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防治措施1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5
2019年第06期仔猪腹泻是许多猪场头等的问题,既常见又难以控制。
严重时仔猪腹泻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特别是种猪场,大规模的仔猪腹泻足以将其击垮。
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较多,也是此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1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初生仔猪通过吃到初乳获得免疫球蛋白而产生免疫力,但免疫力弱,常常不能抵抗外界较强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消化系统也不发达,消化酶分泌不足,胃肠功能紊乱,致使仔猪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1.2.1细菌性腹泻仔猪受到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或C 型魏氏梭菌感染时,可引起仔猪的黄痢、白痢、红痢等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这几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措施不当,则会引起仔猪死亡率高、发育不良、疫病蔓延等不良后果。
1.2.2病毒性腹泻仔猪被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等致病性病毒感染时,这类病毒在仔猪的胃肠道繁殖,引起仔猪病毒性胃肠炎。
这种类型的腹泻于冬、春等寒冷季节多发,伴随其它症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1.2.3寄生虫性腹泻仔猪受到猪球虫、蛔虫或圆线虫等寄生虫感染时,也会引起仔猪腹泻。
这种情况多发于3周龄以上的仔猪,夏秋高温高湿季节多发,一般为慢性经过。
仔猪饲料达不到要求或环境突变也可导致仔猪腹泻。
仔猪对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量虽然不高,但其作用并不小,因为这些维生素是合成消化酶的重要成分,缺乏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
此外,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引起仔猪腹泻,比如缺铁或缺铜时,引起仔猪贫血,导致机体对大肠杆菌敏感而并发腹泻。
仔猪生长环境的温度过低或过高时,抑或猪舍的空气质量欠佳时,仔猪由于抵抗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而腹泻。
另外仔猪断奶开食后,由于饲料更换或者饲料品质不符合仔猪的肠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2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初乳是预防仔猪腹泻的最基础的措施。
初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所以仔猪出生后,要保证仔猪及时吃到充足初乳。
加强待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制母猪的饲料,可使初乳中有较高浓度的母源抗体。
断奶仔猪拉稀怎么治?解决办法概述:断奶仔猪这个时间段的饲养是养殖户常见的难题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仔猪过了这段会好很多,过不去的常见的就是拉稀腹泻,僵猪等等那该怎么办呢?当然,及时治疗很重要,具体治疗办法如下:仔猪断奶后腹泻由多种原因引起,饲料和饲养环境的变化、疾病等都会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且不易治疗。
一、断奶仔猪拉稀怎么治?治疗办法:①对腹泻严重、脱水过多仔猪的治疗。
只要仔猪有食欲,可配制电解质水溶液饮用,口服补盐液参考配方:纯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100毫升。
饮用电解质水可调节神经—体液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降低应激反应,增加体重的效果。
②抗生素药物治疗。
对于发生断奶应激,又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可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0.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先锋9号注射液按2~3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或用水溶性氨苄西林50克溶入200千克水中,连续饮用3~5天。
③仔猪血便的治疗。
仔猪腹泻粪便中出现血液时,治疗的首选药物是0.5%痢菌净,按0.5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效果较好。
④验方治疗细菌性腹泻。
取木炭末500克置锅内炒10秒钟,加醋250克和捣碎的大蒜200克炒15秒钟,用水调成糊状,涂抹在发生腹泻的猪舌头上让其舔食,对治疗细菌性腹泻有效果。
二、拉稀仔猪保健对策普通的药物一般只是对于仔猪断奶拉稀展开的效果,这里推荐下惠农盛世的哇哈哈,主要成分是丁酸钠、麦芽糊精、苷酸铁、消化酶、乳酸菌、酵母菌等。
不仅可以预防治疗仔猪拉稀的问题,而且具有生血促生长的功效,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对各种畜禽有:1、抗应激、使消化能力增强,抑制肠道病菌,控制拉稀;2、补铁生血、三天皮红毛亮,无需在同时使用其它生血制剂;3、补充营养,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弱仔病僵,促进生长。
营养性腹泻常发生在仔猪断奶期间,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滞。
这与日粮中含有可能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引起肠绒毛大量剥落,降低了消化吸收面积有关,导致仔猪腹泻。
防治措施:减少应激,使用符合仔猪断奶期间生理需要的饲料,如富含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酸化剂、酶制剂、益生素等。
低血糖性拉稀应及时补充葡萄糖。
对高蛋白引起的拉稀,应及时调整饲料蛋白的含量,使蛋白的含量降至18%-19%P麸下,同时补给适量的赖氨酸,既控制了拉稀,且不影响仔猪的增重。
消化不良型拉稀的治疗,如因母乳过多、过浓而引起的仔猪消化不良型拉稀,应调整母猪日粮,并对仔猪服用助消化制剂。
安全平稳渡过仔猪断奶期。
其它病因如母乳不足、断奶应激、饲料霉变、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都会导致仔猪不同程度的腹泻。
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一)针对已发病仔猪1、首先查找病因,确诊病情。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对应措施。
对脱水仔猪采用人工灌服朴液盐、葡萄糖、速溶维生素、小苏打等,脱水严重者腹腔注射高糖溶液。
前期不需要添加奶粉(腹泻症状逐渐好转的时候可以添加一点)。
注意给药不要超量,防止药物中毒。
2、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产床的干净卫生和干燥。
3、加强消毒。
产床下的地面铺新鲜生石灰,两天更换一次,在吸潮的同时,产热并有杀灭病原的作用微生物。
也可以使用二氧化氯等易挥发消毒剂喷洒于地面使其自然挥发消毒。
(二)针对刚出生仔猪1、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等病的免疫接种。
2、产床消毒和地面铺生石灰可参照上面的方法。
大群做好“三针保健”:在仔猪产后3、7、21天用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或头孢噻呋。
3、注射补铁制剂时,可同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lml,分两边肌肉注射。
(三)母猪的饲养管理1、调整产前料量,预防产后不食综合症和产后无乳。
2、黄白痢发病严重的场户于产前45天和产前l5天分别注射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疫苗。
仔猪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仔猪腹泻很难治,并且出现了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新特点,病程一般在7天~10天,往往造成仔猪瘦弱甚至死亡,严重制约养猪生产。
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三大原因,临床上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最常见。
摸索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方案,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临床症状:粪便稀薄,呈喷射状,伴有呕吐症状,脱水特别快,传播速度快,不同阶段的猪群都会感染。
预防
1.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进行免疫预防。
2.药物预防饲料中投喂高利高和50%黄芪多糖。
3.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温差变化,较大的温差变化容易诱发细菌性、病毒性腹泻。
4.加强环境和各种用具的消毒,使用远征金碘、病痊灭等,尽量做到一天一消毒。
治疗
1.用头孢赛福+圆环瘟毒康或仔猪止痢王+圆环瘟毒康肌注,连用2次~3次。
2.控制饲料的饲喂量,饲料中添加高利高和50%黄芪多糖。
3.恢复电解质、酸碱、微生物平衡,使用21-金维他、益生素、葡萄糖、口服补液盐等。
4.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
康复
1.康复后用21-金维他饮水一周到两周。
2.益生素、黄芪多糖拌料,增强机体抵抗力。
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开始一两天不要用强力止泻药物,一定要加强消毒,配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控制好仔猪断奶应激,断奶后的心理应激、环境应激与营养性应激,降低仔猪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实践证明,5周龄以上的仔猪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从21.4%~22%降到16%~19%,另外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可使仔猪的腹泻发生率下降40%,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 2022年第7期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长沙县路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10142) 罗宇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南方生猪养殖的特点,总结了规模化养殖条件下仔猪腹泻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1.自繁自养模式 自繁自养规模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仔猪0~5天内易发仔猪黄痢;8~15天因贫血易发仔猪白痢;15~21天,仔猪易因补料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规模化养殖场多在21~28天断奶,仔猪断奶后1~2周内易发断奶应激性腹泻;28~60天,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若管理不当易发生腹泻。
2.贩运外购仔猪部分只做育肥的规模化养殖场和部分是“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场,多是购买6~10千克的断奶仔猪。
仔猪经过长途贩运,易患贩运仔猪腹泻综合征,在进场后5~10天开始出现腹泻、拉稀,生长停滞;因个别猪没有打疫苗,易并发猪瘟等多种疫病。
二、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1.仔猪生理性因素 仔猪因生理发育机能不全,如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不高,易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母乳含铁量低,仔猪自身造血需铁量增加,易患生理性贫血,抗病力下降,易致各种感染造成腹泻;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环境温度要求高,保温不当,易致腹泻。
2.传染性病因 临床上多种病毒感染会引起仔猪腹泻,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等都会出现腹泻。
临床上常见的特异性致病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非特异性致病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均可引起腹泻。
致病菌随着饲料、饮水、空气等进入仔猪体内生长繁殖,在胃、肠黏膜定植,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此外,寄生虫也可引起发病。
3.非传染性病因 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到位、环境管理不良、饲料不卫生等有关。
仔猪本身消化机能不全,抵抗力不强,母猪营养不良或营养缺乏,母猪日粮如缺硒、缺少维生素A等,可引起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哺乳仔猪顽固性腹泻,甚至死亡。
另外因哺乳母猪的疾病和炎症,或食用霉变的饲料,也会引起仔猪腹泻。
仔猪营养性腹泻原因及治疗措施畜牧堂徐老师为你,讲解该疾病的治疗预防:仔猪营养性腹泻原因分析1 维生素的缺乏维生素是猪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它不仅可作为猪体内许多酶的辅酶,参与生命活动,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猪生长、器官和组织的发育。
维生素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缺乏症,其中能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泛酸的缺乏。
维生素B1作为α-酮酸氧化脱氢酶系的辅酶可参与糖代谢,其缺乏可出现糖代谢障碍,导致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乳酸等)的堆积,进而影响能量供应。
仔猪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生长停滞。
维生素B2则作为生物体内的辅酶参与氧化,缺乏时,仔猪表现为:呕吐、肛门粘膜炎症并伴有腹泻等。
可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生成的维生素PP的缺乏,可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障碍,导致慢性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弥漫性肠炎而发生腹泻。
泛酸则是仔猪体内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和提高抗病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同样表现为腹泻。
2 矿物元素缺乏与仔猪腹泻有直接关系的矿物元素主要有:铁、锌和硒。
铁作为仔猪体内必须的矿物质元素,缺乏可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易感染致病菌,发生腹泻甚至死亡。
锌则通过参与酶的合成,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加速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缺锌可使胃肠粘膜发炎,胃肠运动、分泌机能失调,并使含锌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引起消化吸收率下降,使食糜在胃肠道内蓄积,引起仔猪腹泻。
而硒作为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阻止过氧化物的积累,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酶的损害。
缺硒时,GSH-PX活性下降,胃肠平滑肌细胞脂质膜会因过氧化发生质性病变,从而引起仔猪消化紊乱,并伴有顽固性腹泻。
3 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过高断奶仔猪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导致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下和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平衡。
特别是在饲粮粗蛋白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较多的饲粮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多量的尸胺、腐胺等毒性胺类物质,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同时还使小肠绒毛水肿,最终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摘要: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
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
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15%。
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它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浅析了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同时根据临床经验对其防治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仔猪、下痢、防治策略仔猪腹泻是养猪场的常发病,多发病,轻者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速度,饲料的转化率降低;重者还会引起猪的死亡,降低仔猪成活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如何有效的防治仔猪腹泻已成为养猪生产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1、病因:在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初生仔猪未吃到足够的初乳和保温措施不好:初生仔猪只有吃到足够的初乳以后才能获得免疫。
而生后2周内是仔猪黄白痢的高发期,因初乳不足容易引起腹泻。
初生仔猪特别是生后1-3日龄的仔猪如果室温偏低,而又没有增温措施。
由于初生仔猪大脑皮层不够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这样就很容易因室温偏低引起代谢紊乱而发病。
2、卫生条件差,湿度大、通风不良猪场卫生未搞好,农村散养户采取地面平养,母仔同窝,母猪大小便未即时清除,造成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就很容易造成仔猪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
3、饲料质量差,不易消化或中毒仔猪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搭配不合理或含有过量的抗胰蛋白酶物质、脂肪盐等也会导致仔猪腹泻,饲料发霉变质,被病原菌污染后,因霉菌、细菌毒素会导致中毒而腹泻。
4、对哺乳母猪管理不当会影响母猪分泌乳汁的质量。
乳汁过多、过浓或过少、过稀,均可使仔猪发生消化障碍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5、病原体感染(1)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白痢常发于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仔猪白痢多发于生后10-30日龄,以10-20日龄居多,前者以排出具有腥臭味黄色糊状粪便或黄色透明稀便为特征,后者以排乳白色、灰白色或青灰白糊状稀粪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