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67.02 KB
- 文档页数:38
汽车用封油橡胶密封圈技术条件汽车用封油橡胶密封圈技术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封油用橡胶密封圈的分类、标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基燃油系统和润滑系统、工作温度在-40?,200?的橡胶密封圈。
本标准不适用于发动机缸套阻水橡胶密封圈、空调管路使用的等特殊工况下使用的橡胶密封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31-199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GB/T 1682-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B/T 1690-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3452.1-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GB/T 3452.2-1987 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GB/T 3512-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GB/T 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Q/CACBW-34-2004 质量内控标准管理规则3 分类及标注3.1 分类本标准规定的橡胶密封圈按工作温度范围不同分为a、b、c三类材料,见表1。
每类分为(A、B)两个硬度等级。
表1 橡胶材料分类及工作温度范围邵尔A硬度分类橡胶种类工作温度范围 A Ba类 NBR、CR -40?,100?b类 ACM、AEM、ECO 60?5 70?5 -30?,150?c类 FKM -30?,200? 3.2 标注如采用材料分类为a类中的黑色橡胶,且邵尔A硬度为60?5,在图样上材料栏中应标注为:黑色橡胶(NBR) a-A JF01-704 技术要求14.1 一般要求橡胶材料应符合国家安全、卫生、环保法规的相关要求,在首次认可时供应商应向用户提供材料供应商出具的材料安全数据清单(MSDS)。
精心整理汽车规范化设计(2015年修订)一、表面处理:1.1、表面处理的种类:除油、除锈、磷化、铝件的阳极氧化处理(阿诺金)、铝件的化学氧化处理、镀铬、镀锌(白锌、兰白锌、彩锌、黑锌、绿锌等)、油漆(烤漆、电泳、光固化、喷塑等)1.2T镀12341、橡胶件材料的选用1.1、缓冲类:橡胶:CA5362-HG/T2196-1991(油箱前减震垫)1.2、固定类:橡胶:CA5373-HG/T2196-1991(侧盖垫圈、胶套)1.3、油封类:橡胶BG76632-HG/T2196-1991(减震器内油封)1.4、耐磨橡胶:橡胶:AA-5373-HG/T2196-1991(链条护卡)1.5、水管橡胶:橡胶EPM5015-16-GB/T7548-1987(水冷车水管)1.6、油管橡胶:橡胶NBR2717-7-GB/T9569-1988(油箱出油管)1.7、轮胎:3.00-18-4PR-GB518-19912、铝合金材料的选用2.1、后扶手:ZL102-SB-T/Ⅱ-GB/T1173-19952.2、链轮毂、后制动器:ZL111-T6-Ⅱ-GB/T1173-19952.3、上联板、后减震器上部:YL112-GB/T15115-19942.4、辐条轮毂:ZL111-GB/T1173-19952.5、铝合金轮:ZL101A-T6-Ⅱ-GB/T1173-19952.6、铭牌铝板:铝板8A06-O0.5GB/T3880-19972.7、铜棒:HPb63-3GB/T5232-19853、通用板材、管材的选用3.1、低碳钢丝:WCD-2.00-GB/T343-1994碳素弹簧钢丝:钢丝3-11-GB/T342-1997/70-C-GB/T4357-1989常用三弹簧:3-11-GB/T342-1997/65Mn-C-GB4358-19953.2、冷扎薄钢板:薄钢板(常用0.8、1、1.5、2、2.5、3、4)3.3钢板3.43.53.6圆钢3.7圆钢3.83.93.103.113.123.133.143.15、制动盘:2Cr13-GB1220-19923.16、钢球4.7625-GB/T308-1984/GCr15-YB/T9-19803.17、方向柱:20GB/T699-19993.18、下联板:35-GB/T699-1999(锻件,不能用铸钢件)3.19、反射器底板:PVC(硬),面板PC。
汽车规范化设计(2015年修订)一、表面处理:1.1、表面处理的种类:除油、除锈、磷化、铝件的阳极氧化处理(阿诺金)、铝件的化学氧化处理、镀铬、镀锌(白锌、兰白锌、彩锌、黑锌、绿锌等)、油漆(烤漆、电泳、光固化、喷塑等)、表面处理标注示例:磷化:Fe/Ct·ZnPh钝化:Fe/ Ct·P除油:Fe/ SD抛光:Al /MP喷丸:Al /SHB喷砂:Fe/ SB氧化成黑色:Fe/Ct·O·BK(BK-黑,RD-红,GD-金黄,WH- 白,SR-银白,GN-绿)阳极氧化:AI/Et·A(s) ·SR (后扶手阳极氧化成银白色)油漆:T·黑色7-250/4-000·Ⅲ·E(如车架)T·红色A04-9/A01-2·Ⅲ·E(覆盖件)喷铝粉漆:喷UP160(130#)丙烯酸铝粉漆镀蓝白锌:Fe/Ep·Zn10·c1A三大轴:Fe/Ep·Zn7·c1A 标件:Fe/Ep·Zn·c1A镀白锌:Fe/Ep·Zn10·c1B镀彩锌:Fe/Ep·Zn10·c2C镀黑锌:Fe/Ep·Zn10·c2D(BK)镀军绿锌:Fe/Ep·Zn10·c2D(GN)镀铬标注:1)Fe/Ep·Cr5b (如前、中、后螺纹轴);2)Fe/Ep·(要求高,如:方向把管);3)Fe/Ep·(一般光亮要求,防腐蚀要求高,如:消声器);4)螺栓M8×16-Crb (标准件)二、汽车常用材料及其标注示例1、橡胶件材料的选用、缓冲类:橡胶:CA5362-HG/T2196-1991(油箱前减震垫)、固定类:橡胶:CA5373-HG/T2196-1991(侧盖垫圈、胶套)、油封类:橡胶BG76632-HG/T2196-1991(减震器内油封)、耐磨橡胶:橡胶:AA-5373-HG/T2196-1991(链条护卡)、水管橡胶:橡胶EPM5015-16-GB/T7548-1987(水冷车水管)、油管橡胶:橡胶NBR2717-7-GB/T9569-1988(油箱出油管)、轮胎:2、铝合金材料的选用、后扶手:ZL102-SB-T/Ⅱ- GB/T1173-1995、链轮毂、后制动器:ZL111 -T6-Ⅱ-GB/T1173-1995、上联板、后减震器上部:YL112-GB/T15115-1994、辐条轮毂:ZL111-GB/T1173-1995、铝合金轮:ZL101A-T6-Ⅱ- GB/T1173-1995、铭牌铝板:铝板8A06-O T3880-1997、铜棒:HPb63-3 GB/T5232-19853、通用板材、管材的选用、低碳钢丝:T343-1994碳素弹簧钢丝:钢丝3-11-GB/T342-1997 / 70-C-GB/T4357-1989常用三弹簧:3-11-GB/T342-1997 / 65Mn-C-GB4358-1995、冷扎薄钢板:薄钢板(常用、1、、2、、3、4)钢板T708-1988 / 08F-Ⅱ-S-GB/T13237-1991;钢板T708-1988 / Q235A-GB/T11253-1989;钢板T708-1988 / 20-Ⅱ-P-GB/T13237-1991。
汽车内饰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0-10-1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内饰零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车型的仪表板总成、中控箱总成、门板总成、立柱门槛、地毯、顶棚、搁物板、遮阳板等汽车内饰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ISO 6452 橡胶、塑料、人造革——汽车内饰材料雾化特性的测定SAE J2412 汽车内饰件加速暴露实验:可控辐照度氙弧灯SJ-NW-3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测试汽车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SJ-NW-38 汽车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化合物采样技术规范 SJ-NW-39 车内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分析技术规范SJ-NW-51 长安车内零部件散发性有害物质技术要求3 要求3.1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
3.2 外观要求:所有零件外观应与经确认后的样品一致。
1)产品外观面不允许有裂纹、变形、银纹、波纹、烧焦、飞边、毛刺、气泡、浇口痕迹、顶杆印痕、熔接痕和收缩痕等不可接受表面缺陷。
2)喷涂或镀铬的产品,表面涂层或镀层均匀一致、色泽均匀,外观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麻点、起泡、漏镀、变色、脱落及其他不可接受缺陷。
3)产品主要外观表面上的分模线应小于0.1mm;非主视外观面分模线的痕迹小于0.2mm。
且必须经过长安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
4)零件表面的颜色和花纹应与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色板或样品一致。
皮纹要清晰、色泽均匀,皮纹类型、纹理方向、纹理深度以及皮纹范围应与长安公司所要求的一致,由于因脱模方向引起的非主要表面皮纹深度变化要均匀,不允许出现皮纹拉伤。
3.3 性能要求序号试验项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3.3.1 阻燃性满足GB 8410的要求4.13.3.2 耐辐照高温性(仅针对仪表板上本体、搁物板及安装于仪表板、搁物板水平表面上的零件,要求与仪表板一起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产品不得出现可见颜色或光泽变化、裂纹、难闻气味、分层、起泡、收缩、翘曲变形、增塑剂析出、皱褶、卷边等缺陷及其他任何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
线束橡胶件验收原则(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电线束过孔橡胶护套(EPDM)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电线束过孔胶套(EPDM)(以下简称过孔护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216-2004外径千分尺GB/T 9174-2008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1389-2008游标带表和数显卡尺QC/T238-1997汽车零部件储存和保管Q/JLJ100003-2009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Q/JL J125010-2009 汽车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料Q/JLYJ711175-2009车内非金属件气味等级限值技术条件Q/JLY J7110335A-2011汽车非金属材料阻燃性限值要求及试验方法Q/JLYJ7110456B-2012汽车产品禁用、限用物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过孔护套在车身过孔处,为保证获得良好的防水性能或者使线束易于弯曲而应用的橡胶或者弹性零件。
3.2 塑料骨架一种可以增强过孔护套插入感觉并相应的增加密封性、安装便利性的塑料零件。
3.3 金属压板增加过孔护套密封性及安装便利性的金属仮金。
3.4 试验用钢板表面防护、厚度和护套的过孔与实车条件下都相同的钢板。
3.5 内锁将塑料骨架固定在钢板上的结构。
3.6 覆盖物用于捆扎或者保护线束的零件。
3.7 填充物用于密封线束和过孔护套之间缝隙的物质,如防水胶泥。
4 技术图纸上需标注的内容技术图纸上应标注的内容如下:a)过孔护套的材料;b)过孔护套的形状和尺寸;c)过孔护套的颜色;d)内置件的材料、颜色和外廓尺寸;e)可以适配的仮金的厚度;f)试验用钢板的表面防护技术规范、厚度和护套过孔尺寸;g)安装要求;h)插入过孔护套的线束的技术规范(导线类型、导线直径以及覆盖物)和布线路径;i)过孔护套应用位置的标识(前后门过孔护套、后背门过孔护套和穿过前围的过孔护套);j)门过孔护套连接的两部分的折页中心、开启角度、固定间距以及固定仮金的厚度;5 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 1. 1过孔胶套的基体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性能应符合Q/JLJ125010-2009的规定。
汽车内饰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0-10-1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内饰零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车型的仪表板总成、中控箱总成、门板总成、立柱门槛、地毯、顶棚、搁物板、遮阳板等汽车内饰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ISO 6452 橡胶、塑料、人造革——汽车内饰材料雾化特性的测定SAE J2412 汽车内饰件加速暴露实验:可控辐照度氙弧灯SJ-NW-3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测试汽车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SJ-NW-38 汽车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化合物采样技术规范 SJ-NW-39 车内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分析技术规范SJ-NW-51 长安车内零部件散发性有害物质技术要求3 要求3.1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
3.2 外观要求:所有零件外观应与经确认后的样品一致。
1)产品外观面不允许有裂纹、变形、银纹、波纹、烧焦、飞边、毛刺、气泡、浇口痕迹、顶杆印痕、熔接痕和收缩痕等不可接受表面缺陷。
2)喷涂或镀铬的产品,表面涂层或镀层均匀一致、色泽均匀,外观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麻点、起泡、漏镀、变色、脱落及其他不可接受缺陷。
3)产品主要外观表面上的分模线应小于0.1mm;非主视外观面分模线的痕迹小于0.2mm。
且必须经过长安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
4)零件表面的颜色和花纹应与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色板或样品一致。
皮纹要清晰、色泽均匀,皮纹类型、纹理方向、纹理深度以及皮纹范围应与长安公司所要求的一致,由于因脱模方向引起的非主要表面皮纹深度变化要均匀,不允许出现皮纹拉伤。
3.3 性能要求序号试验项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3.3.1 阻燃性满足GB 8410的要求4.13.3.2 耐辐照高温性(仅针对仪表板上本体、搁物板及安装于仪表板、搁物板水平表面上的零件,要求与仪表板一起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产品不得出现可见颜色或光泽变化、裂纹、难闻气味、分层、起泡、收缩、翘曲变形、增塑剂析出、皱褶、卷边等缺陷及其他任何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
橡胶件的技术规范橡胶件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行业。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制定橡胶件的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橡胶件技术规范。
首先,橡胶件的材料选择是技术规范的重要部分。
橡胶件的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在选择橡胶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所处环境的温度、化学物质的腐蚀性以及产品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技术规范中应明确橡胶材料的硬度范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耐热性等指标。
其次,橡胶件有着一定的尺寸要求。
这些尺寸要求包括外观尺寸、安装尺寸以及公差范围等。
外观尺寸是指产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尺寸。
安装尺寸是指产品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如孔径、轴径等。
公差范围是指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以确保产品的安装合理性和稳定性。
另外,橡胶件的硬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规范。
硬度是橡胶材料表征其抗压缩、抗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使用硬度计来测量橡胶件的硬度。
技术规范中会规定硬度范围,并要求硬度测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此外,橡胶件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耐候性要求。
耐候性是指橡胶件在长期曝露于户外环境中,能否保持其物理性能和外观不受损害。
技术规范中应规定橡胶件的耐候性测试方法和最低要求,以确保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此外,橡胶件的化学稳定性也是技术规范的重要内容。
由于橡胶件常常与各种润滑剂、燃油、液体和化学药品接触,其化学稳定性必须得到充分考虑。
技术规范中需要明确橡胶件在各种介质中的膨胀性、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橡胶件的使用寿命也是技术规范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使用寿命是指产品在设计寿命内保持其功能和性能的时间。
技术规范中应规定橡胶件的使用寿命测试方法和要求,以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可靠性。
总结起来,橡胶件的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材料选择、尺寸要求、硬度、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
Q/CC JT014—2007Q/CC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Rubber Hoses used on Vehicle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标准文件更改状态记录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型别、尺寸和公差 (1)4技术要求 (2)5 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限量的要求 (5)6 检验规则 (5)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6)8 质量保证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机械疲劳试验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低温弯曲试验(-40 ℃) (9)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14-2007《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吸收国、内外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使用情况修订,作为公司采购和进厂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与Q/CC JT014-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表4中橡胶邵氏硬度的单位由“SH A”更改为“Shore A”;——“4.3.1”内容中“7×”更改为“7倍”,使标准中的用词一致;——增加了“5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限量的要求”;——“7.1 标志”中增加“产品号”;——增加了“8 质量保证”;——将附录A中冷却液循环温度由“(90±5)℃”更改为“(93±5)℃”。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14-2008。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试验中心试验技术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冠巨、张红焱。
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汽车使用的含有1,2-乙二醇基的冷却剂(防冻液)的加压和无压冷却系统中用的纯胶管(非增强橡胶软管)和橡胶软管(带增强层的橡胶软管)的型别、尺寸和公差、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质量要求。
热管理橡胶密封件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热管理是指在各种应用领域中控制和维持温度的一项重要技术。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电子产品、汽车等各种设备中,必须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热量的传输,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热管理和橡胶密封件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热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需求。
随后,将详细介绍热管理的技术和策略,包括传统的散热方法和新兴的高效散热技术。
接下来,将转向对橡胶密封件进行探讨,包括其概念、应用范围以及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
然后,将介绍橡胶密封件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将探讨密封件在热管理中的作用和挑战,并分析其对热传导和能量损失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解释和说明热管理以及橡胶密封件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热管理的重要性、技术及策略以及挑战的介绍,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同时,本文还将详细探讨橡胶密封件的概念、应用范围、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有效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密封件材料。
最后,通过对密封件在热管理中作用和挑战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密封件在热传导和能量损失方面的影响因素。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获得有关热管理和橡胶密封件方面的全面知识,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请注意,“1. 引言”部分只涵盖这三个小标题下给出更具体描述即可: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2. 热管理2.1 定义与重要性热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来控制和维护物体温度的过程。
在工业、能源、建筑等领域,热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热管理的目标是将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并维持系统在理想工作温度范围内。
当系统无法有效地处理或排除产生的热量时,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过热引起的设备故障、性能下降和不可预测的结果。
2.2 热管理的挑战与需求实现有效的热管理面临许多挑战和需求。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汽车用聚酰胺(尼龙)件技术条件SQB11787—2011代替SQB11787—2006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载重汽车用聚酰胺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储存和特殊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聚酰胺零部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034-2008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GB/T 1040.1-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 1040.2-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043.1-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批准 2011--实施GB/T 1036-2008 塑料 -30℃~30℃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石英膨胀计法GB/T 1041-2008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2408-20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 3398.1-2008 塑料硬度测定第1部分:球压痕法GB/T 3398.2-2008 塑料硬度测定第2部分:洛氏硬度GB/T 7141-2008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染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1547-2008 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测定方法GB/T 11548-1989 硬质塑料板材耐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落锤法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GB/T 16582-2008 塑料用毛细管法和偏光显微镜法测定部分结晶聚合物熔融行为(熔融温度和熔融范围)SQB10055—2008 汽车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标记各类技术图样或文件中,材料必须标记的有:材料名称、标准号、类别,颜色可根据需要决定;标记方式如图1所示:PA66 — N02 — 黑 — SQB11787图1 聚酰胺类材料标记方式——材料名称: PA6、PA66、PA11、PA12 、MC 尼龙。
附件1TB/T 2843-2015《机车车辆用橡胶弹性元件通用技术条件》第1号修改单修改内容一、表3原表:表3 橡胶弹性元件出厂检验要求项目检验内容检验频次外形尺寸接口几何尺寸及其偏差批次N≤100,抽检5件;批次100<N≤300,抽检8件;批次N>300,抽检13件。
外观质量外观缺陷100%功能特性轴向静态性能锥形弹簧、V形弹簧、沙漏弹簧100%其他类产品2件/批次径向静态性能弹性节点2件/批次根据产品种类不同,由客户和供应商协商确定批次大小。
修改为:表3 橡胶弹性元件出厂检验要求项目检验内容检验频次外形尺寸接口几何尺寸及其偏差批次N≤100,抽检5件;批次100<N≤300,抽检8件;批次N>300,抽检13件。
外观质量外观缺陷100%功能特性轴向静态性能锥形弹簧、V形弹簧、沙漏弹簧100%其他类产品(不含弹性节点)2件/批次径向静态性能弹性节点2件/批次根据产品种类不同,由客户和供应商协商确定批次大小。
二、8.2.1 b)条原条款:8.2.1 b)连续生产每满四年时;修改为:8.2.1 b)连续生产每满五年时;三、表4表4 橡胶弹性元件型式检验序号检验项点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适用的部件备注锥形弹簧V形弹簧沙漏弹簧叠层弹簧弹性节点止挡其他1低温性能 6.2.1 7.2.1 √√√— — — —推荐试验方向:锥形弹簧、V型弹簧、叠层弹簧、沙漏弹簧、止挡类产品为轴向,弹性节点为径向2高温性能 6.2.2 7.2.2 √√√— — — —推荐试验方向:锥形弹簧、V型弹簧、叠层弹簧、沙漏弹簧、止挡类产品为轴向,弹性节点为径向3热老化特性 6.2.3 7.2.3 √√√— — — —推荐试验方向:锥形弹簧、V型弹簧、叠层弹簧、沙漏弹簧、止挡类产品为轴向,弹性节点为径向4耐臭氧特性 6.2.4 7.2.4 — √— — — — —5耐油性能 6.2.5 7.2.5 — — — — — — — 与油类接触的部件6耐清洗剂性能 6.2.6 7.2.6 √√— √— — —7耐磨耗性能 6.2.7 7.2.7 — — — — — — —橡胶与周围的金属或其他部件接触并磨耗的部件8电绝缘性能 6.2.8 7.2.8 — — — — — — —9 耐腐蚀性能 6.2.9 7.2.9 √√√√√√—10 定载荷下的尺寸 6.3.1 7.3.1 √√√— — — — 推荐试验方向:轴向11 定位移下的载荷 6.3.2 7.3.2 — — — — — — — 推荐试验方向:轴向12 载荷位移特性 6.3.3 7.3.3 √√√√√√√推荐试验方向:锥形弹簧、V型弹簧、叠层弹簧、沙漏弹簧、转臂弹性节点:轴向、径向;止挡类产品:轴向;油压减振器弹性节点:径向、偏转、扭转;其他类弹性节点:径向13动态刚度特性 6.3.4 7.3.4 — — — — — — —推荐试验方向:锥形弹簧、V型弹簧、叠层弹簧、沙漏弹簧、止挡类产品:轴向;弹性节点:径向14阻尼特性 6.3.5 7.3.5 — — — — — — — 推荐试验方向:轴向15 粘接性能a 6.3.6 7.3.6 √— — — √— —16 静态蠕变性能 6.3.7 7.3.7 √√√— — — — 推荐试验方向:轴向17静态应力松弛性能6.3.87.3.8 — — — — — — — 推荐试验方向:轴向18 疲劳性能 6.3.9 7.3.9 √√√√√— —“√”为必选型式检验项,“—”为可选型式检验项。
皮卡、SUV产品减震器橡胶衬套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是根据相关标准,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实际,为满足采购、生产和检验的需要,保证产品质量而制定的。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皮卡、SUV产品减震器橡胶衬套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规则是一项基本要求,各类检验具体实施时允许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但其抽样方法、判定原则、检验项目至少不能低于本标准检验规则的相应规定。
对于本公司暂时不具备检测能力的进货检验项目,应要求供方每次送货时提供其有效的出厂检验报告。
I皮卡、SUV产品减震器橡胶衬套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减震器橡胶衬套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皮卡、SUV产品用减震器橡胶衬套,轻型客车及轿车产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31 橡胶袖珍硬度计硬度试验方法GB/T 1682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验法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 7759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GB/T 776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Q/XX A071 汽车筒式减震器技术条件Q/XX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规定3 减震器橡胶衬套常用结构型式对于H型结构减震器,橡胶衬套主要有2种,直吊环(见图1)和椎吊环(见图2);对于G型结构(双头螺栓型)减震器,橡胶衬套只有1种,见图3。
汽车线束过孔橡胶件符合NVH性能设计方案米德旺;张淑芳;樊瑞;王小云;程琳【摘要】保证驾驶舱与外界环境的密封与隔离,是汽车线束过孔橡胶件的主要功能之一.从材料选型、主体结构设计、试验验证及实车测试等方面,阐述橡胶件如何实现更佳的NVH性能.【期刊名称】《汽车电器》【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线束;橡胶件;NVH;结构设计【作者】米德旺;张淑芳;樊瑞;王小云;程琳【作者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安徽芜湖241006;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安徽芜湖241006;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安徽芜湖241006;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安徽芜湖241006;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和整车技术工程院,安徽芜湖2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6汽车驾驶舱内噪声值是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NVH性能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在汽车的NVH性能中,线束过孔密封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线束过孔橡胶件如图1所示,而线束过孔密封是通过橡胶件密封来实现,因此要提高线束过孔密封性能,就要根据目标设计满足NVH要求的线束过孔橡胶件。
图1 线束过孔橡胶件如需满足NVH性能要求,需分析影响NVH性能因素,经分析影响NVH性能的主要有两大因素:①材料选取设计;②结构设计。
设计的产品是否满足NVH性能要求仍需各类验证判定。
因此本文从橡胶件材料选取、结构设计、试验验证3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NVH性能提升。
1 材料的选取汽车过孔线束橡胶件设计之初,经分析影响橡胶件NVH性能的主要有材料和结构设计,同理材料选取之前需分析那些材料性能能满足NVH性能要求,经分析橡胶件NVH性能对材料选取有2个方面:①结构部位NVH性能对材料要求;②声源频段对材料的要求。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企司业标准有汽****车集团限公2013—Q/DYC JB5103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2013-08-01 2013-08-01发布实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布发2013Q/DYC JB5103—言前本标准对于汽车座椅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做出具体规定。
本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归本标准由**** 口。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本标准起草单位: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橡胶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系列车型全车橡胶件(以下简称产品)。
2引用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续更改或修订的内容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4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GB/T 9865.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物理试验GB/T 11206 硫化橡胶老化表面龟裂试验方法GBT 24141.1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GB/T1690-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3 技术要求3.1 汽车橡胶件臭氧老化的判断标准:用龟裂变化的严重程度(即龟裂的等级)来表示。
龟裂程度以龟裂宽度和龟裂密度分别按表1和表1所列的等级进行评定,组合后作为结果(取中值)。
龟裂宽度等级划分为0~4级,以试样的有效工作表面出现的最大裂口宽度来区分(可用读数放大镜来测量),按表1进行评定。
注:臭氧浓度可用臭氧分压MPa表示,1×10-8 臭氧浓度相当于1.01MPa的臭 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氧分压。
表1 试样表面龟裂宽度的等级(40℃、10%、50×10-8 )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橡胶件臭氧实验龟裂密度等级划分为a~c 级,以试样的有效工作表面在每厘米(应力方向长度)内出现裂纹的平均条数(即密度)来区分(可用读数放大镜测量),按表2进行评定。
表2 试样表面龟裂密度的等级(40℃、20%、50×10-8 )I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3.2 龟裂等级的评定以裂口宽度为主,以裂纹密度为辅,将宽度的等级和密度的等级两者组合起来而表示试验结果。
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结果判断按表3进行评定。
表3注:如龟裂宽度为2级,龟裂密度为c级,则试样的龟裂等级为2c级。
4 汽车耐热橡胶材料性能标准表4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5 汽车用输送水和水蒸气橡胶软管性能标准 V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表5V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汽车用输送水合水蒸气橡胶软管外观质量标准5.1 软管橡胶质地均匀,无明显毛刺和飞边。
5.1.1 5.1.2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管内外表面不允许有缺胶和块、不允许橡胶管有分层、露线、欠硫变形、喷霜5.1.3 缺陷、允许有编织出现的花纹和分模模痕。
本标准适用于发动机散热器水管、暖风水管以及膨胀水箱水管等5.1.4汽车用耐油橡胶材料性能标准6V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表6I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本标准适用于动力转向低压管路及发动机燃油管路7 汽车用输送润滑油、柴油橡胶软管外观标准表7X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软管橡胶质地均匀,无明显毛刺和飞边。
7.1不允许有介层多胶和缺胶,表面不允许有露线、喷霜和缺陷。
允许有编织出现的7.2 纹。
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7.3 X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8 汽车用过线圈、护套橡胶材料性能标准(一)表8X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本标准适用于燃油管路保护套、离合踏板胶套、制动管路保护套、电器线路过线圈保护套汽车用一般过线圈、护套橡胶材料外观质量标准技术要求: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8.1 不允许有缺胶和结块、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变形和喷霜现象;8.2 8.3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汽车用驾驶室一般密封橡胶材料性能标准(二)99表XI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X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本标准适用于驾驶室地板、前围、车门密封橡胶堵头9.1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9.2不允许有缺胶和结块、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变形和喷霜现象;9.3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10 汽车用防震制品橡胶材料性能标准(三)表10XV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前后钢板弹簧限位块、变速器悬置缓冲块、发动机悬置前胶垫、驾本标准适用于驶室胶垫、水箱上软胶垫总成、水箱下软胶垫总成、变速箱悬置软垫、车箱缓冲块总成汽车用橡胶件防震制品外观质量标准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有杂质、气10.1 泡、欠硫过硫变形和喷霜现象;橡胶与金属的粘合部分不应有剥离、开胶现象;10.2 10.3制品的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10.4 XV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11 汽车用扭转橡胶材料性能标准(四)表11XV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驾驶室扭杆固定座橡胶件防震制品外观质量标准11.1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过硫变形和喷霜现象;11.2橡胶与金属的粘合部分不应有剥离、开胶现象;11.3制品的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11.4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12 高压胶管总成及外观质量标准12.1高压的外层胶不允许有气、气孔、裂口海绵状、脱层、机械破损和骨架外露现象;12.2接头的扣压不允许有松动、渗漏、错位、鼓包和破裂现象,所配螺纹完好;12.3胶管的内外径、接头的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内外表面应保持清洁。
XI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本标准适用于动力转向高压管路及液压举升高压管路13汽车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外观标准XX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技术要求: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有杂质、气泡、13.1 欠硫过硫变形和喷霜现象;13.2橡胶与金属的粘合部分不应有剥离、开胶现象; 13.3制品的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13.4 制品件外观为黑色;13.5 PU Elastomers)13.6聚氨酯弹性体(产量最大的一)——是聚氨酯弹性体中应用最广、CPU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种; XX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约占聚氨酯弹性体总量的25%左右;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MPU)——占聚氨酯弹性体总量的10%左右。
14 汽车用聚酰胺材料及制品标准14.1技术要求(PA6)XX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PA614.2技术要求(15 关于橡胶类部分专用术语的名词解释:XXI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JB5103—2013邵尔A15.1硬度:硬度是指橡胶抵抗外来压力侵入的能力,用以表示橡胶的坚硬程度。
邵尔硬度分为A(测量软质橡胶)、B(测量半硬质橡胶)、C(测量硬质橡胶)。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又称扯断强度或抗拉强度,是指橡胶被扯断时单位面积上所15.2受的力,以Mp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