.【分析】延长直线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延长直线,如图:,∵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a∥b,∴∠5=180°﹣∠1=180°﹣70°=110°,∵∠2=∠4+∠5,∵∠3=∠4,∴∠2﹣∠3=∠5=110°,故答案为:110.14.如图,将边长为3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13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AD=BE=2,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即可求得.【解答】解:∵将边长为3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 ∴AD=BE=2,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均为3.∴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E+FE+DF=13.15.如图,将△ABC沿射线AC平移得到△DEF,若AF=17,DC=7,则AD= 5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D=CF,再利用AF=17,DC=7,即可求出AD的长.【解答】解:∵将△ABC沿射线AC平移得到△DEF,AF=17,DC=7,∴AD=CF,∴AF﹣CD=AD+CF,∴17﹣7=2AD,∴AD=5,故答案为:5.16.小明把自己的左手手印和右手手印按在同一张白纸上,左手手印不能(填“能”或“不能”)通过平移与右手手印完全重合.【分析】左手手印与右手手印是左右对称的图形,故不能通过平移使之完全重合.【解答】解:由于左手手印和右手手印是轴对称图形,故左手手印不能通过平移与右手手印完全重合.故本题答案为:不能.17.如图,四边形ABCD平移到四边形A′B′C′D′的位置,这时可把四边形A′B′C′D′看作先将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 5 格,再向下平移2格.【分析】找到一对对应点,例如D与D′,观察图形,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平移到四边形A′B′C′D′的位置,这时可把四边形A′B′C′D′看作先将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故答案为5.18.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2 )(6).(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题材中的条件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1)摆动的钟摆,方向发生改变,不属于平移;(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沿直线运动,属于平移;(3)随风摆动的旗帜,形状发生改变,不属于平移;(4)摇动的大绳,方向发生改变,不属于平移;(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不属于平移;(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沿直线运动,属于平移.∴可以看成平移的是(2)(6).19.将线段AB平移1cm,得到线段A′B′,则点A到点A′的距离是 1 cm.【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平移的性质直接求得结果.【解答】解:在平移的过程中各点的运动状态是一样的,现在将线段平移1cm,则每一点都平移1cm,即AA′=1cm,∴点A到点A′的距离是1cm.20.如图,△ABC沿射线AC方向平移2cm得到△A′B′C′,若AC=3cm,则A′C= 1 cm.【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A′=2cm,再利用AC=3cm,即可求出A′C的长.【解答】解:∵将△ABC沿射线AC方向平移2cm得到△A′B′C′,∴AA′=2cm,又∵AC=3cm,∴A′C=AC﹣AA′=1cm.故答案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