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铁装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1
2017年轨交装备行业中国中车研究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中国中车业务立足国内、发力全球 (6)1、以车辆设备为本,拓展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6)2、发力海外业务,欧美市场突破在即 (11)二、全球铁路市场更具活力,中车羽翼渐丰竞逐广阔空间 (14)1、高铁出海亮剑全球,“一带一路”打开全新成长空间 (14)(1)“一带一路”锁定全球成长性最佳的铁路市场 (14)(2)海外高铁投资未来5年将达万亿体量,相当于再造一个国内市场 (16)(3)世界城轨地铁市场:以更新及加密为主,新线市场具备一定空间 (19)2、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标准,从外延到本土化,瞄准更大市场份额 (21)(1)中车海外市场份额较低,欧美地区仍为薄弱环节 (21)(2)海外订单突破80亿美元,从输出产品逐步过渡到输出标准 (21)(3)外延扩张+本土化合作,海外经营网络布局日臻完善 (23)三、铁路设备及城轨业务全解析:从下游需求看未来车辆收入变动 (26)1、动车组:高铁出行大势所趋,新增需求旺盛,叠加大修收入持续提升 .. 26(1)高铁替代普铁/公路未现天花板,动车组需求未来将进一步释放 (26)(1)新增需求旺盛,18-20年将迎来新一轮车辆招标及交付高峰 (27)(2)动车组迈入集中大修期,维修收入2018年有望突破200亿元 (31)2、货车:经济周期晴雨表,短期大幅复苏,中长期取决于铁路货运量变动 (34)3、客车:普速客车逐渐为高铁所替代,每年以低速更新为主 (38)4、机车:短期确定性反弹,未来年均收入有望达到200亿以上 (41)5、城轨:国内市场释放巨大车辆需求,海外订单将在18年后陆续交付 (48)四、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助力业绩增长,同心多元促进长期发展 .. 551、通用机电:受益国产化浪潮,未来有望保持20%增速 (56)2、风电装备:风电叶片业务已进入国内前三,行业领先地位凸显 (57)3、新能源汽车:掌握核心技术,未来有望抢占市场份额 (59)4、高分子复合材料:收购BOGE 布局全球市场,PI 膜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62)5、环保产业:中标PPP项目,实现农村分散污水治理市场突破 (63)6、现代服务业:以金融和物流为主,实现多领域跨界经营 (65)五、PPP模式方兴未艾,轨交巨头扬帆起航 (67)1、PPP开启基建新模式,城市轨交再掀热潮 (67)(1)城轨处于大发展时代,建设&通车高峰重叠 (67)(2)社会资本助力地方财政,“城轨+PPP”项目遍地开花 (69)2、地铁迎来万亿市场,中车产业链覆盖70%以上 (72)3、有轨电车或成新增长点,未来千亿市场可期 (74)4、接连中标PPP项目,新旧产业并驾齐驱 (76)六、盈利预测 (77)全球轨交产业新贵,立足国内、发力海外市场,成功拓展多元领域。
[Table_MainInfo][Table_PicQuote] 2017年铁路运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Table_Market]目录1.铁路市场化改革顶层改革已经完成 (5)1.1.政企分离是核心矛盾处理 (5)1.1.1.政企分离改革首先解决顶层矛盾 (5)1.1.2.铁总成立开始落实政企分离改革 (5)1.1.3.铁总目前处在改革过渡安排阶段 (6)1.2.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体现铁总市场化改革取向 (6)1.2.1.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明确,铁路政企分离改革基本落实 (6)1.2.2.三定方案实现了“精政简权”指导思想 (6)1.2.3.国家铁路局和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的安排已经为“公司化改革”做好准备 (7)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投融资体制率先部署 (7)2.1.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7)2.2.近五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8)2.3.近四年铁总年度工作中铁路改革主要内容 (9)3.铁道部政企分离改革后,运价市场化改革走在前列 (9)3.1.运输价格改革是重要内容,其进程制约铁路可持续发展 (9)3.1.1.运输组织改革已经为运价改革“开山让路” (10)3.1.2.货运组织改革渐入佳境 (10)3.1.3.铁路价格市场化定价初见成效 (10)3.2.铁路客运市场化改革起步 (12)3.2.1.铁路客运价格管理的三个阶段 (12)3.2.2.高端铁路客运市场化先行 (13)3.3.低端客运需要涨价弥补亏损 (15)3.3.1.铁路低端客运“公益性价格”补偿 (15)3.3.2.低端客运的“社会公益性”特征显著 (15)3.3.3.铁路客运全面涨价只是时间问题 (16)4.铁路改革进入攻坚期,公司化改革仍需推进支持 (18)4.1.铁总混改持续推进,与多家公司达成共识和战略合作协议 (18)4.2.铁路用地可开发空间巨大,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加速 (20)4.2.1.铁路用地可开发空间巨大 (20)4.2.2.土地开发,政策先行 (21)4.2.3.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正式亮相 (22)4.2.4.上市公司土地情况 (22)5.重点公司投资机会分析 (23)5.1.大秦铁路:经营稳健,优质的战略投资标的 (23)5.2.广深铁路:提价、改革,后期想象空间巨大 (24)5.3.铁龙物流:业绩筑底,特种集装箱加快转型 (24)6.风险提示 (25)6.1.经济增速低于预期 (25)6.2.政策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25)6.3.改革进程低于预期 (25)7.附录 (26)7.1.附录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 (26)7.2.附录2: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 (29)7.3.附录3: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31)图表目录图1:铁路大部制改革后顶层职能归属 (6)图2:铁路货运量增速 (12)图3:铁路煤炭运量增速 (12)图4:我国现行主要动车,高铁和城际客车票价水平 (14)图5:铁路客运量增速 (15)图6:铁路高铁客运量及其占比 (15)图7:高铁八纵八横网络 (15)图8:20年期间我国CPI累计上涨44.9% (16)图9:20年期间我国PPI累计上涨17.1% (16)图10:铁路客运基价已经连续20年未调整 (17)图11:各国铁路客运运价水平对比(元/公里) (17)表1:近五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关于铁路改革的内容一览表 (8)表2:近四年铁总年度工作会议中关于铁路改革的内容一览表 (9)表3:铁总与多家公司达成共识和战略合作协议 (18)表4:大秦铁路主要财务数据 (24)表5:广深铁路主要财务数据 (24)表6:铁龙物流主要财务数据 (25)1.铁路市场化改革顶层改革已经完成1.1.政企分离是核心矛盾处理1.1.1.政企分离改革首先解决顶层矛盾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矛盾处理是进行政企分离,这是整个铁路改革的大前提。
2017年轨交装备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轨交装备:2018-2020年景气向上 (6)1、铁路投产新线:2018-2020年有望集中释放,较前2年大幅提升 (6)2、2018-2020铁路、城轨投产新线有望分别达8000、770公里/年 (8)(1)铁路项目建设周期在3-5年,2011年投资低谷影响5年后投产新线 (8)(2)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新线投产将集中在2018-2020年 (8)(3)2018-2020年需投产新线年均8000公里,远超2016-2017水平 (9)3、先行指标——轨交基建新增订单:铁路平稳增长,城轨增长加速 (10)(1)铁路工程: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11)(2)城轨地铁:增长将逐步加速 (11)4、高铁:―四纵四横‖加密成―八纵八横‖,既有线路提速加密 (11)(1)高铁连接50万人口以上城市 (12)5、城市轨交:开启高增长,PPP有助资金筹措,提升城轨景气度 (13)(1)PPP模式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提升城轨景气度 (15)6、铁路货车:随铁路货运走过拐点,趋势向上 (16)(1)2011-2013年铁路货运见顶,2014年开始下降 (16)(2)―稳黑增白‖的货运改革,铁路运输物资结构不断优化 (16)(3)铁路货运走过―拐点‖,将迎来恢复性增长阶段 (17)二、国家铁路装备:2018年交付将明显好于2016-2017年 (18)1、动车组:招标已过拐点,2018-2020将保持高位 (19)(1)动车招标逐渐恢复,到2020年招标有望稳定在350-400列/年 (19)(2)2017年中车动车交付有望达300-350列 (20)(3)2018-2020年中车动车组交付有望保持在350-400列/年 (21)(4)―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首发,性能全面提升,将迎来批量生产 (22)(5)客运量增加、动卧、货运动车促进加密需求 (23)2、铁路机车:受益运营里程增长和铁路货运反弹 (24)3、铁路货车:2017年有望创新高,未来3年有望保持高位 (24)三、城轨地铁装备:景气度更高;多制式城轨编织国内轨交网络.. 261、城轨地铁车辆:2017-2020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 (26)(1)先行指标:中国通号城轨业务高增长 (26)(2)城轨车辆有望进一步加密 (27)(3)2017-2020年,城轨车辆复合增速将超过30% (27)2、日本京都圈轨交网提供借鉴;中国城轨地铁发展空间大 (28)3、城市圈促进城际铁路网络发展 (30)4、多制式丰富城轨交通系统,为三、四线城市提供更多选择 (33)(1)地铁为―城轨高富帅‖,多制式为三、四线城市提供更多选择 (33)(2)地铁为城轨主要制式,三线城市有望为多元化系统制式提供巨大空间 (34)四、一带一路:促进中国轨交车辆装备世界 (35)1、轨交网络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 (35)2、中国的高铁质优价廉,拥有国际竞争力 (36)3、全球轨交市场,为中国轨交行业提供广阔空间 (36)4、中国轨交装备出海日渐成熟,高铁、地铁、货车并进 (37)(1)高铁成外交名片,―铁路换资源‖合作模式形成 (37)(2)地铁和货车一直为中国轨交装备出海重要角色 (38)五、轨交装备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后市场提供增长空间 (39)1、―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推广,动车组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 (39)2、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40)(1)维保检修:高级修 (40)(2)维修期占用,形成替补采购空间 (41)(3)易耗零部件:刹车闸片市场容量大约60亿元,随保有量不断提升 (41)(4)易耗品零部件:动车+机车,轮对市场容量约25-36亿元 (42)六、国际轨交零部件企业发展借鉴:持续并购推动发展 (43)1、德国克诺尔:设立子公司+并购,打造国际领先轨交零部件企业 (43)2、美国西屋制动:制动产品起家,收购法维莱成为世界轨交装备龙头 (46)七、看好轨交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轨交后市场 (49)1、春晖股份:迈向国际一流轨交装备核心供应商 (49)2、中铁工业:盾构机及轨交高端装备龙头央企,业绩将快速增长 (50)3、康尼机电:―轨道交通+消费电子‖:双引擎驱动业绩持续增长 (51)4、鼎汉技术:打造―国际一流轨交装备供应商‖,业绩将重回快车道 (53)5、中国中车:轨交车辆龙头,业绩已过拐点 (53)6、神州高铁:轨交运维产业领军企业,将充分受益轨交后市场大发展 (54)8、新筑股份:在手订单充沛,全年有望扭亏,轨交业务将逐步进入收获期 (54)9、烟台冰轮:拟更名―冰轮环境‖,冷热同步发展 (55)10、众合科技:轨交信号系统实现突破,业绩拐点已过 (56)11、永贵电器:轨交连接器龙头,产品市场多元化拓展顺利 (56)12、新宏泰:拟43亿收购天宜上佳,揽入高铁刹车闸片国产龙头 (57)13、华铭智能:AFC终端设备龙头,受益城轨高景气 (57)铁路投产新线:2018-2020年有望集中释放,轨交装备景气向上。
2017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八纵八横”新时代:中国铁路维持高景气 (5)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3.0 到来,上调力度或超预期 (5)二、继续推荐铁路基建/设备板块 (7)第二节回顾中国高铁十年,世界领先 (8)一、高铁规模世界第一 (8)二、高铁经济和社会效应显著 (10)三、打造“走出去”标杆产业 (12)第三节展望未来:中国高铁还有多大空间? (15)一、中国铁路网建设还有空间吗? (15)二、高铁迈入“八纵八横”新时代,剑指2030 年7 万公里 (20)第四节资金哪里来?投融资改革值得期待 (24)一、投资来源多元化 (24)二、铁总收入端的改善 (26)第五节龙头铁路施工企业和设备制造商 (27)图表目录图表1:“八纵八横”与“四纵四横”里程目标对比 (6)图表2:中国铁路网在未来十五年仍将保持快速扩张 (6)图表3:中国铁路投资额及预测 (6)图表4:《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完成情况 (7)图表5:《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与2004 年版本目标对比 (7)图表6:中国高铁产业链梳理 (7)图表7: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一,远超其他国家 (8)图表8: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占世界的51.1% (9)图表9:高速铁路成为中国新建铁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9)图表10:中国是世界上第11 个开通高速铁路的国家 (10)图表11:高铁显著缩短500 公里之内的城市间交通时间 (11)图表12:京沪高铁沿线工业园建设 (11)图表13:合福客运专线沿线城市旅游产业保持高增长 (12)图表14: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全球领先 (13)图表15:中国高铁技术是一个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 (14)图表16:中国高铁执行能力强、施工周期短 (14)图表17:从建筑成本上比较,中国高铁建筑成本相对较低 (14)图表18:中国当前铁路网密度较低,即使总里程达到20 万公里,密度仍低于可比发达经济体 (15)图表19:西南、西北地区高速铁路网覆盖仍不完善 (16)图表20:城市群间约30%不能满足2 小时交通圈的要求 (17)图表21:城市群间约30%不能满足2 小时交通圈的要求(续) (18)图表22:城市群间约30%不能满足2 小时交通圈的要求(续) (19)图表23:中国铁路网在未来十五年仍将保持快速扩张 (21)图表24:中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情况 (21)图表25:中国铁路投资额及预测 (21)图表26:“八纵八横”与“四纵四横”里程目标对比 (22)图表27:中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规划线路情况 (22)图表28: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2030 年) (23)图表29:铁总近五年负债变化情况 (25)图表30:中国铁路建设资金来源 (25)图表31:中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资本金来源 (25)图表32:货运铁路PPP 项目多采用使用者付费模式,客运铁路多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或政府付费模式 (26)图表33:《中长期铁路网规划》3.0(2016)与2.0 版本(2008)纲要对比 (27)图表34:中国高铁产业链梳理 (27)图表35:高铁投资结构 (28)图表36: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订单情况 (28)图表37:中国动车组及地铁销量预测 (29)第一节“八纵八横”新时代:中国铁路维持高景气媒体报道1,6 月29 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正式引入了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规划,意味着中国铁路网规划 3.0 版的正式出台。
2017年铁路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投资建议 (4)第二节我国高铁发展历程:自主积淀+技术引进,终迎快速发展 (5)一、线路:四纵四横奠定主骨架,八纵八横建设空间倍增 (5)二、车辆:自主积累+技术引进,动车组装备迎来新发展 (11)第二节通车高峰将至,2018年有望迎来动车组招标高峰 (14)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远期规划仍有翻倍空间 (14)二、高铁通车带动招标需求,动车组保有量持续增长 (16)三、梳理线路通车节奏,2018年将迎来动车组需求高峰 (18)第三节全球高铁远期规划3.5万公里,中国标动有望成为出海主力 (23)一、全球高铁建设以亚洲、欧洲为主导 (23)二、中国标动上线将成我国高铁出海王牌 (27)第四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30)一、春晖股份:给水卫生系统龙头,打造高铁装备大平台 (30)二、康尼机电:轨交门系统龙头,打造“轨交装备+消费电子”双主业 (30)图表目录图表1:高铁发展的两条主线:高速铁路与动车组装备 (4)图表2: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 (8)图表3:国产动车组代表型号 (11)图表4:我国高速动车组型号谱系 (13)图表5: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历次修订版本规划目标不断上修 (14)图表6: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重回高位 (14)图表7:我国高铁营业里程 (15)图表8:高铁每年新增里程 (16)图表9:我国动车组保有量逐年增长 (16)图表10:动车组招标受通车里程带动 (17)图表11:我国动车组密度 (18)图表12:2019年将迎来高铁通车高峰 (19)图表13:2018年将迎来动车组需求高峰 (21)图表14:高铁运营里程分地区占比情况 (23)图表15:高铁运营里程分国家情况 (23)图表16:高铁在建里程分地区占比情况 (24)图表17:高铁在建里程分国家情况 (25)图表18:高铁规划里程分地区占比情况 (26)图表19:高铁规划里程分国家情况 (26)图表20:四方股份生产的中国标动CR400AF (27)图表21:长客股份生产的中国标动CR400BF (28)图表22:高铁装备标的梳理 (31)表格目录表格1:我国高铁发展的几个阶段 (5)表格2:京沪高铁建设方案论争的主要派别 (6)表格3:秦沈客专积累高铁建设经验 (7)表格4:秦沈客专积累高铁建设经验 (7)表格5:八纵八横铁路网规划 (9)表格6:技术引进动车组车型 (12)表格7:部分在建高铁项目预计建成时间 (19)表格8:已获发改委批复的高铁项目预计建成时间 (20)第一节投资建议总述:高铁作为舒适与速度的代名词,已经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
2017年轨道交通设备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回顾和展望:基建重要组成,保持高位运行 (7)一、轨交建设涉及多个产业,对基建贡献不小 (7)二、整体回顾:高增长后,铁路投资趋于平稳 (8)三、总体展望:投资维持高位,动车恢复性增长,城轨保持高景气 (11)第二节大铁路装备:动车招投标恢复,景气回暖 (12)一、铁路保持稳定发展 (12)二、动车组招标有望回暖 (13)三、投资力度不变,未来规划饱满 (15)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装备:PPP模式助力行业热度升温 (19)一、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19)二、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大部分城轨轨道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1)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翻番,城轨建设进入加速期 (24)四、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市场空间 (25)五、PPP 模式助力城轨建设 (31)第四节轨交后市场:存量市场需求已显,有望快速增长 (34)一、轨交市场存量现状 (34)二、存量递增,后市场需求已显 (36)1、动车组后市场空间测算 (37)2、铁路干线后市场测算 (40)3、城市轨道后市场测算 (41)三、受益轨交零部件国产化,轨交后市场触手可及 (42)第五节重点公司分析 (42)一、中国中车 (42)二、鼎汉技术 (44)三、康尼机电 (45)四、神州高铁 (47)五、永贵电器 (48)六、众合科技 (50)七、华伍股份 (51)图表目录图表1:轨道交通产业链 (7)图表2:国家铁路投资占基建投资完成额比重 (7)图表3:固定资产投资及基建投资增速 (8)图表4:我国铁路和高铁营业里程(万公里) (9)图表5:我国铁路密度和高铁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9)图表6:铁路车辆购置和基建投资(亿). (10)图表7:铁路每年新投产里程(公里) (10)图表8:铁路每年新开工项目数(个) (10)图表9:2009-2016.11 铁路客运量与货运量统计情况 (12)图表10:2008-2016 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 (13)图表11:2013-2016 年铁路动车组集中采购情况 (14)图表12:2012-2016 年铁路客车、货车和机车采购量(单位:辆) (14)图表13:2009-2016 年铁路固定资产及机车车辆购置投资总额 (15)图表14:十三五规划期间铁路里程数(万公里) (16)图表15:中长期铁路规划图 (17)图表16: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图 (18)图表17:“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 (18)图表18: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总量(万人次) (19)图表19: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城轨协会口径) (19)图表20:2015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结构 (20)图表21:2010-2015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20)图表22: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 (21)图表23:全球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21)图表24:全球主要城市路网密度比较 (22)图表25:全球主要城市城轨人均拥有长度比较 (23)图表26:城市轨道对公共交通客流量的贡献程度 (23)图表27:城轨运营线路网长度(公里) (24)图表28:城市轨交每年新增里程预测(已开工项目汇总) (25)图表29:城轨投资构成 (26)图表30:我国近年来地铁线路车辆加密的案例(部分) (27)图表31:我国各城市车辆保有密度计最小行车间隔 (28)图表32:全球主要城市车辆保有密度(辆/公里) (28)图表33:目标更新率法测算既有线加密市场空间估算表 (29)图表34:目标更新率法测算既有线加密对机车需求数量估算表(单位:辆).. 29图表35:近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出口大单 (30)图表36:三批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金额(亿元)及其占该批次比重 (32)图表37:三批轨道交通项目各省市投资金额(亿元)及项目个数 (32)图表38:按城市类型分类的轨交PPP 项目投资金额分布 (33)图表39:平均单个项目总投资额及每公里投资额 (33)图表40:我国2007-2015 年机车保有量 (34)图表41:我国2007-2015 年客车保有量 (34)图表42:2007-2015 年铁路动车组保有量(按组计) (35)图表43:2007-2015 年铁路动车组保有量(按辆计) (35)图表44:检测检修市场空间(亿元) (37)图表45:各型动车组检修周期规定 (37)图表46:和谐号动车组保有量估算 (38)图表47:动车所每年一、二级修市场预计 (38)图表48:和谐号动车组返场检修费用 (39)图表49:和谐动车组每年三、四、五级修费用测算 (40)图表50: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 的客车检修周期 (40)图表51:运行速度超过120KM/h 的客车检修周期. (41)图表52:城市轨道交通每年维护修理费用预测 (42)图表53:2007-2016H1 中国中车收入(百万元)及增速 (43)图表54:中国中车重大合同构成及业务发展目标 (44)图表55:公司在手订单(单位:亿元) (45)图表56:鼎汉技术产业链延伸 (45)图表57:2009-2016H1 康尼机电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 (46)图表58:康尼机电未来发展战略 (46)图表59:和谐动车组每年三、四、五级修费用测算(亿元) (48)图表60:神州高铁三大平台运营模式 (48)图表61:2009-2016H1 永贵电器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 (49)图表62:永贵电器战略布局 (50)图表63:2008-2016H1 众合科技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 (51)图表64:众合科技产品结构 (51)图表65:2008-2016H1 华伍股份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 (52)图表66:华伍股份产业布局 (52)第一节回顾和展望:基建重要组成,保持高位运行一、轨交建设涉及多个产业,对基建贡献不小轨道交通建设涉及产业链较为庞大:其包括,设计、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运营管理等多个产业。
2017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1.行业运行情况 (1)1.1.行业投资规模 (1)1.2.行业产出情况 (2)2.进出口情况 (5)2.1.进口情况 (5)2.2.出口情况 (9)3.行业发展经营情况 (14)3.1.行业发展规模 (14)3.2.行业收入、成本费用情况 (15)3.3.行业盈亏情况 (17)3.4.财务能力分析 (20)表1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占比情况 (1)表2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品产量 (4)表3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品产量同比 (4)表 4 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产品产量同比 4 表 5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进口量 (5)表 6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进口量同比 (6)表7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进口额 (6)表8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进口额同比 (6)表9 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进口量同比 (7)表10 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进口额同比 (8)表11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出口量 (10)表12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出口量同比10 表13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出口额 (11)表14 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出口额同比11 表15 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出口量同比 (12)表16 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出口额同比 (13)表17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资产总计及同比情况 (14)表18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及同比情况 (15)表19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三费及同比情况 (16)表20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及同比情况 (18)表21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盈亏比例 (18)表22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盈亏总额及同比情况 (19)表23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盈利能力指标情况 (20)表24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偿债能力指标情况 (21)表25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运能力指标情况 (22)表26 2016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成长能力指标情况 (23)图1 2015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 (1)图2 2015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 (2)图 3 2015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3)图 4 2015年3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单月产品产量同比情况 (4)图 5 2015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产品产量同比 (5)图 6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单月进口量同比 (6)图7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单月进口额同比 (7)图8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进口量同比 (7)图9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进口额同比 (8)图10 2015年2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 (9)图11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单月出口量同比 (10)图12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单月出口额同比 (12)图13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出口量同比 (13)图14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产品累计出口额同比 (13)图15 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三费比重 (17)图16 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盈亏比例 (19)1.行业运行情况1.1.行业投资规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12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投资额为2929.6亿元,同比下降9.2%,降幅比2016年1-11月回落2.4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2.5%。
2017年轨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轨交装备2017年业绩逐季度在改善,触底回升,未来三年趋势向上 (4)二、未来三年我国高铁建设进程加快,需求有望超预期 (6)1、动车新增通车里程触底回升叠加运营密度提升,动车需求迎来向上拐点 62、维修更换高峰期到来,进一步打开需求空间 (10)3、标动占比大幅提升,国产化进入加速期 (12)三、“十三五”期间我国城轨迎来通车高峰期 (15)四、“一带一路”进党章,轨交装备出口迎来新机遇 (15)轨交装备前三季度业绩逐季度在改善,预计第四季度业绩增速有望进一步加速,未来三年趋势向上:我们选取整车公司中国中车和零部件公司康尼机电为分析对象,两个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逐季度改善明显,第二季度业绩增速逐步开始转正,第三季度加速向上。
我们将中国中车业务进行进一步拆分,中车铁路装备业务从二季度开始收入增速已经开始向上,并在第三季度加速。
从中车轨交装备业务细分数据来看,城轨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动车业务大幅下滑,但是降幅在收窄。
轨交装备交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第四季度为交付的高峰期,预计第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城轨及动车未来三年需求逐步增加,同时出口打开新空间,未来三年轨交装备整体景气度向上。
未来三年我国高铁建设进程加快,需求有望超预期:①从建设进度来看,未来三年我国高铁新增里程相比2017年快速增长:根据我们对高铁建设线路的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高铁新增通车里程数有望达到13447公里,其中2017年为低点,2018年开始快速增加,带动设备需求触底回升。
②动车招标有望逐步恢复,2018年有望达到400标准列,其中标动占比会大幅提升,产业链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有望最大受益。
③维修更换高峰期到来,进一步打开需求空间。
“十三五”期间国内动车组高级修总需求超过800亿元。
“十三五”我国城轨迎来通车高峰期,2018年增速加快:根据我们近期对各城市在建城轨项目的逐条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城轨新增里程数将达到5390公里,预计2017年下半年车辆交付有望加快,并且逐季度向上。
2017年轨道交通设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索引一、回顾和展望:基建重要组成,保持高位运行.51.1轨交建设涉及多个产业,对基建贡献不小.51.2整体回顾:高增长后,铁路投资趋于平稳61.3总体展望:投资维持高位,动车恢复性增长,城轨保持高景气8二、大铁路装备:动车招投标恢复,景气回暖.102.1铁路保持稳定发展102.2动车组招标有望回暖.112.3投资力度不变,未来规划饱满12三、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规划饱满,建投加速,PPP模式助力行业热度升温 163.1城市轨道交通现状163.2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大部分城轨轨道仍有很大发展空间183.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翻番,城轨建设进入加速期203.4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市场空间203.4.1新增路线市场空间.213.4.2既有路线加密市场空间223.4.3车辆设备出口.243.5PPP模式助力城轨建设26四、轨交后市场:存量市场需求已显,有望快速增长284.1轨交市场存量现状284.2存量递增,后市场需求已显.294.2.1动车组后市场空间测算294.2.2铁路干线后市场测算.334.2.3城市轨道后市场测算344.3受益轨交零部件国产化,轨交后市场触手可及34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35投资建议.35风险提示.35重点公司.36中国中车.36 鼎汉技术.37 康尼机电.38 神州高铁.39 永贵电器.40 众合科技.41 华伍股份.42图表索引图1:轨道交通产业链5图2:国家铁路投资占基建投资完成额比重.6图3:固定资产投资及基建投资增速6图4:我国铁路和高铁营业里程(万公里).7图5:我国铁路密度和高铁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7图6:铁路车辆购置和基建投资(亿)7图7:铁路每年新投产里程(公里)8图8:铁路每年新开工项目数(个)8图9:2009-2016.11铁路客运量与货运量统计情况.10图10:2008-2016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1图11:2013-2016年铁路动车组集中采购情况12图12:2012-2016年铁路客车、货车和机车采购量(单位:辆)12 图13:2009-2016年铁路固定资产及机车车辆购置投资总额.13图14:十三五规划期间铁路里程数(万公里).14图15:中长期铁路规划图14图16: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图.14图17:“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15图18: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总量(万人次).16图19: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城轨协会口径)16图20: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结构.17图21:2010-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7图22: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17图23:全球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18图24:全球主要城市路网密度比较19图25:全球主要城市城轨人均拥有长度比较.19图26:城市轨道对公共交通客流量的贡献程度.19图27:城轨运营线路网长度(公里)20图28:城市轨交每年新增里程预测(已开工项目汇总).21图29:城轨投资构成21图30:我国近年来地铁线路车辆加密的案例(部分)22图31:我国各城市车辆保有密度计最小行车间隔23图32:全球主要城市车辆保有密度(辆/公里)23图33:目标更新率法测算既有线加密市场空间估算表24图34:目标更新率法测算既有线加密对机车需求数量估算表(单位:辆)24 图35:近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出口大单25图36:三批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金额(亿元)及其占该批次比重26图37:三批轨道交通项目各省市投资金额(亿元)及项目个数27图38:按城市类型分类的轨交PPP项目投资金额分布27图39:平均单个项目总投资额及每公里投资额.27图40:我国2007-2015年机车保有量.28图41:我国2007-2015年客车保有量.28图42:2007-2015年铁路动车组保有量(按组计)28图43:2007-2015年铁路动车组保有量(按辆计)28图44:检测检修市场空间(亿元)29图45:各型动车组检修周期规定.30图46:和谐号动车组保有量估算.30图47:动车所每年一、二级修市场预计31图48:和谐号动车组返场检修费用32图49:和谐动车组每年三、四、五级修费用测算32图50: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的客车检修周期33图51: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客车检修周期33图52:城市轨道交通每年维护修理费用预测.34图53:2007-2016H1中国中车收入(百万元)及增速36图54:中国中车重大合同构成及业务发展目标.36图55:公司在手订单(单位:亿元)37图56:鼎汉技术产业链延伸.37图57:2009-2016H1康尼机电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38图58:康尼机电未来发展战略.38图59:和谐动车组每年三、四、五级修费用测算(亿元).39 图60:神州高铁三大平台运营模式39图61:2009-2016H1永贵电器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40图62:永贵电器战略布局40图63:2008-2016H1众合科技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41图64:众合科技产品结构41图65:2008-2016H1华伍股份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42图66:华伍股份产业布局42一、回顾和展望:基建重要组成,保持高位运行1.1轨交建设涉及多个产业,对基建贡献不小轨道交通建设涉及产业链较为庞大:其包括,设计、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运营管理等多个产业。
2017年高铁装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投资建议⏹行业策略:我们认为当前时点是布局高铁装备板块的较好时机,主要有两个逻辑:(1)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升级为“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十三五高铁通车里程有望大幅超出规划预期,2019年将迎来新一轮高铁通车高峰,2018年将迎来动车组采购高峰。
(2)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上线,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动车组装备进入全新阶段,有望带动国内动车组招标出现新的高潮,并将成为我国高铁装备角逐国际市场的王牌;国内配套零部件企业参与研发,未来在动车领域国产化市场份额提高。
⏹重点推荐:春晖股份(给水卫生系统龙头、参与标动研制)、康尼机电(轨交门系统龙头、参与标动研制)。
建议关注:中国中车、神州高铁、鼎汉技术、永贵电器、世纪瑞尔。
行业观点⏹四纵四横奠定高铁主骨架,八纵八横出台建设空间倍增。
我国高铁建设起始于1990年京沪高铁项目,在轮轨派、磁浮派、缓建派的论争中最终轮轨派胜出,成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基础技术路线。
90年代后期,秦沈客运专线建设与全国铁路大提速为随后到来的大规模高铁项目积累了建设与运营经验。
2004年国务院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1.2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高铁发展驶入快车道;至2016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2.2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
2016年新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提出了“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建设规划,并向上调整了建设目标,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铁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远期目标达到4.5万公里,相比目前有一倍增长,我国高铁建设仍具备很大空间。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动车组装备进入标动新时代。
高铁大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关键要素,一是路网、二是车辆,我国在路网建设上具有优势,但在高速动车组上技术相对不足。
1995年原铁道部下放采购权,国内开启一段国产动车组的研制热潮,为随后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奠定了技术与人才基础。
2004年,中车长客股份与四方股份引进了法、德、日、加等国的动车组技术,第一代和谐号动车组(CRH1/2/3/5)批量上线,高铁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国发展了第二代CRH380系列动车组。
2017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上线运营,采用新的命名规则“CR”系列,标志着我国动车组进入中国标准新时代,将成为未来国内高铁及装备出海的核心产品。
⏹通车高峰将至,2018年有望迎来动车组招标采购高峰。
我们逐条梳理了当前全国在建与已批复高铁项目,其中国内在建的高铁项目37条,近期新批复的高铁项目17条,其中大部分将于十三五期间建成通车,预计新增里程有望超过13000公里;在通车时间节奏上,2019年将是高铁通车的新一轮高峰,当年新增里程有望超过4200公里。
按照动车组装备采购提前于通车一年左右计算,2018年将是动车组的采购高峰,全年需求预计将达到465标准列。
2017-2020年动车组采购总需求超过1500标准列,十三五期间动车组采购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00亿元。
⏹全球高铁远期规划3.5万公里,高铁出海带来增量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2017年中已经建成高铁3.8万公里,亚洲2.87万公里、占比75%,欧洲8948公里、占比24%,中国以2.39万公里运营里程领跑各国。
从建设规划上,目前全球高铁规划里程3.5万公里,以亚洲地区最多,总规划里程1.5万公里,其中印度远期规划4630公里、俄罗斯2978公里、泰国2877公里。
中车2016年国际业务订单81亿美元,同比增长40%,我国高铁装备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高端装备出海将贡献增量市场。
风险提示⏹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动车组招标落地缓慢。
内容目录1、我国高铁发展历程:自主积淀+技术引进,终迎快速发展 (5)1.1、线路:四纵四横奠定主骨架,八纵八横建设空间倍增 (5)1.2、车辆:自主积累+技术引进,动车组装备迎来新发展 (9)2、通车高峰将至,2018年有望迎来动车组招标高峰 (12)2.1、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远期规划仍有翻倍空间 (12)2.2、高铁通车带动招标需求,动车组保有量持续增长 (13)2.3、梳理线路通车节奏,2018年将迎来动车组需求高峰 (14)3、全球高铁远期规划3.5万公里,中国标动有望成为出海主力 (17)3.1、全球高铁建设以亚洲、欧洲为主导 (17)3.2、中国标动上线将成我国高铁出海王牌 (18)4、标的推荐 (20)4.1、春晖股份:给水卫生系统龙头,打造高铁装备大平台 (20)4.2、康尼机电:轨交门系统龙头,打造“轨交装备+消费电子”双主业 (20)风险提示 (21)图表目录图表1:高铁发展的两条主线:高速铁路与动车组装备 (5)图表2:我国高铁发展的几个阶段 (6)图表3:京沪高铁建设方案论争的主要派别 (6)图表4:秦沈客专积累高铁建设经验 (7)图表5:秦沈客专积累高铁建设经验 (7)图表6: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 (8)图表7:八纵八横铁路网规划 (9)图表8:国产动车组代表型号 (10)图表9:技术引进动车组车型 (11)图表10:我国高速动车组型号谱系 (11)图表11: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历次修订版本规划目标不断上修 (12)图表12: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重回高位 (12)图表13:我国高铁营业里程 (13)图表14:高铁每年新增里程 (13)图表15:我国动车组保有量逐年增长 (13)图表16:动车组招标受通车里程带动 (14)图表17:我国动车组密度 (14)图表18:2019年将迎来高铁通车高峰 (14)图表19:部分在建高铁项目预计建成时间 (15)图表20:已获发改委批复的高铁项目预计建成时间 (15)图表21:2018年将迎来动车组需求高峰 (16)图表22:高铁运营里程分地区占比情况 (17)图表23:高铁运营里程分国家情况 (17)图表24:高铁在建里程分地区占比情况 (17)图表25:高铁在建里程分国家情况 (17)图表26:高铁规划里程分地区占比情况 (18)图表27:高铁规划里程分国家情况 (18)图表28:四方股份生产的中国标动CR400AF (18)图表29:长客股份生产的中国标动CR400BF (18)图表30:高铁装备标的梳理 (21)⏹总述:高铁作为舒适与速度的代名词,已经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
我国高铁的发展经历了从自主研发到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历程。
从2004年到2010年,是国内高铁发展的黄金阶段,2004年“四纵四横”1.2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主骨架上升为国家规划,至2016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2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主网络已基本建成。
新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其基础上升级为“八纵八横”的高铁主通道,远期规划目标4.5万公里,我国高铁事业从萌芽到经历高速发展,如今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当前时点高铁装备有两个核心推荐逻辑:(1)十三五高铁通车里程有望大幅超出规划预期,2019年将迎来新一轮高铁通车高峰,2018年将迎来动车组采购高峰;(2)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上线,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动车组装备进入全新阶段,将带动国内动车组招标出现新的高潮,并将成为我国高铁装备角逐国际市场的王牌。
图表1:高铁发展的两条主线:高速铁路与动车组装备来源:中国知网,国金证券研究所1、我国高铁发展历程:自主积淀+技术引进,终迎快速发展⏹高铁发展有两个关键,一是高速铁路,二是动车组装备,我国从1990年代起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结合,实现了高铁建设与动车组制造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的国家。
1.1、线路:四纵四横奠定主骨架,八纵八横建设空间倍增⏹国际铁路联盟(UIC)对高速铁路的定义为:既有线路改造后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或新建线路时速达250公里以上的铁路。
在我国高速铁路一般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从1990年至今,我国高铁的发展可划分为五个时期:探索时期、起步时期、黄金时期、低潮时期、复苏时期。
探索时期主要围绕京沪高铁建设方案进行论争;起步时期完成了秦沈客专的建设、为以后大规模的高铁建设储备了技术和人才;2004年,四纵四横高铁网上升为国家规划,高铁发展进入黄金时期,2008年四万亿投资热潮助推大量高铁线路开工建设;2011年由于甬温线动车组事故,国内高铁发展暂时进入低潮;2013年后,国内高铁开始复苏发展,铁路建设投资重回高位,动车组自主研发创新取得新进展,中国标准动车组开始上线运营。
图表2:我国高铁发展的几个阶段来源:高铁见闻,国金证券研究所京沪高铁建设方案论争,轮轨路线最终胜出。
1990年我国高铁建设的前期工作开始启动,北京至上海沿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建设高速铁路的最佳选择。
1990年原铁道部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提交全国人大;1992年铁道部下属第四勘察设计院(铁四院)完成了高铁发展史上第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建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至上海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资金等因素,京沪高铁的建设被暂时搁置,直至2008年以轮轨方案正式开工。
从1990年开始,围绕京沪高铁是否建设、采用何种技术,产生了三种观点:轮轨派、缓建派、磁浮派。
在第一阶段的争论中缓建派占上风,京沪高铁建设推迟;第二阶段磁浮派占上风,促成了上海磁浮项目的建成;第三阶段轮轨派最终获胜,以高速轮轨技术为基础的四纵四横的高铁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高铁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图表3:京沪高铁建设方案论争的主要派别来源:高铁见闻,国金证券研究所⏹秦沈客专积累高铁建设经验。
由于京沪高铁难以短期内开工,原铁道部于1999年主持开始建设秦皇岛至沈阳的客运专线,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开路先锋。
秦沈客专全长405公里,线下工程按250km/h、线上工程按200km/h设计,并设置了66km、速度300km/h的综合试验段。
建设过程中在路基、桥梁、信号等多个方面采用新技术,为我国后续高铁建设积累了设计施工经验,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成为后来京沪高铁建设的骨干力量。
图表4:秦沈客专积累高铁建设经验来源:《中国铁路》,国金证券研究所⏹全国铁路大提速积累高铁运营管理经验。
20世纪80年代,我国旅客列车平均速度仅为48km/h,面对公路与航空的竞争,铁路市场份额持续下滑,铁路客运量出现连续负增长的情况。
为了提高国内铁路的运行速度,并为以后运营高速铁路积累经验,原铁道部于1997-2007年进行了六次全国铁路大面积提速。
经过六次大提速,我国铁路发展了高级普铁和快铁,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线达1.4万公里,时速200公里线路达6003公里;其中第六次大提速中,“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上线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