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 实验探究
- 格式:pptx
- 大小:274.08 KB
- 文档页数:27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是指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进行的实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学生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首先,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实验室基本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如显微镜、烧杯、移液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实验操作动词,如“加入”、“放入”、“测量”、“称量”、“搅拌”等。
其次,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使用一些描述性语言来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这些语言包括一些表示数量的词汇,如“多”、“少”、“大”、“小”、“快”、“慢”等,以及一些表示质量的词汇,如“粘”、“浓”、“稠”、“清澈”、“浑浊”等。
学生还需要使用一些表示变化的词汇,如“变化”、“变色”、“变浑浊”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表示实验变量的词汇,如“实验组”、“对照组”、“因变量”、“自变量”等。
这些词汇有助于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确定和控制实验变量,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还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表示结论的词汇,如“结论”、“假设”、“预测”等。
这些词汇有助于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并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还需要学会使用一些表示实验过程的词汇,如“方案”、“步骤”、“流程”等。
这些词汇有助于学生组织实验过程,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录和描述实验过程。
总之,中考生物实验探究常用语言是指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使用的一些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些语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应该加强对中考生物实验探究常用语言的学习,以便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语言。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还应该注意观察细节,并且要给出足够的数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结论。
专题3 实验探究1.(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
科研人员在连续喂养大鼠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大鼠类型处理方式A健康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B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C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D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_____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数量应该为_____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图表信息,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_。
将实验中C组与_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_____。
(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_的重吸收作用。
而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三/3 10 对照作用(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3) 降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4)有作用(5) 肾小管胰岛素【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
(2)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
【详解】(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三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数量相等各10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试题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描述性实验探究,即给出实验条件和实验步骤,要求考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描述;另一种是解决性实验探究,即给出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要求考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探究原因。
对于描述性实验探究题,考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实验,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在记录实验过程时,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结果和变化,并尽量使用科学术语来描述实验现象。
对于解决性实验探究题,考生需要分析实验数据,推断出实验结果,并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的原因。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各个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尽量使用科学术语来解释实验结果。
此外,在解决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读题: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明确实验条件和步
骤。
2 分析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
3 探究原因:运用生物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探究原因。
4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建议或改进方案。
希望这些提示能帮助你在解决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时有所收获。
中考生物实验题型总结中考生物实验题是对学生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考查,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生物实验题,下面对常见的题型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显微镜使用类实验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中考中经常会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例如:“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将视野中的物象从甲图转换为乙图,应如何操作?”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在操作方面,要记住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步骤:移动玻片,将需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同时,还要注意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如用手扳动物镜、目镜,或者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等。
二、临时装片制作类实验题制作临时装片是观察细胞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考的常见考点。
比如:“请简述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回答这类问题,要按照以下顺序:擦、滴、撕、展、盖、染、吸。
具体来说,“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或生理盐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撕”是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是将内表皮展平;“盖”是盖上盖玻片,注意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染”是滴加碘液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
此外,还可能会考查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如何避免产生气泡,染色的方法等。
三、探究实验类实验题探究实验是中考生物实验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个探究问题和一些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在回答时,要明确实验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
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例,变量可以是温度、水分、空气等,分别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1.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
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
(2)________(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___来表示。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某个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①实验选材: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盆栽银边天竺葵。
备注:银边天竺葵由于叶片边缘部分没有叶绿素,所以呈现出黄白色,所以称为“银边”。
②黑暗处理:实验前2-3天,把盆载银边天竺葵放于暗处。
③光照处理:将盆栽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④水浴加热:取其中一张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
⑤清水漂洗:待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⑥滴加碘液: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该实验是否有对照?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该实验选用酒精来溶解________,因此,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酒精将变为________色。
(4)“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是利用了________遇到碘液会变蓝色的原理。
(5)如果该实验正常进行,可以观察到叶片银边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绿色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6)某小组进行实验时,发现滴加碘液后,叶片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未变蓝色,请推测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掌握和学会使用显微镜非常重要,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一所示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材料必须。
该显微镜目镜有5×和15×,物镜有10×和40×,利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
(2)图二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图三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记录下的图像。
①该同学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是。
(填字母)②若将A的图像调整到视野中央,装片应轻轻向移动。
③由比较模糊的D调整到E,需要调节图一中的[2]。
④要使图像从E变为B的状态,应换成高倍物镜;此时视野较之前变(填“亮”或“暗”)。
2.某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明学生尝试利用天然酵母菌制作馒头,请根据具体实践过程回答问题:(1)筛选天然酵母菌种:将葡萄和番茄表皮上的酵母菌分别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它们的发酵能力,结果如图,据结果分析,该学生应选择用(填“番茄”或“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来发面,原因是这种酵母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更强。
(2)和面与发酵:温水加入酵母菌和面后,应将面团置于(填“低温”或“温暖”)环境下发酵。
如果温度过高会使酵母菌,影响后续发面过程。
(3)上锅蒸制:将发酵好的面团做成自己喜欢的小份,上锅蒸制约20分钟后,馒头就做好了。
做出来的馒头松软可口,是因为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气体遇热膨胀所致。
(4)分享成果:该学生把做好的馒头拿给同学们品尝,大家发现馒头越嚼越甜,原因是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化成为的缘故。
(5)优化创新: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该学生决定尝试制作五彩馒头。
他用菠菜和火龙果榨汁作为天然色素,这些色素来自于植物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3.如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2024年生物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如图是某学生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菌(乙)形态结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横线上填写文字,括号内填写序号):(1)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和物质分别是和淀粉粒。
观察中发现②是酵母菌的。
(2)做“观察青霉菌”实验时,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菌呈青绿色,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的颜色。
(3)甲图所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繁殖,而青霉菌的繁殖是靠进行的。
2.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现已被广泛种植。
图甲是根尖细胞分裂图,图乙是玉米根尖纵切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取自中的[]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为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小秦用玉米幼苗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株同样大小的健壮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一周后,观察这两株幼苗的长势如图丙所示。
a.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b.对比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可知(填字母)试管中盛的是土壤浸出液。
c.此实验表明。
(3)如图乙,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在(填序号)区域被吸收。
此区域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小秦查阅资料后总结了这三种无机盐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如下表:(4)小秦家如果种植菠菜和大白菜,要获得好收成,应该多施含的无机盐。
3.为了使同学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将香蕉果肉切成厚度、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薄片,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盘子中分别放5片,放入高压锅内蒸30 min后,冷却备用。
②迅速用未洗过的手的5个手指分别在甲盘中的每个香蕉片上按一下,乙盘的香蕉片不做处理,之后迅速用无菌保鲜膜将两盘分别密封,放在室内同一温暖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