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十八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教案北师大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70.55 KB
- 文档页数:2
第18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法国3位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与思想主张,德意志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主要理论贡献。
能力目标理解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精神。
2、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所产生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启蒙运动是宣传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
教学难点关于启蒙思想家的观念: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三权分立学说。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片段,指出这部小说在18世纪非常受欧洲人欢迎,因为小说的主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崇尚自然,不希望政治和宗教干预,人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冒险,要开拓。
这个时代就是理性的时代。
讲述内容【提问】什么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为什么会爆发,当时社会具备了哪些条件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归纳。
学生谈谈对启蒙运动的理解。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师从政治、经济、科学以及法国社会现状等方面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探究思考】欧洲在14-17世纪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什么17-18世纪又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呢?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不同点是什么?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比较得出正确认识。
让学生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提问】法国为什么会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指导学生回答。
【提问】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有何异同点?启蒙运动扩展时期代表人物是谁?其主张是什么?【课件】用多媒体介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图片、名言,如伏尔泰的画像、孟德斯鸠的画像、卢梭的画像。
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法国主要思想家及其观点。
第18课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学习目标]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1)自然科学的成就,打破了套在人们心灵上的神学枷锁,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力。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壮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神学束缚。
2.概况:这场运动率先从英国拉开帷幕,很快波及整个欧洲,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思维点拨] 启蒙运动之前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借助于外力和披上宗教外衣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而启蒙运动从一开始就直接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主要是因为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怎样理解材料中的“枷锁”?人们挣脱“枷锁”的思想武器是什么?根本原因何在?提示 枷锁:专制王权的强化和基督教神学的束缚。
武器:理性主义。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 1.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 (1)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2)思想主张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②提出“三权分立”的理论,力主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君主保留行政权,立法权由贵族和人民共同享有,司法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③强调国家的法律应当是人的理性的体现。
(3)作用: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不仅给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锐利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设计了一个依法治国的完整方案。
②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吸取了它关于分权和法治的一些政治主张。
2.伏尔泰的启蒙思想(1)地位: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中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2)代表作:《哲学通信》和《路易十四时代》等。
(3)主要观点①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号召人民摧毁天主教会邪恶势力。
②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③倡导“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④主张法律应该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评价①伏尔泰比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更尖锐地批判封建制度,更热情地讴歌理性,倡导平等、自由、民主。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一、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1.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智者学派的观点)解析: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
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
3.希腊先哲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思潮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4、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二、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文艺复兴(一)历史背景1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金融家、工场主、商人)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3 文化因素:古罗马的光荣与新的人才结构(二)文艺复兴概况时间:14-16世纪旗帜:(思想武器)――“人文主义”即主张用人性、个性解放反对神性和宗教桎梏的意识形态反封斗争。
地点: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领域:文学、艺术领域代表:“文学三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术三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艺复兴历史意义1 性质特点: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摘要:从古代希腊到现今,几千年的历史,西方的人文精神随着古希腊的思想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了产生、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关键字: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上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它是西方哲学思想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
周国平教授曾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但其核心是与上述内容相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精神是不同与人文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
人文主义一词,无论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有出现。
英国学者布洛克认为,这一词汇迟至1808年才由一个叫做F.J>尼特哈麦的德国教育家在一次有关古代经典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的辩论中用德文“humanismus”杜撰出来,后来在乔治·伏伊格特写的一部著作中首先用于文艺复兴,书名是《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第一个世纪》(于1859年出版)。
布克哈特在其1860年出版的名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大量使用“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等概念,并做了深入的探讨。
英语“humanism”是从德文“humanismus”转译过来的。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第18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法国3位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与思想主张,德意志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主要理论贡献。
能力目标
理解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精神。
2、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所产生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启蒙运动是宣传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
教学难点
关于启蒙思想家的观念: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三权分立学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片段,指出这部小说在18世纪非常受欧洲人欢迎,因为小说的主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崇尚自然,不希望政治和宗教干预,人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冒险,要开拓。
这个时代就是理性的时代。
讲述内容
【提问】什么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为什么会爆发,当时社会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归纳。
学生谈谈对启蒙运动的理解。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教师从政治、经济、科学以及法国社会现状等方面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探究思考】欧洲在14-17世纪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什么17-18世纪又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呢?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不同点是什么?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比较得出正确认识。
让学生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
【提问】法国为什么会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指导学生回答。
【提问】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有何异同点?启蒙运动扩展时期代表人物是谁?其主张是什么?
【课件】用多媒体介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图片、名言,如伏尔泰的画像、孟德斯鸠的画像、卢梭的画像。
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法国主要思想家及其观点。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概括能力。
归纳相似点: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运用对比,加强学生对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的记忆。
三、启蒙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展示《处死路易十六》、《攻占巴士底狱》和《人权宣言》的图片。
材料二:展示《美国独立战争》的图片。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三:
材料四: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材料五: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
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提问】启蒙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让学生看书,结合材料分析。
教师最后总结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
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它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因此说:“启蒙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向启蒙思想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