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 格式:doc
- 大小:380.00 KB
- 文档页数:11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2.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D.中、西部地区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
读图完成3~4题。
3.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4.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B.经济、社会效益好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再一次出现了产业转移新趋向。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由此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用工荒”问题。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原料、劳动力、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A.甲B.乙C.丙D.丁6.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在甲、乙、丙、丁四国之间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的是()A.甲国—丁国B.乙国—丁国C.丙国—乙国D.丁国—甲国下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回答7~8题。
7.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c、a、bC.c、b、a D.b、a、c8.如果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A.①B.②C.③D.④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9~10题。
9.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与市场B.市场与交通C.交通与资金D.科技与劳动力10.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A.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B.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C.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D.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工业区位问题在高中地理中占有极高的位置,在高考考查中的地位相当突出。
因此,工业区位的知识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而工业区位问题又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1.柱状图(或饼状图)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典例1 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图1(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B.为劳动导向型产业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A.包头建棉纺织厂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C.大亚湾建核电厂D.黑龙江建制糖厂(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 A.美国硅谷地区 B.沪宁杭地区 C.辽中南地区 D.四川盆地【解题思路】第(1)题,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人员工资高。
第(2)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
第(3)题,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导向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导向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结构正在转换。
【答案】(1)C (2)D (3)B2.直角坐标图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典例2 图2为工业区位因素投入比例示意图,丙工业所属工业部门的类型为图2A.动力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资源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解题思路】本题解题关键是看清坐标轴中的要素投入比例,投入比例多的即为主导因素。
工业区位三角形图的判读方法与训练工业区位三角形图的判读方法与解墨技巧训缤0一00000l¨■薯≯●徐兰伏/河北省邯郸学院武安分院(056000)鼍毫0._0_Il 一,基本思路1.弄清两个概念(1)工业区住三角形图假定在某一均质的地域范围内,在一M-图1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某个_丁厂企业的原料来自两个地区,它的产品销售到—个市场,那么这个工厂企业就在一个市场地和两个原料地之间构成了一个区位=i角形.这种反映—I=业区位选择的地图叫做工业区位角形.如图1所示ACM.M2(M,M:分别表示原料地.C表示市场地),它是1二业区位选择的基础.通常,根据_T厂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的原则,在这个区位三角形内必然存在着一个总运量的最低点,这个点就是工厂企业最理想的区位,如图1中的P点表示工厂的合理区位位置.此外还需要考虑原料的性质,类型以及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2)原料指数将需要运输的原料重量与成品重量的比值叫做原料指数.从定量上看,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指标.2.分清四种原料(1)广布原料把广泛分布的原料称为广布原料,如水,砂子等.(2)特定原料把局部地区存在的原料称为特定原料,如煤,铁矿石等.(3)粗原料把在生产过程中减损重量的原料称为粗原料(也称为失重原料),如甘蔗等.(4)纯原料把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减损重量的原料叫做纯原料,如棉花,羊毛等.3.理清一个关系运费与所运货物的关系:为使丁业企业成本和运费量最低.业应选择在运输成本最低的位置.因此,在选捶工企业些时,羞堂应运宣:4重萤压运货的重量运距塞积成正比差丕.其公式为F=k×W×d(F为最合理区位点的总运费,k为固定的运费率,w为原料或产品的重量,d为最合理区位点到原料地或市场地的距离).二,基本方法一般隋况下,仅从运费来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料指数的大小对f业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通常根据原料指数来选择判断工业区位的合理位置,具体方法可分为三种情况: (1)当桌一种工业的原料指数大于1时,则工厂企业的区位应为原料指向即靠近原料生产地.(2)当桌一种工业的原料指数小于1时,刚工厂企业的医位应为市场指向即靠近市场消费地.(3)当某一种工业的原料指数约等于1时,则工厂企业的区位比较灵活.其区位既可为原料指向型,也可为市场指向型,它是工业区位指向中最为合理的形式.此外还应者虑其它区位因素的影响. 三,典型题析(2005年全国卷I)假定工厂选择地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种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理轰育2006年第1期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2中,O点M1产地到原料M,M: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八据此回答1~2题./,\.,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M:,\幺:(D)场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闰2B,M,M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5个单位重量的M1,M2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1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l,M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要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幺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B)A.NB.PC.QD.R解题思路及答案:第1题:根据区位三角形图和所给资料可知,0点是工厂选址的最合理点,则说明此点的原料指数接近于l,即M,M:的原料指数都约等于1(产品重量约等于原料重量),因此,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1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M:.故选D.第2题:由题意可知,原料M的原料指数=3/2>l,原料M的原料指数=2/2=1,由此可见,该工厂的最佳区位为原料指向型,即应接近M原料地,这样才能使运费最低.故选B.四,综合练习图3为某地工业区位三角形图,其中,M,M代表两个原料地,N代表市场地.且P点袁示某工厂的合理区位位置,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r-]tM和运距成正比.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NM2图31.若某工厂P要生产1吨产品,需用M地的原料3/4吨,需用M2地原料1/2吨,下列四图中表示工厂P的最合理区位是:(A) ABCD2.如果桌工厂P的地址最合理,生产3个单位重量的产品N.分别需要约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M2,那么工厂P到M,M,N三地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D)A.P到M的距离均大于到M,N的距离B.P到M的距离均大于到M,N的距离C.P到N的距离均大于到M.,M:的距离D.P到M,M2,N三地的距离均相等3.若M,为优质水源地,M为食用酒精厂,N为市场地,如果要在M.,MN三地之间建设一个纯度为1O度的啤酒厂P,那么:(B) A.M,的原料指数为10/9B.M2的原料指数为1/10c.M.的原料指数为911D.M的原料指数为10/9▲。
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一、柱状统计图【问题设置】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判读技巧】各类工业投入构成比例最大的因素为主导区位因素,由此可推出甲为技术指向型,乙为原料指向型,丙为劳动力指向型,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二、曲线(折线)统计图【问题设置】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中的哪项?【判读技巧】根据上图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的比较,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判定①表示原料;②表示科技;③表示交通。
三、直角坐标图【问题设置】判断②③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判读技巧】通过分析纵、横坐标轴的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读取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可判断②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四、三角坐标图【问题设置】图中①②③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判读技巧】读准三个不同坐标轴的含义和坐标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从图中可读出,①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③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五、雷达图【问题设置】模式一、二、三、四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判读技巧】雷达图表示四种不同要素所占的比重,其中心原点为0,数值向四个方向递增,四个数值之和为100﹪。
四个数值中最大为主导区位因素。
据此推断模式一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三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六、分布模式图【问题设置】思考:(1)我国造纸工业有何分布特点?(2)为什么北京、上海、广东等造纸工业发达?【判读技巧】依据图上分布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所以造纸工业也发达。
七、发展模式图【问题设置】思考:(1)图中工业的布局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有何变化?(2)推测该工业可能为哪个工业部门?(3)图中也反映怎样的一个事实?【判读技巧】这种图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工业区位问题在高中地理中占有极高的位置,在高考考查中的地位相当突出。
因此,工业区位的知识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而工业区位问题又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1.柱状图(或饼状图)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典例1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图1(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B.为劳动导向型产业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A.包头建棉纺织厂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C.大亚湾建核电厂D.黑龙江建制糖厂(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A.美国硅谷地区B.沪宁杭地区C.辽中南地区D.四川盆地【解题思路】第(1)题,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人员工资高。
第(2)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
第(3)题,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导向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导向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结构正在转换。
【答案】(1)C (2)D (3)B2.直角坐标图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典例2 图2为工业区位因素投入比例示意图,丙工业所属工业部门的类型为图2A.动力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资源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解题思路】本题解题关键是看清坐标轴中的要素投入比例,投入比例多的即为主导因素。
读图技能培养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读图指导]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也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1.柱状图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上面左图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上面右图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上面左图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上面右图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右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依据上图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
西部地区虽然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都可以用来做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工业区位问题在高中地理中占有极高的位置,在高考考查中的地位相当突出。
因此,工业区位的知识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而工业区位问题又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1.柱状图(或饼状图)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典例1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图1(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B.为劳动导向型产业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A.包头建棉纺织厂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C.大亚湾建核电厂D.黑龙江建制糖厂(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A.美国硅谷地区B.沪宁杭地区C.辽中南地区D.四川盆地【解题思路】第(1)题,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人员工资高。
第(2)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
第(3)题,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导向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导向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结构正在转换。
【答案】(1)C (2)D (3)B2.直角坐标图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典例2 图2为工业区位因素投入比例示意图,丙工业所属工业部门的类型为图2A.动力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资源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解题思路】本题解题关键是看清坐标轴中的要素投入比例,投入比例多的即为主导因素。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工业区位模式图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读可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来判断。
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1)柱状图(或饼状图)①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②实例分析: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①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如上图中,乙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的要求不高。
(3)多维坐标图①判断方法: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图1中,甲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2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玫瑰图①判断方法:玫瑰图中距中心点最远的因素即为该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甲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丁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5)表格待选地点运输成本(单位:元/吨) 原料 燃料 成品 甲 3.68 5.42 8.80 乙 3.16 3.85 14.00 丙 3.16 4.27 11.60 丁3.684.654.80①判断方法:依据表格数据进行区位分析,往往要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工业区位模式图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主要以数据(比重)的形式展现某工业各生产要素所占的比重大小,由此可确定该工业的主导因素,进而可确定出该工业的类型。
[常考图示][判读技巧]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具体判读方法如下:(1)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图1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如图2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如图3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应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3)依据坐标轴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图4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应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应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应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应用体验]1.(2013·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解析]由图示可获取以下信息:3.联系题目关键,组织答案。
微专题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按影响的主导因素的不同,可将工业区位的选择分为以下类型: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各类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多以各种形式的工业区位模式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柱状图在柱状图中,一般横轴表示不同的工业布局类型,纵轴表示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料运费、产品运费、科技投入和工资投入等各要素的投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在柱状图的判读中,只要找出占总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如下图所示,甲类型工业科技投入占总成本比重大,布局时应接近高等院校或科学技术发达地区,为技术导向型;乙类型工业原料运费占总成本比重大,布局时应靠近原料产地,为原料导向型;丙类型工业工资投入占总成本比重大,布局时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为劳动力导向型;丁类型工业产品运费占总成本比重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对直角坐标图的判读,首先必须看清图的标题以及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横纵坐标数值的变化趋势,准确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图甲所示,图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占总成本比重最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应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占总成本比重最大,说明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应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再如,在图乙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何处比较合理?通过阅读标题,发现该坐标图反映的是人口密度与棉花产量关系组合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的是人口密度,纵轴表示的是棉花产量。
仔细观察人口密度和棉花产量在各自坐标轴上的变化趋势,不难发现,在A、B、C、D四个区域中,A区域棉花产量最高且人口密度最大。
再结合棉纺织工业的特点——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过高,所以A处最适合布局棉纺织工业。
3.多维坐标图由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的考查,除了可借助直角坐标图外,还可以借助三维坐标图和四维坐标图等,如图甲、图乙所示。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1工业区位问题在高中地理中占有极高的位置,在高考考查中的地位相当突出。
2因此,工业区位的知识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而工业区位问题又多以统计图3的形式呈现,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4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5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对其主导区位因6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7一、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8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91.柱状图(或饼状图)10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11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12典例1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1314图115(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16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B.为劳动导向型产业17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18(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19A.包头建棉纺织厂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20C.大亚湾建核电厂D.黑龙江建制糖厂21(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22区是23A.美国硅谷地区B.沪宁杭地区C.辽中南地区D.四川盆地24【解题思路】第(1)题,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25人员工资高。
第(2)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26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
第(3)题,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27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导向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28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导向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29结构正在转换。
30【答案】(1)C (2)D (3)B312.直角坐标图32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33典例2 图2为工业区位因素投入比例示意图,丙工业所属工业部门的类型为3435图236A.动力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37C.资源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38【解题思路】本题解题关键是看清坐标轴中的要素投入比例,投入比例多的39即为主导因素。
图中乙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40向型工业;丙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的人才投入最41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2【答案】 A433.多维坐标图44判断方法: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45素。
46典例3 图3示意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47赖程度。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4849图350A.炼铝、服装加工、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51C.汽车、造船、水泥生产D.炼铜、奶制品加工、制鞋52【解题思路】第一步,对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进行判读,可以得出①工业部53门的能源比重约为70%,②工业部门的原料比重约为70%,③工业部门的劳动力54比重约为70%;第二步,根据各个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可以判断其所属的55工业类型。
①工业部门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部56门对原料的依赖程度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依赖程57度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58【答案】 D59典例4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图4)”, 回答(1)~(2)题。
6061图462(1)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注重发展的工业部门应属于63A.模式一B.模式二C.模式三D.模式四64(2)下列工厂的区位选择中,属于模式三的是65A.美国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66C.北京首钢在河北迁安建炼铁厂D.世界一些汽车生产集团在中国建汽车67生产基地68【解题思路】第(1)题,扩大就业再就业,必须增加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模式69二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2)题,模式三需要靠近消费市场,我国汽车市场70潜力广大。
71【答案】 (1)B (2)D724.玫瑰图73判断方法:玫瑰图中距中心点最远的因素即为主导因素。
74典例5 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5)”,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75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767778图579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B.②——计算机装配厂80C.③——甘蔗榨糖厂D.④——采矿厂81【解题思路】有色金属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电能;②主导区位因素为技术,而82计算机装配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③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而甘蔗榨糖厂83需要靠近原料产地;④主导区位因素为劳动力,而采矿厂需要靠近原料产地。
84【答案】A855.表格86判断方法:依据表格数据进行区位分析,往往要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
87典例6 读“某厂可能建厂的地点与成本分析表(表1)”,据此回答(1)~(2) 88题。
89成本分析工厂拟选地点集货费加工费工资甲3512乙459(1)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90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1(2)如果该公司吸引了外商投资,在丙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92①服装公司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移动通信器材厂⑤普通93制鞋厂94A.②⑤B.①⑤C.②④D.②③95【解题思路】第(1)题,较高的经济效益要考虑较低的成本,乙地总体看来集96货费、加工费、工资较低。
正确答案选B。
第(2)题,丙地工资水平最低,说明97劳动力廉价,因此选择劳动力指向型。
正确答案选B。
98【答案】 (1)B (2)B99二、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1001.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101应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1022.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市场导103向型工业。
104三、同类工业主导区位的区域差别1051.纺织工业:106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
1072.家具制造业:108京津唐地区的家具制造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市场,伊春的家具制造业布局的109主导因素是原料。
1103.乳品业:111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北京、上海的乳品生产的主112导因素为市场。
113[应用体验]114图6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题。
115116图6117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118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119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120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121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122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123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124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125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126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127读图7完成4~5题。
128129图71304.上图是四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131A.①B.②C.③D.④1325.“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133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134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135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136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137图8为某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图中数据为百分数),读图回答6~7题。
138139图81406.该类产业属于141A.劳动导向型B.资金导向型142C.资源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1437.在下列国家中,发展该类产业最具优势条件的是144A.新加坡B.韩国C.科威特D.印度1451.C 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最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1462.D 运费低说明需要原料和燃料少,产品重量轻,这类产品往往是高科技产147品,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的工业都是运费高或者原料、产品不适合运输的产148品的生产,故正确答案为D。
1493.D 丙类工厂特点是工资投入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工厂尽量150靠近劳动力工资低的地区,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工资低,故正151确答案为D。
1524.D “用工荒”对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影响最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和③工业153的技术投入较多,②工业的其他投入占生产成本比例较高,④工业的生产成本154中劳动力所占比例最高,则说明④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最可能面临“用155工荒”。
1565.B “用工荒”会促使企业发展廉价劳动力需求较少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157业,从而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586.A 该产业劳动力投入占40%,比重最大,所以属于劳动导向型产业。
1597.D 新加坡和韩国比较发达,劳动力工资高,科威特人口少,以石油开采为160主导产业,印度人口众多,属于发展中国家,适合发展劳动导向型产业。
1611621631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