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地图三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877.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方向(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在B上面画方向标十字)。
(1)无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指向北(3)室外看地图: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3、比例尺(选择题,大题)(1)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①计算:切记约分,分子为 1 ,分母单位是厘米②比较大小:零越多,比例尺越小 ,零越少,比例尺越大常用单位换算:1千米= 100000 厘米;1米= 100 厘米(2)表示方式①数字式:1∶1 00000;②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③线段式: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1米=100厘米(3)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和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4)实地距离量算:实地距离用千米或者米表示4、图例和注记:课本P10和P112(识记)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全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卫星图片(实证)2、地球大小(注意单位):①平均半径:6371千米;②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③赤道半径>极半径;④赤道周长: 4万千米=4 万公里= 8 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3、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经线圈长度;赤道半径>极半径4、地球与地球仪区别:①地轴②南北极点③经纬线※5、经纬线、经纬度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圈的圆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形状圆圈半圆指示方向东西南北长度变化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直至为一点等长度数起点赤道(0°)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赤道纪念碑本初子午线(0°)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度数变化向北向南各划分90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表示符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半球划分赤道以北:北半球赤道以南:南半球20°W,160°E其他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任何相对的两条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两个半球※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考试时候请把这个图画下来012千米20°W—0°:东半球, 0°—160°E:东半球;160°E—180°:西半球, 20°W—180°:西半球。
为⼤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图知识点的⽂章,供⼤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地图的基本要素1.地图的三要素:⽐例尺,⽅向,图例。
⑴⽐例尺: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的程度。
⽐例尺的表达⽅式:⽂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例尺的⼤⼩⽐较:表⽰范围,表⽰内容的关系:⼤⼩:①分⼦确定:分母⼩→⽐值⼤→⽐例尺⼤;分母⼤→⽐值⼩→⽐例尺⼩②图符相同:⽐例尺⼤→范围⼩→内容详;⽐例尺⼩→范围⼤→内容略⑵⽅向:在地图上辨别⽅向①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指⽰北⽅。
②经纬: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向。
③⼀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指向标,经纬的情况下)⑶图例:地图的语⾔,包括各种符号和⽂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地形图的判读⑴海拔:地⾯某个地点⾼出海平⾯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⑵相对⾼度:某⼀地点⾼出另⼀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度。
⑶等⾼线:把各个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线。
①等⾼线的特性:a.同⼀等⾼线的点海拔⾼度相同。
b.等⾼线是闭合的曲线。
c.在同⼀幅图内,除陡崖外,表⽰不同⾼度的等⾼线不能相交。
②等⾼线地形图的判读:a.⼭顶:⼭的部分,等⾼线成封闭曲线,内⾼外低。
b.⼭脊:⼭岭的顶部,等⾼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低为⼭脊)。
c.⼭⾕:⼭脊之间的低洼处,等⾼线弯曲部分向⾼处凹进(⼭⾕处能形成河流,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为⼭⾕)。
d.鞍部:相邻两⼭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对等⾼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e.陡崖:近似垂直的⼭坡,多条等⾼线重叠的部分。
f.盆地:四周⾼中间低,闭合曲线,外⾼内低。
③等⾼线稀疏坡度和缓,等⾼线密集坡度陡。
⑷分层设⾊地形图:在等⾼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绿⾊表⽰平原,黄⾊表⽰⾼原,棕⾊表⽰⾼⼭,蓝⾊表⽰海洋。
⑸等深线:把海洋中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做等深线。
从等⾼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的⾼低起伏或者海底的坡度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地图知识点xx学习七年级地理书内容像要使车子走得快,就得给轮子勤上油。
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知识点: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知识点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第二节地图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一、方向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
1.一般定向法:当一幅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时,使用一般定向法,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
3.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采用经纬网定向法,描出参考点的经纬线做指向标,根据南北极点确定方位。
二、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换算,cm转化为km去掉5个0)
比例尺比大小,转化为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
比例尺没有单位,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都有单位
2.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三、图例【课本18页的图例需要记忆】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
图例——地图上的符号
四、遥感影像地图广泛应用与军事活动、气象预测、城市规划和地球资源勘测。
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与决策、公共信息服务等
五、在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
1.利用指北针辨别
2.立竿见影识方向
3.夜晚利用北极星识别方向
4.用手表进行识别方向
5.利用太阳定位
6.从树桩上看年轮,北密南疏。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⑵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⑶图例和注记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8中的图1.25)一、单项选择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
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4.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大小表示道路长短。
读图回答第5题。
5.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A.东 B.南C.西D.北6.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B.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C.①②城市比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D.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读景区导游图,回答7-8题。
7.图中缺少的地图要素是()A.方向B.比例尺C.图例D.注记8.下列旅游线路比较合理的是()A.观景台-迎春亭-绿湖-翠园-报春亭B.迎春亭-观景台-绿湖-翠园-报春亭C.观景台-迎春亭-翠园-绿湖-报春亭D.报春亭-迎春亭-绿湖-翠园-观景台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