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段站场布局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677.00 KB
- 文档页数:2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车辆段和停车场统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段和停车场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统计信息不仅关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也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车辆段统计1. 定义和功能车辆段是指用于停放、检修和调度轨道交通车辆的场地和设施。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段的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确保运营车辆的正常运行,还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和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车辆段一般包括停车线、检修库、洗车房等设施,其规模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和服务水平。
2. 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段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21年,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共拥有10个车辆段,总占地面积约为1.6万亩,车辆段内设有近100条停车线,总容纳车辆数量超过3000辆。
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和新线路的建设,北京市的车辆段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3. 影响因素车辆段的建设和运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环保要求等。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初期建设时,车辆段的规划和选址就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车辆段的扩建和更新。
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停车场统计1. 定义和功能停车场是指用于停放乘客私人车辆和接驳交通工具的场地和设施。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停车场的建设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优化交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停车场的规模和数量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范围和覆盖率。
2. 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在加大停车场的建设力度。
以上海市为例,截至2021年,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共拥有50多个停车场,总停车位数超过40万个,覆盖了全市绝大部分地区。
车辆段厂区规划设计方案车辆段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车辆的停放、检修、清洗等功能,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
一个良好的车辆段厂区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车辆段的运营效率、保障车辆安全,并为未来的扩建和拓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首先,在车辆段的厂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流线的合理布置。
在车辆段中,有大量的车辆和人员进出,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出入口道路和步行道路的布局,确保车辆和人员的流动畅通,并且与城市道路网络相连接。
同时,应根据车辆段的规模与需求,合理设置停车位和停车区域,以保证有效停放车辆的数量,避免拥堵和乱停乱放。
其次,在车辆段厂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车辆停放区域。
车辆停放区域应考虑到不同类型车辆的停车需求,合理划分不同车型的停车区域,例如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和维修车辆等,以避免车辆混乱停放和不便利的停车操作。
此外,车辆停放区域还应考虑到车辆数量的变化和未来扩建的需要,进行合理预留和规划,以确保厂区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
另外,在车辆段厂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工作区域的布局。
工作区域包括车辆的检修、清洗和维护等工作场所,应合理划分布局并统一集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工作流程。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工作区域的功能布置,例如设置洗车设备和工具库存等,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此外,车辆段厂区规划设计还应考虑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可以采用绿化景观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和雨水回收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在车辆段厂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和防灾的问题。
可以设置围墙和安全系统,以确保车辆段的安全和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另外,还需要规划火灾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等,以保障车辆段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综上所述,车辆段厂区规划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交通流线、停车区域、工作区域布局、环境友好和安全防灾等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合理规划设计下,才能够实现车辆段的高效运营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车辆段和停车场统计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车辆段和停车场统计一、介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缓解道路拥堵并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中国各个城市纷纷建设起了轨道交通系统。
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线路的车辆段和停车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车辆段和停车场的统计情况,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提供指导。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37个城市建设了地铁系统,总里程达到了7,033公里。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地铁网络十分完善,形成了辐射城市主要区域的庞大网状线路。
一些二线城市如成都、南京等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展地铁线网。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改造仍在继续进行,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地铁建设的行列。
三、车辆段和停车场的定义和作用1. 车辆段车辆段是指轨道交通线路上专门用于停放和维修车辆的区域。
它是地铁公司的重要设施,为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一座车辆段通常由一到多个停车库组成,停车库内设有维修设施、勤务班组和车辆运维区域等。
2. 停车场停车场是指地铁站附近或线路沿线设立的停放乘客私人车辆的区域。
由于轨道交通的便捷性,许多城市居民选择将私人车辆停放在地铁站附近,然后乘坐轨道交通出行。
停车场的建设旨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方便的公共交通接驳服务。
四、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车辆段和停车场的统计情况1. 车辆段统计情况根据粗略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段数量超过100个。
在大城市中,车辆段的数量相对较多,以满足大规模的线路运营需求。
北京地铁拥有29个车辆段,上海地铁拥有20个车辆段。
一些新兴的地铁城市如成都、武汉等也在逐步完善车辆段的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内线路的布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内线路的布置陈义志汪履直摘要:通过设计实践,并借鉴若干城市地铁的设计经验,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总图布置和段内各种功能线路布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段内基线可采用7号道岔辙叉角的倍角设计以及月检线,尽头式洗车线同时接通出入线和牵出线等具体实施意见.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线路;布置车辆段(停车场)内有各种功能的库房及其相应线路,对库房进行合理组合,对线路按线群,线束布置是总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它对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各地若干车辆段设计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车辆段内各种功能的线路及其相互间作业联系进行分析,以寻找合理的线路布置方案.1车辆段站场平面布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是保障车辆正常运营所必需的设施,是车辆的运用整备和检修的场所.车辆段与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等共设于一处,组成车辆基地.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基地的设置取决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车辆基地布局及资源共享规划的确定,由此该车辆基地的功能及其作业范围也随之确定.车辆段是个大型地面建设工程,其占地面积较大,对车辆段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的方针,并以线路的运营条件和车辆技术参数为依据,由相关专业提供全线需要的配属列车数,合理确定车辆段建设规模,确定承担车辆运用设备设施和检修设施的线路数量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当车辆段段址选定后,依据所确定车辆段功能及其建设规模,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进行站场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图中首先要确定出入线数量及其与接轨站衔接布置方案.出入线从地下车站爬上地面或者高架车站落到地面后,应在适当位置确定车辆段的设计起点.站场平面布置要满足车辆运用和检修的作业要求,对各项设备设施进行分区布置,以运用整备库和检修库为核心,对陈义志: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轨道工程设计研究所,工程师,南京21O017 两库房相互位置进行方案比选,包括顺向并列或错列布置方案.平面图中还需要对综合维修中心,物资仓库,综合办公楼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布置,同时要对段内道路进行设计.段内线路布置要以出入线及其延伸线为基线,以库房功能划分线群,以库的横跨内线路设线束,达到线路布置紧凑,减少进路交叉和作业干扰,保证段内行车作业安全.车辆段运用库与检修库相互位置主要取决于段址地形条件.一般情况下优先将两主库沿出入线延伸顺向并列,由此主库集中,作业顺畅,段内调车行程短,方便管理,但因线路多,咽喉道岔区长,使整个场坪增长.当段址地形狭长,可因地制宜将两主库按逆向错列布置于段址的两端,有效地利用用地范围,但存在段内调车行程长,管理分散的问题.2各类线路的布置2.1出入线出入线一般是按双进路设计,坝代墟市轨叠交癌5/2009MODERNURBANTRANSITI—l 一上任但规模不大的辅助停车场也可设一条出入线.为保证行车作业安全,出入线与正线设计为立交,但上海个别停车场的出入线与正线采用平面交叉.有些出入线的平,纵断面设计条件较差,其最小平面曲线半径采用l80m,其纵坡设计均较陡.如某车辆段出入线设在38.5‰纵坡上,其坡段长560m.出入线应为列车留有信号(列车驾驶模式)转换作业的长度.车辆段咽喉道岔区头部的两条平行的线路间一般都设有一组交叉渡线或"八"字型单渡线,这不仅是场内行车进路所必须的,还能实行出,入线临时调整进路按双方向运行.对接轨于侧式站台车站的出入线,如果其中一条以立交跨越正线,就没有必要在站前再设置一组交叉渡线.如图l所示.图1"八"字型单渡线2.2停车列检线停车列检线包括停车线,列检线,由于其功能相近,通常设在同一库(棚)内.停车列检线群的设计必须保证列车出,入段顺畅,每条线路都应接通出,人线,有条件时宜以出,入线设置2个线群,使2线出入作业量较为均衡.此外,依车库跨线路数,按线束型布置,这不仅使咽喉区布置紧凑,也有利于接触网的布设.停车列检线一般设计为尽头式, 每股道可设置l~2列位;但当地形条件许可时,可为贯通式,每股道可按2~3列位设置.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将段内基线在库前采用7号道岔辙叉角的倍数布置会比任意转角有利,可缩短咽喉道岔区长度.但当线路较多时,对道岔区最外侧线路因倍角增加,将导致道岔后曲线增长,因此, 最外侧线路道岔后曲线转角宜以4~5倍辙又角为限.若利用咽喉区始端交叉渡线的2条交叉线(侧向) 延伸布置线群,其咽喉区长度往往要比利用两平行线(直向)延伸要短,但线束的线间距会有扩大.当段址使用面积受到限制时,以上的布置形式上可以获得缩短咽喉区长度的效果.2.3月检线国标《地铁设计规范))把月检线列入车辆运用整备设施,认为月检线具有停车功能,而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则把月检线列入车辆检修设施.不论月检线与运用库组合或与检修库组合,每条月检线都需挂设接触网,因此,月检线应该与出入线有直接的通路,以使按计划进行月检的列车从线上能直接进入月检库.同时月检线还需接通牵出线,以满足需要转线的列车利用牵出线行驶于停车列检库与月检库之间.当地形条件允许,可将月检线群逆向布置在停车列检库的道岔区前方,即把2个库对向共用一个咽喉区,列车在2个车库问行驶不需经由牵出线转线,这也是较优的布置方案.当地形条件要求将运用整备库与检修库按逆向错列布置时,无疑应将月检线与停车列检库并列设置.24洗车线和不落轮镟轮线洗车线有设计为贯通式和尽头式2种类型.贯通式洗车线位置一lI昌MODERNURBANTRANSIT5/2009l贝代馒市轨值交通般并联在入段线的外侧,两端分别与入段线和运用库前咽喉区头部连通.洗车线有效长度范围应是一条独立作业进路,不和其他作业交叉.尽头式洗车线可单独设置在停车列检库外侧,也可与不落轮镟轮线并列(组合库),位于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的中间,但尽量使场内道路在洗车线有效长度外.同时该两线束的连接线宜与出(入)场线,牵出线都能联通,这既保证了列车人段时直达洗车线,也可利用牵出线转线于运用库与洗车线(或镟轮线)之间.2.5检修线当检修线(库)与停车列检库为顺向并列布置且设有牵出线时,检修线群集中在牵出线上引出后分线束伸向各自车库内.由于待检修列车自身不具有动力行驶能力,需采用调机进行牵引推送,调车作业均经牵出线转线于各车库之间.大,架修库可与定临修库,月检库顺向并列组合成联合检修库.也可依据地形条件以联接线延伸至一个合适位置分线设库,并配合设置油漆线(库)和待修线.油漆线(库)拟在大,架修库旁适当位置单独出岔设置,也可设在大,架修库内.静调线,吹清扫线可与定临修线,月检线组合成联合检修库,库前为同一个咽喉区的线群.根据工艺流程,为减少调车行程,宜将该两库(线)置于月检线(库)与定临修线(库)的中间.吹清扫线也可单独布置在检修库的外侧,线路在检修线群咽喉区外侧梯线上出岔,尽量减少库间调车行程.当联合检修库与停车列检库逆向错列布置时,需在与出入线并行的牵出线上出岔,顺停车列检库方向的外侧设置走行线,再在走行线上逆向布置道岔线群延伸至检修库. 该段走行线还需平行设置一条机走线并互为贯通,其有效长度均满足远期列车长度加调机长度加安全距离.走行线尽端需设机待线.2.6工程车线及平板车线工程车线是为工程车辆及轨道车,调机而设置的.段内工程车线(库)可设置在运用库与检修库的线群之间的空隙地段,该线往往在运用库咽喉区外侧的线路上出岔,这可保证工程车能直接出库上线,也便于调机与牵出线有直接通路.平板车线一般设置在检修线群的外侧或在牵出线上逆向出岔,同时其线位宜靠近综合维修中心,以方便路料及机械设备装车,及时上线,尽量避免走"之"字路线.在地形困难条件下,也可将工程车线及平板车线以一个线束在基线的出段侧出岔,集中设置在运用库或检修库的咽喉道岔区外侧. 2.7牵出线牵出线是供段内调车作业而设的线路,该线路应集中在牵出线上出岔.即便是实现全自动化运行线路的车辆段,牵出线也应作为段内全自动化运行区和人工驾驶区的联络线路,以实现驾驶模式的转换.牵出线数量应根据调车作业方式和工作量确定,一般为一条.对仅承担列车运行,停放,列检工作并有洗车线的停车场,应根据出入线的通过能力情况决定是否设置牵出线.在困难条件下,牵出线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在地铁设计规范中没图2车辆段总平面示意图有具体规定,因此,在设计操作中有按车场线的规定设置,但宁大勿小.2.8贯通式走行线对车辆段内设置贯通式走行线是值得探讨的,这是为牵引人段的故障列车或新购列车的动力车转线而设.但一般车辆段没有设置该贯通式线路,是考虑在有条件的正线车站内让动力车转线换向后将故障列车或新购列车推送入段.当需设置贯通式走行线时,一般设在检修线群最外侧并靠近试车线.当停车列检库设为贯通式时,宜在车库外侧设置一条走行线,以连接两端咽喉道岔区,便于列车转线走行.2.9试车线为减少调车行程,避免列车转线而切割出入线,试车线宜设在联合检修库外侧的适当位置.但限于试车线设计条件或者地形条件,在段址内往往先选择试车线线位,再进行车辆段总图布置.2.10列车转向设施列车转向设施的类型和位置应视地形,总图布置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采用迂回线或三角线型式,迂回线可结合段内两主库并列布置总宽度,在主库两侧线束最外线路上出岔,采用许可的最小平面曲线半径,部分线段可以为地下线.2.1材料线有条件与国铁或铁路专用线接轨的车辆段内,宜靠近铁路设置材料装卸线.若材料线旁有装卸机械作业和物资堆放,要留有足够的面积,同时材料线应和材料库相邻.图2是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总平面布置示意图.3结束语车辆段是城市轨道交通必需的设施.车辆段内不同功能和作业内容的各种线路,通过合理的总图布置,将这些线路按功能划分作业区域,达到满足工艺要求,方便使用,方便管理和技术经济合理的目标,这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场专业设计的根本任务.收稿日期2008.09.12坝代擅市轨娼交匾5/2009MODERNURBANTRANSITII;。
浅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总平面布置1概述车辆段的总平面布置与建设投资、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及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涉及到车辆检修及运用设施的分布、性质及规模、段址选择、检修工艺的确定、检修库组合的布置、辅助生产房屋及生活设施建立、管线综合和远期预留发展变化等多方面内容。
它在整个车辆段工艺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主导地位。
尽管目前的地铁设计规范从不同角度已对总平面布置提出了各种要求,但由于在具体的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侧重点也不一致。
故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把地铁设计规范与设计内容有机结合,以期获得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均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现以笔者参与的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大竹林车辆段设计为例,简单阐述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的体会。
2车辆检修及运用设施的分布、性质及规模2.1任务量根据六号线全线(含支线)列车运营交路及地铁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车辆检修主要指标,且根据支线检修任务量由六号线车辆基地承担、远期配属列车停放及周月检由支线停车场承担的原则,六号线车辆基地所需承担的总检修及运用任务量详见表1。
2.2检修及运用设施的分布、性质及规模影响车辆检修及运用设施分布、性质及规模的因素很多,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列车运营交路、需承担的任务量、用地条件及业主意图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功能需求。
一般厂、架修段可多线共享,每条线当线路长度超过20km时,可根据需要设置1处定修车辆段及1处辅助停车场。
轨道交通六号线情况较为特殊,线路全长超过60km。
为提供运营效率,根据行车检算,需考虑3处车辆基地存放车辆以满足发车需要。
按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五号线设置的中梁山修理厂完成全网车辆的厂修,所以本工程不再考虑车辆厂修设施。
一般厂修与架修综合统一考虑,如果建设时序可行,中梁山车辆修理厂车辆送修路径畅通,则六号线车辆基地可不考虑架修作业。
但由于线网规划中关于中粱山车辆修理厂形成B型车架修能力的时间尚未确定,因此大竹林车辆段按架修段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