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60
遵化市地理环境
遵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是京津唐地区重要的
中心城市之一。
遵化市地理环境优越,北临渤海,南依太行山脉,地势东高西低,属
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三个方面介绍
遵化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遵化市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呈现出自北向南逐渐下降的趋势。
北部为平原地带,
主要是渤海沿岸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
中部地势较为平坦,适宜发展工
业和城市建设。
南部则是太行山脉的余脉,山地起伏,森林密布,是重要的自然生态
屏障。
气候特点
遵化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适宜,降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农业
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资源
遵化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渤海沿岸是重要的渔
业基地,海洋资源丰富;境内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遵化市还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较高,是生态宜居的城市之一。
总的来看,遵化市地理环境多样丰富,既有平原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又有山地森
林资源丰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为遵化市经济社会
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目录1总论 (1)1.2项目来源 (5)1.3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6)1.4编制依据 (7)1.5工作等级与水平年 (9)1.6水资源论证范围 (11)2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13)2.1分析范围内基本情况 (13)2.2水资源状况 (24)2.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7)2.4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9)3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1)3.1取水合理性分析 (31)3.2用水合理性分析 (32)3.3节水措施与管理 (38)4取水水源论证 (39)4.1水源方案 (39)4.2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 (40)5取水影响论证 (63)5.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63)5.2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63)5.3结论 (64)6退水影响论证 (65)6.1退水方案 (65)6.2退水影响 (68)7影响补偿和水资源保护措施 (69)7.1影响补偿 (69)7.2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69)8结论与建议 (73)8.1结论 (73)8.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5)附件1委托书 (77)附件2遵化市发展改革局文件 (78)续附件2遵化市发展改革局文件 (79)附件3地下水水质检测报告 (80)续附件3地下水水质检测报告 (81)附件4地下水抽水试验记录 (82)附件5地下水回灌试验记录 (86)附图1 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图 (87)附图2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及水位标高图 (88)1总论1.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本建设项目名称为遵化市龙华名苑小区水源热泵供暖工程。
遵化市龙华名苑小区由遵化市北二环路、海泉路、燕山东街及凤凰路所包围区域组成,总建筑面积306413.39m2,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和商业。
建设项目位置见图1-1。
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建筑面积152704.39m2,现已基本建成;二期项目建筑面积153709m2,待建。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2。
本水源热泵项目分别对一期、二期项目进行冬季供暖。
河北省遵化市水资源及时空分布特点
郑昊
【期刊名称】《农业灾害研究》
【年(卷),期】2016(006)004
【摘要】据河北省遵化市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河流水系特点,分析了河北省遵化市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为河北省遵化市可持续利用和制定水资源相关管理制度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郑昊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水务局,河北遵化06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43
【相关文献】
1.吉林市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议 [J], 邹晓天;孔焱
2.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质量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J], 米玉华
3.彰武县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分析 [J], 姜明伟;
4.彰武县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分析 [J], 姜明伟
5.河北省唐山市山间盆地岩溶塌陷特点及成因分析——以遵化市刘备寨村岩溶塌陷为例 [J], 左文喆;董军义;刘善军;费书民;陶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年第2期1概况遵化市在唐山市西北部燕山南麓,位于东经117°34′~118°14′与北纬39°55′~40°22′之间。
北倚长城,与承德市兴隆县相邻,西部为天津市蓟县,南接丰润区和玉田县,东靠迁西县。
全市东西长53km ,南北宽43km ,总面积1509km 2。
遵化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5.3mm ,保证率20%,50%,75%,95%年降水量值分别为871.4,679.1,552,407.7mm 。
从空间走势来看,北部高于南部。
从流域分布来看,西北部淋河流域最大,南部还乡河流域最小。
从行政区划来看汤泉乡最大,达734.3mm ,地北头镇最小,为669mm 。
遵化市蓄水工程共有47处,其中主要的蓄水工程有般若院水库、上关水库和龙门口水库3座中型水库和大河局水库、接官厅水库2座小(Ⅰ)型水库及17座小(Ⅱ)型水库。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2010年实际取水2.25亿m 3,人均年取水量为312m 3,其中建明镇人均年取水497m 3,居全市25个乡镇之冠,而娘娘庄乡人均年取水量129m 3,居全市25个乡镇之末。
从区域分布上看中部平原区取水水平最高,南部山区最低,低于人均取水200m 3。
2.1生活用水2010年生活用水2018万m 3,人均用水27.9m 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1735万m 3,占生活用水的86%,全部采用地下水供水。
全市25个乡镇中遵化镇人均生活用水最大,为55.7m 3,崔家庄乡人均生活用水量最少,为17.8m 3。
2.2工业用水2010年工业用水量4580万m 3,其中地下水3930万m 3,占工业用水量的85.8%。
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用水量为2869万m 3,占工业用水量的62.6%,国有及规模以下一般工业用水量为1661万m 3,占工业用水量的36.3%。
全市主要工业用水行业分为电力、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纺织、煤炭、建材、食品、皮革、木材加工等,2010年用水量4580万m 3,工业增加值205.88亿元,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2.25m 3/万元,重复利用率80%。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
虽然水资源为可再生资源,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加剧,而农业作为最大的水资源消耗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耗水量势在必行。
2019年遵化市总用水量1.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亿立方米。
而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水不超过30%,大量的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蒸发了。
因此,发展挖掘节水潜力,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发展节水农业成为遵化市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遵化市认真贯彻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集约化。
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确定灌溉定额。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节水配套技术推广,推广耐旱作物品种,推行水肥一体化等。
1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遵化市一直把节水高效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标准,推广节水高效农业,坚持优化开发布局、突出农业总体质量提升。
本着早踏勘、早规划、早设计、早施工的原则,科学规划设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项目建设后可实现年节约水量79.81万立方,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4.96万人,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将增加132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节水配套技术推广2.1压缩种植业生产用水。
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在夯实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节水作物的种植;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集约化作业,进一步减少种植业生产用水总量。
利用2019年秋种到2020年夏播前的半年多时间,将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调整为苗木、果树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
2.2推进节水配套技术推广。
小麦在整个生长期耗水量较高,推广抗旱节水小麦品种是实施农业生产节水工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
试验结果证明:通过推广耐旱节水小麦品种,采用冬小麦返青水延迟、拔节水提前“二水并一水”的方法,实现小麦整个生育期减少1次浇水,亩可节约用水45m3。
科技创新□肖如摘要遵化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如何消除污染源、杜绝污染物入河、让河流清澈、恢复河流生态这一治理重点,同时将生态、景观、文化元素等融入水环境综合治理之中,从而建设生态旅游沙河。
关键词遵化;沙河;水环境;生态旅游沙河,遵化市第一大河流,由于近年来上游尾矿砂违法排向河道,以及沿岸村庄生活及建筑垃圾乱弃,造成河道严重淤积,行洪断面不断缩小,再加上沿岸生产、生活污水乱排,不仅使沙河水质不断下降,更影响城市形象。
为改善沙河水质状况,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使之成为健康生态旅游沙河,遵化市政府对沙河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1.沙河现状与问题分析1.1沙河基本情况沙河,属海河流域潮白蓟运河水系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兴隆,由东北向西南贯穿遵化市区,纳北岭河、魏进河集于水平口,于蓟县汇合黎河流入于桥水库。
河道全长70km ,流域面积887km 2,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沙河工程区位于遵化市西南,地处冀东山区与冲洪积平原交接区域,为河谷地貌,地形高差较大。
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沙河总体流向为东北至西南,魏进河、北岭河则为西北至东南流向。
河流附近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河床大部有尾矿砂淤积,现状河道深约1m ~4m 。
1.2沙河问题分析一是水质分析。
沙河两岸沿河居住的居民,把沙河当作了垃圾场、污水池,使沙河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经检测,沙河水质类别为Ⅴ级,综合污染指数为0.5,氨氮超标1.5倍。
二防洪现状。
近些年来遵化市沙河两岸生活垃圾丢弃现象较为严重,加之上游选矿产生的尾矿砂违法排向河道,造成河道严重淤积,行洪断面不断缩小,河道流量减少,比多年平均减少了30%。
三是生态现状。
沙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差,河滩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局部河段河床沙化严重,河岸带植被退化,地面沉降。
四是景观现状。
通过2007年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对沙河城区段6.5km 进行了绿化,但沙河城区下游、魏进河、北岭河河流沿岸林带较为杂乱,沿岸村庄区域河道内垃圾遍布,与上游形成鲜明对比,严重影响了河流景观效果。
遵化市基本情况(2010年12月30日)遵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地处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中心,西距北京158公里,西南距天津170公里,南距唐山75公里,北距承德175公里,东距秦皇岛190公里。
市域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648个行政村,27个居委。
总人口72.3万,其中农业人口61.6万,城镇人口10.7万。
1992年遵化撤县建市,成为唐山市第一个县级市。
200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扩权县(市)之一。
遵化交通便利,唐承、遵蓟高速公路、国道112线、省道邦宽线与大秦铁路、张曹铁路、遵小铁路、唐遵铁路构成四横四纵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与北京、天津、秦皇岛、承德、曹妃甸构成一小时经济圈,助推遵化经济驶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9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3亿元。
自2002年起,分别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77、76、61、55、48、48、53、53位,2009年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名列第65位,成功跻身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行列,位居第47位,并入选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前30位评比中名列第7位。
一、主要资源耕地资源:遵化境内三山两川,平原、山地、丘陵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76.4万亩,人均1.08亩,其中,水浇地76.2万亩,人均1.08亩。
林地116.8万亩,人均1.66亩。
矿产资源:拥有铁、金、锰、白云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铁矿石储量达3.2亿吨,是河北北部重要的铁矿资源产地。
水资源:全市有大中型水库22座,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地表水为33726万立方米,地下水为18484万立方米;水资源多年平均可利用量地表水为10286万立方米,地下水为13760万立方米。
全面节水实现遵化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杨莉华
【期刊名称】《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年(卷),期】2002(000)B12
【摘要】从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生态环境4个方面全面论述遵化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地下水超采、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的形式下采取的具体节水措施。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杨莉华
【作者单位】遵化市水务局,河北遵化06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全面实施节水战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J], 刘文梅;刘丽
2.全面节水实现遵化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J], 杨莉华
3.围绕人水和谐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J], 大庆市人民政府
4.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济宁市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几点思考 [J], 李征;郑莉莉
5.全面实施节水战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J], 刘文梅;刘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遵化市小水电投资项目管理璃遵化市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37条,分别属于滦河,蓟运河2个流域,主要河流有沙河,黎河, 还乡河和淋河4条.据1992年勘测普查.这4条河流水电蕴藏量为8.647万 kW.着名的引滦入津工程通过黎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水电理论蕴藏量 5.0o3万kW.可开发量为2.93万kW. 近年.遵化市小水电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先后建成投产了黎河二级,黎河三级,黎河四级3座水电站.近期即将开工建设黎河八级水电站.计划在 20102020年兴建东粱子河,龙f-1El, 大岭口等7座水电站.已建成投产的水电站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水电是水利,水利经济,水利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小水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气化.消除贫苦, 保护环境产生着巨大作用同时小水电具有独特的清洁再生能源性质.开发技术成熟.生产管理简单.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投资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主体看好并优先投资加强小水电投资项目管理是小水电投资人获取较好投资收益的关键.笔者就此谈一点体会抛砖引玉1.投资决策小水电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决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成败.投资决策是产生较好投资收益的保证.必需认真对待.并遵循以下原则.1.1价值最大化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总是追求投资的最大利润.一般讲利润与风险是共存的.多数投资者把电站装机容量和单位千瓦投资作为选择投资项目的依据.往往忽视了项目的单位电能投资和投资收益率.增加了项目投资的风险. 利润和风险是共存的.虽说小水电相对来说是低风险项目.但风险因素是存在的.处理不当照样导致投资失败投资者在考虑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应重视风险因素.正确权衡受益增加与风险加大的得失.尽量减少风险因素.使投资价值达到最大化1.2科学性原则随着小水电资源的深度开发.加上小水电高科技技术的广泛使用.小水电投资决策的难度,复杂性都比过去大得多.仅靠少数人凭经验主观地进行决策或所谓"边投资.边论证","先投资,后论证"的做法都是不可取,不可行的.为避免小水电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和损失.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收稿日期:2010—12—30作者简介李丙松,男,汉族,遵化市水务局,工程师.于莲,女,汉族.河北水务集团,高级工程师. 91.3系统性原则小水电投资项目的建设经营过程中受制于许多因素.影响经济效益方面的主要有小水电资源条件,开发技术含量,建设条件,资金筹措,电量销售价格,市场竞争力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 彼此制约.小水电投资决策应以系统的观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避免对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考虑不周.或片面强调某项次要因素1.4时效性原则小水电是资金密集型的投资项目. 资金垫付是小水电投资的首要条件.同等数量的资金由于垫付时间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应优先投资资源指标优良,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实践证明,在流域开发过程中,集中资金.滚动开发,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2.提高小水电前期工作质量一是做好流域规划.梯级滚动开发.为了充分利用水力资源,遵化市在对全市水能利用状况进行详细普查的基础上.把流域水能开发与农田灌溉, 人蓄饮水工程结合在一起.统一规划. 梯级开发,一张蓝图管到底,这种长藤结瓜的建设方式.既节省了投资,又提高了项目的综合效益如在黎河一条河流上就规划建成了二级水电站,三级水电站,四级水电站三座水电站.正在规划建设八级水电站和东梁子河水电站, 西梁子河水电站等五座水电站.规划确定后不论是国家投资还是个体投资.都服从市里统一规划.达到了合理利用水能资源的目的二是拿出最优的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要认真进行实际勘察.细致调查.搜集整理水文,气象及地质资料,并对工程的施工条件加以客观,公正的归纳分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选用合理的水能规划方案.按照小水电站的设计规范和经济评价规程.最终确定保证出力倍比系数,年利用小时数和装机容量.小水电站站址和开发形式确定后.决定电站规模和经济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量.因此.合理选择设计流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设计对流域所采用的水文年限较短.选定的典型年失去本流域的代表性多数径流式水电站采用的是旬平均流量甚至月平均流量作为计算电站设计流量的依据.往往计算出的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偏大,不符合实际. 三是因地制宜.精益求精作好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并妥善处理好建筑物安全和投资的矛盾.在进行建筑物的总体布置时.应根据实际的地质,地貌,施工条件及地质条件进行单项的建筑物设计.在满足安全和应用的前提下.使各建筑物尽量布置紧凑合理.实现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减少投资和便于运行管理的目的.尽可能实现某些单项建筑物设计的定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力求在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在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灵活运用上下功夫.特别应该注意研究防洪标准,洪水计算方法及泥沙淤积与建筑物安全运行,投资等相互之间的关系3.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一是小水电投资项目决策确定后. 投资人出资组建项目法人公司是首要任务.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小水电是在工程建成投产后.才进行工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先建项目.后设法人). 而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则是要求先注册登记成立项目公司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建设经营(先有法人.后有项目).小水电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实行.首先有利于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约束机制:第二项目公司投资人的出资保证了投资项目资本金的来源:第三项目公司作为投资项目的惟一主体避免了小水电建设与经营期间管理上的割裂现象二是项目公司的组建应考虑公司股本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股本结构指投资人之间持有项目公司股份的比例.一般来说,采用相对控股方式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全体股东权益. 资本结构指项目公司资本金(注册资本)占项目总投资额的比例关系.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要求资本金由投资人全额出资,资本金比例太大.股东筹资压力大.同时不能充分利用金融贷款资金获取投资利益最大化:资本金比例太小,项目公司负债率高,财务风险大.国家有关规定水电项目资本金不低于20%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收益率低的项目适当提高资本金比例后.既可缩短偿还债务年限.又大大提高了资本金的流动性4.风险控制小水电投资项目的风险是投资决策考虑的首要因素,为避免投资损失, 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小水电投资项目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系统风险是无法控制的.主要有电量销售,电价水平,政策变化等;个别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主要有总投资成本,未来经营成本,投资机会,投资时机等. 系统风险虽无法控制.但可通过扩大小水电投资人的合作范围.发挥利用合作伙伴优势.分散和转移风险.个别风险中对投资收益率影响最大的是总投资成本.降低总投资成本的手段主要有设计优化,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工期控制,合同,资金管理等.目前广泛推广应用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技术虽增加一定的设备投资.但可大幅降低未来经营成本.投资机会,投资时机的把握应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资料基础上. 进行财务评价指标分析后综合考虑 5.投资项目后评价小水电投资项目后评价可从影响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过程评价三方面进行.影响评价.通过投资项目投产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来评价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经济效益评价.通过项目投产运营后的实际资料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缡嘉率等一系列财务收益指标.并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过程评价,深入分析造成项目后评价结论与预期效果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法.小水电投资项目后评价应遵循客观,科学,公正,合作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辩证地分析问题.后评价的机构应相对独立地处理问题.不能搞 "奉命评估".必须在充分占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客观的评价结论后评价要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实事求是,坚持用数据说话,不得弄虚作假.要排除干扰,公正地对待项目投资人,建设施工,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后评价过程中,除了专职经济技术专家外.还需项目经理,企管人员,投资者及有关政府部门的代表通力合作投资项目后评价是小水电投资项目管理的最后环节.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后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小水电投资人认真作好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 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高科技技术在小水电项目中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投资资金使用率,增加投资效益.建设管理小水电站投资项目决策后.投资人出资组建项目法人公司是首要任务.这有利于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法人公司的出资保证了投资项目的资本金的来源.法人公司作为投资项目的唯一主体.避免了小水电站建设管理中的割裂现象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实施.能够对水电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同时实行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充分利用合同手段.明确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达到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投资的目的.实践证明.只有正确把握小水电项目投资的基本原则.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小水电工程的前期规划和设计工作.保证概预算不缺项,不漏项,认真贯彻"三制",严格做好"三控制一协调".把好资金使用关,物资及设备进货关,施工安全关,技术质量关.用好用活当地各项优惠政策.才能使小水电事业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不断发展壮大.口。
遵化市水资源综合评价第一章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遵化市在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位于东经117°34′~118°14′与北纬39°55′~40°22′之间。
北部以长城为界与承德市兴隆县相邻,西部为天津市蓟县,东靠迁西县,南接丰润区和玉田县。
全市东西长53km,南北宽43km,总面积1509km2。
见图1-1 遵化市基本情况图。
1.2地形地貌遵化市全境由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组成,燕山余脉环绕四周,中部为一山间冲洪积平原,其间有一带状山脉把山间平原分成南北两个山间川地,有“三山两川”之称,一般海拔高程为50~1000m。
西北有黄花山,海拔845m,北有舍身台,海拔647m,东北有三道毛山,海拔788m,最高山峰为六里坪山,海拔1440m。
北部山区生物植被较好,谷地和丘陵为耕地集中地。
中部北川平原区主要为沙河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是花生、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产区。
中道山区南北宽1~3km,东起黄台口,西至边界,长约30km,山体单向窄薄,不易风化,土质较差。
南部川地由沙河、黎河冲洪积而成,第四纪沉积较厚,土质肥沃,是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的主要产区,有遵化天府之称。
南部山区海拔50~400m,多为石灰岩岩性,节理多、岩溶发育,形成孤立高山,只有在谷地才能种植玉米、杂粮等,是主要的干鲜果品产区。
图1-1遵化市基本情况图1.3河流水系遵化市共有大小河流37条,分属滦河、蓟运河水系。
滦河水系只有位于遵化市东北角的洪山口河,流域面积41.8km2,向北流出长城后进入兴隆县往东流入洒河。
蓟运河水系在遵化境内有淋河、沙河、黎河、还乡河四大河流。
1.3.1 沙河沙河发源于兴隆县大青山东侧,经长城口山楂峪进入遵化市,经侯家寨、遵化镇东、西留村,然后流经水平口至平安城出境。
沙河是遵化市最大的河流,遵化境内面积560.28km2,支流众多,较大的支流有老爪河、清水河、魏进河、马兰河等。
遵化市水资源综合评价第一章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遵化市在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位于东经117°34′~118°14′与北纬39°55′~40°22′之间。
北部以长城为界与承德市兴隆县相邻,西部为天津市蓟县,东靠迁西县,南接丰润区和玉田县。
全市东西长53km,南北宽43km,总面积1509km2。
见图1-1 遵化市基本情况图。
1.2地形地貌遵化市全境由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组成,燕山余脉环绕四周,中部为一山间冲洪积平原,其间有一带状山脉把山间平原分成南北两个山间川地,有“三山两川”之称,一般海拔高程为50~1000m。
西北有黄花山,海拔845m,北有舍身台,海拔647m,东北有三道毛山,海拔788m,最高山峰为六里坪山,海拔1440m。
北部山区生物植被较好,谷地和丘陵为耕地集中地。
中部北川平原区主要为沙河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是花生、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产区。
中道山区南北宽1~3km,东起黄台口,西至边界,长约30km,山体单向窄薄,不易风化,土质较差。
南部川地由沙河、黎河冲洪积而成,第四纪沉积较厚,土质肥沃,是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的主要产区,有遵化天府之称。
南部山区海拔50~400m,多为石灰岩岩性,节理多、岩溶发育,形成孤立高山,只有在谷地才能种植玉米、杂粮等,是主要的干鲜果品产区。
图1-1遵化市基本情况图1.3河流水系遵化市共有大小河流37条,分属滦河、蓟运河水系。
滦河水系只有位于遵化市东北角的洪山口河,流域面积41.8km2,向北流出长城后进入兴隆县往东流入洒河。
蓟运河水系在遵化境内有淋河、沙河、黎河、还乡河四大河流。
1.3.1 沙河沙河发源于兴隆县大青山东侧,经长城口山楂峪进入遵化市,经侯家寨、遵化镇东、西留村,然后流经水平口至平安城出境。
沙河是遵化市最大的河流,遵化境内面积560.28km2,支流众多,较大的支流有老爪河、清水河、魏进河、马兰河等。
沙河水系在水平口以上属季节性河流,以下常年径流不断。
1969年后相继建成般若院、上关两座中型水库,有效的控制了洪水灾害。
1.3.2 黎河黎河是遵化市第二大河,主要支流有南黎河和北黎河,遵化市境内流域面积540.07km2。
黎河水系均发源于遵化境内,主河北黎河发源于遵化市东北部柴户场北沟,在崔家庄与南黎河汇合成黎河。
较大的支流有小厂河、双城河、常峪河、老峪河等。
建有接官厅水库等水利工程。
1.3.3 还乡河还乡河发源于迁西县新集,于玉田县南端入蓟运河下梢,是汇入蓟运河的最大支流,遵化市境内流域面积290.63km2。
较大的支流有铁厂河、娘娘庄河、党峪河、鲁家峪河等。
1.3.4 淋河淋河位于遵化市西部,发源于兴隆县南部若乎山南麓,由长城楦门子口入遵化市,经东陵南流出龙门口,在小岳各庄南与北来支流合成淋河,遵化市境内流域面积76.22km2。
1975年兴建龙门口水库,2005年续建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竣工。
1.4 水文气象遵化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寒,冬季寒冷少雪的特点。
遵化市多年平均气温10.4℃,最冷在1月份,最低气温-25.7℃,最热在7月份,可达40.3℃。
无霜期平均181天。
1956~201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5.3mm,降水多集中在6~9月的汛期,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遵化市降水较丰富,北部马兰峪一带是河北省的多雨暴雨中心,年降雨量最多可达1500~1600mm。
区域分布上北部山区降水最多,逐渐向东南递减,东南山区最少。
根据遵化气象站1956~2010年系列的年、月蒸发资料,全部换算处理为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值,遵化市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79mm,相对湿度为60%,干旱指数1.39。
1.5 水文地质遵化市北部山区以太古界变质岩为主,自下而上分为三屯营和马兰峪两个组,岩性主要是太古界片麻岩、辉石岩为主。
南部山区为震旦系沉积岩,由碎屑岩和碳酸岩组成,中部平原以第四纪沉积为主。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该含水层系由河流冲洪积形成,岩性以中砂、粗砂、卵砾石为主,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山间谷地,是主要的开采地区。
其中南川平原第四系覆盖厚度100~150m,含水层厚度10~30m,单井涌水量50~100t/h,北川平原厚度150~200m,含水层一般大于40m,单井涌水量100~200t/h。
碳酸岩类岩溶裂隙孔洞含水岩组:多分布在南部山区,裂隙发育,局部有溶洞,构造破碎带地段具有供水意义,单井涌水量可达100~250t/h。
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西部石门镇一带,属于贫水地区,单井涌水量一般只有3~20t/h。
变质岩、火成岩类风化裂隙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局部构造带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可达30~40t/h,一般地区则只有0.6~1.3t/h。
遵化市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2g/L,多为重碳酸钙镁型水,适宜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1.6水利工程2010年遵化市蓄水工程共有47处,其中主要的蓄水工程有般若院水库、上关水库和龙门口三座中型水库和大河局水库、接官厅两座小(一)型水库,以及17座小(二)型水库。
1.7社会经济状况遵化市辖25个乡镇,648个行政村,2010年人口总数为72.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95万人。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61.0亿元,比2009年增长11.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1.12亿元、273.13亿元、156.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11.2%和12.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重为6.8:59.2:34。
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1.12亿元,同比增长4%,粮食总产达到26.58万吨。
农业灌溉面积41.1 khm2,其中林果灌溉面积7.48 k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62 khm2。
畜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工业增加值完成258.83亿元,同比增长11.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8%,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9.7亿元,同比增长39.2%,产品销售率97.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4.5亿元,同比增长36.4%。
遵化市基本情况见表1-1。
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与技术路线2.1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统筹遵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遵化市综合竞争力,建立起经济结构体系、区域水资源利用体系、水利工程技术体系相互协调的系统,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遵化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2.2 目标与任务本次遵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目标为:在原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资料系列进行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并与已有的成果相互协调,查明遵化市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摸清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在综合已有遵化市区域节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其它水源调整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出实现遵化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具体措施,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上述目标,确立本次综合规划的主要任务为:(1)计算评价遵化市水资源量;(2)对遵化市需水进行预测;(3)进行遵化市不同水平年供水规划和可供水量预测;(4)提出遵化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5)开展遵化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效果分析。
2.3 规划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综合和专项规划、《遵化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他部门专项规划等。
二是基础数据支撑,其中水文数据,以国家水文局发行的《水文统计年鉴》为主要依据,水资源数据以《遵化市水资源管理年报》为准,社会经济数据采用遵化统计局正式出版公布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在遵化市水务局的大力配合下,本次规划收集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为报告的编制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相关依据和成果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水利法律法规和政策;2)河北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规划报告(送审稿);3)河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4)河北省用水定额;5)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6)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7)遵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8)遵化市“十二五”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纲要;9)遵化市节水型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初稿);10)遵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1)遵化市气象站资料(1956~2010年);12)遵化市水利志;13)遵化市水资源管理统计年报(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14)遵化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15)遵化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6)州河于桥水库以上流域水资源现状评价及径流量预测模型研究;17)引滦入津输水工程对黎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影响研究;18)遵化市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河川水资源;19)遵化市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地下水资源;20)遵化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划;21)遵化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22)遵化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3)遵化市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
2.4 技术路线在本次规划中,首先收集统计资料、相关规划成果等信息,进行遵化市水资源计算、评价,然后进行演变情势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结合节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与需水预测等基础规划,进行遵化市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提出遵化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推荐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2.5 规划水平年2010年全市降水量467.2mm,属于偏枯年份,确定2010年为现状基准年;2020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水平年。
水资源评价系列延长到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2010年为基准年。
2.6 分区本次规划范围为遵化市全境。
按照统一的水资源分区进行,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并充分考虑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本次规划按黎河、沙河、淋河、洒河、还乡河五个流域进行,以城市和经济区为重点,并细化到各个乡镇。
以流域划分一级区,共五个区,以乡镇跨流域一级区为二级区,共划分30个二级分区。
为简化计算和便于规划,对分区产生的细小单元进行了合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