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智能酒驾检测保护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20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选择。
与此同时,因酒驾、毒驾等违法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原理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是基于微机控制技术和红外传感器技术设计的一种自动监测环境中酒精浓度的系统。
当车辆行驶前,驾驶人员需要进行酒精测试。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饮酒过量,系统将自动关闭主要功能,禁止车辆启动。
如果未检测出酒精浓度,正常启动车辆的同时,红外传感器也将持续监测驾驶人员的饮酒状态。
一旦检测到驾驶人员因饮酒而出现不安全驾驶现象(如驾驶不稳、频繁变道、行驶速度过快或过慢等),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控制措施,限制车速、发出报警信号等,直到驾驶人员停车休息或警方处理。
二、硬件设计本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红外传感器模块、酒精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驱动模块和LCD模块。
其中,红外传感器模块采用高灵敏度红外线吸收传感器,能够及时捕捉驾驶人员的饮酒状态。
酒精传感器模块采用半导体传感器,能够对空气中的酒精浓度进行测量。
单片机模块采用AT89S52单片机,集成了16位计数器、定时器等功能,可实现系统的数据处理、信号控制和应急处理等任务。
驱动模块采用H桥驱动芯片L298N,实现了系统对直流电机的控制。
LCD模块采用128×64液晶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饮酒状态、车速等信息。
系统操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驾驶员进行酒精测试,检测酒精浓度是否合理。
2. 检测酒精浓度超标,禁止车辆启动,提示驾驶员不要饮酒驾车。
3. 车辆启动后,系统自动进入监测状态,通过红外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的姿态、表情、动作等情况。
4. 如果系统检测到驾驶员出现醉酒驾驶现象,立即发出警报信号,同时自动限制车速,并向警方发送报警信息,以避免因醉酒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酒后驾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主要由车载监测设备和驾驶员监测设备两部分组成。
车载监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饮酒,而驾驶员监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和反应能力。
这两部分设备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交互和实时监测。
车载监测设备包括酒精检测仪和眼动追踪仪。
酒精检测仪通过吹气式传感器检测驾驶员的呼气酒精浓度,当酒精浓度超过法定限值时,系统会自动启动报警装置。
眼动追踪仪通过红外摄像头追踪驾驶员的眼球运动,当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或分神驾驶的情况时,系统也会及时报警。
驾驶员监测设备包括心率监测仪和疲劳监测仪。
心率监测仪通过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的心率,当心率异常或过快时,系统会发出警报。
疲劳监测仪通过眼动传感器和头部姿态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和反应能力,当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时,系统会发出警报并提醒驾驶员休息。
该系统还可以与智能手机相连,通过手机App提供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当驾驶员酒后驾驶或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时,系统会通过手机App发送警报信息给驾驶员的亲友和交通管理部门,以提醒驾驶员及时停车或采取其他措施。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通过车载监测设备和驾驶员监测设备的组合使用,能够实时检测驾驶员的饮酒情况、身体状况和反应能力,提供警报和提醒功能,有效防止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的发生,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保障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这一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将对社会的交通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随着汽车的普及,酒后驾驶已经成为了每个社会都面临的严重问题。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是由酒后驾驶引起的,这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采取了严厉的法律措施来打击酒后驾驶行为,如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宣传教育等。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法杜绝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
开发一种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智能技术的汽车驾驶员监控和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监测驾驶员的饮酒情况,并在发现驾驶员饮酒后禁止启动车辆,或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现驾驶员饮酒的情况下强制减速或停车。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的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比如酒精检测技术、驾驶行为识别技术、车辆控制技术等。
酒精检测技术是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确定了系统能否准确地检测到驾驶员的饮酒情况。
目前主流的酒精检测技术包括红外吸收法、气体传感法、生物传感法等,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驾驶员的呼气或者皮肤表面的酒精浓度来判断其是否饮酒。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准确性不高、响应速度慢、耗能大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驾驶行为识别技术是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监测驾驶员的行为特征来判断其是否饮酒。
目前,这种技术主要依靠车载摄像头或者传感器来获取驾驶员的行为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来识别饮酒驾驶员的行为特征。
由于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疲劳、情绪等,因此如何准确地识别饮酒驾驶员的行为特征仍然是一个难题。
车辆控制技术是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车辆驾驶系统进行控制来实现对饮酒驾驶员的限制。
车辆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发动机控制技术、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饮酒驾驶员的限速或者强制停车。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一种存在感的新型装置。
该系统基于智能技术,旨在减少或消除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
一、引言酒后驾驶是一种危险行为,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甚至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被开发出来。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
二、系统架构该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酒精检测模块、驾驶状态监测模块、驾驶行为识别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和报警装置。
1.酒精检测模块酒精检测模块主要用于检测驾驶员的酒精含量。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呼气酒精测试和指纹酒精测试。
本系统将采用呼气酒精测试,其中使用传感器检测驾驶员的呼气中的酒精含量。
如果酒精含量超过法定限制,系统将发出警示。
2.驾驶状态监测模块驾驶状态监测模块旨在监测驾驶员的警觉程度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通过使用摄像头和面部识别技术,可以检测驾驶员的疲劳和注意力分散情况。
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头部姿势来识别是否有危险驾驶行为。
3.驾驶行为识别模块驾驶行为识别模块主要用于识别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例如超速、闯红灯和频繁变道等。
通过使用GPS、加速度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行为,并发出警报。
4.语音提示模块语音提示模块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向驾驶员发出警示或提醒。
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有酒精中毒、疲劳驾驶或危险驾驶行为时,将通过语音提示来提醒驾驶员。
5.报警装置报警装置通过声音、光线和振动等方式发出警示信号。
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有酒精中毒、疲劳驾驶或危险驾驶行为时,将启动报警装置来警示驾驶员。
三、系统工作流程该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开始2.启动酒精检测模块,检测驾驶员的酒精含量。
3.启动驾驶状态监测模块,监测驾驶员的警觉程度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4.启动驾驶行为识别模块,识别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
5.根据检测结果和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语音提示或启动报警装置。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酒后驾驶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容易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
为了降低酒后驾驶的发生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系统概述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能够监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并在酒精浓度超过规定范围时,自动切断发动机点火系统,使汽车无法启动的一种智能化设备。
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酒后驾驶,保障驾驶安全。
二、系统设计1. 传感器部分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检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酒精传感器,比如半导体传感器、红外光传感器等。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到价格、准确性、稳定性等因素,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传感器。
2. 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够被控制系统所识别。
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需要一款高性能的微处理器或者控制芯片,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输出信号用于控制发动机点火系统。
3.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需要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控制汽车的发动机点火系统。
当驾驶员的酒精浓度超过规定范围时,控制部分需要自动切断发动机点火系统,使汽车不能启动。
控制部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学习能力,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酒精代谢能力进行自适应调整。
4. 人机交互部分为了方便驾驶员的使用,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还需要设计人机交互部分。
人机交互部分可以通过显示屏或者语音提示的方式,提醒驾驶员酒精浓度是否超过规定范围,或者系统是否已经切断了发动机点火系统。
通过人机交互部分,驾驶员可以随时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
三、系统优势1. 高准确性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准确地监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准确性很高。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一、技术原理1. 传感器检测技术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基于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呼吸、触摸等方式检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
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并在超过安全值的情况下及时提醒驾驶员。
2. 蓝牙连接技术系统通过蓝牙连接技术可以与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连接,实现对驾驶员的行车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酒后驾驶的情况,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确保行车安全。
3. 数据处理及分析技术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驾驶员的酒后状态,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控制。
这项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
二、功能设计1. 酒精浓度检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对驾驶员的酒精浓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在情况异常时及时报警提醒。
这项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酒后驾驶,保障行车安全。
2. 自动刹车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酒后驾驶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技术自动刹车,确保车辆安全停靠。
这项智能功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重要的辅助。
三、应用前景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其应用前景广阔。
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酒后驾驶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行车安全。
该系统可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该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保护,让驾驶员和乘客能够更加放心地出行。
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成为人们行车出行的重要保障。
我们期待着智能技术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安全。
酒后驾驶自动保护系统电路设计
在交通事故中,因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
要杜绝酒后驾车,我们就需要在车上安装一台酒后驾车自动保护装置。
总共由四部分组成,分别如下:
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酒精气体检测电路,它是利用酒精传感器对酒精具有高的灵敏度的特性来对空气中含酒精量进行检测,其结构图如图2 所示。
酒精传感器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它具有对酒精具有高的灵敏度和快速的响应得特性。
但它缺点是由于有电加热丝寿命较短,我们可以利用第二部分的车内人体红外检测电路来控制它的工作。
所以第二部分功能为车内人体红外检测,当检测到有人体时,首先给酒精传感器通0.5-2S 的大电流使传感器快速加热,从而迅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如正常加热传感器需要预热1-2 分钟,才能正常工作),然后启动相应电路。
中央处理电路:采用单片机进行智能处理,控制语音提醒和保护等。
软件处理流程图如图3 所示。
语音电路:如果检测酒精含量接近交通安全标准,会友情提示小心驾驶。
如果超过安全标准,动作电路动作,并警告驾驶员严禁驾驶。
动作电路:根据控制电路的处理结果直接切断发动机。
车酒后驾车自动保护系统图如图4 所示。
有了此汽车酒后驾车自动保护装置,有效控制了因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
此系统还可应用在其它需要严禁控制酒后操作的的场合。
比如叉车、吊车。
图4 系统电路图。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酒后驾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
该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并对驾驶员的酒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防止酒后驾驶的目的。
该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酒精传感器、车载电脑和控制器等。
酒精传感器负责检测驾驶员的呼气酒精浓度,将结果传输给车载电脑。
车载电脑负责处理数据,并将结果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结果对驾驶员进行相应的控制。
软件部分是该系统的核心。
软件通过算法对酒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结果判断驾驶员是否醉酒。
如果驾驶员醉酒,系统会自动停止车辆,并锁住车门,同时发出报警声,以提醒驾驶员和周围的人。
如果驾驶员未醉酒,系统将解锁车门,允许正常行驶。
除了酒精监测外,该系统还具备其他功能。
它可以通过GPS定位功能,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输给警察局,以便及时应对交通违规行为。
系统还可以与手机应用程序相连接,将酒精浓度数据和车辆位置信息发送给驾驶员的手机,以方便驾驶员实时掌握自己的酒精浓度和车辆位置。
该系统的优点是高度智能化和实时性。
它能够准确判断驾驶员的酒精浓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避免酒后驾驶的发生。
系统具备多种功能,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交通安全保障。
该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系统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较大的经济和技术资源才能实现。
对于一些经常需要饮酒的人来说,系统的启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便。
该系统需要良好的网络连接才能正常运行,如果网络信号不稳定,可能会对系统的效果产生影响。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是一种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酒后驾驶事故的发生。
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它有望成为促进交通安全的重要工具。
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交通领域,智能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针对酒后驾驶这一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利用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一种新型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酒后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会对驾驶员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周围的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潜在的风险。
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来防范和打击酒后驾驶行为。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警示标志、定位仪器等手段来进行检测和预防。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交通管理需求。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酒后驾驶行为,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这种系统主要通过内置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来检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一旦检测到驾驶员存在酒后驾驶的风险,系统就会启动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从硬件设备上进行考虑。
该系统需要内置高灵敏度的酒精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检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
还需要与车辆的启动系统、刹车系统等进行紧密集成,以实现对驾驶员的实时控制。
系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用户体验,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还可以与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智能设备进行连接,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实现对驾驶员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系统的使用便利性,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酒后驾驶行为的监管和控制。
设计一种新型的智能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需要从硬件设备、智能算法和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才能真正发挥系统的作用,降低酒后驾驶的风险,保障交通安全。
还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成本和实际可行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交通管理需求。
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行为监测技术研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行为监测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这种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设备来检测驾驶员是否处于饮酒状态,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酒驾行为对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危害。
本文将从人工智能技术在酒驾监测中的应用、技术原理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酒驾监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酒驾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图像识别、声音识别和生理监测三个方面。
通过安装在车辆内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驾驶员的面部表情、语音特征和生理指标等数据,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酒驾行为。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和主观误判,提高监测准确性和实时性。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监测技术原理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监测技术主要依靠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来实现。
首先,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和眼部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出酒后的表情特征;其次,通过声音识别技术获取驾驶员的语音信息,检测是否存在言语不清等酒后特征;最后,利用生理监测设备对驾驶员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如心率、血压等数据,进一步确保监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监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监测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普及和完善,人工智能系统将与车载系统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实现对驾驶员的全方位监测和智能预警。
同时,随着传感器技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更新,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监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智能化,为酒驾防范和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监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科研人员将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为构建安全、智能、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人工智能的酒驾监测技术将进一步实现突破和应用,为社会交通安全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我国私家车的拥有量日益剧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私家车。
与此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
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人们在谈“故”色变的同时,开始寻找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方法。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套汽车保驾装置,此系统采用了超高灵敏度酒精传感器,用旁热型半导体式酒精气敏元件MQ3,超低功耗ATmega128单片机系统,自动探测酒精浓度的方法,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是酒后开车。
主机电路包括七个模块,分别是酒精传感电路模块、温度传感模块、GSM通信定位模块、键盘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
本系统以简单实用为宗旨不仅能在减少交通事故中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安全感。
关键词:酒精气敏元件;GSM通信;继电器控制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Private car ownership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growing surge in the streets everywhere car. At the same time, also found an upward trend in the incid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 Due to traffic accidents not only cause heavy casualties to countless families, unfortunately, but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has cause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and concern. People talk about "it" pale, while start looking for reasons to avoid road accidents. Therefore, we designed a car escort unit, this system uses a high sensitivity alcohol sensor Alcohol beside the hot-type semiconductor gas sensor MQ3, ultra-low power microcontroller ATmega128 system automatically detects alcohol concentr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driving whether the member is drunk driving. Host circuit includes seven modules, namely alcohol sensing circuit module,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module, GSM communication positioning module, keyboard control module, LCD module, sound and light alarm module, voice call module, relay control module. The system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for the purpose not only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reducing traffic accidents, and can bring a sense of security for more people.Key Words: semiconductor gas sensor MQ3; GSM communication positioning module; relay control目录第1章设计概述 (2)1.1项目设计背景及概述 (2)1.2项目设计要求 (2)第2章总体设计 (2)2.1项目设计原理 (2)2.1.1 原理概述 (2)2.1.2 方案比较与论证 (4)第3章硬件模块设计 (5)3.1 控制器模块 (5)3.1.1 主控ATmega128单片机简介 (5)3.1.2 酒精检测电路(酒精传感器信号采样及处理) (6)3.1.3 指示灯电路 (7)3.1.4 液晶显示电路 (7)3.1.5 GSM系统设置电路 (8)3.1.6 继电器控制电路 (8)3.1.7 报警和键盘电路 (8)3.2 硬件设计框图 (9)第4章软件设计模块 (9)4.1 软件设计原理 (9)4.2 软件设计框图 (10)第5章调试与测试方案 (11)5.1测试工具 (11)5.2测试方法 (11)5.2.1 主控测试 (11)5.2.2 各模块测试 (12)第6章系统功能及使用方法 (13)6.1系统功能 (13)第7章存在的问题 (13)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1、电路原理图 (16)2、PCB图 (17)3、关于酒驾指标 (17)第1章设计概述1.1项目设计背景及概述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醉酒驾驶会被判刑。
在逢年过节醉酒驾驶更是频频发生,所引起的事故不仅给肇事者带来了身体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悲痛。
由于上述原因,我设计出一套汽车保驾系统装置,不仅可以给驾驶员检测是否醉酒并报警提醒驾驶员,而且可以把这一数据发送给驾驶员的亲人,让亲人阻止驾驶员行驶。
由于考虑到我国驾驶员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所以该系统界面尽量做到了简单、直接,便于驾驶员快速熟练使用。
1.2项目设计要求1、利用GSM模块实现通信。
2、酒精传感器电路模块准确检测当前酒精浓度。
3、4×4键盘实现人机交互。
4、12864液晶显示模块实现信息的准确显示。
5、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6、当酒精浓度超标,自动锁死汽车点火装置,提醒驾驶员并同时报告家里人。
第2章总体设计2.1项目设计原理2.1.1 原理概述系统采用超高灵敏度酒精传感器,用旁热型半导体式酒精气敏元件MQ3,超低功耗ATmega128单片机系统,自动探测酒精浓度的方法,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是酒后开车。
主机电路包括七个模块,分别是酒精传感电路模块、温度传感模块、GSM通信定位模块、键盘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
该系统放置在汽车仪表盘位置,当司机打开车门时,酒精探测控制仪启动,此时发动机处于被锁状态,汽车无法启动。
酒精传感器加热后,探测控制仪对酒精传感器探测的气体信号进行检测。
由于酒精含量与酒精传感器检测后产生的电压信号成特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可根据电压信号进行酒精含量的判断。
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之后,通过单片机内置的8路高速10位ADC转换为数字信号,由单片机对此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假设酒精含量没有超标,LCD显示屏幕显示当前酒精浓度,同时绿色指示灯(正常)亮起,控制继电器不起作用,汽车随之启动;如果酒精含量超标但没有达到醉驾时,黄色指示灯(不正常)亮,报警控制继电器切断点火装置电源,警告驾驶员此时不能驾驶;如果检测到酒精含量已经超过醉驾指标,则红色指示灯(不正常)亮起,并且蜂鸣器响起报警声,控制继电器切断点火装置电源,同时安全带收紧,系统启动呼叫紧急联系人装置,通过GSM通信定位模块测定当前位置并拨打电话给驾驶员的紧急联系人(提前预设的紧急联系人,联系人可以改变),此时驾驶人员无法启动汽车,从根本上实现控制酒后驾车。
汽车启动后,控制仪随即进入低功耗状态,只有酒精浓度探测电路一直工作,一旦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饮酒,控制仪立即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图2.1是系统设计原理框图。
图2.1 系统设计原理框图2.1.2 方案比较与论证1、系统主控选择方案1:此系统采用超高灵敏度酒精传感器,用旁热型半导体式酒精气敏元件MQ3作为检测酒精的传感器,,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以及GSM通信模块、4×4键盘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所构成。
但是,需要外加模数转换芯片,此外还要扩充端口使得电路变得复杂。
方案2:比较方案1,我们采用低功耗AVR ATmega128单片机,其内置有8通道高速10位ADC,另外还有丰富的I/O口可选择。
此外还加了指示灯和蜂鸣器来提醒和报警。
该系统放置在汽车仪表盘位置,当司机打开车门时,酒精探测控制仪启动。
酒精传感器探测控制仪对酒精传感器探测的气体信号进行检测。
由于酒精含量与酒精传感器检测后产生的电压信号成特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可根据电压信号进行酒精含量的判断。
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之后,通过单片机内置的高速10位ADC转换为数字信号,由单片机对此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判断情况如之前所描述的三种情况)。
通过结合实际,比较可知,方案2更受使用者的欢迎,同时从节约能源方面考虑,方案2为低功耗,故采用方案2。
2、输入键盘选择方案1:本系统设计需要4×4矩阵键盘作为交互媒介。
可以采用画图软件先画出矩阵键盘原理图,然后通过制版制作成一块专用的键盘。
方案2:本系统的重点是实现主要的功能,虽然能制出我们所需要的键盘,但是考虑到时间和成本我们决定采用现成的模块,如图2.2所示。
图2.2 键盘模块图系统总体框图如下:图2.3 系统框图第3章硬件模块设计3.1 控制器模块3.1.1 主控ATmega128单片机简介ATmega128为基于AVR RISC 结构的8位低功耗CMOS微处理器。
AVR内核具有丰富的指令集和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
所有的寄存器都直接与算术逻辑单元(ALU)相连接,使得一条指令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访问两个独立的寄存器。
这种结构大大提高了代码效率,并且比普通的复杂指令集微处理器高10倍的数据吞吐率。