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中东地区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42
考点:巴以和谈的背景、进程及认识1.背景: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使中东问题错综复杂,严重影响巴勒斯坦的发展。
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2.和谈进程:和平的曙光:1993年11月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基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法特因此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未来的道路:中东和平进程不断笼罩着阴影,出现曲折和反复。
直到21世纪初,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
要实现中东和平,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还须作出不懈的努力。
3.认识:巴以双方及国际社会加强协商和谈,早日实现巴以和解,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例题1“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他是()A.拉宾B.阿拉法特C.纳赛尔D.卡斯特罗答案:B解析:阿拉法特是巴基斯坦领袖,其他选项的人物都不是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导人,答案B。
例题2下图三位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为了解决()A.苏伊士运河主权问题B.以色列复国问题C.巴以冲突问题D.霸权威胁问题答案:C解析:图片所示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达成和解,是为了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答案C。
1.20世纪70年代下图所示人物在联合国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他的真实意图是()A.希望获得和平但不放弃武力B.武力是争取生存和解放的唯一途径C.希望由西方大国调解获得和平D.如果武力不能解决就选择调解2.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C.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D.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3. 适合使用下图的主题是()A.不结盟运动B.中东和平步履艰难C.冷战后的非洲D.美苏争霸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阿拉伯与以色列的战争、伊朗核问题等。
(3)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认识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中东地区的冲突和热点问题。
(3)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的关注和同情,增强其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倡导和平与共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3)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冲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重要城市,引起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中东地区的历史和现状?”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提到的中东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提出解决途径。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利益相关方,讨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民族宗教状况,掌握了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热点问题。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我们认识到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影响,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途径。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中东地区的发展,倡导和平与共处,为解决中东地区冲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冲突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赵利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战略、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最终受害的是广大巴以人民。
通过对中东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以国泰民安为重,以珍爱生命为重,求得中东地区长久安宁。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整理《中东地区》视频;制作PPT;相关材料内容。
学生准备: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书面回答;阅读课本,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伴随着音乐下,通过找两幅亚洲地图不同处,引入学习话题“中东地区”。
(二)展开新课教学环节一:图说中东教师提问: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地图册“中东地区”,说出其名称的由来,包括哪些国家?地理位置?资源现状?主要分布着哪几个宗教?学生回答:教师设问:中东,这片土地上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知道是那一块?学生回答:巴勒斯坦地区。
过渡:这块土地上先后是两个民族的栖息地,一个是犹太民族,另一个是阿拉伯民族。
后来,一个于1948年建国了,另一个推迟了30多年后才建国,从而造成了“巴勒斯坦问题”。
教师设问:阅读教材,用自己话说说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学生回答:过渡: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巴勒斯坦问题”。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以色列的拉宾与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等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2.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3.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4.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5.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战火频仍的中东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四次中东战争”,学生据书进行“接龙”活动)3.A.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学习目标】1. 掌握: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巴以分治”、中东战争、动荡的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与巴以和谈等历史基础知识。
2. 通过简述犹太复国主义的过程,认识犹太民族的历史演变和悲惨遭遇,提高联系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阅读、分析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的历史资料,了解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史原因,培养通过读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浅尝试】(自主阅读课文,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它支持 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回到巴勒斯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 国家和一个 国家的决议。
3. 1948—1973年, 国家和 国家之间发生四次战争,史称 战争。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耶路撒冷被 、 、 和三大宗教奉为宗教圣地。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冲突。
2.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尖锐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框架】一战后:英国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战火频仍的中东 二战后:巴勒斯坦分治 1948—1973:四次中东战争 位置重要丰富资源:石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宗教圣地:耶路撒冷 民族问题历史问题【知识拓展】1.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A.它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地区。
(教师补充:西方国家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B.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C.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巩固提升作业】班级 姓名 等级一、选择题1.一战后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实行 ( ) A.“巴以分治” B.“印巴分治” C.“委任统治” D.“绥靖政策”2.既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又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争夺控制权的城市是 ( ) A.巴比伦城 B.麦加 C.耶路撒冷 D.麦地那3. 导致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因素有 ( ) ①大国插手 ②宗教信仰 ③种族矛盾 ④领土争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关键是( ) A.犹太人复国主义 B.巴以分治的决议C.大国的干涉 D .巴以冲突不断5.以色列国建立于( ) A.1945年 B.1948年 C.1950年 D.1955年 二、填空题1.耶路撒冷被 、 、 和三大宗教奉为宗教圣地。
考点: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易错微析1948年,犹太人建立国家以色列,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例题1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A.1945年B.1946年C.1948年D.1967年答案:C解析: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1948,答案C例题2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多次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发生在()A.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B.美国和中东国家之间C.英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D.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答案:D解析: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多次中东战争,都发生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
答案D。
1. 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是()A.两伊战争B.海湾战争C.伊拉克战争D.中东战争2.中东地区吸引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A.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B.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C.该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D.该地区有著名的耶路撒冷城3. 下列关于1948年至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拉伯国家最终收复了失地B.战争都是由以色列发动起来C.反映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D.战争有助于中东问题的解决4.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特点是()A.战火频仍B.政局稳定C.民族和睦D.宗教和谐5.阿拉法特这段话的背景是()A.中东地区的矛盾和战争B.东欧剧变C.美国发动越南战争D.欧洲的联合1.【答案】D【解析】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在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战争是中东战争,答案D。
2.【答案】C【解析】中东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使这一地区受到世界关注,答案C。
3.【答案】C【解析】五次中东战争,都是巴以冲突的表现,反映出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
答案C。
4.【答案】A【解析】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出现了五次中东战争,所以这一地区的发展特点是战火频仍,答案A。
5.【答案】A【解析】阿拉法特致力于中东问题的解决,实现巴勒斯坦和平。
二战后,中东地区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冲突不断,出现了五次中东战争。
答案A。
中东地区动荡的主要成因及影响中东地区为什么是一个动荡之地中东地区动荡的主要成因及影响一、宗教冲突引爆地区局势中东地区是在世界上三大非常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虽然释道出自同门,但彼此间的争执、冲突一直延续三百年。
宗教间的不包容和许可权极强的排他性,使中东地区自古就被打上了动荡的烙印。
首先,巴以问题不解决,中东难有宁日。
巴以问题一直是中东地区稳定所面临的主导者问题。
以色列凭借美国的支持,在本地区始终占据优势,其与阿拉伯国家的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也促使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不断升级。
其次,伊斯兰教派之争使中东动荡局势加剧。
中东地区除以色列此外,其他国家大多以伊斯兰教为本国的第四大宗教,伊斯兰教又分成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这两大教派间有的纷争、冲突千余年来未曾中断,至今仍在继续。
叙利亚内战难以平息、伊拉克局势急剧加剧,均源于执政的当局与反政府的逊尼派武装之间的冲突;什叶派的伊朗德鲁兹与什叶派执政的沙特、巴林之间的龃龉难以彻底消除;甚至沙特巴林内部也存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不会排除两国政坛出现动荡的可能性。
此外,伊斯兰教势力与世俗势力间的难以也使得一些阿拉伯国家陷入动荡。
埃及穆兄会通过选举掌权,随后政治界被世俗军方势力赶下政坛,颇令埃及盔鼩,也加重加剧了本地区的局势。
二、域外势力不断插手中东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并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一直为世界大国所重视并力图将其控制。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就在中东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战线。
苏联崩溃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宗教色彩极为浓烈的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
美国在十几年间,四次挥兵攻打伊拉克,一次兵犯阿富汗,至于美国帮助反对派颠覆地区国家的实例可谓比比皆是。
阿拉伯媒体曾多次披露,欧盟一直垂涎觊觎中东丰富的油气资源,也不断染指中东。
据披露,欧盟曾有意大量购进卡塔尔天然气以使自身的油气供应呈多元化,摆脱过渡依靠俄罗斯天然气的被动局面。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地缘冲突不断升级地缘冲突是指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益争端而引发的冲突。
作为地缘政治的重要节点,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中,该地区经历了多起重大冲突和影响全球的局势升级。
本文将对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地缘冲突的原因以及其对全球带来的影响进行详实的分析。
一、中东地区局势动荡1. 地区冲突的背景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政治和经济的焦点,其地缘位置和资源丰富性使其成为各国利益争夺的焦点。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
此外,中东地区还涉及到宗教、民族、领土和政治问题等多个方面的利益纠纷,导致了局势的动荡。
2. 冲突的主要方面中东地区的冲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矛盾: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之间存在激烈的矛盾,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歧等,这种宗教矛盾常常导致地区冲突的升级。
(2)民族纠纷:中东地区涉及到多个民族群体,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历史和文化的纠纷,如库尔德人、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等。
(3)领土争端:中东地区多个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端,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伊拉克与库尔德人之间的争端等。
(4)政治利益冲突:中东地区多个国家之间存在政治利益的冲突,如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地区霸权争夺、卡塔尔与其他海湾国家的矛盾等。
3. 持续的冲突和危机中东地区近年来经历了多起重大冲突和危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包括:(1)伊拉克战争:2003年美国领导的多国联军入侵伊拉克,导致伊拉克政权崩溃,引发了随后的激烈内乱和共同斗争的漩涡,同时也为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2)阿拉伯之春:2010年,突尼斯发生了一起示威活动,随后波及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导致一系列政权更迭和冲突,包括埃及、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
(3)叙利亚内战:自2011年开始,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爆发了冲突,使得叙利亚陷入了长期的内战,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和难民危机。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背景资料中东问题的历史回顾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
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
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
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
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
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
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到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
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
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
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
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四次战争。
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根据分治决议当日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次日,即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对以宣战,约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均派军队参战,战争持续到1949年7月,阿方失败,以色列占领了按“分治决议”划给阿方的5 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约7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英、法资本收归国有。
中东地区动乱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为动荡和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自从20世纪初石油资源在该地区的发现和开发后,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这些变化并未带来持久的和谐与稳定,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动乱和冲突。
本文旨在对中东地区动乱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1.宗教冲突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三大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之一。
不同宗教信仰的冲突是中东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多的宗教团体在这片土地上争夺信仰、权力和资源,导致了社会的撕裂和动荡。
2.资源争夺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之一,石油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油气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同时,石油的控制权也成为政治势力角逐的对象,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动荡。
3.政治不稳定中东地区的政治环境一直不稳定。
早期的殖民统治和边界划分造成了许多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纷争。
政权更迭、政治制度的变化以及统治者的专制行为也是导致动乱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展示1.社会动荡中东地区的动乱造成了大量的社会不安定。
经济困境、政治腐败、宗教冲突等问题使得人民生活贫困、失业率增加、教育匮乏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济受损动荡的中东地区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之间的纷争导致石油价格波动,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得外国投资者对该地区持谨慎态度,导致了中东地区经济的疲软和不发达。
3.地区安全问题中东地区的动荡给地区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大规模的内战和冲突导致了大量的难民潮和人道灾难。
这不仅对中东地区的稳定产生威胁,也对世界和平造成了重大威胁。
三、解决对策1.促进政治对话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之一是政治争端和政治不稳定。
各国应密切沟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寻求和平共处。
国际社会应发挥调解作用,推动各方建立政治互信,实现区域和平与稳定。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师:图片告诉我们的是流离失所、是痛别亲人、是竭斯底里的呐喊、是满目疮痍、是一片废墟……。
几千年来,这片土地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今天就让我们踏上这片动荡的土地,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现实的方向,共同期盼中东能够早日走向和平。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
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因为流落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经常遭到迫害和屠杀,因此在19世纪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定居,特别是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更加疯狂的屠杀与迫害,更多地犹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议。
教师: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这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么?每次中东战争的结局如何?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教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四次中东战争,两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
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
但是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了吗?据不完全统计,中东战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多起自杀袭击强烈地震撼着以色列社会,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等多个大中城市屡屡遭到炸弹袭击,车站、市场、餐馆、公交汽“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教师:战略位置的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成为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如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分而治之”,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二战后美苏操纵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当今世界美国插手中东事务等等,都体现了美、英、苏等大国出于自身利益,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是本册的重点章节之一。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和特点,认识到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深度和广度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认识。
同时,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较高,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对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问题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内容;2.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东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高问题分析能力;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干预等方面的课件;2.素材:准备相关的中东问题视频、图片等素材;3.学案:制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位置和重要性。
同时,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问题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