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教学工作量及课酬计算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为适应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量计算标准,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分配的依据。
一、适应对象: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
各岗位职能并重。
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
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第3条:教学工作量。
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45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4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为2课时工作量,任教平行班级不计算备课工作量。
第5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
(每班每周)语文、数学、外语为3课时工作量,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为2.5 课时工作量,其余学科为2(以作业检查结果为准)。
第6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5课时工作量;第7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每周各计16课时工作量。
其它部门工作,按学校负责人工作(中层为40%,校级为80%)(2)教研组长,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要有资料有活动记录)(3)安全工作。
各班学生健康安全,一周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有备课、安全资料,经查属实,每周计2课时工作量。
(4)所有老师,周会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两操每周计2课时工作(5)两操负责老师计2课时工作量。
第8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公式 1:教师满工作量=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教师总数公式2: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总课程教学工作量+学校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 学校总业务学习工作量。
第9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园艺小组、纸艺小组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
学校规章制度之教学人员工作量的计算与管理办法(一)关于教学人员工作量概念的界定1、教学工作总量。
指凡任课教师一个学期由学校安排的工作折合成课时计量单位的总量。
2、课时计量单位。
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45分钟/节)授课,教师实际每上一节课(含课前、课中、课后所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 计算“1课时”工作量。
非语文、数学、英语学科1课时工作量=1个课时计量单位。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1课时工作量=1.1个课时计单位。
其它工作折算成课时单位量数。
(二)教学人员工作量的计算法则教师工作总量=正课工作量+折合工作量+自习工作量+代课工作量—违纪扣减课时数1、正课工作量=课表中正课实际上课时数×学科类别系数(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类别系数为1.1,其它学科学科类别系数均为1.0,李祥瑞等特指的四名实训指导课教师所上学科学科类别系数均为0.8)。
2、折合工作量=跨头增计量+管理折合量+非课表实习实训工作量【跨头增计工作量】跨头课应适当增计工作量。
跨头分为跨年级、跨学科两类,每跨一个学科或年级教学(按编写教案数,以教科室提供的教案检查结果为计算依据)每周增加1个标准课时,但不重复计算。
音、体、美、信息、写字、形体训练不计跨头。
【管理工作折合工作量】(1)行政领导(含工会主席、团委书记、报账员)工作量按岗位基本工作量+课时计算。
课时计算方法与教学人员相同。
(2)班主任工作量由德育处制定法则另外单列计算。
(3)年级部主任周工作量按2节计算。
(4)专业部主任周工作量按5、4、3节三类标准计算。
(5)教研组长周工作量按1节计算。
【非课表实习实训工作量】(1)校外实训作公差核定价额,直接进入学校汇总,不作工作量考核(2)校内集训按专业部报送的方案和考勤员考勤簿核定课时数。
3、自习工作量。
所有学科早晚自习每上一节, 均计1课时自习工作量。
4、代课工作量=代正课课时数+代自习课时数的一半5、违纪扣减课时数1)上课每迟到(5-10分钟)、脱岗(1-3分钟)、早退(1-3分钟)扣0.5课时,每迟到(10-15分钟)、脱岗(3-5分钟)、早退(3-5分钟)扣1课时,每迟到(15-45分钟)、脱岗(5-10分钟)、早退(5-10分钟)扣2课时,旷课1节、脱岗和早退超过10分钟扣3课时。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和薪酬管理制度研究-最新教育资料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和薪酬管理制度研究所谓教师工作量,就是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其他职责范围内所承担的相关工作,以一定的尺度来衡量相应的工作量。
高校通过对工作量的审核,来完成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从而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薪酬。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科研及课题开发研究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便成为重中之重。
各高校的教师工作核算和薪酬管理制度都不尽相同,根据各自的特性,制定最适合本校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能为学校注入不少新鲜血液,增添活力。
本文通过对某民办高职院校的工作量计算办法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为进一步设定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提供相应的参考。
一、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的参数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校应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开展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这使得高校教师工作具有多样性。
首先,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教书育人仍然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教学工作是其首要工作。
其次,科研也是高校教师所必备的工作内容,通过发表与所教学科相关的论文、课题,来达到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目的。
再次,社会服务工作也很关键。
教师需不定期地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及企业进行观摩实习,从而使学生实现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
最后,归纳总结,高校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数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以及教师的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二、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1.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种授课方式,针对这种课程,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大同小异,主要参照各位教师的实际上课课时数,以“课时”为主要计算单位,当然中间会存在一些停调课的情况。
若涉及停课未补的情况,需扣除相应的课时数,以实际上课数量为准。
XX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及课酬计算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及课酬计算办法,在原《XX(XX教〔20XX〕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及课酬计算管理办法(试行)》5号)及相关工作量计算补充规定的基础上,经研究,现将教师教学工作量及课酬计算管理办法修订如下:一、教学工作量的认定1.教师授课工作量:即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品德所付出的劳动量。
2.考试工作量:是指教师检查和评定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所付出的劳动量。
3.其他工作量: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人员付出的辅助教学工作量或其他劳动量。
二、教师工作量认定标准1.专职教师每周的基本工作量为12学时。
2.公共课教师(包括数理部、思政部、体育部教师和完全讲授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的学年平均工作量不得超过24节/周,确因实际需要超过24节/周必须经教务处同意后,由分管校领导批准。
未经批准超过24节/周的工作量部分,不按超课时课酬计算工作量。
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除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以外的学年平均工作量不得超过20节/周,确因实际需要超过20节/周必须经教务处同意,由分管校领导批准。
未经批准超过20节/周的工作量部分,不按超课时课酬计算工作量。
4.兼课教师需有教师资格证,经试讲合格且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授课。
教学管理人员授课不得超过6节/周,行政管理人员不得超过4节/周,超出部分不计课酬。
5.教师岗担任系主任(聘用教授按照人事处制度执行)、系副主任、系主任助理的,根据学校文件精神,每周的基本工作量以8学时计,超出部分计算超课时课酬。
除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以外的学年平均工作量不得超过15节/周。
6.计算超课时课酬时,学年总工作量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践指导、课程设计、课程与学年论文、毕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全部教学环节。
三、教师课酬计算标准1.专职教师(1)计算标准(2)相关说明①专职教师职称由人事处依据相关文件鉴定。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试行)陕教人(1991)67号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每学年课内计划学时160学时计算(全学年42周,2周机动,教学工作按40周计,每周为4学时)。
一、承担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一个小班(30人)的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试;每周答疑一次,每次一个单元;每周批改作业一次。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一课内计划学时计算为一个学时。
对开新课的教师,按计划学时的10%增加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对新开课的教师,按计划学时的15%增加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对90人以上的大班课,按计划学时的10%增加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
二、承担研究生公共课、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考试或考查。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计算,一课内计划学时计算为一个学时。
面对5人以上的课,按课内计划学时计算;面对3~4人的课,按课内计划学时的40%计算;面对1~2人的课,按课内计划学时的30%计算。
三、承担公共外语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一个小班(30人)的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试;每周答疑一次,每次一个单元;每周批改作业一次。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每一课内计划学时按0.7个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即实计工作量为计划学时×0.7)。
每个授课班的学生人数为30人。
四、承担体育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课前准备、上课、课外辅导、测验、考试、考查。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每一课内计划学时按0.6个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即实计工作量为计划学时×0.6)。
五、承担实验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指导实验(每次15人),批改实验报告。
2.学时计算:按每一课内计划学时的0.5个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即实计工作量的计划学时×0.5)。
六、承担指导课程设计的教师。
1.工作内容包括准备、辅导、指导、装置实物、阅卷;每位教师每次指导20人。
附件:西安工业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讨论稿)第一部分本科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理论教学工作量=基本理论教学工作量×课程等级系数×授课质量等级系数1、基本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表2、课程等级系数表3、授课质量等级系数表二、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表三、指导开放实验工作量计算表说明: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实验的教师,任务参考西安工业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
四、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工作量计算表说明:1、项目组由多人指导时,工作量由参加者协商分配;2、以个人或个人作品参加的竞赛,指导工作量为:K×5.0×参赛人数(学时分);3、工作量计算以正式报名表为依据。
第二部分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第三部分本科、硕士教材(讲义)编写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讲义),更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发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凡纳入教材建设规划编写教材及讲义且能保质保量完成者,应给编者记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第二条编写教材(讲义)计算教学工作量的范围我校教师承担下列教材的编写任务,给予计算教学工作量:1、国家级规划教材;2、省级规划教材;3、校级规划教材(讲义);第三条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1、各类文字教材的工作量计算方法2、编写讲义的工作量计算办法3、重印教材(讲义)不予以重复计算教学工作量。
第四条几点说明1、编写教材(讲义)所计算的教学工作量记入年度教学工作量。
2、对合编教材(讲义),由编者所编字数计算其教学工作量。
3、申请以上教材编写工作量者均须提交两本样书。
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为加强教学管理,科学、公平、合理地量化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完成,参照和民办高校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内容凡列入我校教学计划的教学任务均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工作量、讲座指导等教学工作量。
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考试命题、试卷印刷及发放、监考、阅卷、成绩录入、试卷分析、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周历、教学研讨等线上和线下教学环节。
实践(实验、实习)教学工作量包括实践(实验、实习)大纲制定、实践(实验、实习)准备、实践(实验、实习)指导与组织管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答辩、考核评价等实践教学环节。
退休返聘满两年的专任教师和外聘专任教师开展专家讲座、听课、指导青年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制定修订等教学环节。
二、额定工作量标准根据学校薪酬实施意见规定,我校自有专任教师年度教学工作量定额标准如下:序号职称类型工作量定额工作量定额下限折算标准1正高教学480课时/学年240课时/学年70元/课时科研100分/年80分/年50元/分2副高教学480课时/学年280课时/学年60元/课时科研70分/年60分/年50元/分3中级教学460课时/学年320课时/学年50元/课时科研40分/年30分/年50元/分4初级教学420课时/学年380课时/学年40元/课时科研15分/年15分/年50元/分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1.课堂教学工作量的计算(1)线下课堂教学工作量=计划课时数X课程类别系数X 授课班级系数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数学、物理专业课双语课课程类别系数11.11.21.5授课班级数1123456授课班级人数<3535-5253-8788-122123-157158-192192以上授课班级系数11.11.21.31.41.51.62.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1)指导计算机上机实习指导工作量=K*计划学分数*16*学生人数(K=0.01)(原则上一次指导上机人数为100人左右。
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为规范学校教学工作,科学合理量化教师的教学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1.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学校本专科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工作及与教学相关的其他教学工作量计算。
2.研究生教学工作量另行规定,考核时合并统计。
3.继续教育学院、公职考录中心等部门教学工作量,考核时计算为工作量,课时报酬由各自部门承担。
二、教学工作量的构成1.教师教学工作量包括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实训(实验)课教学工作量,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答辩工作量,专业实习指导、毕业实习指导等实践教学工作量以及其他教学工作量。
2.教学工作量以“标准课时”为单位进行计算。
教师给标准班讲授45分钟为1标准课时。
三、学年教学基本工作量1.学年教学基本工作量分为专职教师教学基本工作量、教学单位兼职教师教学基本工作量、行政部门兼职教师教学基本工作量等情况。
2.专职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并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专职教师平均每学年应完成的教学基本工作量为240标准课时。
3.兼职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在教学单位或者行政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并担任教学单位行政正职(包括院长、主任)和担任教务秘书、院系部办公室主任的教师,平均每学年应完成的教学基本工作量为80标准课时;担任行政副职(包括副院长、副主任)的教师,平均每学年应完成的教学基本工作量为120标准课时。
在教学单位工作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并从事党务工作的教师(包括院系部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在学校党政部门工作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并且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平均每学年应完成的教学基本工作量为50标准课时。
4.专职教师计算课时费起点为80学时/年,兼职教师按照实际授课学时计算课时费。
兼职教师不再设定授课上限。
四、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一)理论课教学工作量理论课教学任务包括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阅卷、成绩评定等。
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教学工作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为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充分调研、缜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用以计算教师实际教学工作量。
一、制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
设计的工作量计算办法既基本体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差异性,又与教学工作现状基本吻合,各类系数设置相对公平合理,系数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2.导向性原则。
确保工作量计算方法既能起到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的目的,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又能适当抑制明显不合理的教学安排.3.结合实际原则.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兼顾课程授课和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4.计算简便、易于操作的原则。
在保证教学工作量计算基本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精简工作量计算所需信息,计算算法简单.二、教师工作量计算的依据5.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暂行规定》为标准学时计算的基本依据.6.教学工作量以标准学时为计量单位,其定义为:给1个标准班上课,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质量考核合格,1个课内学时为1个标准学时.不同课程类型、不同规模的编班人数,设定不同的系数,以积的方式折算标准学时。
标准班人数暂定为40人。
7.教学工作量分为基本工作量和附加工作量。
基本工作量指教师直接从事课程(含实践性课程)授课工作所产生的工作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验教学工作量,指导技能训练、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设计)工作量。
附加工作量指从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研究、辅导群体性活动(辅导竞赛、训练运动队、指导第二课堂)、教师出差、培训或下企业锻炼等间接性教学工作量。
8.教学工作任务是指教师在各类教学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1)理论教学工作任务:编写学期授课计划、编写单元或课时授课计划(教案)、编写学习材料、讲课、辅导答疑(每2周答疑1次)、批改作业(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或学期授课计划的要求布置作业,一般要求全批全改)、考核(包括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试卷分析、成绩登录与上报)等。
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教学工作量是衡量教学工作状况的基础数据,是学校定编及分配的重要依据。
为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相对合理、易于操作,有利于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原则,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核算的原则1.本办法仅用于学校对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总量的核算,是学校定编和年终绩效分配的基本依据。
2.本着提高效率、相对合理、易于二级管理的原则,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不宜过细。
本办法既考虑到当前教学运行的具体状况,又注重对今后教学工作规范的引导。
3.根据课程类型特点,在核算中附加不同系数,力求科学客观地体现各课程教学工作量。
4.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以培养方案实际执行情况为依据。
二、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教学工作量以“标准课时”为计算单位,一个“标准课时”是指承担一个计划授课学时的全部教学环节,并满足教学工作规范要求的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下达的教学工作任务以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计算。
没有经过学校批准而增加的课程、环节或课时不予计算工作量。
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定额是取得奖励性绩效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年未完成教学工作量定额的年度考核原则上不得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
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折算成标准课时为每周10标准课时,每学期按照16周计算,全年教学工作量定额为320标准课时(教授工作量定额为280标准课时)。
新进教师第一年不作定额教学工作量考核。
“双肩挑”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教学工作量补贴等按照学校现行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外聘教师需经教务处审核、人事处备案后方可安排教学任务,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以实际学时乘以学生人数系数,不考虑其他系数。
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酬金(税前)按照正高120元,副高100元,中级80元标准执行,其教学工作量由聘用单位计算后报教务处审核,教务处统一制单发放。
教学工作量含理论教学工作量和实践教学工作量两类。
教学工作量及课酬计算办法
为科学计算教师教学工作量与发放课酬,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参照同类院校教学工作量与课酬的计算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1、理论课
⑴我院专、兼职教师承担理论课课堂教学,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实际学时×1.0计算。
2个班的合班课,且实际上课人数超过80人,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实际学时×1.1计算;3个班以上(含3个班)的合班课,且实际上课人数超过120人,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实际学时×1.3计算。
⑵承担理论课辅导教学,辅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实际学时×0.5计算。
统招生院考课、非统招生统考课可以安排辅导教师,辅导课要与主课一样列入课表、填写教学日志,实际学时根据教学日志进行统计。
见习教师承担辅导课必须先跟班听课,试用期满后,开始计算辅导课教学工作量并核发课酬。
2、实训(验)课、毕业实习与竞赛指导
⑴实训(验)教学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实际学时×0.8计算;辅助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实际学时×0.5计算。
原则上每个班级每次实训(验)课由一名指导教师担任,因班级学生多,一个实训(验)室容纳不下,可将学生分到两个实训(验)室进行实训(验),安排一名辅导教师,协助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验)的辅导。
⑵校外实训、校内室外实训、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实际学时×0.5计算。
⑶承担各类竞赛培训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课表正式上课的,按实际学时×
1.0计算;辅导与指导的,按实际学时×0.5计算。
⑷分院(系)教学科应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制实训(验)、毕业实习、竞赛培训课程表,明确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及上课地点、内容、学时。
课程表上没有排课的教师,不能计算工作量。
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的实际学时,参照课表并以教学日志的记载为主要依据进行核定。
⑸在计算机房上课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按理论课计算办法进行计算;如果仅仅进行学生练习的辅导,则应按辅导课的计算办法进行计算。
分院(系)教学科在编制课表时应予以注明。
3、听力课
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实际学时×0.8计算。
4、体育课
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实际学时×0.7计算(含外出参加比赛)。
体育队训练以及运动会期间按实际学时×0.5计算。
5、作业、试卷批改
⑴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的份量和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批改量一般为学生人数的1/3—1/2。
每份作业为2元,任课教师每人每月批改作业报酬最高不超过400元。
填空、选择、判断类题型每150道题计为1份作业;
简答、论述、计算类题型每50道题计为1份作业;
计算机类软盘作业每5张盘计为1份作业;
作文:1000字以内按0.5份作业计算,1000字以上按1份作业计算(英语作文250个单词以上每1篇计为1份作业,250个单词以下每1篇计为0.5份作业)。
⑵试卷
批阅试卷:1份为1元。
命题:1份含答案为30元;不含答案为25元。
试卷命题要求:
题型:原则上按选择题(单项、双项、多项)、填空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计算题)等类型命题。
题量:以小题计算,掌握在理工类40—50道题、文科类50—60道题左右,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可在120分钟内完成。
阶段测验及期中测验试卷题量可按标准题量折算为试卷份数。
6、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答辩、评阅
⑴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实际学时×0.5计算。
⑵分院(系)教学科应依据毕业设计(论文)计划编制课表,明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指导内容、学时、学生数和指导教师等。
指导教师的实际学时,参照课表并以教学日志的记载为主要依据进行核定。
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教师的工作量,按实际答辩学时×0.5计算。
答辩小组一般由3—5名教师组成,每个学生答辩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⑷评阅毕业设计(论文)教师的工作量,按评阅毕业设计(论文)份数计算,工科类每评阅1份记1学时;文科类每评阅1份记0.6学时。
要求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每少于400字评阅教师的工作量减0.1学时(英语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2000个单词,每少于200个单词评阅教师的工作量减0.1学时)。
⑸评阅毕业实习报告教师的工作量,按评阅实习报告的份数计算,每评阅1份记0.1学时。
要求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的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不足1000字的每评阅1份记0.05学时。
7、额定教学工作量
专职教师每学期应完成的额定教学工作量(按实际学时计算,不考虑系数)为200学时(平均每周12学时,按17周计);课程负责人每学期应完成的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80学时;专业负责人、教研室副主任每学期应完成的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60学时;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应完成的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40学时;见习教师工作不满一年者,不计算额定教学工作量。
专职教师经领导批准集中外出进修、从事科研工作或享受产假等特殊情况,可以核减额定教学工作量。
核减数量按每周12学时计,由教研室主任提出意见,经分院(系)、部主管教学领导审批
后报教务处备案。
专职教师未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按差值以每学时10元的标准在课酬中予以扣除。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任课教师周课时量(按实际学时计算)不得超过24学时;课程负责人周课时量不得超过22学时;专业负责人、教研室副主任周课时量不得超过20学时;教研室主任周课时量不得超过18学时。
超出的学时一般不计课酬,特殊情况要计课酬的需经分院(系)、基础部主管教学领导审批。
8、行政人员兼课
原则上行政人员不得兼课,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兼课者,要填写人事处印发的《行政人员兼课审批表》,履行审批程序。
行政人员每周兼课的额定教学工作量一般为4-6学时,课酬标准与相应职称的专职教师相同。
二、课酬计算办法
1、课酬标准
专职教师课酬标准:见习教师:18元/课时;初级职称教师:20元/课时;中级职称教师:22元/课时;副高职称教师:24元/课时;正高职称教师:26元/课时。
兼职教师课酬标准:初级职称教师:34元/课时;中级职称教师:37元/课时;副高职称教师:38元/课时;正高职称教师:39元/课时。
2、午餐补助
兼职教师每天上、下午任课合计达6节以上(含6节)中午在学院休息者,享受午餐补助1次,每次5元(跨系任课教师仅限在其中某一个系计算午餐补助)。
3、校龄津贴
校龄津贴=校龄×课时(元)
兼职教师在我院连续任教,满1个学年计为1年校龄,以此累计,最高为5年。
兼职教师任课期间由于个人原因中断者,需扣除中断年数。
4、病、事假
兼职教师病事假按《西安欧亚学院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执行,即每请病、事假1节从其当月课酬中扣除10元。
专职教师因为个人原因请事假或调课(原则上不允许调课),则每请假或调课1节从其当月课酬中扣除5元。
5、课酬计算程序
⑴班主任每天审核本班教学日志填写内容,掌握学生及任课教师到课情况,及时与教学科沟通、处理出现的问题,每周汇总一次报分院(系)教学科。
教学科教学秘书每周对各班教学日志进行核对、统计。
⑵每月末,分院(系)教学科对教师工作量进行汇总,认真登记、折算专业课任课教师课时及批改作业量、命题、阅卷等情况,并将任课教师请假、调课、补课等情况在统计表中标注。
特别要注意对合班课实到人数、相乘系数的核算统计。
⑶每月3日前,分院(系)教学科把本单位上月教师工作量统计表及专业课工作量电子版报送教务处教务科。
统计表上要有统计人、教学科长以及教学主管领导的签字。
⑷教务处教务科每月负责统计全院公共课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并核算全院专兼职教师课酬,每月12日前完成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及课酬核算;每月16日前完成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及课酬核算。
财务处于每月20日前发放兼职教师课酬;每月25日前发放专职教师课酬。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