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您好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老师您好》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以老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相熟的教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教师您好”的命习题画。
教学重点:学会找到相熟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能掌握XXXX一位教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⑴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⑵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教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教师讲述*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⑶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教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相熟的人。
你有没有自己喜爱的教师呢?⑷学生自由答复,并说说喜爱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须要的德育教育。
⑸老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教师的感情呢?(1)学生自由答复。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教师这里就有一位心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老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学生画的教师画像。
⑹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教师画下来,好不好?⑺板书课习题。
二、体验、探索:⑴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爱的教师的样子?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教师加以引导。
⑵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教师的形象?(1)学生尝试作画。
(2)教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剖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⑶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习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教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教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教师吗?学生自由剖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加以引导。
⑷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爱的教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⑸课件出示:观赏不同的学生作品,教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尊敬和亲切的语气向老师问好。
2、引导学生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3、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礼仪规范,如鞠躬、微笑等,在向老师问好时能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老师您好”这一问候语所包含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指导学生正确、自然地说出“老师您好”,并配合恰当的礼仪动作。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老师的辛勤付出,从而真诚地向老师表达敬意。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主动向老师问好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2)提问学生: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2、讲解教师节的知识(7 分钟)(1)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
(2)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教师节的事情。
3、讨论老师的辛勤付出(10 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学习向老师问好的礼仪(10 分钟)(1)教师亲自示范向老师问好的正确姿势和表情,包括鞠躬的角度、微笑的程度等。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5、实践练习(15 分钟)(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向老师问好,如在教室门口、校园里等。
(2)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6、总结(5 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向老师问好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真诚地向老师问好。
五、教学延伸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自己的老师或长辈问好,并记录他们的反应。
2、在班级中开展“文明问好小标兵”的评选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教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向老师问好的礼仪规范。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预习设计:1、认真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注意下列词的读音并明白得其含义:崇高浸透一项塑造编织辛劳强壮衷心包蕴2、比较形近字,并组词。
浸( ) 涌( ) 塑( ) 编( ) 衷( )侵( ) 勇( ) 望( ) 偏( ) 忠( )3、收集关于老师的歌曲。
4、收集老师的小故事。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节。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明白得“崇高、浸透、涌起、辛劳”等词语。
3、体会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
明白得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
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难点:明白得“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同学们,听到你们深情地叫我一声“老师,您好”时,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
是啊,是老师指导我们握笔写字,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是老师教育我们如何样做人,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懵明白的孩童教育成一个明白礼貌有知识的现代人。
人们为了颂扬老师,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
我,和你们一样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齐读课题)“老师,您好!”(板书)这深情的问候,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我们对教师事业的颂扬。
(颂扬地读)同学们,教师的事业是如何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深情地,颂扬地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同学们,课文应该如何样读才能读出自己对老师的深情和颂扬?同学们自己试读。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摸索:教师的事业是如何样的?3、学生回答,并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小结:这首诗的第一自然段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第二自然段写了教师事业的美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一段1、有感情地读第一段。
第1课老师,您好【教材分析】贺卡设计构思与利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是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两个基本环节。
学生们通过了解贺卡的由来、功能、内涵、种类和设计制作的意义,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本课为第一课时,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来学习完成贺卡制作。
上课首先让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与课本上的范例进行评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最终完成作业,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 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课前准备】(学生)颜料、水、毛笔、铅笔、尺、橡皮、彩色纸等(教师)图片资料、优秀学生作业【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生答:教师节(2)提问:你知道教师节是怎么来的吗?课件展示教师节的由来: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
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
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案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结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吗?生交流。
2、古往今来有许多诗歌、描写赞美了老师,你能说说吗?生自由说,可长可短。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抒情诗,板书:老师,您好!指名读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检查:
(1)字词
读准前鼻音“浸”、平舌音“塑”注意“浸”、“塑”、“霞”的'字形。
理解部分词的词义。
如:“崇高”“蕴含”。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作业设计。
1、组词。
铺()浸()顶()霞()辛()
哺()侵()项()假()幸()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架起()
塑造()编织()
3、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ōngzhōng)塑造(sùshù)
笑语盈盈(íníng)浸透(ìnìng)。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主动认识老师的特征,认识老师的办公室。
能喜爱老师、尊敬老师、亲近老师。
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出示课题《老师,您好》3、说说“我的老师”姓什么?教什么课?老师长得怎样?4、当你见到老师的时候你会怎样做?鼓励走出位置配以动作表演。
5、出示儿歌:二、画画、说说,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1、画画“我的老师”。
2、说说画的是哪位老师?3、表演:对老师说句心里话。
对老师的心里话写在准备的卡片上。
三、情境导入,明确礼仪1、看图:老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进办公室的?朋友礼仪表演:进入老师办公室。
结:办公室是老师工作的地方,要注意保持安静。
四、辨析导行出示游戏场:能做到的涂上小红花五、总结:我们要尊敬每一位老师。
、把写有心里话的卡片送给相应的老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感受老师浓浓的爱意,知道有困难找老师。
知道教师节,会对老师表达祝贺。
教学准备:做贺卡用的纸片、折花的皱纹纸。
教学过程:一:故事台:教材第一幅图,让学生根据图编一个小故事。
老师引导:生病了,可以马上找老师。
课件或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同桌互相说说内容。
老师引导: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找老师帮助解决。
小结:有困难时,可以找老师,老师会帮助你解决的。
二、讨论角:老师引导:从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一定感受到老师像妈妈,像亲人,老师一定帮你解决过不少困难。
生活中,老师帮助你解决过哪些困难?四人小组说说。
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老师帮助你解决困难后,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倡导对老师说“谢谢”。
三、表真情:1、课件或幻灯片出示“老师节日图”。
看图讨论:几月几日是教师节?我们应怎样做?2、朗诵儿歌,自由诵读老师像妈妈,我们都爱她。
练习对老师说一句祝贺的话。
自由准备,集体交流。
老师你好(音乐教案)第一课老师你好课题:老师你好课时:1—1(总1课时,电1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能学会《老师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教学重点:能学会《老师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教学难点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并能选择用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cAI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发声训练1=c→1=F4/311234|5—|54|3—|32|1—|54|32|1—||师:同学们来唱歌,生:lu yaluya同学们来唱歌mimami要求:轻声唱,唱得连惯。
三、新课教学(一)听赏歌曲:《老师你好》师: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首先就要迎接一个什么节日啊?(教师节)是啊,这是老师的节日,你们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的吗?(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你们说的真好,有一个同学把他的心里话唱了出来,我们一起来听听。
1、聆听歌曲《老师您好》,思考问题,分组讨论。
(1)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深情的,中速)(2)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2、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3、师:你能选一条节奏用打击乐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吗?(1)碰铃:X—X—三角铁:X———(2)响板:XXXXXXXXXX沙锤:XXXXXXXXXXX(4)铃鼓:XXXXXXX——(二)学唱歌曲:《老师最理解我》师:开始我们欣赏了那首唱给老师的歌,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给老师的歌呢?cAI:播放歌曲范唱《老师最理解我》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师生分角色领读、齐读。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5、随琴完整地唱谱。
老师,您好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及重点句子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3、理解感悟诗歌的内容,读出诗歌韵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图文结合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投影图片、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备教师: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课时目标: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分清小节。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到了,你们一定想在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中为老师表演了一个节目吧?那我们一起来个诗歌朗诵——《老师,您好!》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5,读顺词语。
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标出节次。
⑶边读边标出生字新词及不懂词语。
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辅导。
3、用小黑板出示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读,教师让其他同学指正,提醒注意:崇(翘舌音)、浸(前鼻音)、盈(后鼻音)⑵自由读,同位互读。
4、指导学生分清节次,指名读课文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词语意思。
6、提出难懂的词语,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7、听课文录音,思考本课的主要内容。
⑴分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⑵教师小结:主要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表达孩子对老师的感激和祝愿。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认读字词2、分析字形,指导易错的字,如:崇作业布置:1、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2、临写生字,抄写词语。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解读】《老师,您好》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题鲜明——赞美老师的事业。
题目“老师,您好!”是作者对老师发出由衷的赞美和问候。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教师事业的崇高,第二部分写教师事业的美好。
诗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整首诗含义深刻,富有韵味。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它的句式整齐,长短结合,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
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抓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诗的大意。
然后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来阅读,在作者创造的一个个意象中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情感单纯、直接,对现代诗歌接触不多,对于缺少故事性,语言高度凝练,意境丰富,情感深沉的现代诗缺乏阅读经验和深入探究的兴趣。
因此,本诗的教学,激发兴趣和引领探究很重要。
本首诗中作者采用比喻、象征、对偶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这些意象层层叠加呈现出一个个鲜明的意境,表达了对教师事业的由衷赞美和对教师的衷心祝愿。
所以教学应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联系全诗主旨,抓住关键字词句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其深刻、隽永的含义和修辞手法之精妙,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以体会、感悟作者所表达的真情。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掌握课文生字,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 品读诗句,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4. 了解诗歌的特点,尝试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难点:通过文本阅读,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结合相关资料,感受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教法、学法】教法: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质疑、朗读,通过图片、音视频资料和教师有感情地叙述,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切身体验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充分感受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熟悉班级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2.理解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了解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3.提高班级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全面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班级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介绍•学校、班级的权限和责任;•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互动关系;•学生成长记录和学习档案的建立。
2.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学科学习中的习惯及技巧;•学生的礼仪、纪律、卫生等行为规范;•合理的学习安排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班级和学校活动介绍•学校文化和优秀传统活动;•班级文化和班级活动内容安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本堂课将学到什么;•自我介绍,介绍班级和学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以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探讨学生对教学的期望和想法。
2. 正式教学环节(30分钟)•介绍教学管理制度,直观展示班级和学校的大体框架;•分别介绍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互动关系,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讲解学生成长记录和学习档案的建立,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确学好一门功课所需要的一系列技巧和习惯;•具体讲解学生的礼仪、纪律、卫生等行为规范,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明确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3. 活动环节(20分钟)•可以安排班级和学校的文化活动和传统活动,让学生了解经典文化和传统节日;•通过班级活动,锤炼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团队意识。
4. 总结环节(5分钟)•回顾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对接受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强调班级和学校的规定和条例,并检查学生是否对教学管理制度有清晰的认知。
四、教学方法•组织小组讨论和学科竞赛,积极主动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并配以讲解;•在班级和学校进行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老师,您好!》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观念。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自己的老师及学校里其他老师的工作,知道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哪些老师求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学会与老师正确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老师的工作,学会尊敬老师。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尊敬老师,遇到问题知道向合适的老师求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活动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引导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这首歌是唱给谁的呢?你们想到了谁?从而引出课题。
(二)“我的老师”(15 分钟)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是谁,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
展示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课间与学生交流等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辨认是哪位老师,并说说这位老师在做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的老师平时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老师的工作内容,如上课、批改作业、关心学生生活等,让学生体会老师的辛勤付出。
(三)“我还想认识......”(15 分钟)提问:除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你还认识学校里的哪些老师呢?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其他老师,如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等。
教师介绍学校里不同学科老师的工作特点,让学生对其他老师有更深入的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老师猜猜猜” 游戏,教师描述一位老师的特点,让学生猜出是哪位老师。
(四)课堂小结(7 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和辛勤付出。
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老师,并说说老师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六、板书设计:老师,您好!一、“我的老师”老师的工作:上课、批改作业、关心学生二、“我还想认识......”不同学科老师的特点。
1老师,您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
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板书课题。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把这篇课文朗读一遍,要求:听清读音,将生字、词语划出来。
(配乐范读)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不准、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多媒体出示词语
铺设架起崇高浸透蕴含辛劳涌起波涛真理智慧塑造
春晖朝霞编织丝线笑语盈盈甘露茁壮情不自禁祝愿
(1)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4、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赞扬了老师哪些?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交流。
学生自读,再交流,学生齐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书写。
2、哪些笔画同学样应该注意的?
3、齐读生字,进行五笔拆分。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