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96.39 KB
- 文档页数:5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一、目的要求了解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基本特征,从而认识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生长、繁殖的规律。
二、基本原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适合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以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做出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一般可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现已有直接用试管就可以测定OD值的光电比色计(图Ⅶ-10),只要接种一支试管,定期用它测定,便可做出该菌的生长曲线。
三、器材培养18—20小时的大肠杆菌培养液,盛有5ml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大试管12支;7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自控水浴振荡器或摇床,无菌吸管等。
四、操作步骤1.编号取11支盛有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大试管,用记号笔标明培养时间,即0、1.5、3、4、6、8、10、12、14、16、20小时。
2.接种用1ml无菌吸管,每次准确地吸取0.2ml大肠杆菌培养液,分别接种到已编号的11支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大试管中,接种后振荡,使菌体混匀。
3.培养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将接种后的11支试管置于自控水浴振荡器或摇床上,37℃振荡培养。
分别在0、1.5、3、4、6、8、10、12、14、16、20小时将编号为对应时间的试管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最后一同比浊测定光密度值。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
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
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
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
如当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
DNA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
紫外线引起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有DNA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
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
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253~265 nm。
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
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
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对菌种进行筛选。
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
2.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菌种:大肠杆菌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磁力搅拌器、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2.2实验方法2.2.1制备培养基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00ml):牛肉膏5g蛋白胨10g Nacl 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Ph7.0 按配方配制好培养基后置于灭菌锅中115℃15min,倒平板,4皿*15ml*5组+2皿*15ml=22皿*15ml=330ml筛选培养基(200ml):含抗生素50mg/L。
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思
考题
在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思考题:
1. 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细胞在培养基中的生长呈现出典型的生长曲线,包括潜伏期、指数期、平台期和死亡期。
这种生长曲线的形成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2. 在实验中,为了测定大肠杆菌细胞的生长曲线,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这些选择是否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测量光密度或细胞数量来确定大肠杆菌细胞的生长情况。
这种测量方法可能存在的缺陷是什么?有没有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该实验?
4. 实验中,我们还讨论了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的影响因素,如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深入探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的具体影响?
5. 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在哪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何利用实验结果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
这些思考题可以帮助你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深化对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理解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E.coli growth curve measurement一、目的1、瞭解細菌生長曲線特徵,測定細菌繁殖的代時;2、學習液體培養基的配製以及接種方法;3、反復練習無菌操作技術;4、瞭解不同細菌,不同接種方法在同一培養基上生長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細菌懸液混濁度間接測定細菌生長的方法6、複習光電比濁法測量細菌數量的方法7、學習平板塗布技術二、原理1、大腸桿菌生長:將一定量的細菌接種在液體培養基內,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可觀察到細菌的生長繁殖有一定的規律性,如以細菌的活菌數的對數作縱坐標,以培養時間作橫坐標,可繪成一條曲線,成為生長曲線(如圖一)。
圖一微生物生長曲線示意圖單細胞微生物的發酵具有四個階段,即Ⅰ調整期(延滯期)、Ⅱ對數期(生長旺盛期)、Ⅲ平衡期(穩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長曲線可表示細菌從開始生長到死亡的全過程的動態。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長曲線,同一種微生物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曲線也不一樣。
因此,測定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對於瞭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長規律是很有幫助的。
測定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計數板法、平板菌落計數法、稱重法和比濁法等。
本實驗採用比濁法測定,由於細菌懸液的濃度與混濁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細菌懸液的光密度來推知菌液的濃度。
將所測得的光密度值(OD600)與其對應的培養時間作圖,即可繪出該菌在一定條件下的生長曲線。
注意,由於光密度表示的是培養液中的總菌數,包括活菌與死菌,因此所測定的生長曲線的衰亡期不明顯。
2、平板塗布技術:塗布法接種是一種常用的接種方法,不僅可以用於計算活菌數,還可以利用其在平板表面生長形成菌苔的特點用於檢測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的抑殺效應。
原理:將一定濃度,一定量的待分離菌懸液加到已凝固的培養基平板上,再用塗布棒快速地將其均勻塗布,使長出單菌落或菌苔而達到分離或計數的目的。
其目的:用於目的微生物的分離;用於藥物的抑菌試驗;觀察菌苔的形狀和特點。
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细菌是微生物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生物,它们以其微小的身躯和巨大的生物活动而闻名。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索细菌的生化特性和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对细菌的生长、代谢和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一:细菌的生长曲线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细菌的生长情况。
通过测量培养液中的细菌数量,我们绘制了细菌的生长曲线。
结果显示,细菌的生长曲线呈现出典型的“S”形曲线。
在实验初期,细菌数量增长较为缓慢,这是由于适应期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进入了指数增长期,细菌数量迅速增加。
然而,随着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细菌的生长速率逐渐减缓,进入了平台期。
这是由于细菌的生长受到了环境条件的限制。
实验二:细菌的代谢特性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细菌的代谢特性,特别是其对碳源的利用能力。
我们选择了葡萄糖、乳糖和蔗糖作为碳源,通过测量细菌在不同碳源下的生长情况,评估了细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
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最强,其次是乳糖,而对蔗糖的利用能力较弱。
这表明细菌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可能与其代谢途径和酶的分布有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细菌的生长速率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有所不同。
这提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碳源可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实验三:细菌的适应能力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细菌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
我们将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其中一组培养基中添加了抗生素,另一组培养基中添加了高温。
结果显示,添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代谢活性和细胞分裂,从而阻碍了细菌的生长。
而在高温条件下,细菌的生长速率明显减慢,部分细菌甚至无法生存。
这表明细菌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的温度和抗生素的存在可能对细菌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第九次课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2学时)一、基本原理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日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
不同的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不同,同样的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相同。
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了解其生长繁殖规律,这对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细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细菌悬浮液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也可以直接用试管或带有测定管的三角瓶测定“klett units”值的光度计。
只要接种1支试管或1个带测定管的三角瓶,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横坐标)取样测定,以测得的klett units为纵坐标,便可很方便地绘制出细菌的生长曲线。
如果需要,可根据公式1klett units=OD/0.002换算出所测菌悬液的OD值。
二、实验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
2.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70m1,分装2支大试管(5ml/支),剩余60ml装入250ml的三角瓶.3.仪器或其他用具722型分光光度计,水浴振荡摇床,无菌试管,无菌吸管等。
三、实验步骤1.标记取11支无菌大试管,用记号笔分别标明培养时间,即0、1.5、3、4、6、8、10、12、14、16和20h。
2.接种分别用5m1无菌吸管吸取2.5m1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培养10—12h)转人盛有50m1 LB液的三角瓶内,混合均匀后分别取5m1混合液放人上述标记的11支无菌大试管中。
3.培养将已接种的试管置摇床37℃振荡培养(振荡频率250r/min),分别培养0、1.5、3、4、6、8、10、12、14、16和20h,将标有相应时间的试管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最后一同比浊测定其光密度值。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一、实验简介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作图所绘制曲线称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
不同的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不同,同样的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相同。
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了解其生长繁殖规律,这对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细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光电比浊测定。
当光线通过微生物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率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OD值)正比。
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制出该菌在一定条件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试剂与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2、培养基:LB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膏5g、氯化钠10g、PH 7.0~7.2)70ml,分装2支大试管(5ml/支),剩余60ml装入250ml三角烧瓶中进行灭菌。
3、仪器及器具:分光光度计、比色杯、水浴恒温摇床、接种环、无菌吸管、三角瓶、无菌水、无菌操作台、酒精灯。
三、实验过程和步骤1、种子液制备:在无菌操作台上用灭菌的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挑取大肠杆菌菌种放入灭过菌的无菌三角烧瓶中,并用无菌水稀释50倍。
放在无菌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作种子悬液。
注:挑取菌落时必须对大肠杆菌菌落的形态特点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挑取同一菌落菌种,从而避免对后面的比浊产生影响。
2、大肠杆菌形态学观察:取菌悬液将其涂布在1cm^2的载玻片的面积上自然烘干,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涂片—晾干—固定—结晶紫染色—水洗—媒染—水洗—脱色—复染—水洗—晒干—镜检),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
用比浊法测定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持点及测定原理,学会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培养,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出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该曲线表明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体生长与繁殖的规律。
一般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的长短同菌种本身特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
比浊法是根据细菌悬液细胞数与混浊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关系,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细胞悬液的光密度(即OD值),用于表示该菌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相对生长量。
实验设正常生长、加酸抑制和加富培养等三种处理,以了解细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器材(1)活材料: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4支(每支10mL),浓缩5 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支。
无菌酸溶液(甲酸:乙酸:乳酸=3:1:1)。
(3)器材:1mL无菌吸管、摇床、冰箱、光电比色计、标签等。
(四)实验方法方法(1)1)接种:取13支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贴上标签(注明菌名、培养处理、培养时间、组号)。
按无菌操作法用吸管向每管准确加入0.2mL的大肠杆菌培养液,接种后,轻轻摇荡,使菌体混匀。
另一支不接种的培养管注明CK(对照)。
2)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管置于摇床上,在37℃下振荡培养。
其中9支培养管分别于培养的0、1.5、3、4、6、8、10、12和14h后取出,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
加酸处理。
取出经4h培养的另二支培养管,按无菌操作法加入lmL无菌酸溶液,摇匀后放回摇床上,继续振荡培养,于培养8h和14h后取出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
加富营养物处理。
余下的二支培养管于培养6h后取出,按无菌操作法加入浓缩5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1mL,摇匀后,继续进行振荡培养,于培养8h和14h后取出,放入冰箱中贮存,待测定。
四川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工艺学实验课程号 309119060学院轻纺与食品学院专业轻工生物技术学生姓名赵凤佼学号 0843095035指导教师周荣清成绩评定实验日期 2011-06-20~2011-06-22一、实验名称: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二、实验目的:1.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长特征与规律,绘制生长曲线。
2.掌握光电比浊法测量细菌数量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菌种:大肠杆菌。
2.培养基:LB培养基100ml,分装两支大试管(5ml/支),剩余90ml装入250ml三角瓶。
3.仪器和其他药品:722型分光光度计,水浴振荡摇床,无菌试管和无菌吸管等。
四、基本原理: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培养液中,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期、稳定器和衰亡期4个阶段。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成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
不同的细菌在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不同,同种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同。
当光线微生物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
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而光密度或透光度可以通过光电池精确测出。
因此,可利用一系列菌悬液测定的光密度及其含菌量,做出光密度—菌数的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样品液所测得的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处对应的菌数。
本实验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不同时间细菌悬浮液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
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测定OD值时,要求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测定2.严格控制培养时间六、操作步骤:1.标记取11支无菌试管,用记号笔分别标明培养时间,即0、1.5、3、4、6、8、10、12、14、16、20h。
2.接种分别用5ml无菌吸管吸取2.5ml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培养10~12h)转入盛有90mlLB培养液的三角瓶,混合均与后分别取5ml混合液放入上述标记的11支无菌试管中。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蔡小鹏(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1104班)【摘要】通过比浊法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进行测定。
因为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悬液的浓度。
将培养12h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罐培养,在不同时间段取样,用分光光度计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基本符合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和衰亡期4个时期。
【关键字】比浊法;发酵罐培养;生长曲线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
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除某些菌型能引起腹泻外,一般不致病,能合成维生素B和K,对人体有益。
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员,经常作为细菌的模式生物广泛用于科学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菌种大肠杆菌1.1.2培养基1.1.2.1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酵母粉0.5%,Nacl0.8%,硫酸卡那霉素800µL/L(灭菌后同冻存管一起加入摇瓶)在烧杯中加入1.5g/150mL蛋白胨、0.75g/150mL酵母粉、1.2g/mL Nacl,再加入适量(少于150ml)的蒸馏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补充水定容至150ml,保持自然PH。
平均分装3瓶后,121℃灭菌20min[1]1.1.2.2发酵培养基在烧杯中加入6g/L蛋白胨、3g/L酵母粉、1.5g/L无水硫酸镁、0.013g/L无水氯化钙、5g/L硫酸铵、1.5g/L柠檬酸三钠、3g/L磷酸二氢钾、0.075g/L七水合硫酸亚铁,再加入适量的(少于1L)蒸馏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补充水定容至1L。
121℃灭菌20min。
1.2器材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分光光度计,发酵罐及相应装置,摇床,移液枪,枪头,酒精灯,接种环,三角瓶,玻璃棒,烧杯1.3接种1.3.1种子培养基接种选取单菌落生长明显的平板,用接种环挑取适量的菌落转移到灭过菌的种子培养基三角瓶中。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细菌生长曲线实验九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注意事项。
3.学习液体种子和固体种子的不同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4.利用细菌悬液浑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
[仪器和材料]1.实验材料(1)大肠杆曲,枯草杆曲培养液及大肠杆菌平板。
(2)牛肉膏蛋门胨葡萄糖培养基(150ml/250ml三角瓶x4瓶/大组),配方: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葡萄糖10g,加水至1000ml,ph7.5。
2.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μl,1000μl,200tμl各一支);培养箱.摇床,722s 分光光度汁;1000μl无菌吸头100个;5000μl 无菌吸头2(: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个;1ml或4ml玻璃或塑料比色皿4个,共用参比杯一个。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图91)。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浑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测oD550或oD620或oD600或oD420,可任选一波长)与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蔡小鹏(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1104班)【摘要】通过比浊法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进行测定。
因为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悬液的浓度。
将培养12h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罐培养,在不同时间段取样,用分光光度计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基本符合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和衰亡期4个时期。
【关键字】比浊法;发酵罐培养;生长曲线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
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除某些菌型能引起腹泻外,一般不致病,能合成维生素B和K,对人体有益。
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员,经常作为细菌的模式生物广泛用于科学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菌种大肠杆菌1.1.2培养基1.1.2.1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酵母粉0.5%,Nacl0.8%,硫酸卡那霉素800µL/L(灭菌后同冻存管一起加入摇瓶)在烧杯中加入1.5g/150mL蛋白胨、0.75g/150mL酵母粉、1.2g/mL Nacl,再加入适量(少于150ml)的蒸馏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补充水定容至150ml,保持自然PH。
平均分装3瓶后,121℃灭菌20min[1]1.1.2.2发酵培养基在烧杯中加入6g/L蛋白胨、3g/L酵母粉、1.5g/L无水硫酸镁、0.013g/L无水氯化钙、5g/L硫酸铵、1.5g/L柠檬酸三钠、3g/L磷酸二氢钾、0.075g/L七水合硫酸亚铁,再加入适量的(少于1L)蒸馏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再补充水定容至1L。
121℃灭菌20min。
1.2器材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分光光度计,发酵罐及相应装置,摇床,移液枪,枪头,酒精灯,接种环,三角瓶,玻璃棒,烧杯1.3接种1.3.1种子培养基接种选取单菌落生长明显的平板,用接种环挑取适量的菌落转移到灭过菌的种子培养基三角瓶中。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点及测定原理;2 学习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基本原理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这四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各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便。
三、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2培养基:LB培养基(蛋白胨10g 酵母膏5g Nacl 10g pH7.0~7.2)3仪器和器具: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杯,恒温摇床,无菌吸管,试管,三角瓶。
四、方法与步骤1种子液制备取大肠杆菌斜面菌种1支,以无菌操作挑取1环菌苔,接入LB培养基中,静止培养18h作种子培养液。
2标记编号取11支无菌试管,分别编号为0、1.5、3、4、6、8、10、12、14、16、20h。
3接种培养吸取2.5ml种子液加入装有60mlLB培养基的锥形瓶中,混匀。
分别取5ml加入到11根试管,于37℃下振荡培养。
然后分别按对应时间将试管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待培养结束时一同测定OD值。
4生长量测定将未接种的LB培养基倾倒入比色杯中,选用600nm 波长分光光度计上调节零点,作为空白对照,并对不同时间培养液从0h起依次进行测定,对浓度大的菌悬液用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OD值在0.10.~0.65以内,经稀释后测得的OD值要乘以稀释倍数,才是培养液实际的OD值。
一、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数据原始记录:
随时间的变化大肠杆菌液吸光度的数据(括号内数字表示稀释倍数)
3.5
曲线图时间/h 0 1 3.75 6 7 8 8.5 9 10
OD600 0.073 0.073 0.079 0.282 0.456 1.105 1.168 1.662 2.284
时间/h 11 12 13 14 18.33 20.5 23 24
OD b。
2.564 2.016 3.020 2.605 3.315 2.860 3.024 3.324
时间/h 0 1 3.75 6 7 8 8.5 9 10 11 13 18.33 20.5 0应0 0.073 0.073 0.079 0.282 0.456 1.105 1.168 1.662 2.284 2.564 3.020 3.315 2.86
时间/h 0 1 3.75 6 7 8 8.5 9 10 11
OD6b0 0.073 0.073 0.079 0.282 0.456 1.105 1.168 1.662 2.284 2.564
前小时的大肠杆菌的吸光度数据
六•参考文献
前12小时的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图
[1] .牛天贵•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杨革.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何国庆,贾英民,丁立孝等.食品微生物学.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4] .周德庆,胡宝龙.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七•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的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实验报告
宴验现象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其结论
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基里的液体变得越来越混浊,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味道很难闻。
实验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基里的液体变得越来越混浊,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味道大肠杆菌难培养基因为大肠杆菌增长迅越来越后来数量达一定数量后此时培养基内的营养物质已被进行营尽,养和空间肠杆菌进行营些大肠杆间的死亡争,最后数量肠杆菌死亡,直最后数量不断减尙,。
直至变为0。
②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了解了细菌生长
的特点,是:刚开始时细菌缓慢增长,后来增
长迅速,呈“ J”型,最后细菌生长缓慢,数量达到顶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因实验测量的时间不够合理等各种因素,因此用原始数据绘制出来的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图不够有规律,经修正后生长曲线比较好。
结论:
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体内及自然界细菌的生长繁殖受机体
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多方面影响,不会出现象培养基中那样典型的生长曲线。
掌握细菌生长规律,可有目的地研究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发现和培养对人类有用的细菌。
这4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细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总结
1 •本次实验成败及其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本实验算是成功的。
在一定程度生探讨出了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通过此次试实验,了解了细菌生长的特点,综合训练了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巩固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仪器的包扎、倒平板。
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的方法。
但有两点不足:一是一开始忽略了0D值必须在0.10-0.65 之间才有效;二是时间的间隔不太合理,开始的阶段应该时间安排紧密一点,还有晚上的一段数据没有测,实验时间不够长,延迟期和衰亡期曲线不明显。
实验中若能考虑全面,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才更有代表性,更加准确。
2 •本实验的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
本试验的关键环节有以下四点:
①整个过程最好是在无菌操作台上操作,这样培养基受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就较小,同时也可以减少污
染,保证培养基里大肠杆菌纯度较高,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②每隔半小时或一个小时(测量时间要安排合理,时间要控制好:在实验初期30min对菌悬液进行一次测
定。
实验中期每小时测一次,后期1〜2小时测定一次,依次持续到20小时后。
)从恒温摇床取出锥
形瓶,用无菌移液管移取少量,操作要快,先进行预测,OD值应在0.10-0.65 之间,如果超过这个
范围则需要进行稀释后再测量。
③测量时要等数字变化不大时再读取,可以读三次,最后取平均值,这样能保证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④721型分光光度计要先预热,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同一台仪器,同一个比色皿,这样可以减少仪器误差,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
要规范。
比色皿经蒸馏水清洗后,必须经待测样品润洗。
比色皿的毛面用吸水纸擦干,而光面只能用吸水纸吸干,以免光面被划破。
比色皿用擦镜纸擦干净,上面不要残留有纸纤维和水珠等。
改进措施: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要求,在上述步骤时更加应该规范操作。
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