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1(1)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9
登封市区三初中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礼拜备课组长签字:级主任签字: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了解常用的实验仪器及使用的考前须知 2.了解常用实验室规那么,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洗涤仪器的根本操作取用的根本实验操作体验中招13.以下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g,水为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_____〔填“左盘〞或“右盘〞〕〔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1﹒cm-3〕,量筒的规定格是_____〔从以下当选用:10mL、25mL、50mL、100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思:假设称取碳酸钠中含有水分,那么所配制的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偏大〞“缩小〞或“无影响〞〕。
14.100g某硫酸恰好与13g锌完全起反应。
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量分数。
15.要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速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16.先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 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要量筒和烧杯B.配制稀硫酸时,必然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要浓硫酸的质量C.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浓硫酸的500mL的量筒中D.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0mL水中,并非断搅拌17. 50g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情况下)是多少?〔在标准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g/L〕。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考点解读)(解析版)1、托盘天平的使用及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1)托盘天平的使用精确度: 0.1g ①调平: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③称量:左物右码,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④复位: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 0 处。
⑤误差分析: “左物右码”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2)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不指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2、固体药品的取用(1)存贮:广口瓶(2)粉末固体取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操作时先使容器倾斜,用药匙小心地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容器直立。
(3)块状固体取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3、液体药品的存贮和取用(1(2)不定量(较多)液体取用:直接倾倒,操作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①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②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③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④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
(3)不定量(较少)液体取用:胶头滴管,使用时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①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③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专管专用)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一:蒸馏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蒸馏的过程,体会化学反应的过程。
实验准备:蒸馏设备、烧杯、铁塔、耐高温塑料管、耐高温塑料接头、漏斗等。
实验步骤:
(1)准备蒸馏设备:将铁塔与耐高温塑料管连接,安装到烧杯上,然后将耐高温塑料接头紧固在烧杯上,最后将漏斗安装到耐高温塑料接头上。
(2)在烧杯内加入混合溶液,开始加热,使混合液产生蒸发。
(3)当混合液产生蒸发,由烧杯中蒸发出的气体经过铁塔,将汽液变成液体后,漏斗内收集液体,蒸馏过程完成。
(4)观察收集后的液体,比较收集后的液体与混合液的不同。
实验结论:
蒸馏是将液体溶质以气体的形式蒸发,经过铁塔凝结,将汽液变成液体,从而将混合物的有机的溶质分离出来的过程。
;。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认识常见化学仪器,了解其用途。
1、试管:①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②溶解。
③收集。
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外壁必须。
②加热后不能,防止。
2、试管夹:用于。
使用方法:将试管夹从试管部往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夹在试管的部。
用手握住试管夹的柄,不要把拇指按在。
3、玻璃棒:用于、或,也可用于蘸取。
注意:①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使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1、酒精灯:用于加热。
(以后还要详细介绍)2、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
滴瓶用于。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再,而滴瓶上的滴管。
(具体的使用方法以后也要详细介绍)3、铁架台(铁夹、铁圈):用途:用于,一般常用于、等操作。
注意: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烧杯:用于和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注意:加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上,使其,防止。
8、量筒:量度。
注意:不能,不能。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子)用途:①用于。
②用作物质在中燃烧的反应容器。
注意:①不能加热。
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盖住。
③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实验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或,防止。
10、药匙:用于取。
11、镊子:用于取。
(归纳小结)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垫石棉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温度计(测温度)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颗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等二、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要遵循“三不”原则、节约原则,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作业设计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7、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实验事项是什么?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有什么不同?怎样熄灭酒精灯?8、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9、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10、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三、学以致用:1.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_中,粉末颗粒状的一般用____________取用,块状的用____________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只须____________。
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_中,取用时试剂瓶盖____________放在桌子上,标签朝向____________,试剂瓶口紧贴容器口____________倾倒。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最少量____________mL。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用____________,选择的量筒规格与所量液体体积越接近越好。
倾倒的液体接近刻度时,应用____________滴加。
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读数。
仰视时会造成读数偏低,取液偏多;俯视时会造成读数偏大,取液偏少。
3.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____________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____________或腐蚀________;滴加时把滴管放在容器口上方滴加。
用过的滴管要立刻用____________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再放入洁净的小试管中。
小组展示:四、当堂检测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C.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广口瓶 C.量筒 D.烧杯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1液体药品和固体药品的取用学习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学会药品的取用。
预习导学一、仪器介绍(阅读课本P151-152页)阅读与思考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
2、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②也不能③更不能④要放入。
二、药品的取用1. 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⑴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仪器:镊子步骤:先把容器,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再把容器慢慢地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⑵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药匙或纸槽步骤:先把试管,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然后使试管,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⑶一定量的固体可用取用①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②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③使用托盘天平时:♥如何调平?♥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药品的质量 =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 = -♥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在(烧杯或表面皿等)中称量。
♥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再移动,最后放;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再放,最后移动。
2. 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少量液体药品可用取用思考:胶头滴管使用时应注意什么?①②③④⑤⑵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
(一倒二向三紧挨)步骤:♥瓶盖放在实验台(后果:);♥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后果:),♥瓶口紧靠,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后果:);♥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后果:),标签放回原处。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等。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如试管、滴管、量筒、药品柜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安全手册等辅助教学资料,以及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环境。
此外,还需强调学生着装要求,确保其在进行实验时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
通过这种着装规定的实行,有助于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在实验室中,学生必须穿着实验服,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到衣物上,同时也能保护学生免受热、冷、电等危险因素的伤害。
实验服应具有抗腐蚀性,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酸碱实验等时遭受到腐蚀。
同时,佩戴适当的鞋子也十分关键,通常要求鞋头能够封闭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这能保护学生的脚部不受到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也能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此外,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应保持清洁,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污染源影响实验结果。
在每次实验后,学生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台面、清理用过的器材等。
只有当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学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实验效果的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着装要求和实验室环境的整洁有序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以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实验演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或实验将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安全措施以及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用的仪器(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仪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器夹持仪器:试管夹1.试管(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c.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胶头滴管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4.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注意: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②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操作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科目:九年级化学授课时间:课时数:学生姓名:班级:
加热液体量取液体测量物体长度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
A B C D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
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科目:九年级化学授课时间:课时数:学生姓名:班级: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有()。
《1.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含课程标准中第三个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初步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第二个“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认识化字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中相当内容。
这是对学习化学的启蒙初步阶段,首次通过实验认识化学概念,认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学情分析因此,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态度与价值观,从生活中提炼组织启蒙单元系统学习的素材。
要尽可能地避免似于无关联的生硬讲授,而应让学生在似曾见识却无深入思考中起步,诱导展开逐步深化的分析思考与实验探究,在建构中发展和完善化学启蒙。
三、设计思路在小学和初中其他科学课程中,学生曾做过不少实验,实验中也见过和使用过一些仪器,他们喜欢在实验室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这无疑为本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基础。
学生在生物、物理学科实验中,也曾使用过本节课中的一些仪器,例如,酒精灯、滴管、试管等,但因为教学要求不同,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保证2.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3.掌握加热、仪器的洗涤、连接等基本实验操作。
【科学思维】1.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科学探究与实践】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性质等【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物质可以变化”的观念。
2.通过化学史,辩证的看待古代炼金术的功过得失,体会对化学学科建立的启蒙与推动作用。
五、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六、教学难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魔术中的变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想做好化学实验,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