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配合常规(可编辑修改word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99 KB
- 文档页数:6
开颅手术的配合技巧
开颅手术是一种复杂而重要的神经外科手术,需要高度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合技巧,用于进行开颅手术:
1. 团队合作:开颅手术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包括神经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
团队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是成功手术的关键。
2. 预手术准备: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历调查和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以帮助确定手术方案。
3. 麻醉管理:麻醉师负责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稳定的麻醉状态。
他们还负责控制患者的疼痛和维持适当的血压、心率和呼吸。
4. 消毒和手术场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医生会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手术场准备,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神经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能会使用神经监测技术,如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SEP),来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电活动。
6. 仔细的手术步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步骤,如骨瓣切开、
脑膜切开、肿瘤切除等。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对周围结构的损伤。
7. 出血控制:开颅手术可能会导致出血,医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出血,并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
8. 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监护和适当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开颅手术配合技巧,具体的手术步骤和技术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目的而有所不同。
开颅手术属于高风险的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执行。
脑内血肿清除术
【适应症】
1.经CT、MRI或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占位效应明显,血肿量幕上>30ml,幕下>10ml。
2.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者。
3.重要功能区深部血肿,难以穿刺吸引者。
【禁忌症】
1.血肿量较小,未引起临床症状者。
2.已并发脑疝,濒临状态者。
【术前准备】
1.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位置和范围。
2.判断患者状态是否可以手术。
【操作方式及程序】
1.开颅根据血肿部位,决定骨窗位置和大小,注意避开脑重要功能区。
2.清除血肿大脑皮质暴露于术野之后,应仔细观察脑回是否变宽,脑沟是否变浅,若脑组织表面有含铁血黄素染色,扪之有囊性感,即可用脑针试探穿刺,证实之后,应选择非功能区,沿脑回长轴切开皮质1-2cm,以窄脑板分开脑组织,直达血肿腔,直观下吸除陈旧血肿液及失活的脑组织。
3.止血脑血血肿清除后,可见的活动性出血以电凝止血后,较小的渗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盖以棉片,常可满意止血。
4.引流冲洗血肿腔,置引流管,如常缝合硬脑膜,还纳骨瓣,逐层缝合头皮。
【注意事项】
1.清除血肿时,尽量避免损伤血肿腔的四壁,以免引起新的出血。
2.如颅压极高时,在切开硬脑膜前最好先行血肿穿刺,排除部分血肿液。
待脑压有所缓解后,再切开硬脑膜,以免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
【手术后并发症】
1.癫痫。
2.脑梗死。
3.伤口感染。
4.脑脊液漏。
神经外科颅脑急诊手术医护配合技巧手术是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工作。
手术室洗手护士或者巡回护士和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手术方式及相关器械的使用与配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为了方便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学习,本文以临床实用为宗旨,以简便、规范化、实用性为目标,深化手术配合的内涵,紧密结合专科疾病的局部解剖,各类手术操作的细节,相关器材的使用。
脑出血脑疝或者严重多发性创伤脑疝患者,病性紧急、危重、复杂、死亡率高的特点,常需要紧急手术。
需实施神经外科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时间紧、任务重。
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技术操作熟练,基本功过硬。
密切配合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从而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故要手术室工作人员手术配合快、敏捷而准确、否则将影响手术进程。
为了使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做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血有血,要药有药,因为休克的抢救者在早期,只有多方做好工作,处处事事都及时,才能可能争取主动。
前期工作做好,赢得时间,就是胜利。
神经外科急诊手术及时准确是减少术后植物性生存、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关键。
其手术配合的技巧如下:2018/8/13 星期一1“快”贯穿急诊手术配合的全过程,分秒必争,不延误手术时机。
手术室值班人员接到住院总电话通知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到位,包括麻醉师,如有并台手术要通知线班人员,要迅速病准确了解伤情及诊断。
了解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施行手术名称、体位等,迅速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除手术间常规物品(器械包、敷料包、手术衣、大中单等)外,还要备好体位垫。
同时准备接病人,保证手术最佳时机。
神经外科急诊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再次手术的病人占79%。
病人多有意识障碍、呼吸循环障碍、躁动不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因此,入室后在急诊留置静脉通道的基础上总共至少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麻醉师行深静脉穿刺置入。
病人入室后需多项仪器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镇静药,完成麻醉工作。
脑外科开颅手术配合常规一.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二.手术体位:1.仰卧位适用于额顶部血肿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部血肿三.物品准备:1.手术器械及敷料: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无菌持物钳一套、颅骨钻包一个、大剖包敷料1个、手术衣包1个2.一次性用物:22#.11#刀片、双极电凝镊、吸引连接管、吸引头、护创贴膜、骨蜡、头皮夹、50ml.5ml注射器1个、线锯条、明胶海绵、1#.4#.7#丝线、大三角缝针2个、中号三角缝针1个、小圆针2个、硅胶引流管、引流袋、棉垫绷带3.专用物品:神经外科头架4.仪器:电刀、颅骨钻、中心吸引器1套四.手术步骤及配合: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打开无菌包后将术中所需物品置于手术台上。
2.递大刀弧形切开皮肤、皮下及腱膜层,准备好头皮夹及骨蜡,及时止血。
3.递骨膜剥离器协助游离皮瓣完毕,递大圆针双7#丝线固定皮瓣,皮瓣下方以干纱布块衬垫。
期间安装颅骨电钻。
4.递颅骨钻钻孔,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及时冲洗,递刮匙清除钻孔处骨屑,必要时以脑棉片填压,骨蜡止血。
5.递导板保护,线锯柄钩持线踞踞开骨瓣,暂时取下的颅骨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保存,递咬骨钳咬平骨窗边缘,骨蜡填塞。
6.11号尖刀切切开硬脑膜,双极电凝镊钳夹止血,脑棉片保护脑组织,。
明胶海绵填塞止血,用注射器吸生理盐水清洗手术野。
7.缝合硬脑膜清点棉片、缝针数目。
摆放硅胶引流管,逐层缝合。
五.术中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若为开放性的颅部损伤要做彻底的清创后再进行开颅手术。
皮肤消毒范围要广泛。
2.注意脑棉使用后的清点。
3.术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六.体位注意事项:仰卧位:1.摆放时要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和耳朵,双眼涂金霉素眼膏并用眼贴覆盖,耳朵塞棉球,防止消毒时消毒液的刺激剂手术时的压迫。
2.在身体受压部位垫软垫,防止压伤。
3.上肢外展<90度,防止臂丛神经损伤。
4.使用约束带式松紧适宜,以能平插一掌为宜,以防血管受压。
【关键词】颅脑损伤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创伤不断增加,颅脑损伤创伤较重,病情危急,针对颅脑损伤的特殊性,争取时间,尽早治疗或许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2002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成功治疗颅脑损伤病人63例,收到满意效果。
现将手术抢救和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3例,男45例,女18例;年龄6~55岁,平均31岁,其中25~50岁男性40例,本组病例致颅脑损伤的原因:车祸致伤52例,高空坠伤5例,其他6例。
1.2 手术方式均在全麻下行血肿清除术30例,颅骨钻孔摘除块整复25例,其他8例。
1.3 结果本组5例因手术前创伤较重,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其余病人均脱离生命危险,安全离开手术室,返回病房。
2 手术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物品准备手术室护士接到急诊通知后,立即准备手术间和术中用物:(1)手术间的选择:脑外伤患者抢救手术参加的人员较多,因此应选择相对较大的手术间,为抢救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2)常规用物准备:急诊颅脑手术包,手术所有各种器械、头圈、托盘架,以及双极电凝、电刀、吸引器、明胶海绵、棉片、骨蜡等术中必备物品,并准备好建立两路液体通道及其他所需物品。
检查电刀、中心供氧及中心吸引和电源性能是否完好,确保手术中运转正常。
2.1.2 病人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进入患者的各项手术前护理:(1)全身检查。
认真细致检查病人全身情况,比如观察意识是否清醒,是否烦躁,尿管是否通畅,备皮是否合格,头颅的位置是否放置在侧卧位,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组织暴露者,要保护好脑组织,注意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时,搬动时要小心。
(2)卫生处理。
尽量清除病人身上的污染衣物,减少手术感染来源。
(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两路,氧气吸入并协助麻醉师做好全麻准备工作。
颅内血肿清除术相关解剖知识: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药。
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采用合适的体位。
手术切口:选择血肿距表面最近避开重要的骨瓣开颅。
用物准备:小小手术包,脑外科包,手术衣,布类,大腹单,双极电凝,颅骨钻,一次性用物:吸引管、窥镜辅助套、10ML注射器2具、50ML空针1具、头皮夹、脑棉片、止血海绵、骨蜡、引流管、脑外科贴膜、21#、11#刀片、缝线。
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一.手术视野皮肤消毒:碘酒、酒精。
铺单:对折中单1张铺于头、颈下方。
治疗巾3张,用4张小贴膜粘贴。
递中单1/3折叠覆盖托盘,斜铺中单2张,中单1张围头及托盘,铺中单覆盖肢体,铺大单。
贴脑外科贴膜,做一器械布袋。
二.切开头皮及皮瓣新:21#刀切开头皮及帽状腱膜。
头皮夹止血、电凝止血。
翻转皮瓣,头皮拉钩牵开固定在托盘上。
皮瓣用盐水纱布块覆盖。
三.剥离骨膜,递颅骨钻钻孔。
50ML注射器冷却热量。
递线据导板和线据锯开颅骨,咬骨钳咬平骨缘,骨蜡止血。
四.切开因硬脑膜:11#刀切开,脑膜镊,脑膜剪切开。
如脑膜外或脑膜下有血肿应先清除。
五.清除颅内血肿:递双极电凝切开2—3CM的脑皮质,递脑压板和吸引器,向脑深部分离直达血肿颅腔内,清除血肿。
双极电凝止血、小脑棉片止血、止血海绵。
六.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递双氧水(双氧水海绵)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彻底止血。
6×17圆针1#线缝硬膜边缘在颞肌上,放置12#或14#红尿管或专用引流管,角针固定。
七.缝合切口:清点脑棉、纱块、器械。
9×17圆针4#线缝合帽状腱膜及皮下,9×28角针4#线缝头皮。
敷料覆盖切口,绑带包扎。
器械护士配合重点:动作迅速,双极电凝用湿纱布擦洗,脑棉片数目。
巡回护士护理重点:双耳塞棉球,颅骨钻使用,双极电凝使用频率,肾水准备(视情况)。
开颅手术配合
一.物品准备:
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无菌持物钳一套、颅骨钻包一个、
2.敷料:大剖包敷料1个、衣服包1个
3.一次性物品:脑手术巾、头皮夹、骨蜡、吸引管、50ml注射器1个、线锯条、明胶海绵、硅胶引流管、大三角缝针2个、中号三角缝针1个、小圆针2个、1号4号丝线若干
4.药品:外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庆大霉素、
5.仪器:双极电凝镊1套、颅骨钻、中心吸引器1套
二.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
三.手术体位:
1:仰卧位适用于额顶部血肿
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部血肿
四.手术步骤及配合
1、。
急诊脑外手术的护理配合常规及注意事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死亡率高,多数出现颅内出血,故需进行急诊手术。
手术室护士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护理技术、敏捷的反应能力,才能确保手术安全有序地完成。
现将颅脑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术前护理 1. 手术间及人员准备为随时接诊急诊手术,应准备与无菌室、药品室、洗手池等较近,且设备、物资配备齐全的手术间准备手术,要求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反应敏捷,业务熟练,熟悉手术步骤,配合迅速、默契。
2.物品器械准备手术人员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应及时准备好吸引器、电凝器、开颅器械、开颅电钻等,并配合麻醉医师连接好监护仪、麻醉呼吸机、抽吸麻醉药品等,随时接诊急诊患者入室。
3 抢救药品准备常规准备各种升压药、降压药、脱水药等抢救药品。
4 皮肤准备①闭合性损伤患者剃除全部头发再用抗菌皂液清洗头部,用治疗巾包裹;②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剃除头发,然后用生理盐水、双氧水进行彻底清洗,防止异物和头发落入伤口内,用无菌巾包裹头部。
巡回护理配合1 安全护理由于患者发病急或意外创伤,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绝望、躁动不安,甚至昏迷、意识不清等,护士要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患者肢体,保证患者安全,防止患者坠床。
2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或颅内血肿患者多有昏迷,咳嗽、咳痰及吞咽反射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分泌物增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易造成气管堵塞而窒息,从而加重缺氧、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入室后要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呕吐物及血液等异物,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改善通气。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通常选用双下肢大隐静脉,如穿刺困难可选用肘正中静脉或颈外静脉。
麻醉后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并保持通畅,防止空气栓塞。
冬天天气寒冷时,室温保持在26~28℃,输入液体、血液用35~38℃温水加温,防止血管因寒冷而痉挛,影响液体输入。
脑外科开颅手术配合常规一.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二.手术体位:1.仰卧位适用于额顶部血肿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部血肿三.物品准备:1.手术器械及敷料: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无菌持物钳一套、颅骨钻包一个、大剖包敷料1个、手术衣包1个2.一次性用物:22#.11#刀片、双极电凝镊、吸引连接管、吸引头、护创贴膜、骨蜡、头皮夹、50ml.5ml注射器1个、线锯条、明胶海绵、1#.4#.7#丝线、大三角缝针2个、中号三角缝针1个、小圆针2个、硅胶引流管、引流袋、棉垫绷带3.专用物品:神经外科头架4.仪器:电刀、颅骨钻、中心吸引器1套四.手术步骤及配合: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打开无菌包后将术中所需物品置于手术台上。
2.递大刀弧形切开皮肤、皮下及腱膜层,准备好头皮夹及骨蜡,及时止血。
3.递骨膜剥离器协助游离皮瓣完毕,递大圆针双7#丝线固定皮瓣,皮瓣下方以干纱布块衬垫。
期间安装颅骨电钻。
4.递颅骨钻钻孔,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及时冲洗,递刮匙清除钻孔处骨屑,必要时以脑棉片填压,骨蜡止血。
5.递导板保护,线锯柄钩持线踞踞开骨瓣,暂时取下的颅骨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保存,递咬骨钳咬平骨窗边缘,骨蜡填塞。
6.11号尖刀切切开硬脑膜,双极电凝镊钳夹止血,脑棉片保护脑组织,。
明胶海绵填塞止血,用注射器吸生理盐水清洗手术野。
7.缝合硬脑膜清点棉片、缝针数目。
摆放硅胶引流管,逐层缝合。
五.术中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若为开放性的颅部损伤要做彻底的清创后再进行开颅手术。
皮肤消毒范围要广泛。
2.注意脑棉使用后的清点。
3.术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六.体位注意事项:仰卧位:1.摆放时要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和耳朵,双眼涂金霉素眼膏并用眼贴覆盖,耳朵塞棉球,防止消毒时消毒液的刺激剂手术时的压迫。
2.在身体受压部位垫软垫,防止压伤。
3.上肢外展<90度,防止臂丛神经损伤。
4.使用约束带式松紧适宜,以能平插一掌为宜,以防血管受压。
脑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适应症
1.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2.脑血管意外或畸形
3.自发性脑出血
4.严重颅脑外伤伴脑疝
2、用物准备
开颅器械手术衣剖腹包冲洗器头皮夹硅胶引流管双极电凝电钻电钻套吸引器 1.4#线骨蜡缝针脑棉(若干)绷带备止血纱布明胶海绵
三、手术体位
根据手术部位而定,有仰卧、侧卧、侧俯卧、俯卧和坐位
四、手术切口
根据手术部位常有冠状切口、额部和额颞部切口、颞部和颞顶部切口、额顶部切口、顶枕部切口、翼点入路切口。
五、麻醉方式
一般是气管内全身麻醉。
六、手术步骤及配合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单:碘伏消毒皮肤,递治疗巾、中单(第一块呈 U 形环绕头部尾端搭于胸前、第二块直接铺于胸前),铺大洞巾,粘贴脑外科手术切口膜。
递巾钳 2 把,治疗巾一块做一口袋,橡皮筋固定吸引器,双极电凝。
2.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
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递头皮夹钳上头皮夹,头皮止血。
或递双极电凝止血,递手术刀或纱布,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
转。
用双极电凝于皮肤腱膜瓣内面止血,用纱布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纱布覆盖于其内面,头皮拉勾牵引固定皮瓣。
3.去骨瓣。
递骨膜剥离器,沿切口内侧切开和剥离骨膜。
递电钻钻孔,血管钳去除颅骨内板碎片。
递脑棉填塞在骨孔内暂时止血,递线锯导引板引导线锯依次于两孔中锯开颅骨。
递骨膜剥离器插入骨瓣下,向上翻起骨瓣。
递咬骨钳咬平骨缘,骨蜡涂抹骨窗、脑棉片或双极电凝脑膜止血。
骨瓣用盐水纱布包裹保存。
4.切开硬脑膜,准备冷光源。
用冲洗器吸生理盐水冲洗硬脑膜。
递双极电凝或明胶海绵脑棉片彻底止血后,递脑膜镊提起脑膜、11#刀片在脑膜上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切口,剪开硬脑膜并用 1#线小圆针悬吊硬膜。
5.颅内血肿处理。
根据具体手术进行相应配合
6.缝合硬脑膜。
核对缝针和脑棉,递 1#线小圆针缝合硬脑膜,置引流管于硬膜下或硬膜外。
7.缝合骨膜。
放回骨瓣,递 4#丝线8×20三角针缝合骨膜。
8.缝合帽状腱膜、皮肤。
递酒精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8 × 20三角针 4#丝线,依次缝合帽状腱膜,皮肤。
切口再次消毒。
9.包扎伤口。
覆盖敷料,绷带包扎。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1)按常规开颅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精力集中,传递手术用物时准确到位,动作轻柔迅速,切忌碰撞医生手臂。
(2)及时擦净双极电凝镊的尖端(勿用刀片刮),保证有效电凝,根据手术要求调节双极电凝的大小。
(3)术中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大小适度,根据手术要求及时更换大小不同的吸引器头,避免吸力过大损伤脑组织。
(4)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适当规格的棉片并准确清点计数,使用后及时收回清理,确保无遗漏。
(5)抗生素大多数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在手术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颅内感染。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呼吸道阻塞会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因此,病人进手术室后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予面罩吸氧,同时评估有无其他部位外伤。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的生命线。
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用
18~20 号静脉留置针。
(3)根据病情予合适的体位,应以病人舒适、安全、无副损伤并充分暴露手术野为原则,注意保护病人的眼、
耳。
(4)术中按手术要求调节双极电凝的功率,手术部位深时备好冷光源,根据手术需要调节光源以保证良好的视野,利于手术的进行。
(5)手术前及关颅前、关颅后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台上所有器械物品,准确无误地记录。
(6)注意保暖和观察病人的尿量。
(7)注意病人安全,防坠床、压伤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