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图之地质图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45
第四节矿图的基础知识在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中,需要测绘一系列的图纸,这些图称为矿图。
一、概述1、矿图的种类矿图的种类很多,生产矿井必备的图纸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矿井测量图,一类是矿井地质图。
各称有:(1)地质地形图;(2)地质剖面图;(3)水平切面图;(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5)煤层立面投影图;(6)地质综合柱状图。
矿井测量图是根据地面和井下实际测量的资料绘制的。
矿井地质图一般是在矿井测量图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地质资料和原有勘探资料,经过分析推断绘制而成的。
2、矿图的比例尺绘制各种矿图时,不可能将图形按实际尺寸描绘到图纸上,总要经过缩小,才能在图纸上表示出来。
图纸上线段长度与实际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
根据对图纸不同的要求,矿图常用的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
3、坐标系统(1)地理坐标。
地面上某一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上通常用经度、纬度表示。
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2)平面直角坐标。
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地面点的位置很不方便,常采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地面点的相对位置。
如图,地面上任一A的位置由该点至纵横坐标轴的垂直距来确定。
(3)高程。
指地面上任一点至水准面的垂直距离;A、绝对高程:指地面上任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B、相对高程:指人为设定一水准面,某一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4、投影标高标高投影:注明有标高数字的正投影图,如图1-11所示的是某一立井高投影图。
二、等高线图1、地形等高线图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若干点所连成的光滑曲线,或者说是水平面与地表面相交的曲线。
将高程不同的等高线投影到平面上,再按一定的比例绘成图,并标明各等高线标高,就得到等高线图。
性质:是反映地面空间形态特征的图件。
特征:①光滑曲线(高程相同点的连线)②比例图:在同一张图上,等高距应一致。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
《矿图课件全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矿图课件全面》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矿山地质图件的识别与应用”的第二节“矿图的种类及其使用”。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矿图的分类,掌握各类矿图(如地形图、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等)的识别要领和使用方法,以及矿图在实际矿山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矿图的分类及各类矿图的特点;2. 学会识别和使用各类矿图,提高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质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矿图的识别与应用,特别是勘探线剖面图的识别与使用。
重点:矿图的分类及其特点,各类矿图在实际矿山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矿图课件、投影仪、地质图件;2. 学具:笔记本、矿图样例、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矿山工作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矿图在矿山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a. 矿图的分类及特点;b. 各类矿图的识别要领;c. 矿图在实际矿山工作中的应用;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地质图件,让学生分组讨论,识别并分析图件内容;4. 例题讲解:讲解勘探线剖面图的识别与使用方法;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矿图识别与使用的练习题;六、板书设计1. 矿图的分类及特点;2. 勘探线剖面图的识别与使用方法;3. 矿图在实际矿山工作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出矿图的分类及各类矿图的特点;b. 识别并分析给定地质图件,说明其所属矿图类型;c. 编写一篇关于矿图在实际矿山工作中的应用的小论文。
2. 答案:a. 略;b. 略;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矿图的分类、识别与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各类矿图,深入了解矿图在矿山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矿图识别与使用能力。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观矿山企业,了解矿图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一■、矿区井田分布图二、矿区地形图三、矿区测量限制网图四、矿区井上下对照图五、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六、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七、矿区煤岩层比照图八、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九、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十、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十一、矿区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十二、煤田水文地质图十三、区域水文地质图十四、井田区域地形图十五、工业广场平面图十六、井底车场平面图十七、采掘工程平面图十八、主要巷道平面图十九、井上下对照图二十、井筒断面图二十一、主要保护煤柱图二十二、井上下测量限制网图二十三、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二十四、竖井井壁和罐道竖直程度断面图二十五、提升设备和竖井井架安装测量图二十六、矿井地形地质图二十七、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二十八、矿井煤岩层比照图二十九、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三十、矿井地质剖面图三H^一、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三十二、矿井瓦斯地质图三十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三十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三十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三十六、矿井充水性图三十七、断层两盘含水层对接补给关系图三十八、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三十九、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等水位线图四十、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图四十一、地面防排水系统图四十二、矿井分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图四十三、采区资源/储量估算图四十四、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四十五、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四十六、矿井三个煤量〞计算图附录:各种矿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一■、矿区井田分布图1.主要公路、铁路、河流、水源地.2. 35KV及其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变电所.3.用颜色表示生产矿〔红卜在建矿〔2^〕>规划区〔黄〕的边界,以及主要附属地物.4.主要村镇位置及名称,矿井井筒位置,公司、矿位置和名称.二、矿区地形图1.按国家有关地形图测量标准相应比例尺的规定内容绘制.2.根据地形、地物变化情况,每4〜5年更新一次.三、矿区测量限制网图1.各级三角点、近井点、水准点的位置、名称和编号.2.三角网形线,水准网环线.3.主要村镇、矿井的位置和名称.4.主要交通公路、铁路和河流.5.限制点附近的地形地貌.6.必要的文字说明.7.本图可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加绘限制点内容.四、矿区井上下对照图在矿区地形图的根底上,加绘井下主要采掘工程和地质勘探资料.1.矿区地形图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面重要工业建筑、村庄、零星建筑物、铁路、主要公路、高压线,以及大的河流、湖泊,地形等高线等.2.井下主要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道和采区内的重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其编号.3.主要煤〔岩〕层露头线,主要断层线、井田技术边界线,保安煤柱的围护带和边界线,并注明批准文号.4.井口位置及名称,钻孔及其编号、地面标高.5.相邻矿区的采掘工程.五、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在地形图根底上加绘以下内容:1.主要煤〔岩〕层露头线,主要断层线,褶曲轴及岩浆岩出露范围.2.必要的钻孔、探槽、探井、勘探线及其编号.3.矿井边界,井口位置及名称.4.地层界限及代号,地层分布范围、名称及产状.5.在图幅两侧或下方加绘煤田综合柱状图,走向、倾向剖面图.6.当地质资料发生重大变动时,要及时修改填绘.六、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1.经纬线、指北针.2.断层线、褶曲轴、岩浆岩出露范围及陷落柱范围.3.主要钻孔、探槽、探井的位置及名称、编号.4.矿区边界.七、矿区煤岩层比照图1.煤层及标志层的名称、层位、厚度、底板高程及比照连线.2.地层的地质年代、代号、分界线及比照连线.3.比照基线.4.岩浆岩分布层位及比照连线.5.标志层不明显,比照不可靠的矿区,新老钻孔全部参与比照;比照简单的矿区,钻孔可酌情选用.6.每次修编矿井地质报告时,均应对本图进行修改、补充.八、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1.地层名称[界、系、统〔群卜组、段]、层序、厚度〔包括累方t厚度卜倾角,岩性柱状及含水性.2.煤层层位、名称、煤层厚度.3.地层接触关系.4.岩浆、岩体侵入的时代及地层.5.岩性描述〔包括煤层的结构特征描述〕.6.煤厚、层间距、地层厚度均注记最大、最小和一般厚度.7.岩性描述时,应在相应的层位上简述古生物化石和岩浆岩特性.九、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同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十、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1.水平高程线、留J面线方位、1〜2条经纬线、煤柱线.2.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及剖面切过的煤〔井〕田边界线.3.剖面切过的全部钻孔及附近钻孔的投影,槽、井探工程及全部巷道、采空区.4.地层界线,煤层、标志层、断层、褶曲轴、岩浆侵入体、陷落柱及其名称代号.5.煤层风、氧化带线.6.钻孔岩性.7.每年填绘修改一次.十一、矿区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经纬线,指北针,井田边界线,剖面线、主要保护对象及其保护煤柱线.2.井筒位置及主要巷道工程及高程.采空区和小窑范围.3.穿过本煤层的全部钻孔、巷道所见煤层的真厚及小柱状〔厚度过大时可放在图边或图外〕,煤层底板高程,煤质资料及煤种界线.4.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界限,煤层分岔、合并线.5.煤层底板等高线,断层及编号、倾角、落差、褶曲轴,岩浆岩分布区,侵蚀区,冲刷区等.6.相邻区的地质资料.十二、煤田水文地质图以煤田地形地质图为根底,加绘以下内容:1.矿井和重点小煤井位置及边界.2.主要井、泉,水文地质调查孔、长观孔、抽水孔、水文物探孔及成果.3.地表水系、水体及其测站和成果.4.主要含水层露头,其中的灰岩画岩性符号〔其它岩性不画〕,符号长线平行地层界线.5.地面塌陷、岩溶漏斗、陷落柱及构造破碎带.6.有条件时,应加绘松散含水层等厚线、地下水等水位〔压〕线及地下水流向,划分地貌及水文地质单元,进行富水性分区.7.图的右侧附相应比例尺的矿区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下附1〜2条水文地质剖面图.十三、区域水文地质图以区域地形地质图为根底,加绘内容同煤田水文地质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十四、井田区域地形图1.各级平面和高程测量限制点,注明点号、高程.2.居民区,包括各类房屋、窑洞和各种公共建筑设施等,单独或总体注记名称.3.重要的独立地物.如井口〔包括废弃不用的井口和小煤窑井口,并注记名称卜钻孔〔注记编号〕、烟囱、水塔、电线杆〔塔〕和坟地等.4.各种管线和垣栅.如上下压输电线、通讯线、煤气管道、围墙、铁丝网和篱笆等.5.各种道路.如铁路、轻便铁道、架空索道、公路、乡村路等,注记铁路和主要公路名称.6.水系及其附属设施.如河流、湖泊、水库、沟渠、输水槽、桥梁、渡口、泉和水井等.注记河流、湖泊、水库及主要沟渠名称.7.以等高线和符号表示的自然形态及由于生物活动引起的地面特有地貌.如塌陷坑、塌陷台阶、积水区、肝石山等.8. 土质和植被情况.9.各种境界线.如省、市、县界,煤矿占地边界等.10.本图每4〜5年应重点补测修改一次.十五、工业广场平面图1.测量限制点〔平面和高程卜井口十字中线基点.注明点号及高程.2.各种永久和临时建〔构〕筑物.如办公楼、绞车房、井架、选煤厂、锅炉房、机修厂、食堂、仓库、储木场、水塔、烟囱、贮水池、广场和花园等.注记主要建〔构〕筑物名称.3.各种井口〔包括废弃不用的井口〕,并注记名称及高程.4.各种交通运输设施.如铁路、轻便铁道、公路等.注记铁路和主要公路名称.5.各种管线和垣栅.如上下压输电线、通讯线、煤气管道、围墙、铁丝网和篱笆等.6.供水、排水和消防系统.如排水沟〔渠〕、下水道、供水管、暖气管和消火栓等.7.隐蔽工程.如电缆沟、防空洞、扇风机道等.8.以等高线和符号表示的自然形态及由于生物活动引起的地面特有地貌.如塌陷坑、塌陷台阶、积水区、肝石山等.假设地形特别平坦或工业广场很平整,不便以等高线表示时,要适当增加高程注记点的个数.9.保安煤柱围护带,注明批准文号.10.地形地物及隐蔽工程发生大的变动时,应及时补测修改.。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
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
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
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105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
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
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