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件(中央财经大学 李健) 14
- 格式:ppt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章 生活中的金融:从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谈起原理 1-1: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原理 1-2:现代金融体系以货币、信用、汇率、利率和金融工具为基本要素,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 构为运作载体;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以金融价格为杠杆,以宏观调控与监督为保障,在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原理 2-1:货币与商品伴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原理 2-2: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第三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原理 3-1: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趋于贬值;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汇率趋于升 值。
原理 3-2:当本国货币购买力相对于外币的购买力下降时,本币汇率趋于贬值;当本国货币购买力 相对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时,本币汇率趋于升值。
原理 3-3:外汇市场上交易者的心理预期对汇率变化有显著影响。
原理 3-4: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是,利率高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在 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
原理 3-5:当外国货币供给不变时,本币供给数量与本币汇率反方向变动;当外国收入增长不变时, 本国收入增长与本币汇率同方向变动。
原理 3-6:本币贬值,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本币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抑制出口。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原理 4-1:偿还与收回、支付与收取利息是信用关系确立的必要条件,利率信用关系中产生,又引 导信用关系的发展。
原理 4-2:信用与货币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它是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活动。
原理 4-3:自然经济条件下借贷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系成本是高利 贷者索取高利率的根本原因。
1原理 4-4: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状态是 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原理 4-5: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其健康运行依托信用关系的良性运转。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健教育背景1983本科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9—1985.1: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进修硕士研究生学位课;1984.9—1985.7:在北京大学经济系进修西方经济学;1997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博士位。
工作经历1970年上山下乡到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5-79年在浙江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工作;1983年至今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
其中,1986—1987年曾借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咨询研究工作。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2014中财金融硕士保录班录取8人,专业课考点全部命中,凯程在金融硕士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全日制封闭式高三集训,并且在金融硕士方面有独家讲义\独家课程\独家师资\独家复试资源,确保学生录取.其中8人中有4人是二本学生,1人是三本学生,3人是一本学生,金融硕士只要进行远程+集训,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讲授课程本科:《货币银行学》、《金融概论》、《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西方经济学》等;硕士研究生:《金融学Ⅱ》、《当代西方金融理论比较研究》等。
博士研究生:《中外金融理论源流研究》、《金融理论前沿》等。
研究领域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理论、金融创新与监管、金融结构与发展、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等。
担(兼)任职务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金融学系主任。
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990年起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主讲教师;1997年起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货币银行学》主讲教师;1998年起兼任中共中央党校《货币银行学》主讲教师。
荣誉和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