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石蜡的制备(化工开放实验)
- 格式:pdf
- 大小:190.60 KB
- 文档页数:8
基础化学实验乳化石蜡的制备及质量评定一、前言近年来,虽然国内对乳化石蜡的研究工作越来越重视, 有关文献资料报道也不少,但真正能付诸生产应用的尚不多见。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经济、切实可行的乳化石蜡制备方案就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蜡的种类较多,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蜡、植物蜡、矿物蜡、和合成蜡;依据物理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硬性蜡和软性蜡;蜡的化学成分也根据蜡的来源不同而各不相同。
蜡既具有防水性和润滑性,又具有诸如油性、脆性、韧性和光泽性。
蜡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建材、皮革、农业、医药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
石蜡的用途十分广泛,将张浸入石蜡后就可制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种蜡纸,可以用于食品、药品等包装、金属防锈和印刷业上;石蜡加入棉纱后,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而又有弹性。
液体石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备氯化石蜡、皮革加脂剂、化肥添加剂、洗涤剂、农药乳化剂、塑料增塑剂、油漆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等。
在国外,乳化蜡的生产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工艺,根据不同的用途及应用领域,国际市场上已有100余个品种。
我国乳化蜡研制起步较晚,产品品种较少。
因此,开发功能强,附加值高的乳化蜡产品是将我国石蜡推向国际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原理概述1. 乳化剂选择的依据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颗粒分散与另一种中形成的系统称为乳状液。
根据其分散形式可分为两种:油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水包油型乳状液,以o/w 表示;水分散在油中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以w/o表示。
乳状液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由于它有巨大的界面使系统能量较高,故这种系统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因此要加入第三种组分——乳化剂,以降低系统的界面能。
乳化剂的主要功能是乳化作用。
乳化剂一般可分为四大类: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高分子类乳化剂、天然产物类乳化剂及固体粉末类乳化剂。
其中以第一类应用最多。
在乳化作用时对乳化剂的要求是:(1)乳化剂必须能吸附或富集在两相的界面上,使界面张力降低(2)乳化剂必须赋予粒子以电荷,使粒子间产生静电排斥力,或在粒子周围形成一层稳定的、黏度特别高的保护膜。
石蜡乳化剂配方石蜡乳化剂是一种常用于化妆品、润滑油、油漆、染料等领域的乳化剂。
其主要作用是将石蜡等非极性物质与水相溶,从而方便其使用和加工。
下面将介绍石蜡乳化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一、石蜡乳化剂配方1. 非离子型石蜡乳化剂配方(1)聚氧乙烯醇酚醚(OP系列)+十二烷基苯酚(2)聚氧乙烯硬脂酸酯(POE系列)+十二烷基苯酚(3)聚氧乙烯硬脂醇醚(PO系列)+十二烷基苯酚2. 阴离子型石蜡乳化剂配方(1)十二硫酸钠+十二碳酸钠+十二硫代硫酸钠+十二甲基硫酸钠(2)辛基苯磺酸钠+辛基苯甲基磺酸钠3. 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石蜡乳化剂配方(1)十二烷基苯酚+聚氧乙烯硬脂酸酯(2)十二硫酸钠+聚氧乙烯硬脂醇醚二、石蜡乳化剂制备方法1. 非离子型石蜡乳化剂制备方法将聚氧乙烯醇酚醚或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或聚氧乙烯硬脂醇醚与十二烷基苯酚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和加温,使其充分混合。
最后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2. 阴离子型石蜡乳化剂制备方法将十二硫酸钠、十二碳酸钠、十二硫代硫酸钠、十二甲基硫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适量的水混合,进行加温和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最后加入适量的十二碳基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和搅拌,最后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3. 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石蜡乳化剂制备方法将十二烷基苯酚与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或十二硫酸钠与聚氧乙烯硬脂醇醚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加温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最后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总之,不同类型的石蜡乳化剂配方和制备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将非极性物质与水相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并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乳化石蜡的制备与应用李梦;商平;刘美荣【摘要】为有效的利用脱色膨润土,将其变废为宝,本文研究了用脱色膨润土制得石油钻井泥浆的新工艺.且为提高石油钻井泥浆的润滑性,本文还探讨了制备乳化石蜡的工艺条件:采用复配乳化剂span80+tween80,乳化助剂为异戊醇,在85℃、800r/min的条件下乳化35 min可制得稳定性较高、分散性较好的乳化蜡.将乳化蜡加入乳化后的脱色膨润土泥浆中,添加量为泥浆质量2%时,泥浆的润滑性能提高54%.【期刊名称】《天津化工》【年(卷),期】2010(024)004【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脱色膨润土;乳化石蜡:钻井泥浆;甲酯化【作者】李梦;商平;刘美荣【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4+4石蜡乳化是使石蜡分散于水中,借助乳化剂的定向吸附作用,改变其表面张力,并在机械外力作用下成为高分散、均匀、稳定的含石蜡乳液[1]。
乳化蜡产品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附加值高的产品[2]。
由于石蜡乳液抑制黏土膨胀和分散的能力较强,防塌和润滑性能好,可保证在复杂地层安全钻进,有很好的油层保护效果,因此在石油钻探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膨润土是以蒙脱石(含量在85%~90%)为主的含水粘土矿。
由于蒙脱石有很好的吸水膨胀性以及分散和悬浮及造浆性,因此广泛用于钻井泥浆、阻燃(悬浮灭火)等。
膨润土对各种气体、液体、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尤其是酸性膨润土和经酸处理活化的活性白土对各种油类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
本实验将油脂脱色用的膨润土经乳化后作成钻井泥浆,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而且成本低廉,向其加入一定量的乳化石蜡,提高泥浆性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材料:废膨润土,食用油制造厂;石蜡,5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pan80、tween 80、op-10,分析纯,天津浩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甲醇、异戊醇、正丁醇,分析纯,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浓硫酸,分析纯,天津市赢达稀贵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淀粉。
乳化蜡的制备聊起乳化蜡的制备,这事儿可真够有意思的,就像咱们平时捣鼓点小手工艺品,既需要点巧劲儿,又离不开扎实的功夫。
乳化蜡,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就是蜡和水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家伙,经过咱们一番摆弄,最后变成了个能溶于水的神奇物质。
这事儿要是搁以前,你说谁能想到蜡还能跟水混在一起呢?简直就是“油水不相容”的反义词嘛!要说起制备乳化蜡的过程,那可真是一步步都得精心来。
首先,得选好材料,这蜡啊,得是那种质地细腻、熔点适中的,不能是那种硬邦邦的,得能跟水玩得来。
水呢,当然得是干净透亮的,不能有半点杂质,不然这乳化出来的蜡,可就不那么纯粹了。
准备好这些之后,咱们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第一步,得把蜡给融化了,这就像是咱们平时炖肉,得先把肉给炖烂了,才能入味。
融化蜡的时候,得控制好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得是那种慢悠悠的,让蜡慢慢地、均匀地受热。
看着蜡块在锅里一点点地变小,最后变成了金黄色的液体,心里头那个成就感啊,别提多美了。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乳化。
这一步啊,就像是给蜡和水做媒人,让它们能够喜结连理。
得加点乳化剂进去,这乳化剂就像是个媒婆,能够说动蜡和水这两个“冤家”,让它们愿意在一起。
乳化剂加进去之后,得用搅拌机拼命地搅啊搅,搅得那锅蜡水混合物就像是跳起了舞,上下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
搅的时间也得够长,得让它们充分地接触、融合,直到最后形成了一种均匀的、乳白色的液体,那乳化蜡就算是做好了。
说起来啊,这乳化蜡的用途可广了去了。
像是咱们平时用的护肤品里,就有可能加了这玩意儿,能让皮肤更滋润、更光滑。
还有啊,在汽车保养上,乳化蜡也能派上大用场,能给车身打上一层保护膜,让车漆更亮丽、更耐用。
甚至在一些工业领域,乳化蜡也能发挥它的独特作用,比如说在涂料里加点乳化蜡,就能让涂料更光滑、更耐磨。
制备乳化蜡这事儿啊,虽然听起来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真是得费一番功夫。
不过啊,当你看到那乳化好的蜡,心里头那种满足感,那可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基础化学综合实验之三乳化石蜡的制备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前言…………………………………………………………………二、原理…………………………………………………………………三、仪器与药品…………………………………………………………四、实验流程及方法……………………………………………………1.实验流程图……………………………………………………………2.样品配方………………………………………………………………3.操作条件………………………………………………………………五、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2.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经验……………………………………………3.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六、结论…………………………………………………………………七、参考文献……………………………………………………………八、实验总结……………………………………………………………前言蜡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从表1中我们可看出其在化工、建材、造纸、皮革、农业、医药等行业有广泛用途。
蜡在常温下是固体, 其最多的使用形式是乳化蜡。
乳化蜡是一种在乳化剂作用下, 将蜡以微小颗粒分散在水中的乳白色流体, 属水包油型乳状液。
乳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形成的分散系统, 与乳化技术在食品、建筑、医药、石油化工、农业、炸药、化妆品、洗涤液、高分子材料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从2O世纪5O年代开始美国便开展了乳化蜡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 美国Mobil已开发100多个品种的乳化蜡产品, 生产和应用都有相当规模。
Mobil公司生产的乳化蜡具有粒径小、乳液稳定、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应用广泛;日本精蜡株式会社也形成了多种系列乳化蜡产品。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 把纳米技术引入乳化蜡的制备将成为趋势, 各行业对蜡的需求已向多种类、精细化方向发展。
石蜡乳化液配方及生产工艺(参考)
作者:刘标友
1、原料配比:生产2T防水剂(以45%固含量为例)
石蜡(56#半精炼)750kg,白油(10#)83kg,石蜡乳化剂(GR-200F)62公斤,水1100公斤,(分两次加入,第一次350kg,第二次750kg)
2.制作工艺:
1、先加第一次水350kg,将石蜡、白油、石蜡乳化剂一起投入反应釜内加热;
2、基本熔化后开始搅拌,直到石蜡完全融化。
然后停止搅拌加热,补充加热时蒸发的水分,到标定液位。
然后再次开启加热搅拌,加热到100℃。
3、在搅拌下开始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慢慢加人。
加入量0.85公斤,可以
根据需要的PH值去选择)。
加完碱后开始加入剩余的水(80左右或冷水),全部水加完后,搅拌2分钟。
4、通冷却水快速冷却。
温度到达50℃以下时可停止搅拌,出料。
乳化石蜡的研制与评价乳化石蜡的研制与评价概述乳化石蜡是一种高效的润滑剂,具有无毒、环保、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制造、印刷、建筑等领域。
本文从乳化石蜡的研制和评价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如何提高乳化石蜡的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一、石蜡的选择和制备乳化石蜡的关键在于石蜡的选择和制备。
在原料选择方面,应选择具有一定软化点的石蜡,并控制石蜡中各组分的含量,以确保最终的乳化石蜡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稳定性和乳化性。
在制备方面,可以采用乳化剂乳化法、超声波乳化法、高压均质法等多种方法,以达到乳化石蜡的最佳效果。
二、石蜡的性能评价石蜡的性质、乳化稳定性和润滑性等是检验乳化石蜡质量的关键指标。
其中,石蜡的性质指标包括软化点、溶点、密度、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等,可以通过对石蜡样品进行测定和分析来确定。
乳化稳定性是指乳化石蜡在水中的稳定性,应通过比重、pH值等指标来评价。
润滑性是乳化石蜡最主要的使用性能之一,润滑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评价润滑性能可以用摩擦系数、磨损量、黏度等指标来评估。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以环保化、高效化、多功能为发展方向,探索从原料选择、制备工艺、性能评价等多方面创新乳化石蜡的发展,大力推广其在高端、多元化使用领域,不断优化产品质量,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升级。
结论综上所述,乳化石蜡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前景的润滑剂,其研制与评价不断得到重视。
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学的原料选择、制备工艺和性能评价,将为乳化石蜡的优异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原料选择在乳化石蜡的研制中,原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优化原料选择能够有效提高乳化石蜡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一般来说,硬度、熔点、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导致石蜡的性质变异,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应当仔细挑选。
硬度是指石蜡的刚性,硬度越高,石蜡的脆性就越大,但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耐磨性。
熔点是指石蜡由固态转为液态的温度,熔点越高,石蜡浸透性越差,但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强度。
石蜡乳化剂的配方及应用1. 石蜡乳化剂的定义和作用石蜡乳化剂是一种用于乳化石蜡的化学物质。
乳化剂是一种能够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的物质。
在石蜡制备和应用领域,石蜡乳化剂能够有效地将石蜡分散在水相中,以便更好地使用和加工。
石蜡乳化剂的主要作用包括:1. 促进石蜡与水之间的相容性,使得石蜡能够更好地溶解在水中。
2. 增加石蜡与水相的接触面积,增强石蜡的分散性,便于进一步的乳化和应用。
3. 提高石蜡的乳化稳定性,防止石蜡在水相中析出或沉淀,保持乳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调节石蜡乳液的黏度和流动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2. 石蜡乳化剂的配方和制备方法石蜡乳化剂的配方通常由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和助乳剂组成。
具体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因乳化剂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通用的石蜡乳化剂配方示例:配方示例:- 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物等。
- 稳定剂:有机胶体、聚合物、适当的高分子量聚合物等。
- 助乳剂: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会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选择。
制备方法:1. 将表面活性剂和助乳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的水中,进行初步搅拌和混合。
2. 将石蜡加热至液态,逐渐加入到水相中,并边搅拌边加热。
3. 继续加热和搅拌,使石蜡完全乳化在水相中,形成均匀的乳液。
4. 待乳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稳定剂,继续搅拌,使乳液更为稳定。
5. 经过搅拌、过滤等处理,得到最终的石蜡乳化剂。
3. 石蜡乳化剂的应用领域石蜡乳化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润滑剂:石蜡乳化剂可以在润滑脂和润滑油中使用,提高润滑剂的稠度和黏附性,增加润滑剂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在机械加工和汽车行业中,石蜡乳化剂也可以用于冷却液和切削液中,提高冷却和润滑效果。
2. 建筑材料:石蜡乳化剂可以用于沥青乳化,用于道路修复和建筑防水材料中。
在沥青乳化过程中,石蜡乳化剂可以提高沥青的加工性能、黏度和稳定性,使其更易于施工和应用。
乳化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山东轻工业学院)摘要:综述了乳化石蜡的制备工艺,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如乳化剂的选择、用量,乳化水的加量,乳化温度、时间、搅拌速率等,以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乳化石蜡;石蜡;乳化剂;表面活性剂1前言蜡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建材、造纸、皮革、农业、医药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
蜡的种类较多,依其来源可以分为动物蜡、植物蜡、矿物蜡和合成蜡,依其物理性质又可以分为硬性蜡和软性蜡。
蜡的化学成分也根据蜡的来源不同儿各不相同。
蜡既具有防水性和润滑性,又具有诸如油性、黏性、脆性、韧性和光泽性。
[1]乳化蜡是包括石油蜡在内的各种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借助乳化剂的定向吸附作用,在机械外力的作用下制成的一种含蜡含水的均匀流体。
根据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可分为阳离子型乳化蜡、阴离子型乳化蜡、非离子型乳化蜡和两性离子型乳化蜡[2]。
乳化蜡由于在使用时无需加热熔融或用溶剂溶解,其成膜均匀、覆盖性好,易于和其他物质的水溶液或乳状液复合使用,具有安全、高效和经济方便等优点,因此乳化蜡的用途十分广泛,如石油工业作为钻井液添加剂;木材加工行业作为木材或纤维板的增强剂;建筑行业用作钢筋混凝土的固化剂[3和橡胶行业用作助剂;纺织品行业用作柔软剂和上浆剂;医药上用作乳胶制品的助剂;农业上用作果品保鲜、花卉延长开放周期和林木果树保水防冻剂等;在造纸工业上,乳化蜡可用作纸浆施胶剂[4]。
我国乳化石蜡研制起步晚,产品品种少,开发应用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可使用乳化蜡的部门几乎全用不合理的代替品,而我国乳化蜡潜在市场能力巨大,亟需开发功能强、附加值高的乳化石蜡产品,所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实验原理(1)原理简述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其中一种以颗粒(液体或液晶)分散在另一种中,形成的系统称为乳状液。
水和油形成的乳状液,根据其分散形式可分为两种:水包油型(O/W)、Y油包水型(W/O)。
乳状液是高分散的多相系统,由于他具有巨大的界面,故这种系统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为使乳状液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存在,需要加入第三种组分—乳化剂。
乳化剂的主要功能是乳化作用,一般以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的使用最多。
[5(2)乳化剂的选择要筛选最佳的乳化剂,最可靠的方法是用实际系统进行直接试验,对于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和相转变温度(PIT)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用乳化剂的常用方法:HLB法、PIT法。
本实验采用HLB 法。
HLB具有加和性,即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等于各组分表面活性剂HLB 值与其含量乘积之和。
¹本实验所需的各种乳化剂的HLB值如下:OP-10:13、Span-80:4.3、OS-15:14.5、平平加O:11.4、HES:14.6、正十二醇:3.2乳化剂分子中须含有同石蜡相似结构的基团,才能与石蜡产生亲合性,得到稳定乳液。
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与石蜡的O/W型乳液所需HLB= 9~10要相近。
(3)乳化石蜡的制备工艺将乳化剂溶于蜡中,然后将水加入混合物中得到W/O型乳液,继续加水乳液转相由W/O型转化为O/W型。
所以此法也叫作转相法。
乳化剂溶解到油相得到的可溶化油在加水过程中先转变成层状液晶结构,再转变成表面活性剂连续相所包裹的油滴O/D凝胶状乳液结构,最后才转变成O/W型乳状液。
由于在乳化过程中表面活性剂连续相形成D相结构把油滴分散溶解使它不能聚集变大,所以得到比较细微的乳状液。
(4)乳化石蜡的质量及评定评价乳化蜡的性质主要有稳定性、分散性、流变性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稳定性。
乳化蜡作为一种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放置时容易产生相分离。
影响乳化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乳化剂的选择、用量,乳化水的加量,乳化温度、时间、搅拌速率等。
其中乳化剂的影响最大。
所制得的乳液要经过质量测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静置一段时间,若有分层,则证明乳化剂的配比失误或实验过程中温度、搅拌不符合要求;若无分层,则证明所制得的可能是乳液继而将样品进行离心处理。
(2)测黏度(一定范围)或用显微镜观察乳液的颗粒大小,若有较大的颗粒则说明乳化效果不好,如果颗粒大小均匀则说明乳化效果好。
(3)稀释处理,可以设定一系列的稀释的倍数,如无分层说明乳化效果好。
(4)测ε电位。
也可以从乳液的光泽度粗略判断是否乳化成功。
成功的乳化液颜色状态类似纯牛奶,如所得的乳化液颜色发黄或状态很浓都说明乳化不成功。
3仪器与药品电动搅拌机,显微镜,离心机,托盘天平,电热套,铁架台(带铁夹),烧杯等石蜡,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平平加O、OS-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OP-10、OP-15),Span-80,Tween-80,油酸,十二醇,正十二醇,三乙醇胺,甘油,氢氧化钠等。
各种乳化剂的HLB值如下:OP-10:13、Span-80:4.3、OS-15:14.5、平平加O:11.4、HES:14.6、正十二醇:3.24实验内容(1)原料配比每次实验所用石蜡20g,水70-75g,助剂1-2g,乳化剂的用量<6g,所有的试剂用量<100g(2)乳化过程用天平取石蜡20g熔化并置于80℃水浴中,按照上述配比配好乳化剂置于小烧杯中,将小烧杯预热倒80℃左右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到液化石蜡中。
取78-80℃的热水70ml用注射器缓缓加入石蜡中之后,继续乳化30分钟。
然后取走水浴,边搅拌边冷却,直至达到室温。
5结果与讨论(1)实验配方及结果标号乳化剂配方现象外观稳定性粒度1Span-803mlTw-803ml 乳液即由微黄透明→半透明→乳白粘稠→豆腐状白色,豆腐状静置两小时分层颗粒不均匀较粗2Span-805mlOs-153g 乳液即由微黄透明→半透明→乳白粘稠乳白色液体离心分层颗粒不均匀3Op-103gSpan-805ml 乳液即由微黄透明→半透明→乳白粘稠→乳白乳白色液体,静置离心均不分层颗粒精细均匀4AES14.6gSpan-805ml 乳液即由微黄透明→半透明→乳白粘稠→乳白乳白色液体,上层有少量泡沫离心分层颗粒较粗5平平加3.5gOs-15 2.5g 乳液即由透明→半透明→乳白粘稠→乳白乳白色黏稠膏体分层颗粒不均匀较粗6Span-802.4mlTw-80 3.6ml 乳液即由透明→半透明→乳白粘稠→乳白乳白色液体静置离心均不分层颗粒精细均匀(2)实验结果分析经实验发现其中实验3、6效果最好,而1、4实验失败。
其中实验1产品成豆腐状实验4成奶油状,产品性状均一稳定,静置分层。
经对比实验条件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导致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乳化温度过高。
石蜡乳液的乳化过程,就是产生乳化剂的分子吸附在水-石蜡界面上,形成牢固保护膜,并建立稳定双电层的过程。
从热力学观点来讲,吸附过程是放热的,因此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
但是石蜡熔化需要一定的热量,目的是使其熔化,降低其内聚能,以便于搅拌时更好的分散,因此乳化温度必须高于石蜡的熔点。
所以人们通常在制备乳化石蜡时,常常采用高温熔融、低温乳化的方法。
通常选择的乳化温度在60℃~90℃之间。
王万森[11]等研究发现,如果乳化温度低于65℃时,乳化蜡各项指标较差,但是超过90℃时,乳化蜡长期放置的稳定性较差。
(3)实验条件对产品的影响1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杨基和[6等发现,在乳化过程中,搅拌器的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也会影响乳化蜡的性质。
速度过低不能使蜡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不能将油相较好的乳化,乳液颗粒不均匀;搅拌速度过高,则易带入大量的气泡,消泡困难,影响乳液质量。
并且搅拌速率太高会使乳化蜡破乳,影响其稳定性。
因此较适宜的搅拌速率为1000r/min。
一般而言,为了避免油相物料溅到釜壁上而造成部分油相得不到有效的乳化,开始采用较慢的搅拌速度,待混合均匀时再加快搅拌速度激烈搅拌,以便使油相物料以细小微粒均匀地分散于水中。
2乳化温度乳化温度太低,石蜡溶解不彻底,不易形成微小液滴;乳化温度太高,分子动能增加,制出的乳液在较短时间内被分解,乳化液稳定性也不好。
通过实验摸索,将乳化温度确定在75-823乳化时间乳化时间是指从快速搅拌到停止搅拌的时间,时间太短石蜡不能充分乳化,时间太长乳液则易被破乳,通过实验,乳化时间确定为10min。
4乳化剂的用量当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其作用有[7](1)降低界面张力,(2)形成牢固的保护膜,(3)分散双电层。
这三个作用都是在界面发生的,即乳化剂由于能明显降低界面张力,其分子必然吸附在两相界面上,随着吸附分子的增加,界面张力逐渐下降。
当界面完全被乳化剂分子覆盖时,界面张力下降到最低值并形成完整的保护膜和建立了稳定的双电层,即制得了稳定的乳化蜡。
若继续增加乳化剂的浓度,只能使其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球状和棒状的胶团,此开始形成胶团的乳化剂浓度即为临界胶团浓度。
实验已证明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其在界面上形成吸附膜的强度与界面活性剂的浓度有关[8]只有加入足够量的乳化剂才能达到最佳乳化效果。
研究表明当蜡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即乳化剂的量减小到一定程度,乳液的稳定性开始变差。
乳化剂用量过多,虽能得到稳定的乳液但由于含有多余的乳化剂,形成的产品气泡太多而影响其质量6结论通过实验摸索,实验的最佳配方为os-10(3g)span-80(5ml)乳化温度确定在(75-82)°C,乳化时间为10min。
小烧杯预热倒80℃左右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到液化石蜡中。
取78-80℃的热水70ml用注射器缓缓加入石蜡中之后,继续搅拌30分钟。
然后取走水浴,边搅拌边冷却,直至达到室温。
实验所得产品为乳白色如牛奶状液体,静止24小时不分层,3000r/min离心5min不分层,滴加NaoH后3000r/min离心5min不分层,滴加Hcl后3000r/min 离心5min不分层。
用ph试纸测试ph约为6,显微观测力度精细均一。
7参考文献[1]《2011年中国石蜡行业调研及发展分析报告》[2]方云.两性表面活性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曹亚峰,李源,崔励.烷基酰胺磷酸酯甜菜碱的合成与应用[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9,(4):16~19[4胡卫东,严春艳.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7(4):15~17.[5梁文平.乳状液科学与技术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8~39.[6何元君.新型磷酸酯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4.1~79.[7毛培坤,严钦惠.新型含羟基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1988,(5):17~22.[8李燕如,李乃王宣.新型含羟基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1990,(4/5):79~83..8、实验总结研究性工作可以可以使我们更好发挥创造性,增加了研究兴趣调动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