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上)
- 格式:ppt
- 大小:895.50 KB
- 文档页数:24
短期经营决策实务在实际的经营决策中,企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产品定价、生产规模、销售推广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管理者有科学的思维,合理的决策来解决。
而短期经营决策的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中,产品定价是企业在短期内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产品定价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之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在定价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成本费用等因素,确保产品定价能够覆盖成本,并且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另外,生产规模也是企业在短期经营决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规模,以避免产能过剩或供不应求的情况发生。
例如,如果市场需求较大,企业可以增加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相反,如果市场需求较小,企业可以适当减少生产规模,避免库存积压,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销售推广是企业在短期经营决策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销售推广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销售推广时,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推广策略,如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引导他们购买产品。
在短期经营决策实务中,企业还需要关注成本管理。
成本是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在成本管理时,企业可以采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等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短期经营决策实务是企业在面对各种经营问题时所做出的决策,其目的是为了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决策中,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决策第五章决策【教学⽬的】了解决策的概念,理解决策主要有⽬标性、可实践性、可抉择性、满意性和过程性等特点。
掌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决策的不同类型,决策制定过程的⼋个步骤和决策的主要⽅法,并了解预测的程序和主要⽅法。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进管理——管理故事】《梦溪笔谈》记载:海州知府孙冕很有经济头脑,他听说发运司准备在海州设置三个盐场,便坚决反对,并提出了许多理由。
后来发运使亲⾃来海州谈盐场设置之事,还是被孙冕顶了回去。
当地百姓拦住孙冕的轿⼦,向他诉说设置盐场的好处,孙冕解释道:“你们不懂得作长远打算。
官家买盐虽然能获得眼前的利益,但如果盐太多卖不出去,三⼗年后就会⾃⾷恶果了。
”然⽽,孙冕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们的重视。
他离任后,海州很快就建起了三个盐场,⼏⼗年后,当地刑事案件上升,流寇盗贼、徭役赋税等都⽐过去⼤⼤增多。
由于运输、销售不通畅,囤积的盐⽇益增加,盐场亏损负债很多,许多⼈都破了产。
这时,百姓才开始明⽩,在这⾥建盐场确实是个祸患。
⼀时的利益显⽽易见,⼈们往往趋利⽽不考虑后果。
这种现象,古今皆然。
看到什么⾏当赚钱,就⼀窝蜂⽽上,结果捷⾜先登者也许能获利,步⼊后尘者往往⾃⾷恶果。
这样的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作为⼀个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个经营决策的时候,⼀定要综合考虑各⽅⾯的因素,⽽不能被⼀时的利益蒙蔽了眼睛。
⼀个团队的领导⼀定要学会发挥集体的⼒量,特别是做事关企业命运的决策的时候。
万万不可因头脑⼀时发热,拍拍脑袋就制定个错误决策⽽毁掉⾃⼰经营⼀⽣的成果呀。
决策时拍脑袋,指挥时拍胸脯,失误时拍⼤腿,追查时拍屁股。
这种“四拍”型领导需要反思了。
世界闻名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规模仅次于通⽤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1979年9⽉亏损达到7亿美元之巨,企业⾯临倒闭的危险。
原因是:当世界性的⽯油危机到来时,克莱斯勒公司仍⽣产耗油量⼤的⼤型汽车,造成汽车⼤量积压。
该公司聘任福特公司总经理艾科卡主持⼯作后,由于公司果断采取向政府申请贷款、解雇数万名⼯⼈和产品改型换代等重⼤决策,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
第五章课后练习题整理(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产品成本属于()A.估算成本 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2、在进行半产品是否进一步深加工决策时,应对半成品在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和()进行分析研究。
A.进一步加工前的变动成本B.进一步加工追加的成本C.进一步加工前的全部成本D.加工前后的全部成本3、设一生产电子器件的企业为满足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成本开支,其中()是专属固定成本。
A.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的生产,而要购入一台新设备B.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支付职工加班费C.生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D.该厂为生产该批产品以及以后的生产建造了一间新的厂房4、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若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为()时,外购、自制两种方案等效。
A.2500 B.3000 C. 2000 D.18005、某公司生产一种化工产品甲,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高级化工产品乙,甲、乙两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50元每千克、120元每千克,但乙产品的生产每年需要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若每千克甲可加工0.6千克乙,则以下选择中,该公司应( )。
A.进一步加工生产产品乙B.当产品甲的年销售量超过1250千克,将甲加工为乙C.将甲出售,不加工D.两种方案均可6、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应该采取采购的策略。
A.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小于外购价格B.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C.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大于外购成本D.自制单位产品成本大于外购成本7、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单位边际贡献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是()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B.该产品总成本太高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D.该产品的销量太小8、下列哪种成本为相关成本()A.可避免成本 B.共同成本 C.联合成本 D.沉没成本9、下列哪种成本为无关成本()A.沉没成本 B.专属成本 C.可避免成本 D.增量成本10、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方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方案形成的()A.相关成本 B.沉没成本 C.差量成本 D.付现成本11、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一定加工工序后,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深加工之后再出售,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工后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深加工成本9500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 9500 D.1800012、如上题条件,立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 38500 D. 1800013、有一批可修复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方案,一个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一个是修复后按正常价格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后出售收入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入为11000元,那么差量损益为()A.3000 B.4000 C.8000 D.100014、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二、多选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过程的特征的有()A.本质的主观能动性 B.依据的客观性 C.方案的可选择性 D.时间上的未来性2、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以下类型()A.战略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中相关成本的是()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4、下列各项中,备选方案中不涉及相关收入的是()A.差别损益分析法 B。
第五章 短期经营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2、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3、在价格决策中,某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销售单价36 35 34 33 32 31预计销量400 440 480 520 540 570利润增加额280 200 120 40 -280 -210则该产品的最优售价为()。
A.31B.32C.33D.364、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B.3100C.1999D.29005、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生产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6、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A.相关损益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7、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即()。
A.增量成本B.加工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8、某公司全年需甲材料50000千克,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材料年均变动性储存成本10元,则经济批量为()。
A.400千克B.500千克C.600千克D.700千克9、企业某部件的年需要量为72000个,其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4元,平均每次订货成本为40元,则该部件的经济采购批量为()。
A.1200B.120C.849D.8510、亏损产品是否转产的决策分析,关键是确定亏损产品所创造的贡献毛益与转产产品所创造的贡献毛益,若前者()后者,则转产方案可行。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一)练习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分析1.资料:某企业现有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0000机器小时,用于生产甲产品,生产能力目前只利用了75%。
经过研究,该厂准备利用现有的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A或新产品B,而且不因增加新产品而增加固定成本。
有关资料如下:项目A产品B产品4 5 ) 小时单位工时2428)单位售1820)单位变动成20000)固定成本总元要求:(1)做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2)若开发A和B产品仍需添置专属设备,每年各需增加专属成本3000元和2000元,则应如何决策?2.资料: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老产品甲,现准备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A或新产品B。
若开发新产品A,老产品需减产30%,若开发新产品B,老产品需减产35%。
这三种产品的产量、售价和成本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开发哪种新产品较为有利的决策。
(二)练习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折资料;某厂生产A,B,C三种产品,C产品为亏损产品。
该厂负责人审阅了去年损益表后,决定停止C产品生产,有关资料如下:2.若C产品停产后,其生产能力可用来生产D产品,其销售收入为125000元,变动成本为35000元,则C产品是否应转产D产品?(三)练习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资料:某厂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 000件,正常产销量为16000件,全年固定成本为64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位固定成本为40元,单位成本为l00元,正常售价为130元,这时有一客户愿追加订货4000件,但每件只愿出价80元。
要求:1.这批订货能否接受?2.假设该厂接受甲产品追加订货5000件,订货价格为多少?3.假定有一客户订购乙产品3000件,每件给定价格70元,乙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
另外该厂将剩余生产能力转产乙产品时,需增加专用设备60 000元,那么该厂应否接受乙产品的追加订货。
(四)练习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1.资料:假定某厂所需用的甲零件可自制也可外购,有关资料如下:外购方案自制方案直接材料3元10元900件以内购进单价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做出甲零件在什么产量范围内选择什么方案的决策。
第五章经营决策W■怙未口鼻丸京忙'里.*xx*xx****x四、计算题1 I 1 •甲企业有一设备,可加工 A 、B 、C 三种产品中的任一种,生产这三种产品都不需要追加固定成本,该设 备最大机器工时为6 000小时,其它有尖资料如下表。
解答:(1)知识就是力量单位工时贝献毛益 2 2.4 2.5生产C产品。
根据剩余贡献毛益大小,应选择A乙企业所需用的某种零件的自制单位成本及外购单价资料如下:自制方式下,单位零件耗用直接材料4元,直接人工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元,固定成本总额1600元;外购方式下,600件以内单价为12元,600件以上单价为10元。
要求:确定在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时该零件全年需用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外购方式?何种情况下用自制方式?自制成本•Y 11600(4 22)X 1600 8X外购成本:12X X60010X X600,2令Yi=Y2得成本无差别点分别为:X i=400 (件),XF600 (件)经分析得知:当0vXv400时,选择外购;当400<X<600时,选择自制;当600<X<800时»选择外购;当X>800时,选择自制。
丙企业生产C产品2 000件,在完成第一道工序后即可销售,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22元,固定成本总额40 000元。
如果继续加工再出售,单价为3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9元。
要求:(1)当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时,该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2)假如半成品继续加工的话,需增加专属成本8 000元,问该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3)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可获得委托加工净收益5000元,请问是否应该进一步深加工?解答:(1)解法1差量收入二2 000 X (38 — 20)二16 000 (元丿差量成本=2 000 X (29 — 22)二14 000 (元丿差量收益二16 000 — 14 000= 2 000 (元丿可见,进一步加工该产品比销售半成品可增利2000元,因此,应进一步加工。
重庆工商大学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管理会计》习题集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专业财务教研室2008年9月目录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3)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6)第三章量本利分析 (12)第四章经营预测 (20)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25)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 (31)第七章全面预算 (47)第八章成本控制 (42)第九章责任会计 (50)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A.现代会计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D.成本会计学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B. 财务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会计是报账型会计C.管理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4. 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19世纪9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5. 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服务部门B.生产部门C.领导部门D.非会计部门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C. 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 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7.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B.外部会计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D.责任会计8.从服务对象上看,现代管理会计侧重服务于()。
A.企业的投资人B.企业的债权人C.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者 C .A+B+C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
A.预测经济前景B.参与经济决策C.规划经营目标D.控制经济过程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2. 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第四章短期经营决策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按照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不同可将决策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经营决策属于按照决策对经营活动影响期的长短进行分类的决策类型。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常见的相关成本有:(1)增量成本;(2)机会成本;(3)重置成本;(4)可避免成本;(5)专属成本;(6)可分成本。
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常见的无关成本有:(1)沉没成本;(2)不可避免成本;(3)共同成本;(4)联合成本。
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在经营决策分析过程中,判断每个方案的相关成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汇总每个方案涉及的所有成本;(2)排出其中的沉没成本,并剔除各方案之间无差别的成本;(3)保留下来的即为各方案之间有差别的成本,也就是相关成本。
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专属成本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某一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也称直接归属固定成本,该固定成本往往是为了弥补生产能力暂时的不足而增加有关装置、设备、工具等长期资产而发生的支出。
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经营决策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一般有三种: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
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特殊订单需要考虑一定的前提条件:(1)该订单的售价不会违反国家有关的价格法规;(2)接受该特殊订单对正常销售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分析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自制零部件通常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来生产,无论是否自制,固定成本总是要发生的。
因此,自制方案一般不需要考虑固定成本,但也应该注意区分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二是如果剩余生产能力有其他用途,则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9.【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企业生产受到一种资源约束决策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生产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但销售量不受限制;(2)生产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销售量也受到限制。
成本控制与决策第一章成本控制的起点——把握成本习性1.1 成本习性的形态1.2 混合成本分析1.3 贡献式损益表1.4 本-量-利分析基础1.5 盈亏平衡分析第二章从经营决策的角度计算成本第三章标准成本及经营业绩评价第四章弹性预算和经常费用分析第五章成本与决策5.1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5.2 资本预算决策5.3 投资决策的进一步分析第一章成本控制的起点——把握成本习性成本可以根据其习性分类。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随业务活动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方式和特性。
对成本习性的理解是企业决策的关键所在。
充分了解成本习性的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对不同经营环境下的成本作出预测。
通过本章的讨论,我们将会认识到,对成本习性的把握是成本控制的起点。
I 成本习性的形态成本习性的形态有三种,即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或称半可变成本)。
大多数企业的成本都含有这三种成本形态。
每一种成本形态在一个企业中所占比例构成该企业的成本结构。
企业的成本结构对其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一、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量水平及其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随经营活动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可变成本由此得名。
同时,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稳定不变。
可变成本随业务活动量的变化而变化。
业务活动量也可称为成本动因。
最常用的业务活动量有生产时间、产量或销售量等,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业务活动量,如机器运行时间(机时)、干洗店处理的衣服重量、宾馆里租出的床位数等等。
为了计划和控制可变成本,管理者必须非常熟悉公司里的各种业务活动量。
人们有时认为,如果一种成本不随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它就不是真正的可变成本,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我们将看到,成本可以因企业内部的各种不同活动而产生。
一是不是可变成本,主要是看它是否因企业的某些重要活动而产生。
例如,一位经理在分析一种产品的电话售后服务的成本时,相关的业务活动量就是所接到的服务电话的数量。
这种随服务电话数量发生变化的成本就是可变成本。
并不是所有的可变成本都具有完全相同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