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之阅读方法指导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3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以描绘108个水泊梁山好汉的故事而闻名。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的策略和建议。
1.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水浒传》之前,学生应该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他们可以研究有关宋朝历史背景、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以及《水浒传》创作的社会背景。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角色分析《水浒传》中有众多角色,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位主要角色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可以分析该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3.小说写作风格学生可以研究《水浒传》的写作风格,包括描写手法、语言运用和叙事方式等。
他们可以找到小说中的一些经典段落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独特风格和用词技巧。
4.社会意义和价值观《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价值观。
学生可以分析小说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并与现代社会做对比。
这有助于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5.文化传承《水浒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研究小说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
他们可以了解不同版本的改编和演绎,并探讨《水浒传》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
6.阅读小组讨论组织阅读小组讨论是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讨论并共同解决阅读中的疑惑。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些建议,旨在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
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
小学语文五下整本书阅读——《水浒传》阅读指导策略《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绝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一本古典小说,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值得深入品读。
本文以该作品为例,详细介绍了整本书阅读方法在阅读该作品中的实际应用,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通过目录预测整本书的内容目录是一本书的总结与提纲,通读目录能够使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因此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有必要先阅读它的目录。
《水浒传》作为一部章回体小说,每个章节几乎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并且章节的篇幅也相对较长,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在阅读后精准把握章节的内容。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传授学生根据目录进行预测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读懂整本书的内容。
如在“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这一回中,通过章节名,学生就可以在脑海中大致勾勒出花和尚鲁智深是如何倒拔垂杨柳的,而豹子头林冲又是如何被人诱骗进了白虎堂的,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章节进行阅读,就能够轻易地把握本章节的内容,进而联系上下文将整本书的故事脉络梳理清楚。
二、在跳读中掌握整本书的关键信息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时刻保持对这本书的兴趣,《水浒传》所运用的语言与现代白话文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上的障碍,这会对他们的阅读体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他们对阅读这部作品失去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跳读的策略,跳过那些与作品主题无关或自己暂时读不明白的部分,用最快的速度将整本作品略读一遍。
那么应当跳过哪些部分呢?《水浒传》中有大量对人物的外貌与当地景色的描写,这些部分完全可以跳过不读,只需要记住不同人物的大致特征就可以了。
如第三回当中对鲁智深的描述是“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由于后文中鲁智深大多是以和尚的形象出现的,因此这部分对他形象的描写学生可以跳过不读,也不会对后续的阅读体验产生较大的影响。
《水浒传》阅读指导方案整本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周期很长、任务繁重。
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这只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如果最终的阅读任务没有完成,也失去理解整本书机会。
王尚文先生曾强调,教学应培养读者的欣赏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并根据实际选择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课堂指导和课外阅读来阅读整本书。
课堂指导是确定阅读能否达到整本书的教学目标并促进阅读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课内阅读指导方案(一)有效导读,指向整体阅读对作品进行有效的导读,对于帮助学生通读整本书、把握线索语境具有重要意义。
整本书的阅读,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困难的心理,引导类应注意刺激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阅读的心理障碍,同时教读者有效的阅读方法,达到的效果与一半的努力结果的两倍。
笔者在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课上,就利用《水浒传》的目录和前言附言来进行教学。
《水浒传》是一部典型的章回小说。
目录中明确了主要人物和相应的情节。
在导论课上,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作品的前言、后记和目录。
然后,让学生选出他们感兴趣的章节并猜测可能的故事。
这不仅是学生口头复述故事的好方法,也是了解学生对《水浒传》熟悉程度的好方法。
在课堂上,有些同学选择《景阳岗武松打虎》这一段故事进行讲解,这段故事结构简单,剧情清晰,耳熟能详。
但当学生自信地站起来讲故事时,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没有办法用语言讲述出文学作品中精彩的故事,这使得学生非常沮丧。
然而,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叙述故事和文本之间的差距的工作,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小说中的描述是如此丰富的,而当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的时候,却是如此无聊和枯燥。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到文本阅读。
如果遇到不熟悉的章节,更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了解内容。
在使用目录前言和附言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尊重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鼓励多于否定,树立学生表达的信心。
(二)激发阅读兴趣皮亚杰,现代心理学之父,相信兴趣是一切智力工作的源泉。
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是单一的“讲读”,教师独自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完全用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不仅破坏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也违背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水浒传》技巧辅导导言初中语文考试中,说明文阅读理解占据了一定比重。
而对于《水浒传》这样的经典作品,理解说明文内容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文主要介绍《水浒传》说明文的特点及阅读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水浒传》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又称解说文,是一种在不讲故事情节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解释、说明、举例等方式使读者了解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文章。
其主要特点是逐条分析,梳理事物的内容、特点、构成等方面。
《水浒传》说明文的特点《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典型的说话体小说,全书由100回组成,每回的开头都是作者对故事情节的解释性叙述,文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是说明文的经典范例之一。
在阅读《水浒传》时,需要注意的是,说明文的语言和情节叙述的语言有所区别。
说明文以分析、解释、说明、举例等方式让读者了解相关的事物或现象,而情节叙述则是将故事情节进行叙述,直接讲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等内容。
例如,在《水浒传》第一回的开头,作者就对故事中的“方腊不肯弹琴”进行说明,分析了方腊的性格特点、为什么不肯弹琴以及弹琴与思考的关系等内容。
这些说明都是文字简单明了、有趣易懂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阅读《水浒传》说明文的技巧抓住重点在阅读《水浒传》时,需要注意抓住说明文的重点,即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这些主要思想可以通过关键词来提炼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例如,在《水浒传》第一回的开头,作者通过对方腊的性格特点和琴曲的作用进行分析,想表达的主要思想是“琴曲与思考的关系”。
这就是抓住重点的好方法。
理解关键词作者在说明文中的使用了许多关键词,理解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这些关键词一般是文章中所围绕的主题,往往可以给出解释性的注释或举例,以便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第一回的文字解释中,作者用“弹琴消愁解闷”来解释琴曲的作用,将琴曲与思考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方腊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表达了“琴曲与思考的关系”的主要思想。
我们爱读《水浒传》一、阅读指导要求: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学生读水浒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指导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欲望,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阅读指导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四、课前准备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书(青少年版)。
3、读《水浒传》成果展示。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出示课件)最近,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的英雄好汉,林冲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豪侠之士呢?简单交流。
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很多同学都喜欢读《水浒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出示课题:我们爱读《水浒传》)(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可以说,有很多人是听着水浒的故事长大的。
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清代文艺批评家卧虎浪士言:我国小说,汗牛充栋,而其尤甚,莫如《水浒传》、《红楼梦》。
《水浒传》阅读方法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阅读准备:1、学生自备《水浒传》。
2、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一、激发情趣、导入文本。
1,走进四大名著,介绍四大名著。
2,具体讲《水浒传》的阅读方法。
(1).出示醒木和扇子让同学们来猜。
(2).导语(说评书):“今天这回书,说的是北宋年间,内有奸臣当道,外有盗贼横行,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却说那山东境内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中间一处高地唤作宛子城,又叫蓼(liǎo)儿洼,端是块好地方。
其聚集了一伙儿热血汉子,他们上应天象,下顺民意,替天行道,结义梁山。
奸臣们叫他们为贼寇,百姓们称他们为好汉,秀才们唤他们为水浒英雄,实在是了不得啊!且让我们抬起头,昂起胸,大话水浒,走近英雄!(拍醒木)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得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得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得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师:“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叫什么?生:“看过,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师:“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这个就必须首先读懂其中的故事!”(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师:“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生:(水浒英雄)师:“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生:(学生做题)师:“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
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大闹五台山鲁智深误入白虎堂林冲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清风寨花荣斗浪里白条李逵浔阳楼题反诗宋江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语文教案:阅读《水浒传》的技巧与方法阅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而《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阅读《水浒传》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一、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在阅读《水浒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与该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率领梁山起义军抗击腐败无能的官府的故事。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注意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水浒传》中涉及的人物众多,形象各异。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情感变化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了解宋江的坚毅与聪明以及其与其他人物的交互,有助于我们理解他是如何起领导作用的。
三、理解并把握文言文的特点《水浒传》是一部以文言文为基础的作品,所以在阅读时我们需要理解并把握文言文的特点。
正因为是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它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注重学习一些文言常用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四、学习运用阅读策略在阅读《水浒传》时,学会运用一些阅读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本。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预测、提问、边读边记、归纳总结等方法,通过提炼关键词汇和句子,分析和推测情节的发展,以及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容。
五、注重阅读感受与鉴赏除了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阅读《水浒传》还涉及到对作品的感受和鉴赏。
我们可以关注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情感表达和主旨思想等方面,发现其中的美感和深意。
同时,通过阅读欣赏,我们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总之,《水浒传》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阅读和欣赏这部小说,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阅读体验,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水浒传》的阅读方法读完《水浒传》上册之后,我想从中总结几个阅读方法,让同学们读起来更轻松。
一、读回目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而回目是理解章回体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它具有画龙点睛、提示情节等重要功能。
翻开目录,就能轻易发现《水浒传》回目形式上的特点。
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这样的标题既对仗工整,又能揭示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节奏鲜明,便于记诵。
回目还能起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作用。
回目是对内容的高度提炼,大多交代了人物、故事、地点和事件,都设置了大体相对的两段故事,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读悬念章回体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中有很多悬念的地方。
悬念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艺术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我们熟知的“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最经典的悬念法。
作为中学生,要学会辨别《水浒传》中的悬念之处,这样可以为自己的阅读增添乐趣,也能在故事最终揭秘时,知道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比如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在将武松打虎后再阳谷县做了读头后,作者没有让他前面去清河县找哥哥武大郎的诉求得到满足,转而在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转笔留下一段文字结束:一日,武松心闲,走出县前来闲玩。
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叫声:“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武松回过头来看了,叫声:“阿也!你如何却在这里?"不是武松见了这个人,有分教:阳谷县里,尸横血染。
直教钢刀响处人头滚、宝剑挥时热血流。
毕竟叫唤武都头的正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这便是留下悬念。
一方面读者想知道武松在阳谷县还有什么熟人,另一方面,在下一回合,巧妙的引出武大郎的故事情节,后文的武松杀人上梁山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