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39.50 KB
- 文档页数:6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面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又跟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成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通D.负反镄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 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引起的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8.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 mol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 C14H18O5B. C14H16O4C. C16H22O5D. C16H 20O5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 的一条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4.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5.以下与病原体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6.以下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卷)理综化学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 . 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 .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 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 . C14H18O5B . C14H16O4 C. C14H22O5 D . C14H10O5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 b> aB . 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 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10 .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 . 1L 0. 1mol • L一1的NaHCO3一溶液中HCO3一和CO32一离子数之和为0. 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 . 235g核互2;:u发生裂变反应:299:U + 0 n 昱J ;8 Sr+嗔U + 10;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 A11 .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A . 3种B . 4种C . 5种D . 6种12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 .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下图所示:溶解度/( g/lOOg水)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消耗Zn—g。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布式为__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填分子式),原因是;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和。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E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
(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 = 0.566 nm,F 的化学式为:晶胞中A 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 。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
在基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原子中,核外存在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
(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
(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晶体。
(5)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故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
绝密★启用前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化学试卷(全国Ⅱ卷带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2.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g核互23592U发生裂变反应:,净产生的中子(1n)数为10N A5.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6.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7.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题型注释)8.(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
2015年全国二卷化学(带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年全国二卷化学(带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年全国二卷化学(带答案)的全部内容。
7.食品干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C 。
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 。
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 。
C 16H 20O 59。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 〉aB 。
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 。
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
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0。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 AB .1L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中HCO -3 和CO2-3 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D .235g 核素发生裂变反应:,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N A11.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 A 。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 试题及答案(word 精校版)一、选择题:i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 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答案】A【解新】由表格信息可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童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丰艮对离孑的 吸收.A 正确.同样的空气*不同潟度条件下离孑的相对吸收畫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很对18子的吸收* B 错冕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汽坏境中根对雋子的相对吸收墾伙说明根对葛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豊%TP ),D.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 是由DNA 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 A 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 B 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 D 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 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 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 B 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 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2且氯气环境中不利于很对该离子的吸收'G D错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 的是A. 大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含有端粒B.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 端I I,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10.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g核互23592U发生裂变反应:23592U+1n9038Sr+13654U+101n,净产生的中子(1n)数为10N A11.分子式为并能与饱和NaHC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A.3种B.4种C.5种D.6种12.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将其还原吸收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第Ⅱ卷26.(14分)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
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
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
有关数据如下表溶解度/(g/100g水)温度/℃化合物002020404060608080 100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ZnCl2343 395 452 488 541 614化合物Zn(OH)2Fe(OH)2Fe(OH)3Ksp近似值10-1710-1710-39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电池工作5分钟,理论上消耗锌________。
(已知)(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二者可通过_____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欲从中得到较纯的,最简便的方法为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的过程中,需除去锌皮中的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溶解,铁变为______,加碱调节至pH为_______时,铁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至pH 为_____时,锌开始沉淀(假定 浓度为0.1mol )。
若上述过程不加后果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 27.(14分)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 △ ② △ ③ △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已知,则.(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 表达式为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3)合成气组成()()22/ 2.60n H n CO CO +=时,体系中的CO 平衡转化率()α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CO α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缩小”),其原因是_____;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
28.(15分)二氧化氯(2ClO ,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可用3KClO 与23Na SO 在24H SO 存在下制得2ClO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实验室用4NH CI 、盐酸、2NaClO (亚氯酸铜)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2ClO :1、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溶液X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
3、除去2ClO 中的3NH 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 2的含量:I.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 水溶解后,再加入3mL 稀硫酸; II.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III.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IV.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V.用0.1000-1•mol 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2--2-22346+2=2+l S O l S O ),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 硫代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① 锥形瓶内2ClO 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 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 V 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____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④ 测定混合器中2ClO 的质量为______g(4)用2ClO 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
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聚戊二酸丙二醇(PPG )是一种可降解的聚脂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3H8错误!未指定书签。
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④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G的化学名称为。
(4)①由D和H生成PPG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若PP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填标号)。
a.48b.58c.75d.102(5)D的同分异构体重能同事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液体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写结构简式),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填标号)。
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7.C 8.A 9.B 10.C 11.B 12.C 13.D26.(14分)(1)2MnO H e MnOOH++++=22222MnO Zn H MnOOH Zn ++++=+(注:式中2Zn +可写为()234Zn NH +,()322Zn NH Cl 等,H +可写为4NH +)(2)0.05(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碳粉 MnOOH 空气中加热 碳粉转变为2CO ,MnOOH 氧化为2MnO(4)3Fe + 2.7 6 2Zn +和2Fe +分离不开 ()2Fe OH 和()2Zn OH 的3P K 相近27.(14分)(1)—99;+41 (2))(c )(c )(c 223H CO OH CH K •=(或()()()322·Pp CH OH K p CO p H =) 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数值应随温度升高变小;(3)减小 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 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产生CO 的量增大;总结果,岁温度升高,使CO 的转化率降低 321p p p >> 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 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
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 的转化率升高 28.(15分)(1) 2:1 (2)①NH 4Cl +2HCl电解3H 2↑+NCl 3 ②Cl —、OH—③c(3)①2ClO 2+10I -+8H +=5I 2+4H 2O +2Cl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⑤ 0.02700 d 38.(15分)(1) (2)(3)加成反应 3—羟基丙醛(或β—羟基丙醛)(4)b (5)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